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高产种植栽培技术研究

2022-11-21 21:40安玉梅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2年2期
关键词:高产病虫害品种

安玉梅

(察右后旗锡勒乡人民政府,内蒙古自治区 乌兰察布 012400)

玉米产量受气候、自然灾害、现代化种植业发展进程等因素的影响,需要推广与应用玉米高产栽培技术,从而提高玉米产量。

1 科学化选用良种

玉米高产的首要工作是根据种植地的实际情况,如土壤环境、气候环境、生态环境以及生产状况,结合种植经验与实际的生产数据进行筛选,最终选择出适合的玉米高产良种。

现阶段符合国家标准的优质品种有很多,其中包括农大95、农化101、农化816、农单476、中科11、丹玉96、戴玉86、先玉335以及长城799等多种品种,可以根据种植地的实际情况进行筛选[1]。

2 种子处理

在播种前对玉米种子进行基础处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玉米的产量。

首先,对玉米种子进行晾晒,通过阳光的照射杀灭玉米表面的部分细菌、病毒,增强种子活力,促进种子播种后对土壤中水分的吸收,从而提高发芽率与出苗率,保证玉米出苗整齐,同时避免种子受到过长时间的曝晒。

其次,对玉米种子进行催芽处理。若玉米种子不能在最佳播种时间进行种植,可以使用浸种、催芽的处理方法进行催芽播种,能够让玉米提前5 d出苗,并且成熟期也可以提前3~5 d。

最后,在播种前为玉米种子进行拌种处理。种子包衣可以有效地提高种子对病虫害的抵抗力,并且还可以防治鼠害,有效地降低玉米的患病率,从而达到提高产量的目的。

3 种植地选择与土地管理

3.1 种植地选择

玉米虽然对环境的适应性、耐寒性、耐旱性以及耐贫瘠性能极佳,但是良好的种植环境可以有效地提高玉米作物的产量。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玉米的种植与收割可以通过机械进行,极大地节约了人工成本,降低了种植户的劳动量,增加种植量,但是由于玉米种植过程中需要的机械较大,因此种植地的地势应较为平坦,若玉米种植地为大量小面积的阶梯式农田,大型播种器械不能直接使用,会影响种植效率。玉米种植地还需要充足的水源、肥沃的土壤,同时为了提高玉米的单产量,还应该保证充足的热量与光照,从最大程度上发挥优秀玉米良种的生产潜力。

3.2 土地管理

玉米在生长的过程中会从土壤中汲取大量的养分从而满足自身的生长,虽然在种植过程中会使用肥料,但是随着玉米种植后,土壤中的含氧量、有机质与矿物质营养急剧降低,导致土壤的肥力大幅度下降。现阶段使用的基本办法是将玉米耕种后的土地进行多次深耕,从而提高土壤中的含氧量,但是有机质与矿物营养的含量始终不足,仅通过后期施肥的方法不能达到理想种植效果,会导致种植种植玉米的土地处于产量逐年递减的状态。大豆在种植过程中由于其本身的根系发达,具有极多的根瘤菌,因此不仅具有固氮的作用,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土壤结构,让土壤的肥力倍增[3]。因此可以通过玉米与大豆间歇种植的方法进行耕种,将常年耕种玉米的土地耕种一段时间大豆,从而改善土壤肥力,再次种植玉米时,可以有效地提高玉米的产量。

4 播种技术

4.1 播种时间选择

玉米种植区域跨度大,气候环境种类繁多,因此不同地区的玉米最佳播种时间有较大差异。玉米种植主要分布在东部区域,东南部分主要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可以每年种植两季玉米,为了满足时间需求,选择生长周期为100~120 d的中熟玉米品种,在3月末—4月初进行首次种植,7月中旬收获,然后8月进行第2次种植,11月收获,实现每年两季播种,扩大玉米的年播种量。东北地域属于温带季风型气候,冬季温度过低不适宜玉米生长发育,因此每年只能进行一次种植,可以选择晚熟玉米品种,生长周期一般在120~150 d,东北播种玉米的最佳时间在谷雨节气,一般在每年的4月20日前后,然后在10月进行收割[2]。

玉米的生长发育及产量与环境因素有较大关系,光、热、水、气等环境因素都能够对玉米的生长发育过程产生影响。其中,对玉米出苗-拔节期持续时间影响较大的因素是温度,出苗-拔节期持续时间能够直接影响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玉米生长的临界温度在10℃~50℃,随着外界温度的升高,玉米体内酶活性及物质代谢速率加快,有助于根系对营养物质的吸收,会促使玉米发育速度加快;随着外界温度的下降,玉米生长发育速度也会减缓。

4.2 合理密植

合理密植是提高玉米产量的关键性措施,尤其是对耐密植的高产品种、抗倒伏玉米杂交品种。因此,需要根据玉米品种株型,土壤肥力、质地、水肥管理及土地管理等因素,确定适宜的种植密度。

其一,不同品种种植密度不同。通常紧凑型、半紧凑型中晚熟玉米,种植密度为5 000~6 000株/0.067 hm2较为合适;平展型中晚熟玉米品种,适宜种植密度为4 000~4 500株/0.067 hm2;平展型早熟品种,种植密度相比较中晚熟品种增加500~1 000株/0.067 hm2。

其二,结合土壤肥力确定种植密度。土壤肥力较高的地区适宜密植,土壤肥力较低的地区要降低种植密度;土壤质地轻、通透性能良好的土壤适合密植,土壤黏度大,透气性差的地块要稀植。

其三,综合考虑土地管理水平及水肥管理.对于土地管理水平高、科学进行水肥管理的地区,适宜密植,反之,则需要降低种植密度。

5 玉米育苗移栽技术

在玉米栽培过程中利用玉米育苗移栽技术具有以下几点优势:其一,能够对玉米种植中的水、肥、光、气、热等因素进行集约化管理,减少劳动力以及劳作强度;其二,提高保苗率,保证幼苗的整齐和健康;其三,提高幼苗的抗逆性,促进高产;其四,提高授粉率,节约种植成本。

育苗移栽技术的应用能使播种时间提前15~30 d,且科学合理地利用移栽技术还能够灵活确定移栽时间,通常适宜的移栽时间为终霜后,此时移栽能够降低旱灾、涝灾、虫灾等自然灾害。此外,晚熟品种利用移栽技术可以令玉米早熟。

6 科学使用肥料

玉米在各个阶段对营养的需求有所差异,因此需要根据玉米生长所需的时机、状态及土壤中的营养成分,进行科学的肥料配比。

6.1 施足基肥

玉米适宜在营养丰富的土壤中生长,在种植的过程中,要施足底肥,以供其生长发育,向玉米地中施加以腐熟的农家肥为主、复合肥为辅的肥料,施加肥料的用量通常为农家肥1 500 kg/0.067 hm2,复合肥50 kg/0.067 hm2。

6.2 补充齐苗肥

在玉米播种10 d后,需要施加齐苗肥促进幼苗生长的均匀性。齐苗肥可以选择尿素,施加量为50 kg/0.067 hm2,能够有效促进玉米植株的生长。同时,针对生长瘦弱的幼苗,适当增加施肥量;生长健壮的幼苗,适当减少施肥,避免徒长。

6.3 提苗肥

植株的茎秆过于细长,无法抵御大风、暴雨等极端天气,容易出现弯折、倒伏的情况,影响玉米的生长及产量。因此在玉米植株生长至40 cm时,需要追肥,肥料以尿素为主、复合肥为辅,能够有效促使植株快速生长成熟。

6.4 增施促果肥

玉米结穗后,施加1次促果肥,提高玉米产量,可以选择喷施磷酸二氢钾,采取喷洒施肥的方式,能够促使植株花芽分化,此外,还需要在此阶段喷洒磷肥和硼肥,提高玉米果实品质。

7 病虫害预防

玉米病虫害是造成玉米减产的重要原因,其中病害主要有锈病、粗缩病、小斑病、大斑病、丝黑穗病及玉米纹枯病等,常见虫害主要有黏虫、玉米螟以及玉米蚜虫等,患病后造成玉米产量骤减,因此针对玉米病虫害的预防工作至关重要。现阶段病虫害预防通过选用无病良种、土地深耕、农药喷洒、生物灭虫等方法进行病虫害预防工作。在病虫害防治过程中,尽可能选择新型环保的生物防治措施,保证防治效果的同时,降低种植业的环境污染。此外,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能够保证玉米产品的化学残留不超标,确保了食品安全。

8 收获

玉米收获需要注意收获时间。玉米成熟的时间与玉米的品种有直接相关性,为了提高玉米的产量也可以对玉米适当晚收。需要注意的是,防止过晚收割,造成玉米老化、品质降低。为了提高玉米种植户的收割速度,应该推广使用大型玉米收割作业机,可以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的效率,并且降低了种植户的工作量,实现玉米机械化收割。

9 小结

现阶段种植业仍旧以农户种植为主,农户通过几千年的种植经验总结出了优秀的种植技术,但是随着现代化农业技术革新,大量的种植技术得到了更新,同时配合大型机械化农业用具可以有效的提高玉米种植效率,由于种植户未接受过专业的技能培训,因此导致对现代化种植技术不能有效运用,因此导致产量较低。因此,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的推广是提高玉米质量和产量的关键,种植户通过现代化种植技术,科学进行选种、播种、育苗、施肥、灌溉等,是未来玉米高效种植的关键和重要发展方向。

猜你喜欢
高产病虫害品种
日光温室番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云上黑山羊品种介绍
春季调饲料 蛋鸡可高产
茄子主要病虫害识别与为害症状
大白菜要高产这样管理
春季葡萄苗病虫害咋样防治
圣女果高产栽培六步曲
哪些土鸡品种长得快来钱快
夏季玉米主要病虫害有哪些
狗狗的常见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