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块教学法在初中英语听说教学中的运用探究
——以Unit 6 Travelling around Asia为例

2022-11-21 10:23卢晓凤
英语教师 2022年15期
关键词:词块词汇教学法

卢晓凤

引言

词汇是语言的重要因素,丰富的词汇量是语言输出准确性和高效性的重要保障。但在初中阶段,随着英语学习难度的加大,对中学生的听说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单纯的词汇记忆已经无法满足学习需求。词块教学法既能增加学生的英语词汇记忆量,又能有效提升他们的英语听说水平。如何将词块教学法与初中英语听说课程进行巧妙结合,发挥最大效用,需要教师不断探索创新,加强词块教学法的学习研究,并将其灵活运用到课堂实践中。

一、核心概念分析

(一)词块的内涵和分类

词块是贝克(Becker)于1975年提出的语言学概念,一经提出就引起了众多语言学家的重视和兴趣,认为将其合理运用于语言教学中将有助于提高学习者的语言水平。语言学家虽然对语言学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形成了各自不同的观点,但基本认识是相似的:词块是介于词汇和句子之间,具有特定结构和特定意义的一种固定或半固定多词单位,以整体形式被日常使用。例如,by the way、as far as、a number of等。

纳丁格和德卡里科(Nattinger&DeCarrico 1992)在贝克理论的基础上将词块分为聚合词块、惯用表达式、短语架构词块、句子框架等四种类型。而路易斯(Lewis 1993)则将词块划分为单词和多词结构、习惯搭配、惯用句型、句子框架和引语等四大类。相较而言,路易斯对词块的分类比较简洁明了,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被部分使用,让学生在学习词块的过程中易于接受和记忆,对英语教学实践具有很大的帮助(邓樊 2011)。

(二)词块教学法的含义

路易斯在专著The Lexical Approach:The State of ELT and a Way Forward中首次提出词块教学法理论,为词块教学法的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也为英语教学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和更广的视野,既与传统的词汇教学存在区别,又是对传统教学的一种补充。他认为英语语言不仅是把词汇按照一定的语法规则组成,而且存在很多本身包含语法规则或不被语法规则限制的固定搭配。如果教师将不同形式的词块梳理为知识体系并传递给学生,引导他们实现对词块的灵活运用,促进他们形成英语逻辑思维,他们就比较容易用英语进行理解和表达,从而比较容易学会综合运用英语语言。

二、当前初中英语听说课堂面临的问题

英语听说能力是初中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也是学习英语的关键环节。随着英语中考的改革,题型的设置更加贴合语言生活实际,评分标准更趋科学性。与此同时,听说题型的分值不断加大,对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很多学生在听说课堂上却遇到较大的困难,往往陷入“能看不能听、能写不能说”的困境,学成了“哑巴英语”,严重的则对口语考试失去信心,甚至对英语学习失去兴趣。其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学生受汉语思维逻辑影响比较深。通过日常教学发现,学生在口语表达方面容易出现“中式英语”,这与其语言成长环境有一定的关系。英语和汉语在思维逻辑方式上存在很大不同(张兵 2021),自小在汉语语境中成长起来的中国学生,汉语思维根深蒂固,“中式英语”对其听说造成了很大困扰。在接受外界信息后,学生习惯按照汉语语序理解英语,用汉语语法规则遣词造句,而不考虑英语语法规则或者一些常用的固定短语和句型,经常出现能听、能说词汇,但是放在具体语境中就出现大量表达错误的问题。

二是学生不能熟练、正确使用词块搭配。有些学生虽然能熟练掌握大量词汇,但是无法用词汇构造出完整的句子。另外,部分学生对词块的记忆并不深刻,在听取信息的过程中不能快速、准确地理解英语所要表达的特定内容,在语言输出上,也不能正确运用词块进行口头表达。错误的搭配词块使学生在听说时出现简单的错误,直接影响英语听说课程的效果和英语成绩的提高。

三是缺乏真实的语言环境,学生对听说课堂失去信心和兴趣。目前,听说课堂的教学内容以课本教材或配套的学习资料为主。而要在听说课堂上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必须积极创设真实、有效的语言环境,让他们身临其境感受语言。然而,听说课程相对于读写课程来说比较抽象、容易出错、主观性强,需要学生配合和参与的程度也更高,而一部分学生难以克服羞涩和恐惧心理,害怕出错、没有自信,不敢大胆开口讲英语,参与感比较低,逐渐对听说课堂失去兴趣。

三、词块教学法在初中英语听说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按照生本理念的要求,通过生动、有趣的词块教学法让学生积极参与听说课堂,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是提升初中英语听说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下面以深圳牛津版初中《英语》七年级(上)Unit 6 Travelling around Asia为例,将词块教学法融入初中英语听说课堂教学中,通过具体的课堂实践,对词块教学法在听说课中的运用进行课例展示,并进行效果分析。

(一)课例展示

单元话题是“旅行”,贴近学生生活,向他们展示了亚洲风光,介绍了亚洲代表国家如中国、日本、泰国等地的名胜古迹和旅游景点,激发其对“旅游”话题的兴趣,通过生动、有趣的情景对话让其体验“旅游”话题的相关用语。本听说课以词块教学法贯穿始终,引导学生识别、学习、运用、巩固词块,让他们在词块输入再输出的过程中逐步实现听力水平、口语水平及英语综合运用水平的提高。学生在学习与交流的过程中对亚洲各国的特色有了初步了解,形成了尊重差异的文化意识。

Step 1:Leading-in

学生大声朗读并识记第六单元课文词块。

Step 2:Presentation

学生学习并完成词块翻译练习,然后使用词块完成关于“旅游”话题的造句练习。

【设计说明】学生将学习与“旅游”话题相关的词块,通过识记、理解、造句操练,在语境中体会词块的运用。此环节为后续情境输出和口语表达作铺垫,提高学生对词块的敏感度。在前面词块学习的基础上,学生能更好地了解词块的运用和锻炼口语表达能力。

Step 3:Practice

(1)Ask question。

教师提问:“Look at the pictures on P76.What can you see?”

学生使用词块回答:“I can see...”

(2)Tasks for listening and speaking。

Task 1:听一篇关于萨拉(Sarah)介绍亚洲三个城市的短文。教师提出问题:“Where can you find these places/things?Write the letters in the correct boxes.”

Tips for students:①仔细观察图片并找出每一幅图片的不同点;②在听的过程中注意关键词,如城市的名字和特征。

Task 2:再听一次短文并完成旅游城市信息卡片的填空练习。

Task 3:找出句子中存在的错误并改正。例如:①If you visit Beijing,you find museums,palaces and parks.②There is also many parks and gardens.

【设计说明】此部分是听说部分,先用图片引出话题,抛出问题,引导学生看图表达,同时使用I can see...句型,结合图片引出tall buildings、large shops、temples、the Great Wall、dumplings等词汇演练句子。在Task 1中,学生判断所听到的信息点与图片匹配,在踊跃的发言中巩固词块的使用。在Task 2中,学生听一段讲述三个城市信息的录音,会听到学习过的You will/can see...句型,在听力材料中感受词块的具体使用。在此过程中,学生快速获取所需信息的能力得到训练。同时,学生将所需的词块填入题目中,检测词块的掌握情况。在Task 3中,学生将巩固检测if条件状语中的主句时态、there be句型。教师通过学生的完成情况,及时掌握他们对词块的理解和熟练程度。

Step 4:Production

Activity 1:学生结对练习,一问一答关于北京、东京和曼谷三个城市的信息。

Activity 2:朗读听力材料文本并选择其中一个城市完成下列思维导图(见图1)。

图1

Activity 3:使用以下思维导图(见图2)和本堂课中学习的词块谈论深圳其中的一个旅游景点。

图2

【设计说明】此环节是一个词块知识产出的过程,通过合作交流、思维导图和成果展示的形式,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词块意识和合作意识。在前几个环节的基础上,学生利用所学词块解决相关问题,更能体会词块的妙处。此外,学生利用所学词块,组织语言表达自我观点,是一个英语综合运用水平提高的过程。介绍各地的名胜有助于学生了解不同地区的文化与人文,从而使其学会尊重文化差异,开阔眼界。

(二)分析与思考

本堂课围绕“旅游”话题的词块展开了一系列形式多样的活动,帮助学生感受词块、学习词块、巩固词块并运用词块,其听说能力和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在活动中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升。本堂听说课的成效具体表现为:

1.词块教学法提升了学生“听”的能力

听、说、读、写是英语教学的四大内容。听排在首位,对于学生的英语学习质量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在教学分析中可以发现,听力题是学生在考试中比较容易丢分的题型。在英语口语语速较快、很多词语发音相似、大量信息同时出现的听力题当中,学生往往抓不住重点(张惠玲 2021)。词块教学法有助于学生快速分辨一些固定搭配,抓取敏感词语和重点信息,提升听力水平。例如,在本堂课中,学生运用Leading-in部分朗读并识记的本单元课文相关词块,在Practice部分快速抓取听力材料中的重点信息,完成词块输入到输出的过程,从而提升听力。

2.词块教学法提升了学生“说”的自信

英语是一门语言学科,最终都离不开“说”出口,但是我国大多数学生学习英语停留在阅读、背诵和记单词阶段,忽视了英语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进行有效交际。学生在进行口语表达时,经常因找不到合适的词汇表达想法而不敢开口或一开口就犯错,错了就更不敢开口,形成恶性循环。而以词块为线索,可以把句子、段落进行有机划分,有利于快速记忆和掌握。例如,在本堂课Production部分,教师运用词块教学法,将具有联系的词块进行统一教学后,由学生利用词块进行仿真问答和对话。教师进行及时鼓励和纠正错误,极大地提升了学生英语表达的流畅性,逐步让其勇于开口讲英语。

3.词块教学法降低了学生“学”的难度

初中阶段的词汇知识量比较大,同时出现了很多在特定的环境中才会用到的固定搭配词块。如果缺少对词块知识的学习,就难以准确理解其含义。在初中阶段加强词块教学,将不同的英语词块组成英语语句,再将英语语句组成英语文章,有助于加快学生对英语语境和逻辑的融入,降低其学习难度。例如,在对介词on、in、at的运用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学习以下词块搭配口诀:表示时间时,大于24小时的用in,刚好24小时的用on,在具体时间则用at;表示出行时,可坐可站的用on,空间狭小、仅能坐下的用in(高迪2021)。

结语

通过教学实践活动发现,把词块教学法运用于初中英语听说课堂是切实可行且卓有成效的。首先,作为一名初中英语教师,应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充分意识到词块教学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注重语言交际的听说课堂上,教师应对教学内容展开深入的思考与分析,进行充分的课前准备,优化教学活动和教学目标,构建高效听说课堂。其次,由于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必须充分了解他们的思想和能力水平,并据此制订科学、可行的教学目标。另外,教师应创设真实、有效的语言情境,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教学内容。最后,教师应通过词块教学法不断提高学生的词块意识,鼓励他们大胆表达,从而有效激发其学习兴趣,使其更自信、主动地承担学习任务,帮助其更高效地记忆,克服汉语对英语学习的负迁移影响,形成英语思维逻辑,合理使用正确词块搭配,最终实现对英语的正确理解和表达。

猜你喜欢
词块词汇教学法
初中英语“三段四部式”写作教学法的实践探索
异步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思考
如何在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中运用词块理论
高中英语单词象形教学法
高中英语单词象形教学法
词块在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英语专业学生与本族语名人演讲中词块使用特点探究
高中英语词块教学现状调查研究及应用策略分析
词汇小达人
词汇小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