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不懈 精心组织 创建数字档案馆的经验与启示

2022-11-22 01:46昭通市档案馆
云南档案 2022年2期
关键词:昭通市档案馆数字化

■ 昭通市档案馆

昭通市档案馆紧盯数字发展战略,经过11年持续努力,累计投入500 余万元,实现馆藏档案目录100%电子化,照片档案100%数字化,纸质档案94%数字化,形成127 万件1151 万画幅档案数字资源,较为系统地构建了数字档案馆软硬件设施设备,档案查阅利用高效便捷,具备了电子档案在线接收能力。2022年2月,顺利通过测试,成为云南省第一家国家级数字档案馆,第三家高水平的数字档案馆。主要有以下经验和做法:

一是高位推进,领导有力。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到市档案馆实地调研,在发展任务重,财政较为困难的情况下,切实帮助解决数字档案馆建设所需的人才队伍和经费保障等问题。成立了以市委分管副秘书长为组长的数字档案馆建设领导小组,强化组织协调,落实保障条件,及时解决难题,有力推进数字档案馆建设的各项工作。

二是统筹规划,精心实施。按照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昭通市档案馆于2010年组织编制了数字档案馆建设规划,获得市财政每年30 万元的资金支持。我们坚持精打细算,让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效益,采用“1+N”模式(即馆内职工+ 大学生假期工+ 劳务派遣+ 公益性岗位等临聘人员),自主加工,逐年推进,完成了近10 万卷馆藏档案“存量数字化”。为顺利推进档案数字化副本与纸质档案同步接收进馆,我们将服务工作前置到机关档案数字化工作中,及时对有关公司进行培训,及时对数字化成品进行质量把关,既降低了成本,又高质高效推进了数字化档案接收进馆。

三是抢抓机遇,补齐短板。针对数字档案馆基础设施设备十分薄弱及不能承接电子档案管理工作等难题,2021年,在分管领导的支持下,抢抓市委推进电子公文应用的机遇,经过争取,获得市财政200 万元资金支持,构建了规范的机房和网络,配齐了必要设备,升级换代了数字档案馆管理系统,建立了音视频采编系统,搭建了市级机关电子公文归档和移交进馆系统,一举实现数字档案馆建设的飞跃。

昭通市数字档案馆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总结11年来的工作,主要有以下启示:

一是充分认识数字化战略的重要意义,紧紧扭住数字档案馆建设这个关键,才能有力驱动档案事业高质量跨越发展。

二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开展数字档案馆建设,一定要强化责任担当,主动争取,努力协调,千方百计抢抓机遇。

三是坚持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精细管理,落实责任,扎实工作,严把质量,把钱用在刀刃上,把工作落到实处。

四是夯实人才队伍,结合实际,用心琢磨,创新思路,将数字档案馆建设贯穿档案馆各项业务,整合优化业务流程,全馆上下、馆内馆外形成合力,高效推进。

下一步我们将重点推进电子档案管理工作,提升档案查询利用水平,深化数字档案馆系统应用,树牢“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的效率意识,全面落实项目工作法、一线工作法、典型引路法,努力向全国示范数字化档案馆目标迈进。

猜你喜欢
昭通市档案馆数字化
推动内部审计工作数字化的探究
数字化赋能农业提质增效
关于智慧档案馆与数字档案馆的关系探讨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亲人
亲人
when与while档案馆
北京市第三届“档案馆日”活动预告
科隆档案馆突然坍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