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食育志愿服务的高职院校劳动教育 模式探索

2022-11-21 09:24李清光张俊贤陆昱文
现代食品 2022年20期
关键词:食育志愿劳动

◎ 李清光,张俊贤,王 港,陆昱文

(1.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南京 211168;2.江苏省食品安全工程技术研发中心,江苏 南京 211168)

2020年3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发布,指出了劳动教育要根据教育目标,针对不同学段与类型的学生特点,以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为主要内容开展劳动教育[1]。同时强调职业院校等可利用资源,宜工则工、宜农则农,采取多种方式开展劳动教育,避免“一刀切”。从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实际运行来看,以校园卫生维护、田间作物种植为代表的日常生活劳动并未受到学生及其家长的认可,学生对于参加此类劳动的内在动力不足,大多数家长认为校内简单体力劳动对高职大学生劳动价值观塑造、劳动精神培养和劳动技能提升影响较小,劳动教育效果不理想。因此,高职院校在总结现有劳动教育实施效果的基础上,结合产业新业态,统筹校内外资源,逐渐开始探索服务性劳动教育。

高职大学生注重技能培养,利用专业能力开展服务性劳动教育,能够发挥其专业优势,让学生承担更大的社会责任,获得社会认可,从而激发劳动热情,产生劳动自豪感。2021年9月27日,国务院印发了《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21-2030年)》,在健康领域,提出要加强食育,增强营养健康教育和膳食指导。2022年4月26日,《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正式发布,强调居民应能够看懂食品标签,合理选择预包装食品。2022年5月19日,《中国学龄儿童膳食指南(2022)》发布,提出学龄儿童营养的五项核心原则,其中包括主动参与食物选择和制作、会阅读食品标签、和家人一起选购和制作食物以及会进行食物搭配等。在我国食品营养与健康体系不断完善的形势下,城乡社区对于食品营养与健康专业技能,特别是儿童食育需要得到社会各界的帮助。基于此,高职院校营养与检测专业、食品检验检测技术专业、健康管理专业等结合专业自身特色,开展的食育志愿服务校外劳动教育具有较好的优势,能够为开展具有高职特色的劳动教育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经验。

1 高职院校专业劳动教育与志愿服务融合的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社会治理结构与治理体系不断完善,逐渐走向小政府大社会治理模式,城乡社区基层服务能力和水平不断提升,公共服务范围不断扩大,逐渐开展了老人帮扶、儿童教育与社会救助等志愿服务[2]。但由于社区资源和服务人员数量的不足,志愿服务仍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对于高职大学生群体而言,深入到学校周边的社区,利用专业技能为居民提供志愿服务,不仅能够弥补社区志愿服务功能的不足,还有助于增强自身职业能力,提升自身素养,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3-4]。

1.1 以志愿服务的形式开展劳动教育有助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劳动教育应重点在“育”而非在“劳”。通过调研已实施劳动教育的高职大学生和任课老师,发现89.6%的学生认为劳动教育不是参加简单的劳动,而应当通过劳动产生一定的价值,获得社会的认可。73.8%的老师认为以班级为单位进行简单体力劳动,难以对学生劳动教育成果进行评价,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个人的劳动价值无法得以充分体现。与之相对比,以志愿服务的形式开展劳动教育,其主要的活动场所为校外,且为真实场景,学生志愿服务的时长、服务的质量、产生的效果均可被明确考量,其劳动教育课程成绩可以从被服务方的评价和教师评价等方面进行多维度评价,同时学生在志愿服务中也能获得自身的认可,有助于培养其社会责任意识。

1.2 劳动教育与志愿服务相融合可提高志愿服务活动专业化程度

随着我国社区治理能力的提升,志愿服务作为社区公共服务的重要载体之一,尽管其服务内容和服务质量在不断提升,但随着社区居民生活水平的提升,社区志愿服务呈现出居民的高期待和志愿服务的满意度难以提升的现象。究其原因,社区志愿者多以社区居民,且以退休后的老年人为主,中青年群体面临较大的工作和生活压力,很少参与社区治理;青少年忙于上学,偶尔参与志愿活动;社区志愿服务缺乏具有专业技能的志愿者。我国高职院校大二学生劳动教育课程多由各专业组织实施,大二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职业技能,学生在大一校内劳动的基础上,更期望能够利用所学的专业技能参与能够获得社会认可的劳动,大学生利用专业能力开展志愿服务,既能承担更大的社会责任,又能提高志愿服务活动专业化程度。

1.3 开展与专业相关的志愿服务可形成专业特色的劳动教育

劳动教育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践课程的重要体现。目前的劳动教育专业特色不突出,同质化现象明显,尽管部分高校结合专业开展劳动教育的探索,但其开展场所往往是在专业实践场所,如在实训室等场所开展简单的体力劳动,重复性强、技术性弱,劳动的价值难以体现,学生也难以感受到专业技术的社会需求。将专业性的校外志愿服务作为劳动教育的一部分可以凸显人才培养的特色。因此,相关高职院校可以将专业实践与社区建设相结合,在学校周边的社区设立固定的大学生志愿服务岗位,促使学生将课堂上所学的专业知识运用于劳动实践中,为社区志愿服务作出贡献,这样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劳动品格、劳动情怀,增强自身成就感,还能发挥学生的专业技能,让学生体会到劳动的价值,有助于融合专业特色的劳动教育的形成。

2 高职院校食品类专业劳动教育与食育志愿服务融合路径

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上,某高校食品检验检测技术专业、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专业等食品专业探索了结合食育志愿服务的劳动教育课程,在学校周边的社区针对青少年和儿童的食品标签认知、食品抽检信息查询、膳食搭配等方面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并与社区共同建立了学生校外劳动教育的评价方法,形成了较为完善的食育志愿服务劳动教育课程标准。

2.1 社区对食育志愿服务的需求分析

通过对社区居民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和问卷调查,发现社区居民对于食育志愿服务的认可度较高,93.2%的居民认为开展食育非常有必要,86.5%的社区居民认为高职二年级学生具备开展食育的能力,89.6%的居民认为社区食育应当从小学阶段开始。社区居民希望通过食育使学生养成珍惜食物的良好习惯,同时具备食品安全意识,能够合理选择食物、积极参加食品制作等。半结构式访谈中发现,目前食品种类繁多,食品广告对学生的影响较大,特别是一些网红食品以及某些平台中宣传的食品,导致学生对食品的选择呈现出潮流化趋势,食品摄入量过度或营养不均衡。同时,部分居民担心儿童购买的小众食品可能存在食品安全隐患。

2.2 食育志愿服务的项目化设计

基于社区居民的需求分析,考虑到不同年龄段的儿童特点和接受能力的差异,本文对食育志愿服务进行了项目化设计[5-6]。主要包括食品安全、膳食搭配和食品加工3个项目,每个项目分为低年级和高年级 2个阶段,低年级指小学五年级及以下,高年级指小学六年级及以上。每个项目的主题活动和对志愿者技能或服务能力要求见表1。

表1 食育志愿服务模块设计表

2.2.1 食品安全

食品安全项目服务目标是让学生读懂食品标识、合理选择食品。从低年级开始,让学生具备读懂食品标签的技能,能够判断产品的真实属性,例如准确判断是牛奶还是乳饮料,关注食物中的盐、糖含量,引导学生注意糖和盐的摄入量,对食物中添加剂的种类和数量有所认知,提倡使用配料表中成分相对少的食物。同时,知晓食物的来源也至关重要,学生要能够在预包装食品中找到生产许可编号、产地和生产日期。对于高年级的学生,要增加对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的抽检信息的查询次数,增强对不合格的产品和相近的食品安全问题的防范意识。在对志愿者的要求方面,志愿者需要掌握《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 7718—2011)以及抽检信息查询,并能分析不合格项目产生原因。在食育志愿服务中,采用自主设计的贴纸,真实地预包装食品开展活动,并根据学生自身基础和接受情况及时调整。

2.2.2 膳食搭配

膳食搭配项目服务目标是让学生了解不同种类食物的营养元素,促进平衡膳食的摄入。膳食搭配项目更为重视让学生了解各种食品的营养及其功能,理解营养的重要作用。对于学生而言,应从低年级开始学习食物的分类,通过分析食物脂肪、蛋白质等营养物质对自身健康的影响,使学生认识到日常生活中科学、合理摄入食物的重要性[7]。在食育志愿服务中,应从低年级开始培养学生主动管理饮食均衡,主要活动为认识社区周边菜场中的当季蔬菜。对于高年级学生,应培养其根据所学营养知识,结合自身体质科学、合理地制定一日膳食计划的能力。同时还应使学生掌握不同营养素之间的关系,如钙的吸收和维生素D的关联性,以及善于在生活中观察食物的颜色,并了解食物颜色与营养成分的关联,如了解南瓜、胡萝卜、红薯等红黄色的食物中富含胡萝卜素。膳食搭配项目要求志愿者能够深入到社区,与周边的菜场建立良好的信息共享方式,以及时开展当季蔬菜的认知志愿活动。在指导小学生膳食搭配过程中,志愿者需要与小学生家长沟通,获知儿童的身体基本数据和食物摄入情况,并跟踪后期为小学生制定膳食计划,执行膳食计划,分析应用效果等方面的数据,以期食育志愿服务取得一定的成效。

2.2.3 食品加工

食品加工项目服务目标是让学生掌握食材的处理方法、学会使用家庭烹饪设备,并练习烹饪技术。对于低年级的学生,应以掌握食品加工预处理的基本方法为主,包括新鲜蔬菜的清洗、去除非食用部位、切割成需要的形状等。同时,强调预处理过程中食材的安全与品控要求,例如切菜板应当生熟分开,切好的土豆丝应放置于水中,防止发生褐变。对于高年级的学生,应以食品制作和家庭烹饪设备使用为主,由于每个家庭的烹饪设备型号和操作方式不同,烹饪环节选择在社区志愿服务场所进行演示,学生的独立操作环节设置在家庭中,由家长辅助完成。在对志愿者的要求方面,志愿者需掌握食品生物化学相关知识,具备中式面点加工或焙烤等实操技能,能够根据儿童的兴趣在原有的食品配方和工艺流程的基础上进行改进。

2.3 将食育志愿服务作为劳动教育的评价机制

采用由学校、社区和家庭多方评价的多元化评价,实行定量考核与定性考核相结合的方式,根据食育志愿服务时长、服务内容、服务效果等内容,对劳动教育的成效进行评价。需要强调的是,食育志愿服务作为劳动教育,其根本目的是劳动育人,不能片面地追求食育志愿活动的数量与时长,而应当通过食育志愿活动培养高校学生对于劳动的认同感、荣誉感,以及自我价值实现的成就感。积极推进社区和家庭对于食育志愿服务的评价,将评价结果用于劳动教育的课程设计,进一步改进食育志愿服务的课程方案,促进劳动教育的育人成效。

3 结语

如何将劳动教育有效融入人才培养是高职院校探讨的重要课题之一,志愿服务可有效促进我国社会治理结构与治理体系的完善,探索志愿服务与劳动教育深度融合的实践途径十分必要。目前,部分高职院校结合专业实践教学,以志愿服务的形式走进社区,开展劳动教育,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仍存在待提升之处。①以志愿服务的形式开展劳动教育,既要达到劳动教育的课程目标,也要满足社区的志愿服务需求,如何将两者更紧密的结合,进一步提高学生在志愿服务中对劳动的理解和劳动的成就感尤为重要。②各学校以志愿服务形式开展劳动教育,均在探索阶段,如食品专业开展食育志愿服务,设置的主题活动是否与各年龄段的小学生相适应,如何进一步细化尚需努力。③志愿者的技能是否能够支撑志愿服务的个性化需求,在志愿服务过程中,如何建立良好的反馈机制,提高志愿者的劳动能力、技能水平仍需探索。

猜你喜欢
食育志愿劳动
以志愿,致青春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南昌市师范生食育现状调查
南昌市师范院校食育开展现状及促进策略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小行动 大志愿
拥有《鹿鸣》书与卡,填报志愿成行家
3—6岁幼儿家庭食育开展建议
“食育”也需进校园
小小志愿 大大爱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