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时代人的解放何以可能

2022-11-21 21:22马玉欢
现代交际 2022年8期
关键词:人工智能人类时代

□孔 琳 马玉欢

(新疆大学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每一进程都为实现人的解放创造了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理论积淀。“全面发展的个人……不是自然的产物,而是历史的产物”[1]56,人的解放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历史问题。人类社会发展经历了从“非智能”时代到人工智能时代的演进。这是时代不断发展的特质的体现,更是人类新文明形态的基本表征。

一、人类社会迎来人工智能时代

每一次的科技革命都从不同程度上引起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变革,人工智能作为第四次科技革命的重要因素,在不断更新中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在量变积累中实现时代发展的质变,人类社会迎来了新兴的人工智能时代。

(一)人工智能时代是对“非智能”时代的超越

人类社会经历过许多次的变革,引发社会变革的大多是新技术的出现。新技术往往带来新的经济形态,进而影响社会制度。“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生产。”[2]人们对人工智能时代最直观的感受是人工智能技术的出现,人工智能技术的更新迭代推动着人工智能迅速席卷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对人类社会的政治与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人们置身于人工智能营造出的智能经济与智能社会。智能化社会生产与社会运行区别于“非智能”时代,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的标签彰显着人工智能时代早已不能简单归纳为“第四次工业革命”。不同于以往工业革命在经济基础范围的变革,人工智能时代早已超越经济领域的范围,智能政务、智慧城市、科技与文化的融合说明了人工智能时代正逐渐从经济基础延伸至上层建筑。智能化、自动化的生产模式也意味着人们的劳动发生了根本质变,不再是工业时代依靠智力活动从事社会生产,而是将智力活动本身作为正规的社会化大生产,从制造转为创造。从生产力结构的转变、生产工具的变化到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替换,人工智能时代宣告着人们对自然与社会的认识和改造在历史的量变积累中实现了新的质变突破,人类在时空范围内不断拓展和深化对世界的认识。人类社会历史并非直线型的发展进程,人类在不断实践中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直至走向现今万物互联的人工智能时代。回顾历史,可以说人工智能时代是对“非智能”时代的发展与超越。

(二)人工智能时代本质上是知识革命的时代

人工智能时代是知识创造财富的时代,从本质上讲是知识革命的时代。知识对财富的创造价值贯穿于人类发展历史进程始终。原始社会,人们在认识自然的基础上创造工具,开创了“人+工具”的生产力模式。农业社会,人们利用知识使用劳动工具,造就了“(人+知识)+工具”的生产力模式。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引发知识的“大爆炸”,人类社会正由物质型社会向知识型社会转变。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指引人类的发展方向,新科技革命为大数据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劳动者从在知识的基础上驾驭劳动工具转变为将知识成果融入劳动工具之中,创造了“人+(知识+工具)”的生产力模式,这一改变体现了人工智能时代与农业时代、工业时代的差别。人类社会的很多方面都是以知识为基础,人工智能时代下社会的发展越发需要知识型人才。知识从幕后走到了台前,科技产业、文化产业、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等产业结构蓬勃发展。人工智能时代知识爆炸对世界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造就了政治、经济、社会等全方位的根本变化,这一深刻影响和根本变化体现了知识的革命力量。

(三)人工智能时代是人类文明迈入新征程的时代

人类文明的进程从不是理论的发展,而是社会历史实践的产物。回顾历史,人类社会伴随生产力的发展逐渐从农业文明过渡至工业文明。人工智能是推动人类社会迈入人工智能时代的重要力量。如今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预示着一个新生文明——以数字化、智能化为特征的信息文明诞生了。无论何时,信息始终是人类社会活动的重要内容,人类通过信息架构的中介进行社会交往。人类社会发展的每一步都伴随着信息的进步,智能化是信息不断进化的发展方向和形态,人工智能时代在工业文明到信息文明的现实过渡中衍生与发展,科技的发展逐渐推动着人类文明的演进。新一代人工智能的发展,为人类信息文明的新进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人工智能时代与信息文明在现实互动中相互交织、作用在一起,推动彼此之间的发展进程。

除此之外,信息文明内含着共享性、相互性思维,其相互性思维方式意味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全球性意识会不断强化,其共享的价值观追求用共产主义代替资本主义,追求用共享的社会关系代替竞争、垄断的社会关系。从人类社会的发展趋势来看,信息文明内生的数字社会主义内生于工业文明却也在反叛着工业文明,蕴藏着颠覆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力量。人工智能时代下,人类文明的新进展昭示着人的解放的前景是可以预见的。

二、人工智能时代人的解放的发展机遇

人工智能时代智能化生产力呈现倍速发展的趋势。自由时间的延长,为满足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需求提供了机会,促进了人与社会关系的进一步发展,为进一步满足实现人类解放的条件提供了时代支持。

(一)物质财富进一步丰富

人类实现真正解放的时代是共产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将是物质财富极大丰富……的社会”[3]。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的解放最为客观的基础。脱离这一物质保障,人类无法逃离贫困的生活,也无法摆脱物化的桎梏。马克思从唯物史观的理论出发,将人类社会形态的演进与生产力的发展一一对应,得出彼此之间相互照应的相对关系。人的解放作为一种历史活动,生产力的发展是历史进步的第一需要。如同马克思所言,“自然科学却通过工业日益在实践上进入人的生活,改造人的生活,并为人的解放做准备”[4]。人工智能通过向现实生产力构成要素的转化,提高生产者的生产能力,升级劳动资料,拓展劳动对象的规模和效能。“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5],人工智能作为间接生产力,在实际应用中通过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是人类劳动的结晶以及人类体力与脑力的进一步延伸。人工智能成果的物化机器应用,使以往人的部分工作可以让渡给成本更低、效率更高、性能更强的机器设备完成,在人机协同合作中生产力结构得到优化。

在有限的生产力范畴内,人工智能时代的发展成果能否为每个人所共有,取决于社会关系。人工智能技术的迭代进步和在社会生产领域中现实应用,一方面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的生产力水平,另一方面也加快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变革进度。当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容纳不了它所承载的生产力时,变革落后的生产关系就成为必要的社会课题,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终结时刻也将随之到来。总之,在人工智能开创的“智能×”新纪元,人工智能对社会生产的推动力量将会是乘数效应,推动人类迎接新一轮的生产力发展热潮,以更快的速度实现社会物质财富的积聚。

(二)人的需求进一步满足

“在社会主义的前提下,人的需要的丰富性具有什么样的意义,从而某种新的生产方式和某种新的生产对象具有什么样的意义。”[6]人的需要是人与世界关系的起点,人的解放是伴随人的需要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历史过程。恩格斯将人的需要划分为生存需要、享受需要和发展需要三个依次递进的层次。人工智能的发展与应用,创造了大量的社会物质财富,在不同程度上满足人们对生存所需的物质生活资料的需求。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在另一层次上更好地满足了人们对生存的需要。农业智能机械提高了食品安全,降低了农药对环境的损害;智能家居提高了人们生活的舒适度,使更多人从家务劳动中解脱出来。人工智能在人们衣食住行等方面的应用,更好地满足了人们的享受需求。除此之外,AI教育有助于弥补教育资源的不足,人工智能与教育的深度融合,一定程度上更好地满足了人们的发展需求。人工智能正在逐渐应用于千家万户及社会各个领域,满足人的需求。随着人的全面发展需求的不断满足,人的解放将得到真正实现。

(三)脑力与体力劳动本质差别进一步弥合

人类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本质差别的消失是实现人类解放的基本条件之一。随着社会生产物质基础不断提高,自动化的社会大生产要求劳动者普遍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水平。因而,在大力发展科学教育和提升社会大众科学文化水平的基础上,人类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差异逐渐消失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人工智能时代是知识革命的时代。人工智能时代下,对社会大众的科学文化水平提出了要求,学校教育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与科学技术素质,以培养出适应时代的人才。除此之外,人工智能时代,智能化生产设备逐渐替代人的体力劳动与部分脑力劳动,脑体劳动之间的差距呈现出不断缩小的趋势,人工智能对劳动替代的双向运动,使人们有更多自由时间去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7]当劳动不再以生存为目的时,人们可以在劳动中充分展现自己的体力与脑力,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之间的分离将逐渐消失。人工智能时代为脑体劳动差别的弥合提供了机会。

三、人工智能时代人的解放的现实挑战

科学技术每一次实现重大突破时,人们都以为是更大自由的来临,但人们往往也会在这种新自由的获得中感受到一些新的不自由。置身于人工智能时代,人的解放也必然要面对人工智能时代所遭遇的主体性弱化、技术性失业、社会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等问题,这些问题对人的解放进程造成了一定阻碍。

(一)人的主体性弱化

人工智能等数字信息技术在推动人们从简单繁杂的物能性劳动中解脱之余,也带来了人的主体性被边缘化的风险挑战。人类社会快速重塑的过程加剧了既有异化的新的演变。人工智能时代,科技对人的束缚更加隐蔽。创新是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因子。人工智能的深度学习、机器翻译等技术给人们的日常工作学习带来了极大便利,但人们对科技的过度依赖会导致人们产生创造惰性,遇到问题时习惯性地向人工智能寻求既定答案,原本的创造性思维和社会实践能力不断衰退,这使得人沦为智能的附庸。人们在虚拟社会中的数字化生存充斥着人工智能技术对人们的预先拟定。淘宝APP依据人们喜好的推送,看似自主性的选择隐藏着数据对人们的控制陷阱。除此之外,互联网等技术的发展,客观上推动了人们之间的交流往来,促进了世界的普遍联系,但人们对智能设备过度依赖,沉溺于虚拟社会中的交往,忽略现实感性世界中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沟通,导致社会关系不断脱节,人与人之间关系逐渐疏离,一步步成为“离群索居”的“低头族”。在充斥人工智能的现实社会中,人们对这一技术的盲目依赖使其自身的创造性思维、实践水平和现实性社交能力在人工智能的枷锁之下被不断弱化,主客体关系的颠倒、主体间关系的冷漠诉说着人的主体性被不断削弱,成为数据算法的“奴隶”。

(二)社会两极挑战

马尔库塞指出:“资本主义进步的法则寓于这样一个公式:技术进步=社会财富的增长(社会生产总值的增长)=奴役的加强。”[8]作为资本的最佳载体之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可能会带来社会贫富两极差距的进一步扩大。对于国内而言,这两极体现在不同效益的公司之间以及不同水平的劳动者之间。智能化水平较高的公司,尤其是大型科技公司通过对技术的垄断,实现较低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耗费。一方面,生产效率高,人工成本低,公司便能获得较高的利润收益;另一方面,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和应用,受劳动者技术水平影响的收入差距逐渐拉大。越来越多的公司引进人工智能技术,一些技术水平需求较低的岗位逐渐被机器所替代,相应岗位的劳动者的薪资逐渐降低甚至失去就业岗位。对于国际而言,人工智能造成贫富两极分化的挑战体现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发达国家通过最先掌控人工智能技术,掌控其产业链上游资源,获得垄断优势。同时,发展中国家本身发展就较为缓慢,新兴科技与其无缘,新兴技术力量带来的利益也无法与其共享,在人工智能技术影响下,人口红利逐渐消失。在智能化浪潮的冲击下,非技术劳动力占主体的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结构化差距将逐渐拉大,人工智能技术成为少数人谋取利益的工具,进一步加剧世界上的“不平等”,导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出现再一次分化。

(三)物质生存挑战

人工智能时代下,智能技术在人类社会中的应用代替了人类所承担的部分非创造性劳动,智能时代的知识技术排他性造成一定程度上的结构性失业。这一挑战成为人类解放进程不得不面对的现实问题。伴随其应用范围的拓展,人工智能对劳动的替代效应不断显现,尤其是驾驶、翻译、流水线劳动、电话客服等重复性、流程化的行业。除此之外,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其产业结构主要由非创造性劳动,以及重复性、低产能劳动组合而成,在人工智能飞速发展的今天,此类国家受到的失业风险更为严峻。由于生产力仍未达到高度发展的水平,人们的劳动没有彻底摆脱物质生存的需求。今天的人工智能以超乎认知的速度发展,一步步压缩人们的生存空间。海德格尔说:“技术不仅仅是一种手段,更是一种展现的方式。”[9]人工智能为人类社会发展带来的挑战,进一步论证了人的解放的必要性和科学性。人工智能技术带来的生存空间挑战并不能成为人们否定其存在的理由,以人工智能技术为代表的科技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看到它带来的失业风险之余,也要看到人工智能所创造的新的就业机会。通过时间的缓冲,人工智能带来的失业风险会被后面带来的新的就业所缓解。在这一缓冲周期内,人们需要快速迭代更新自身的技术技能,以应对生存空间挑战。无论是从经济视角还是从社会发展视域出发,面对人工智能时代带来的物质生存挑战,强化智能技术、提高劳动者素质、推进科技的世界化是现今的应有之举。

主体性弱化、社会贫富两极的再分化、物质生存挑战将会严重影响人类社会的健康发展和人的解放进程。面对人工智能带来的一系列风险挑战,人类应及时采取相应的科学举措,应对人工智能时代困境对实现人的解放造成的现实挑战。

四、人工智能时代助推人的解放的实践路径

“两个必然”决定人的解放的实现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人工智能科技异化等问题决定了人的解放的实现是一个长期的历史实践过程,其必然性与长期性决定了人们对异化束缚的挣脱是一场不断反思并超越的历史进程。

(一)对人工智能时代困境的原因反思

产生人工智能时代困境,究其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的资本逻辑。在资本生产的条件下,科学技术的“双刃剑”属性为人工智能科技异化等问题埋下了隐患,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背离使科技异化成为现实。

1.直接原因:科学技术的“双刃剑”属性

科学本身没有阶级性,但科学活动和科学成果在不同的社会制度和阶级关系作用下会产生不同的效果,这一制约关系使科学技术成为一把“双刃剑”。人工智能时代的科学技术在资本生产的条件下发挥了许多积极的社会效果,但科学技术的负面效应也带来了诸如财富分配关系的不平等性进一步增强、劳资关系的对抗性进一步深化等阻碍生产和社会发展的消极影响。“科学是一种强有力的工具,怎样用它,究竟是给人带来幸福还是带来灾难,全取决于人自己,而不取决于工具。刀子在人类生活上是有用的,但它也能用来杀人。”[10]人工智能的存在本身是为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实现人的解放,但其发展受社会条件的制约,人们对其发挥出的社会效应无法做出精准的预测。科学技术的“双刃剑”属性决定了人工智能时代特有的“制造力”与“创造力”,为人的解放提供了时代机遇,人工智能时代特有的“破坏力”也为人的解放提出了时代挑战。

2.现实原因: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失衡

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是人的理性的组成部分,前者注重工具性、效益性,后者注重人文性、精神性。近代以来,科学的发展在理性能力的推动下不断繁荣,科学的进步实际上只是一味地宣扬工具理性,价值理性在工具理性抑或技术理性这一单一维度所铺设的社会领域中不断衰微。“工具理性只关注效率、功用、计算和手段。”[11]工具理性的过分扩张会导致技术理性占有人类理性。在技术理性的霸权下,技术拜物教一步步消解人们的生存价值,科学技术最终成为控制人类的牢笼。与工具理性不同,价值理性注重人文的精神的世界,追求人的生命意义。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平衡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础。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发展,工具理性日益扩张,价值理性日渐式微,二者的失衡使得人工智能自身发展的不确定性成为现实。失去价值引领的人类社会越是智能化,人类就越是生存在异化的空间中,在智能技术的支配下面临的未来或是停滞不前,或是迷失方向。因此,重新树立价值理性,控制好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之间的关系,是解决人工智能时代问题的当务之急。

3.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的资本逻辑

资本主义将科学异化为生产财富的手段和工具,资本的逐利本性使科学成为人的异己力量而对抗和压迫人。“资本不创造科学,但是它为了生产过程的需要,利用科学、占有科学。”[1]357科学技术一旦成为资本发展的手段,便会表现为人格化的资本。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深入发展催生了共享经济,共享经济在资本逻辑的控制下成为资产阶级大量掠夺线上、线下剩余价值的平台。在资本的雇佣下,人工智能成为与人相对立的力量,资本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依托于人工智能更加隐蔽,更加具备控制性。马克思认为,技术异化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制度。资本对人工智能的投入在于实现追逐剩余价值的目的,资本操控下的人工智能无法脱离资本盘剥剩余价值的轨道,垄断资本主义的寄生性与腐朽性在人工智能时代再次得到确证。然而,“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12]。因此,面对人工智能时代的技术异化问题,为更好地满足人的解放的各类要素诉求,唯有借助人的解放的“心脏”——无产阶级,才能真正扭转生产过程的资本逻辑。

(二)人工智能时代助推人的解放的实践路径

科学是引领人通向自由王国的必要手段。面对人工智能发展带来的现实挑战,应在个人与社会的相互配合下实现科学与社会的良性发展,助推人的解放的实现进程。

1.把握时代的机遇,助力生产力的飞跃发展

距离实现人类真正解放的共产主义社会,人类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人工智能时代绝不是实现人类解放的终点,但人工智能时代人类解放的进程呈现出不同于“非智能”时代的倍速增长。全人类解放的实现的重要依托之一便是高度发达的社会生产力。人工智能时代为助推实现人的解放提供了时代机遇,当下人工智能仍处于“婴儿期”,深度学习、人机协同、跨界融合……人工智能无疑成为引领科技革命的“头雁”与“引擎”。时代创造了创新发展的机遇期,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工智能赋能新时代的重要性。我们要牢牢把握时代赋予的发展机遇,规避人工智能时代鸿沟,发展人工智能时代红利,改变以往的“我能做什么”,去实现“我要做什么”。加强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加快技术突破,完善智能领域;加强政府的政策引导与资金支持,打造有力的智能发展生态环境,促进智能生产力的发展进步。在“知识革命”时代,将智能与教育相融合,培育更多适应智能时代发展的人才,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积累人才。依托时代的便利,为实现高度发达的生产力积蓄力量。

2.坚持共享的理念,推进科学技术的世界性

人工智能时代的发展成果无法为全体人民共享,因而造成社会贫富差距日益拉大的时代困境。共享发展理念作为解决社会发展不均衡的科学方法,是打造科学技术世界性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马克思虽然没有关于“共享发展”的直接表述,但其对“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的论述中,内含着共享的发展追求,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批判论证了共享发展的科学性。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决定其发展模式必然是私有化而非共享,这也必然会导致社会分配的不公以及社会贫富两极差距拉大。发达国家在人工智能发展初期通过先前对技术的占有,较早地占领人工智能发展机遇期,收获大量发展红利。少数掌握人工智能技术的大型公司或国家通过对技术垄断,成为人工智能发展的游戏规则的制定者,其他国家或公司在人工智能时代下的发展赛道中逐渐落后。

人类社会发展需要共享,“见物不见人”的发展观违背社会发展客观规律。人工智能内在包含着信息共享的原则,其发展成果应由社会共享,通过公司所有者和雇佣者之外的第三方的中介力量,尤其是发挥各国政府的领导作用,促进各国之间、各个企业之间的技术交流与合作,促进人工智能成果在全球范围的共享流动,使其成为世界性的科技财富。习近平主席在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开幕式的讲话中强调,中方愿与世界各国共享数字经济发展机遇,共同推动人工智能造福人类。在G20罗马峰会上,习近平主席,还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全球发展倡议,呼吁提升全球发展的公平性,在全球共同发展中推动构建全球发展共同体。坚持共享的发展理念是人工智能时代下实现科技世界性、助推人的解放的科学理路。

3.坚持“现实的人”的主体地位,争取人的自我解放

“现实的人”是历史发展的前提,始终坚持人的主体地位,在尊重事物发展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巩固“现实的人”的主体性,争取人的自我解放。尽管人工智能时代对人的主体地位产生了些许影响,但要辩证对待人工智能时代,明晰不能过度追求时代带来的红利,积极引导、努力实现时代正面效应的最大化、负面效应的最小化。人始终是历史发展的主体,只有从“现实的人”出发,才能把握社会历史活动的奥秘。人的解放始终是人工智能迭代更新的归宿。在这一理论的指引下,推进人工智能时代科学技术的健康有序发展。人工智能是对人类智能的模仿,绝不应成为人的尺度。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充分发挥“现实的人”的主观能动性,在实践中不断提高主体自身的社会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在主体自身不断的知识学习和技能提升过程中给予人工智能时代全方位的科学引导,保证人工智能发展始终依靠人、为了人。无论时代如何发展,作为“现实的人”应始终保持清晰的自主意识,在时代发展的洪流中保持清醒头脑,坚持好自身的主体地位,为自我解放不懈努力。

五、结语

人的解放是人类长久以来不懈追求的理想目标,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为人类解放进程提供了加速发展的现实环境。未来已来,将至已至,唯变不变。面对人工智能时代巨大的发展空间与严峻的现实挑战,我们需要时刻谨记,无论人工智能时代如何发展,我们始终要回归到人本身,人是目的也是归宿。基于人工智能时代,超越人工智能时代,站在历史的顶峰俯瞰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人的解放便有了希望的轮廓。

猜你喜欢
人工智能人类时代
人类能否一觉到未来?
人类第一杀手
1100亿个人类的清明
2019: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与就业
数读人工智能
e时代
e时代
e时代
下一幕,人工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