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生物安全防控预防非洲猪瘟

2022-11-22 00:23周训兵贾福勇沈荣
中国畜禽种业 2022年3期
关键词:猪瘟患病养殖场

周训兵 贾福勇 沈荣

(1,湖北省潜江市积玉口镇畜牧兽医技术服务中心 433128;2,湖北省潜江市后湖管理区兽医站 433115;3,湖北省潜江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433100)

非洲猪瘟是由非洲猪瘟病毒科、非洲猪瘟病毒属的非洲猪瘟病毒所引起的一种传染病,该病毒是一种DNA 病毒。非洲猪瘟在世界范围内多个国家均有发生,目前没有有效的疫苗可以预防该病。患病猪及带毒猪是该病的主要传染源,一旦猪群中有生猪患病,会在短时间内传播扩散,死亡率高达100%,给养殖业带来毁灭性打击。我国是猪肉生产和消费大国,一旦发生非洲猪瘟,对畜牧业的发展有巨大影响,因此,防控非洲猪瘟是目前养殖业的重点。

1 非洲猪瘟流行病学分析

非洲猪瘟病毒具有22 个基因型,9 个血清型,不会感染人,但具有高传染性特点,非洲猪瘟原发地位非洲,1957 年欧洲发现非洲猪瘟病例,随后又蔓延至加勒比和巴西,在21 世纪后,非洲猪瘟的传播范围逐渐扩大。2018 年8 月,在我国辽宁省沈阳市发现了第一例非洲猪瘟,随后该病在全国蔓延。非洲猪瘟死亡率高,难以彻底清除,目前仍无疫苗,所以充分了解其流行病学特点对防控非洲猪瘟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1.1 传染源

非洲猪瘟的主要传染源是患病猪、隐性感染猪及康复后带毒猪。病毒存在于组织和体液中,通过排尿、分泌物等方式排出体外,污染养殖环境、饮用水、饲料等,被污染的物品、器具等也可成为传染源。

1.2 传播途径

非洲猪瘟的传播途径主要有3 种,直接传播、间接传播和生物媒介传播。健康猪接触到患病猪的分泌物及排泄物,或直接接触患病猪能感染发病;健康猪误食非洲猪瘟病毒污染的饲料、水,或存在非洲猪瘟病毒的食物时可间接感染;非洲猪瘟病毒能在蜱体内存活,健康生猪被携带非洲猪瘟病的蜱叮咬可患病,这也是非洲猪瘟病毒在猪群内传播的主要途径。

2 非洲猪瘟临床症状

急性非洲猪瘟患病猪发病及死亡率可达100%。患病猪体温升高至40~42℃,心跳频率增快,呼吸不畅,出现四肢划水等神经症状,部分患病猪会表现出咳嗽、眼鼻有脓性分泌物等症状,淋巴结、胃肠黏膜有明显的出血,怀孕母猪患病后会发生流产、死产、产弱子等,大多数患病猪会在发病后10d 内死亡[1]。

3 非洲猪瘟综合防控措施

3.1 做好非洲猪瘟防控政策

严格落实各项非洲猪瘟防控措施,定期对养殖厂进行清洁消毒,配合相关机构全面开展血清检测工作。通过培训、标语等形式对养殖厂内工作人员进行宣讲,提高其非洲猪瘟疫病防控意识,同时对违规操作的工作人员进行处理,积极配合监督执法队伍工作,综合提高疫病防控能力。

3.2 实施动物疫病监测

监测养殖厂内的动物疫情,配合上级部门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积极主动掌握区域内非洲猪瘟发病及流行情况,建立养殖厂内疫情防控预警机制,定期检查生猪健康状况,保证及时发现可疑生猪。

3.3 加强饲养管理

采取全进全出的饲养管理制度,并对猪舍内的环境进行控制。其重点包括冬季防寒保暖,夏季防暑降温:冬季猪舍内温度维持在15~20℃,并在保证舍内温度的同时合理通风;夏季温度高,容易导致猪热应激,从而使机体抵抗力降低,诱发疾病,猪舍内使用风机、湿帘等设备进行降温。同时,育肥舍相对湿度维持在60%~70%[2]。此外,养殖场应加强对饲料的使用及保存,及时清理发霉变质的饲料。

3.4 提高养殖人员综合技能

对养殖人员进行生物安全防控培训,提高其管理技能及疫病应对能力,不断完善养殖场内标准化养殖体制。同时公开招聘专业技术人员,引进能力强、技能强的年轻人才到养殖场工作,并加强场内培训,使养殖员能科学防控非洲猪瘟、及时判断疫情、准确诊断,及时处理发现的问题。

3.5 无害化处理方式的选择与实施

制定无害化处理制度,按照《病死及病害动物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相关规定,猪场内采取深埋法处理病死猪尸体,同时明确深埋法的操作程序。在深埋病死猪前需要焚烧被污染的饲料、病死猪尸体、部分器具等,以实现高温杀毒过程。同时要避免无害化处理对周围水源造成污染。严格执行无害化处理程序能有效避免疫病的传播及病原体的扩散。养殖场内的粪污首先应建立完整的粪污处理体系,有条件的养殖场可以将粪便堆积发酵后直接用于农业种植,不仅减少粪便污染,还能起到环境保护的作用。病死猪及胎衣使用焚烧、深埋等方式进行无害化处理。

3.6 泔水处理与管理

泔水也叫做潲水,如果使用未经加热消毒的泔水饲喂生猪,会导致泔水中携带的病毒传染给健康猪,此外,泔水中的营养成分无法满足生猪生长需求。因此,《畜牧法》规定禁止使用未经处理过的餐馆、食堂泔水饲喂生猪,对养殖场内的泔水按照标准规程进行处理,这也是猪场防控非洲猪瘟的重要一环[3]。

3.7 引种隔离

所有外部引进的猪只都要经过严格的隔离,隔离舍与现有猪舍应至少相距300m,对于养殖场内无法满足此条件的,需要另外找生物安全防控措施良好的育肥厂进行隔离。在生猪隔离期间,需要根据临床诊断及实验室检测结果综合判断猪群健康状况,通常情况下隔离时间为1 个月,在保证猪健康后可将猪群引进猪场饲养。

3.8 加强消毒管理

猪场内环境、猪体消毒:每天对猪舍内运动场清扫2 次;母猪产房及出栏后猪舍需要进行彻底清扫及2 次消毒;空置猪舍需在消毒2 周后转入新猪群;一般时期,每周进行2~3 次的带猪消毒;在有疫情爆发时需要每日消毒;定期清理猪场内道路、空地等区域,保证不留粪便及污物。重视消毒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在消毒过程中要注意消毒剂的交替使用,以防细菌产生耐药性。应充分利用猪场内的消毒池、消毒垫等,并及时更换消毒液,保证消毒液浓度足够。在清扫时不留死角,以保证消毒效果。

4 做好生物安全防控措施

4.1 做好生物安全防控措施的意义

生物安全防控措施是为阻断病原微生物侵入动物群体、保障动物健康而采取的一系列动物疫病综合防制措施。生物安全防控措施的实施能有效切断疫病传播途径,营造健康的养殖环境,促进畜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随着我国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养猪业已逐渐由传统散养模式向规模化、集约化生产模式转变,养殖场的生物安全受到越来越高的重视,其中涵盖的猪场布局、生猪生产及卫生管理制度等方面形成了有机结合,由此制定了一系列疫病综合防控措施,根本目的是切断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动物3 个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以保证动物正常生长、发育与繁殖,并生产出安全、健康、无公害的肉制品,进而保证食品安全[4]。由此可见,生物安全不仅关系着养殖场生猪健康、养殖效益,还对消费者的身体健康有一定影响。

4.2 做好生物安全防控措施

4.2.1 应合理布局净区与脏区

规模化养猪场内的布局应合理,需要清晰划分净区与脏区,可以设置物理障碍进行区分,养殖场工作人员从脏区进入净区需要洗手、洗澡、更换衣物鞋子。

4.2.2 进场物资管控

所有进入养殖场的物资都需要进行消毒处理并做好登记,进场物资由门卫室进行分类。对耐高温物品需要在60℃环境下烘干30min;对于密封性好,但不耐高温的物品使用1:200 卫可浸泡20min 消毒;对不可浸泡且不耐高温的物品,使用酒精或卫可擦拭后熏蒸消毒8h[5];特殊物品采取特殊进入方式:车辆等大型物件使用卫可消毒后曝晒1d 经大门进入,疫苗浸泡3min 后经浸泡通道进入,精液直接经传递窗口进入。

4.2.3 饲料的生物安全

被污染的饲料能传播疾病,因此,养殖场应注重饲料的生物安全。

首先,重视饲料原料来源,选择正规供应商,饲料厂周围3km 内应没有其他养殖场,避免使用运输生猪的车辆运输原料,饲料原料需要经过外围料塔或中转料塔进入猪场。

其次,重视饲料的合理使用。饲喂发霉、变质、不洁、营养成分不合理的饲料会增加疾病发病率,影响养殖场生物安全防控效果。因此,应科学搭配精饲料与粗饲料,提供营养充足的饲料,避免饲喂泔水等。加强对饲料的保存与管理,防止饲料堆积导致其发霉变质。

4.2.4 车辆管理

车辆管理是养殖场在出售生猪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也对养殖场生物安全防控有重要意义。生猪由中转车辆运输至养殖场附近,再转移至装猪车辆。养殖场需要对装猪车辆进行现场检查及清洗消毒,拒绝使用往返于多家养殖场的收猪车辆,防止病菌传播进场。同时也要避免当天多次运输生猪,以降低疾病风险。装猪车辆洗消流程如下:检查车厢内部,要求不能有明显的猪粪,同时,采样检测是否有病原体,随后,操作预清洗-打发泡剂浸润20min-高压热水精洗-静止沥水10min-消毒程序10min,待检测结果合格后将车辆开至母猪场烘干房,洗消车底盘后烘干60min。同场内运输1 次生猪后,至少要隔离1 夜才能进行下一次运输。

养殖场的中转车辆需要由专人负责管理,包括司机和洗车工,兽医需做好对车辆消毒与检验的监督工作,在转猪过程中避免中转车辆司机与装猪车辆有直接接触。

5 结论

非洲猪瘟防控具有系统性,要从各个关键点入手。目前非洲猪瘟已对养殖业造成严重危害,只有积极实施生物安全防控措施,加强生物安全体系建设,才能保证养殖场的经济效益及畜牧业的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猪瘟患病养殖场
辽中区患病草鱼体内嗜水气单胞菌分离、鉴定与致病力测定
现代生态养殖场认证常见问题及对策
非洲猪瘟对菲律宾已造成1350亿比索的损失
我国大型畜禽规模养殖场全部配套粪污处理设施装备
非洲猪瘟常态下猪场建设的12345
猪瘟疫苗在猪瘟防治上的应用技术
韩49处养殖场检出“毒蛋” 当局下令一律回收销毁
多国发生猪瘟
完形填空训练
高二生物测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