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新除弊 培育高素质农村致富带头人

2022-11-21 20:59和丽秀李建梅张雪巧
云南农业 2022年2期
关键词:带头人农村发展

和丽秀,李建梅,张雪巧

(迪庆州农业农村信息与宣传教育中心,云南香格里拉 674400)

近年来,迪庆州结合精准脱贫工作实际,围绕“抓党建,促脱贫”的工作思路,强化党建引领和人才支撑的作用,把培养农村创业致富带头人与培育贫困村党组织带头人有机结合起来,进一步提高村“两委”班子带头致富的能力。在政策制定、资金帮扶、资源享用等方面探索扶持激励机制,着力解决致富带头人融资贷款难、基地提升难和抵抗风险能力差等问题。通过加强培训和宣传教育等手段,提升致富带头人带领群众发展经济的本领,在广大农村营造“带头致富光荣、带领群众致富更光荣”的浓厚氛围,进一步激发农民争先致富的积极性。但是相对新时代的要求和广大党员群众的期望,迪庆州在培养农村创业致富带头人队伍方面还存在问题和差距。

一、培育农村致富带头人的制约因素

(一)观念意识不新,思想认识有待解放

一是有些领导干部,特别是乡(镇)领导干部对培育和发展农村致富带头人能够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推动乡村文明的重要意义认识不全面,对他们的示范、辐射、带动作用看得不清晰。二是部分领导干部认为,农村致富带头人实施的项目小,带动力度弱,很难带动一方发展,更倾向于搞大项目、大投资,对带动农民致富的小项目抱着不支持、不干涉的态度,不能及时制定和出台鼓励扶持农村致富带头人的政策。三是部分农村致富带头人受“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求稳不求变”的“小富即安”思想影响,不愿冒险,缺乏把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的进取精神和创新意识,农村致富带头人的带动、示范、辐射作用发挥不明显。

(二)扶持政策和体制机制有待完善

1.扶持资金短缺。受迪庆州发展起步晚、经济基础薄弱的影响,现行的资金扶持政策主要是前期的创业资金,扶持资金数额小,一般为几万元到十几万元,远远不能满足创业致富项目的需要。迪庆州现有的农村致富带头人主要是通过“政府扶持+自有资金+亲朋借款”的方式来进行创业的,随着企业的发展和壮大,达到一定规模并打开市场销路后,就面临着使用大量资金(一般几百万元)用于扩大生产规模、产品升级换代、优化包装宣传等事项,缺乏此类发展资金的问题凸现,严重影响农村致富带头人所经营产业的规模化、品质化发展。虽然有关部门在解决农村贷款难问题上起到一些作用,但是贷款难仍然严重制约着产业发展,特别是企业所需的大额贷款难以得到根本解决。如香格里拉市三野生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专门从事金江镇本地传统糕点和饮食文化的开发与传承,经过多年的发展,该企业在本地打开了销路,2017年仅传统糕点销售额就达到80多万元,长期雇用员工15名,消化当地菜籽30 t和苋米10 t,带动部分农户增收。目前该企业面临着扩大生产规模、升级食品包装、增强宣传推广等诸多产品提质增效问题,但是企业缺乏扩充资金,融资难、贷款难,只能满足于本地订单式生产,不能充分发挥带动和辐射作用。

2.部门配合不力。各部门都是基于本单位的职能职责角度去考虑对农村致富带头人的支持。如组织部门倾向基层党员、妇联倾向妇女、团委倾向青年,缺乏具体的牵头部门,形不成合力,扶持力度达不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帮扶机制不完善。一些地方政府和部门从局部利益出发,无视农村经济发展规律,审核考核项目机制不健全。创业致富项目、资金的申请甄别讲人情、讲关系,扶补资金的安排不透明,信息滞后、技术缺乏等问题仍然存在。

(三)素质结构偏低,带动能力有待提升

一是许多农村致富带头人文化程度较低,没有受过专业培训,接受新事物、新理念和新技能的能力有限,仅凭自己积累的经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经营中主要靠亲戚朋友间的小范围联系获取信息,视野较窄,难以把握市场动态,对市场反应主要靠传统经验判断,生产者与市场供求信息不对称,应对迟缓,创新能力弱,影响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二是农村致富带头人的数量偏少,企业规模小、实力弱、辐射带动能力不强,与规模经济和专业化经营还存在着很大差距,拉动经济发展和促进农民增收的作用不明显。

(四)发展项目单一,产业层次有待强化

1.发展项目单一。以种植业和养殖业居多,主要是开发传统品种以及引进部分外来品种(土鸡、藏香猪、中药材、羊肚菌等农产品),这部分产品受市场影响大,一旦市场供求关系发生变化,很难抵御市场风险。而从事劳务经济、服务发展、电商经营等经济模式所占比重较小,产业结构还需进一步优化。

2.规模化发展难。致富项目的产品种类虽多,但经营面积小、分布零散,不能集中连片,形不成规模效应,不能满足外部市场的需求。如迪庆州虽然有许多土鸡养殖企业,但很难满足州内市场的需求,更不能满足州外大市场的需求。产品加工业不仅占比小,而且大多是家庭式作坊,只能进行简单的初加工,技术含量低、产业链短、附加值低、包装宣传不到位、缺乏优质销售渠道、生产效益低。

二、多渠道、多方位培育致富带头人

(一)搭建平台,营造良好创业环境

良好的创业环境能为想干事的创业者提供施展抱负的空间和舞台,是培养农村致富带头人的基础。各级党委、政府尽快完善对农村致富带头人的扶持机制,相关部门进一步提高办事效率和质量的软环境建设,不断完善路、电、水等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硬环境建设。一是对农村致富带头人在政策扶持制定、信贷资金服务、土地流转承包、科技信息服务、健全保护机制等方面,原则上对国有企业、民营经济、乡镇企业、龙头企业经营者实施的扶持政策也可以适用于致富带头人,要比照中央和省有关规定,借鉴发达地区的主要经验,在市场准入、税收优惠、土地使用、信息服务等方面给予更优惠、更宽松的待遇。二是劳动就业、扶贫开发等需要各部门整合资源,形成合力,联合各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积极为农村致富带头人提供信贷资金支持,特别是对农村致富带头人从事扩大生产规模、技术更新、新产品开发和产品升级推广等关键环节应提供一定数量的专项资金予以重点扶持。三是对农村致富带头人要建立保护机制,切实维护致富带头人合法权益,要严惩那些敲诈勒索、威胁致富带头人人身安全和干扰地方经济秩序的人员,真正为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农村致富带头人创造宽松良好的创业环境。四是抓产业环境建设,营造致富产业氛围,乡(镇)、村(社区)两级组织要善于抓特色,引导党员干部和群众因地制宜求发展,搞适度规模经营,开发拳头产品,实施品牌战略,逐步形成有影响力的支柱产业。如香格里拉市五境乡仓觉村委会2012年成立五境乡藏香猪生态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党总支+合作社+农户”的集体经济发展模式,以“建组织、强服务、富农户”的思路,专门探索藏香猪生态养殖产业链,而不是动辄搞几大产业、几大特色的分散经营,有效地集中了本地特色资源,最大化发挥资源效益。目前五境乡藏香猪生态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已发展成为集养殖、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具有现代农业特色和较强可持续发展后劲的农民专业合作社。

(二)注重选拔培养,健全致富体制机制

迪庆州农村致富带头人主要由基层党员干部(农村党员干部)、市场竞争人员(本土农村致富带头人)和科技创新人员(返乡大学生、返乡农民工等人员)三部分构成。针对农村致富带头人来源渠道窄、人数少的现状,有关部门要积极研究探索培养致富带头人的渠道。

1.建好基层党组织,配强村“两委”班子。目前少数村“两委”班子的选拔范围窄、层次低,选出的致富带头人很难胜任创业工作,按照“把致富带头人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致富带头人、把致富带头人培养成村干部、把村干部培养成致富带头人”的要求,采取内选、外聘、下派、交流等多种方式,通过合法程序,把真正有事业心和责任感,善于创业干事并能带领大家共同发展的一批农村致富带头人引到班子中来,为他们提供政治舞台和实现自身价值的平台,让他们充分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努力构建群众信得过、有影响力、能创业致富的“两委”班子。

2.拓宽选拔渠道,创新选拔机制。把德才兼备、实绩明显、群众公认的专业大户、农民经纪人、致富能手、大专院校毕业生、退伍军人、返乡优秀青年选拔到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中来,给基层组织建设增添新的活力。

(三)加强学习培训,提高创业致富能力

培养农村致富带头人,不仅要“授之以鱼”,更重要的是“授之以渔”,根本是要不断提升农民的思想意识和致富本领。

1.帮助农村致富带头人不断解放思想。通过不断完善农村致富带头人档案,建立党政领导干部定点联系、定期沟通交流等制度,对致富带头人进行发展意识、发展观念、发展规模经济意识的培训,不断提高农村致富带头人队伍的政治素质、道德素质、智能素质和致富本领,帮助致富带头人逐步从“经验型”向“知识型”“技术型”转变,由“土能人”向“现代企业家”转变。

2.帮助致富带头人提高致富技能。围绕发展什么,如何加快发展的问题,把农村致富带头人培训纳入整体培训计划,充分利用党校、农函大、就业培训中心等主战场,采取“请进来”“走出去”“传帮带”等方式,分类设置培训内容,开展“菜单式”培训。通过组织农村致富带头人到上海、江浙、昆明等地的致富项目基地进行跟班式、体验式、观摩式的“孵化”培训,开拓眼界、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增强他们创业发展的意识。采取以乡(镇)或村(社区)为单位,将从事同类产业或相关产业链上的党员和致富带头人组织起来,成立专门的党支部或党小组,让他们在活动时能够交流信息、经验,增强教育的针对性。

(四)发挥示范效应,形成典型引领局面

1.加大宣传推广力度。对富民支部书记、“双带”好党员、优秀带头人、示范基地等要加强宣传报道,宣传优秀农村致富带头人的成绩与贡献,让农村致富带头人获得应有的社会荣誉,激发群众“学先进、找差距、传帮带”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形成“比学赶超”的氛围,辐射带动出更多的致富带头人。

2.创新致富带动模式。通过“致富带头人+农户”“致富带头人+致富带头人”等形式组合优秀人才,强化农村致富带头人和农户的利益联结,加强各个致富带头人之间的联系,把双方合作的内容拓宽到技术支持、生产指导、产后处理、项目咨询等领域,使农村致富带头人成为农民增收的组织带动力量。通过致富带头人之间的合作增强实力,联合提升竞争力,在更大范围内带动农户。

3.重视教育示范效应。对基层干部和农村致富带头人的培训教育,不仅要有政治理论的灌输、法制观念的强调和工作方法的传授,更要选择一些带头致富的村干部典型现身说法,引导群众学典型、当典型。

猜你喜欢
带头人农村发展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2022年乡村振兴带头人培育“先锋计划”启动
杜造海:从贫困户到脱贫致富带头人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国企发展如何提高“质感”——以陕汽党建引领发展为例
肖贤梅 孤岛脱贫带头人
那片盛开的“金银花”——从闫家村党支部书记王春颜看“带头人”的重要性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图说创新发展
教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