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

2022-11-21 23:02
陕西档案 2022年4期
关键词:国家档案馆手写检索

芬兰:国家档案馆开放约300万件手写判决书图片档案

芬兰国家档案馆的司法档案在线检索服务已全面更新。芬兰国家档案馆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开发的手写体识别模型可自动提取档案全文,以全文检索取代以往使用的KWS(关键字定位)检索。用户可以通过在线检索服务浏览协议并对其进行单词检索,实现手写司法档案的准确检索。

判决书系列馆藏是芬兰国家档案馆中规模最大、内容最全面的馆藏类型之一。数据库中约有300万件可进行文本识别的19世纪判决书图片档案。芬兰国家档案馆的司法档案在线检索服务以易于检索和浏览的形式提供数百万份手写档案全文,为家谱研究及其他历史研究提供了学术利用平台。

德国:独立申报与联合申报相结合,突出文献遗产中的人文价值

德国是全球入选《世界记忆名录》文献遗产数量最多的国家,在申报方面拥有丰富经验。2021年,德国提名委员会决定推荐《法兰克福歌德大学弗罗贝尼乌斯学院的史前岩石副本》作为德国的独立申报项目参评《世界记忆名录》。

与此同时,德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提交了两项联合申报项目,即与比利时、丹麦、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波兰的相关机构联合申报的《汉萨同盟的历史文件》,以及与法国、英国、奥地利、罗马尼亚和梵蒂冈的相关机构联合申报的《查理大帝宫廷学院的加洛林王朝手稿》。由于德国长期处于分裂状态,因此《汉萨同盟的历史文件》展示了德国历史上独一无二的现象,也是体现世界历史上人类团结合作、和平发展的重要证明。《查理大帝宫廷学院的加洛林王朝手稿》主要形成于查理曼大帝统治时期,其疆域涵盖了今天的德国、法国、奥地利等中西欧国家,这些手稿现散存于多个国家,故采取联合申报的方式以确保文献遗产的完整性。

丹麦:奥胡斯市档案馆数字化改造项目受资助

今年年初,大型基金会和奥胡斯大学向丹麦奥胡斯市档案馆捐款近200万丹麦克朗,用于该馆的数字化改造项目。奥古斯丁基金会、约翰娜·路易斯·汉森基金会、韦卢克斯基金会和嘉士伯基金会亦出资开发计算机模型,推进手写文件的机器阅读、转录、众包和交流工作。

项目旨在开发可阅读手写历史文件的计算机模型,保护丹麦各地的历史档案文化遗产。数字化改造通过一个名为Transkribus(人工智能数字化平台)的国际程序完成,该程序由欧洲研究人员组成的大型团队开发测试,奥胡斯市档案馆和丹麦档案组织管理。项目当前的工作重点是对19世纪40年代至20世纪40年代的城市和教区委员会地方行政文件进行数字化。完成该任务后,项目还将继续开发识别更古老的手写文本。

爱尔兰:遭内战摧毁的跨七个世纪的档案被“修复”

爱尔兰都柏林四法院公共文件办公室曾是欧洲规模最大的档案机构之一,也是中世纪的文献宝库,备受全球学者瞩目。1922年6月,爱尔兰内战期间,该档案室被夷为平地,导致爱尔兰跨7个世纪的文件和手稿化为灰烬。

100年后的今天,历史学家、档案管理员和计算机科学家用5年时间尝试修复被毁的重要文献遗产。目前已有数十万份文件被修复,如克伦威尔时期土地分配的详细信息已能在线查看。今年6月,被毁建筑的沉浸式3D建模和在线数字档案室正式发布,该数字档案室存有可开放获取、可被检索的免费资源,可以重现公共文件办公室的原貌。爱尔兰学者希望该项目可以为其他尝试修复被破坏的文化遗产项目提供借鉴,例如巴黎圣母院和乌克兰大剧院等。

韩国:设立国际文献遗产中心

202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个文献遗产领域二类机构“国际文献遗产中心”落户韩国清州,该中心由韩国国家记录院和清州市共同建设。韩国国家记录院院长李素妍指出,国际文献遗产中心的设立,能有效提高韩国在档案领域的国际地位,增强其在世界记忆项目中的实质影响力。国际文献遗产中心的主要任务是为人类文献遗产的有效保护和普遍获取提供国际能力建设的支持,其愿景是发展成为一个创造可持续文献遗产未来价值和多样性的全球性专业机构。2022年,为纪念世界记忆项目成立30周年,国际文献遗产中心组织撰写《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项目韩国宣言》,意在回顾世界记忆项目的成就,引导世界各国通过文献遗产的开放共享、沟通合作创造新的价值,为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做好准备。

猜你喜欢
国家档案馆手写检索
我手写我心
CNKI检索模式结合关键词选取在检索中的应用探讨
通过实际案例谈如何利用外文库检索提高检索效率
瑞典专利数据库的检索技巧
我手写我意
英国国家档案馆启动“档案年:2018”项目
法国国家档案馆和乔治亚·蓬皮社研究所签署合作协议
社会发展、理念转变与机构变革:澳大利亚国家档案馆建立的过程及推动因素探析
英国知识产权局商标数据库信息检索
国家档案馆电子化公共服务能力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