《隐秘的角落》声音元素分析

2022-11-21 16:41赵俊瑶
西部广播电视 2022年16期
关键词:朝阳

赵俊瑶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隐秘的角落》是在爱奇艺平台播出的悬疑剧,改编自紫金陈的推理小说《坏小孩》。电视剧讲述了住在沿海小城的三个孩子到景区游玩时无意拍摄到一次谋杀事件,随后展开三人与谋杀者之间斗智斗勇的故事。该剧播出后好评连连,截至2022年3月,豆瓣累计超100万人打分,获得了8.8的高分,在2020年釜山国际电影节第二届“亚洲内容大奖”中斩获“最佳创意奖”,成为首部获得此奖的中国电视剧作品,并入围美国《综艺》杂志评选的2020年全球15部最佳剧集。该剧集的成功在一定程度上证实了一部出色的作品中,优秀的剧本、敬业的演员、精湛的制作等要素缺一不可。除秦昊、张颂文等老戏骨以及荣梓杉、王圣迪等新生代小演员优秀的演出外,声音元素的使用也是该剧集的闪光点之一。许多人认为声音是影像的配角,事实上声音与其他影视技巧一样,弹性丰富且变化多端[1]。声音元素包含语言、音效和音乐三个部分,本文将详细分析声音元素对于影视作品的作用。

1 语言:使用方言增加真实感

该剧的剧情地点设定为东南沿海小城——宁州,因此该剧的语言使用包括普通话和粤语两种,而粤语的使用增强了剧作的真实感和亲近感。如主角朱朝阳的父亲朱永平出场的第一个镜头,他正在与公司的员工打麻将,用粤语和员工交谈更贴近真实生活情景。第十一集中,朱永平在水厂看见冰柜中的尸体时,下意识脱口而出的话语也是粤语,恰到好处的方言使用将朱永平这个人物形象塑造得更加立体生动。除主演外,其他角色的交谈也多用粤语来处理,例如,朱朝阳的继母王瑶因丧女来质问朱朝阳时发生冲突,街坊邻居劝架也都是使用粤语;此外还有小吃摊食客们的日常交流用语等。使用当地方言,为故事设定相应的背景环境,能够使观众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增强影片的真实性。近年来,我国也有许多方言电视剧崭露头角,如《平凡的世界》就使用了陕北方言;扶贫攻坚主题剧《山海情》推出了方言版和普通话版两个版本。剧中使用方言不仅符合人物设定,让故事更加真实可感,并且某些词语是特定的方言表达,如果强行改成普通话使用就略显生硬。

2 音效:巧用音效辅助剧情

该剧虽是悬疑片,但并未采用突然拔高或惊悚恐怖的音效来刺激听众的感官,相反,为了提高真实性,影片的处理中很少采用外来音效,多用自然环境声。例如,第一集中,张东升带着岳父岳母去六峰山爬山,并在山顶为两位老人拍照,此时的音效有呼呼的风声与相机对焦的嚓嚓声,有较强的真实感。较为重要和明显的一次音效使用出现在第六集,朱朝阳发现了父亲藏在皮包中的录音笔,此时出现了苍蝇快速飞动的嗡嗡声,此音效在一定程度上暗示了人物的心理情感。父亲为了平复继母的情绪来询问自己妹妹朱晶晶坠楼身亡当天的真相,藏在包中的录音笔证实了父亲对自己并不是完全信任,苍蝇急促扇动翅膀的声音与朱朝阳复杂的内心活动相互呼应,一方面是发现录音笔的惊讶与疑惑,另一方面是对父亲不信任自己的愤怒与委屈,最后苍蝇掉进糖水中的画面也暗示着父子关系发生了变化。可以说,此处音效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辅助了剧情,及时将剧中人物的心理状态传递给观众。而父亲在回听录音笔中的声音时,出现了两次很清晰的拉链声,暗示朱永平已经注意到儿子发现了录音笔的存在,儿子对自己讲述的话语可能并不是发自内心的,这加深了他对儿子的愧疚。可以说,拉链声音不仅反映了朱朝阳的谨慎、机敏以及超出同龄孩子的成熟,也为之后朱永平努力弥补儿子的剧情埋下伏笔。在第六集中,张东升妻子提出离婚时,房间里被关在狭小猫笼中的猫发出了刺耳、绵长的叫声,在张东升对妻子吐露自己心声的过程中,猫叫声也一直持续。猫叫声的音效仿佛张东升的自白,压抑、痛苦和无奈的情绪在一声声猫叫中达到顶峰,是张东升对无可挽回的爱人发出的哀号。

3 配乐:高质量配乐打造精品剧作

该剧中音乐元素使用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虽然全片只有12集,却采用了1首片头曲、12首片尾曲、34首配乐以及7首插曲。高品质的音乐出自导演辛爽、音乐创作者丁可的合作。辛爽在成为导演之前曾是JOYSIDE摇滚乐队成员和金牌大风唱片公司音乐创作人。该剧的原创音乐出自丁可之手,他擅长用钢琴、弦乐和电子音效营造音乐氛围。他为《踏雪寻梅》创作的《漆黑的海上》这首插曲入围了金马奖、金像奖最佳原创电影歌曲奖项。在辛爽和丁可音乐风格的碰撞下,该剧的配乐使用了实验电子乐、摇滚乐和氛围音乐,呈现出了神秘、诡异、空灵的效果,配乐中夹杂着的一些人声增强了音乐的听感,给观众带来了全新的听觉体验[2]。剧中低沉、充满呢喃的音乐也被广大网友戏称为“阴乐”,在烘托气氛、隐喻剧情、塑造人物性格、制造与剧情的冲突和呼应主题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以下将详细展开论述。

3.1 烘托气氛

画面能够给予人直观的视觉冲击,配乐如同涓涓水流填充进画面的空白之中,能够弥补观众的听觉感受,实现烘托氛围的作用。第二集中,朱朝阳在晚饭时对母亲周春红讲述了有关数学家笛卡尔的两个不同版本的故事,一个版本的笛卡尔因入狱去世,另一个版本的笛卡尔则因公主的背叛去世。此时的配乐为《黑夜之城》,悠长且不断回响的弦乐配合着朱朝阳的讲述,引人遐想故事的真相。而低沉的配乐一直持续到张东升和妻子出现在黑暗房间里的镜头,巧妙地将笛卡尔和张东升关联在一起,烘托出了阴冷压抑的氛围。在第二集片尾,从福利院出逃的少年严良和说服他回去的警察老陈在少年宫展开追逐,此时使用的配乐是《孩提时代》。配乐中密集的鼓点声、打击乐声和人声哼唱混合,快节奏的鼓点烘托出严良逃跑时带着孩子天性,顽皮地捉弄着老陈,而低沉的打击乐则体现了老陈担心严良焦急、紧迫的心理状态。少年宫环境声中孩子们交谈的声音,京剧班锣鼓、镲的声音夹杂在其中,也让追逐的场景更加紧张。朱朝阳和张东升是该剧中十分重要的两个人物,一个是成长在单亲家庭敏感优秀的中学生,一个是渴望完整家庭的数学老师,两者有着诸多相似之处,剧中也出现多次两人对峙的场景,并将《把手伸进来》作为配乐。如第六集朱朝阳在上完奥数课后,单独向张东升索要三十万元作为交换相机证据的报偿,而张东升意图挑拨朱朝阳、严良和普普三人之间的关系时,配乐中短促、密集的鼓点声渐强,并逐渐加入低沉的鼓声、金属打击乐声,烘托出两人独处时紧张的氛围。第七集中,张东升、朱朝阳二人纠葛的关系即将被叶警官发现,为了隐藏事件,张东升和朱朝阳只能互相帮助掩藏事实,而朱朝阳也无意间得知张东升妻子已经去世的消息,此处的配乐与上一次相比加入了人声的哼唱与呢喃。由于他人的出现,事实即将败露的紧张、朱朝阳疑心张东升妻子死亡真相的惊恐、不知所措与后悔,都通过沉闷的鼓点、急促的节奏传递了出来。片中较为活泼的配乐是后海大鲨鱼的《后海冲浪手》,共出现了两次。一次在第二集中,普普曾在六峰山看到过张东升的车,于是三个孩子便利用暑假时间寻找凶手。欢快的吉他声、鼓点声与歌唱夏天的歌词,配合三人寻找车辆的画面,体现出暑假时光的悠闲和舒适。另一次则出现在三人合作从老陈家取回严良遗忘的相机处,配乐中欢快、清脆的打击乐叮咚声也代表着三个孩子在经过紧张的部署配合后拿到相机时开心雀跃的心理状态。

3.2 塑造人物性格

配乐是流动的情绪,无法通过画面表现出来的内心活动和情感可以通过配乐进行表达,在这个层面上,配乐也具有塑造人物性格的作用。在《隐秘的角落》中,张东升有着多重身份,他既是少年宫的数学老师,也承载丈夫的角色。第六集中,张东升对妻子进行了最后一次挽留,妻子决意离开后,张东升低声啜泣起来,无法接受妻子“背叛”和离开自己的事实。此处的配乐是《柔情的缝隙中》,舒缓、温柔的钢琴声与张东升抽泣的声音、妻子冷淡疏离的语气形成鲜明对比,生动地刻画了张东升对妻子隐忍但扭曲的爱情使人物形象更加有血有肉。第十一集中,朱朝阳被反锁在着火的水产厂,他亲眼看见父亲死去,好友也不知所踪,绝望状态下不得不继续寻找逃出水产厂的路。此时的配乐是《夜晚应当属于你》,实验电子乐声由弱到强,中段加入有节奏的鼓点,配合朱朝阳在浓烟密布的水产厂中努力求生的画面,突显了瘦弱、单薄少年身上的坚毅与果敢。

3.3 隐喻剧情

《多人舞蹈项目》《滴下的泪珠》《干巴巴的吻》等,《隐秘的角落》中的配乐名称都不是突发奇想,具有隐喻剧情的作用。第一集张东升岳父岳母坠崖、第三集朱晶晶坠楼场景的配乐都是《坠入爱河》,低沉的人声和鼓声交织,凄凉幽怨,让人不寒而栗,既隐喻着三人都是从高处坠下,也隐喻着都因爱而亡。第六集中,朱朝阳告诉母亲自己已经有了自理的能力,母亲有权利去追求自己的幸福,而母亲却认为这是儿子不再需要自己的表现。在周春红用力拭擦朱朝阳嘴上的牛奶渍时,使用的配乐是《干巴巴的吻》,开头处低哼的人声宛如水波纹般回荡的电子乐,别扭地表达着母亲对儿子的爱意和担心儿子不需要自己的忧虑。第六集结尾处,张东升发现妻子出轨后,将妻子治疗低血糖的药物换成了降压药,导致徐静在海中游泳时发生意外,画面中,穿着黄色泳衣的徐静尸体仰面漂浮在海面上,此处的配乐为《小白船》,歌词隐喻着徐静的离开。下一首配乐为《人间地狱》,Antigeneral的《人间地狱》在一片低音轰炸中,以东瀛风夹杂诡异人声采样,营造出东方文化对于地狱的想象[3],是剧中人物悲剧命运的写照。本剧的高潮出现在普普哮喘病发之时。张东升目睹普普哮喘发作,想要拨打急救电话,但却陷入两难境地,如果告知地址,就会被发现其与三个孩子之间的纠葛,从而引起警方怀疑;如果不拨打普普就会因此死亡。此处的配乐为《爱比死更晚》,充斥着弦乐绵延不断的长音、混响和延时所叠加而来的空间感[4],让张东升内心复杂的纠结、悲伤的情绪溢出画面外。此处的配乐隐喻着张东升对普普存着一份爱意,但为了隐瞒真相,他只能亲眼看着普普死去。

3.4 制造冲突

配乐和画面能够配合使用,但同时它们也是相互独立的,当声画分别呈现出不同风格时,由于冲突所带来的戏剧性能够为剧情制造闪光点。徐静父母下葬场景中,艳阳高照,众人都举着黑色的遮阳伞,此处的配乐是《艳阳之下》。低沉的打击乐声、鼓声和明媚灿烂的夏日日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张东升作为犯罪者、死者的女婿出现在葬礼上,片中还加入了人声的哼唱处理,让这个场景更显诡异,即使艳阳高照,也难掩阴冷凝重的气氛。

3.5 呼应主题

片中重要的一首插曲就是《小白船》,其在剧中多次出现过。具体分析,在第一集中,三个孩子在六峰山上拍照时就唱着这支童谣;第三集普普来到少年宫寻找朱朝阳,少年宫合唱团也在排练这首歌,这时《小白船》出现传递的是孩童的天真烂漫;而张东升岳父岳母、妻子徐静去世的场景中也同样出现了这首插曲,导演还将董姿彦演唱版本中的歌词“飘向星天”改为了“飘向西天”,暗示着“隐秘的角落”随着《小白船》插曲的哼唱逐渐揭开,而《小白船》也呼应悬疑剧中以死亡为主线展开的故事。重复多次的Leitmotif会有细微变化,这种变化最终突显了人物主题[5],如象征儿童纯良心性的童谣《小白船》在朱朝阳性格逐渐发生变化后也不再出现。

4 结语

《隐秘的角落》在原作《坏小孩》的基础上进行了全面改编,剧中的语言、音效,通过打击乐器低频、高频的交互与律动的增强、减弱,起到了增强真实性、烘托气氛、塑造人物性格、制造剧情冲突、隐喻剧情与呼应主题的作用。影视作品是一种视听综合的媒介,配乐响起后能够填充画面之外的空白地带,让观众切身体会剧中人物的心理、情感状态。本剧的音效使用和配乐选取都是上乘之作,为剧情剧作锦上添花,但导演也并非一味滥用声音元素,做到了适时留白。如在演员情感爆发力最强、最具感染力的片段中,除环境声外并未采用其他声音喧宾夺主,演员隐忍、压抑却悲痛无比的情绪能够准确地传递给观众。另外,《隐秘的角落》的成功,也给予国内其他影视剧、网络自制剧以全新的启迪,质量上乘的声音元素是剧作不可缺少的部分,而恰到好处的声音元素使用,更是能够与剧作相辅相成。

猜你喜欢
朝阳
归途
迎朝阳
阮春黎 迎着朝阳,一直跑
静,静
南沟朝阳坡早春
不许耍赖
圆周上的有理点
趣味正切公式
……的近似分数的若干美妙性质
朝阳创业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