筝曲《苍歌引》的演奏技法与情感表达

2022-11-22 04:08田雅楠
黄河之声 2022年10期
关键词:快板乐句小节

田雅楠

一、乐曲分析

(一)作品创作背景

21世纪的古筝创作逐渐走向国际化,乐曲演奏时左手不只担任润饰的角色,其乐曲表现力得到了提升,右手演奏技法也在与时俱进的改变,左右手的配合也日渐丰富,产生出大量的新型音响效果。

《苍歌引》在保持原有传统演奏技法的基础上,对于右手演奏技法进行了一定的创新,加入了捂弦、擦弦等演奏技法,并结合现当代作曲技术的需要,全方位地展现出古筝的音色特色,创造性地融入了特殊的音响效果,为现当代筝曲开拓了一片新天地,给予现当代筝曲演奏与表现提供了指导意义乐曲。

(二)作品分析

古筝作为中国传统乐曲,传统的定弦方式是通过“宫,商,角,徴,羽”五个音阶将21根琴弦循环分布。但随着古筝艺术不断的发展和演变,常规的定弦已经不能够满足现当代筝曲创作。

筝曲《苍歌引》正是突破了传统的五声定弦方式,作曲家采用了“人工定弦”的方式来创作乐曲,筝曲《苍歌引》正是在D调的D、E、#F、A、B中大二度音程与小三度音程的基础上进行了一定的修改,乐曲在七声音阶的基础上又延续了传统的五声音阶的音阶形式,只在低音区部分进行了一定的修改,修改为了E、F、G、B、C出现了小二度音程与大三度音程,使得和声更加的丰富,在不失中国传统乐曲风格上,整体提高了乐曲的表现力。乐曲《苍歌引》从定弦的排列方式上来看,是由一个清乐C角调式和三个传统的D宫调式定弦组合而成。

从乐曲的创作和定弦方式来看,能够看出作曲家陈哲的良苦用心,在保留传统的基础上又增加了现代感。

乐曲《苍歌引》为四段体结构,乐曲围绕D调展开,共有181个小节,按照主题材料分析可以看出乐曲符合西方音乐作曲特点作曲家陈哲是借鉴和运用了中国传统音乐中连缀的结构形式,借鉴了传统的排列形式,在其基础上作曲家进行了修改,巧妙地将作品设计为了“散板-快板-慢板-急版”的形式。

散板(1-19小节):乐曲散板部分是由一个小三度音程的琶音以及一个大二度音程的演奏开始,散板部分为不方整性结构,整个乐曲以D调为基础展开,全方面地描绘了春天万物复苏的场景。

快板(20-122小节)旋律由自由的引子散板部分直接切换到了快板部分,快板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为(20-35小节),大致分为四个乐句,为不方整性结构。在最后几小节后由弱到强的用刮奏的遥指为过渡形式将乐曲推至到了快板的第二部分。

第二层次为(36-88小节),四个小节为一个乐句,大致分为13个乐句,乐句为方整性结构。在快速指序之后有较长的遥指片段,右手的旋律配上左手的三连音使音乐层次更加鲜明且使得乐曲更加有歌唱性。

第三层次为(89-122小节)在89-108小节中,以4小节为一个小的乐句,大致分为九个乐句,为方整性乐句。在113小节后双手进入刮奏,随着钢琴伴奏的连续和弦级进向上,将音乐推到了最高点。

慢板部分为(123-146小节),慢板部分又再现部分,慢板本分再现了散板部分的音乐主题,其中123-130小节为第一个部分分为了两个乐句,是音乐主题的变化重复和发展,情绪更加的真挚和细腻,另一本分,以每四个小节为一句,其中三句歌唱性质的遥指旋律层层递进,情感不断地升华。

急版部分为(147-181小节),急版部分将每个部分的音乐素材进行了融合,147-164小节为大二度的音程,节奏均分且较为规律,分为两层,每层为方整地四个乐句。第二层旋律变化更加丰富,再对比的基础上进行了变化发展,每层都为方正的8小节,两小节为一个乐句。最后一个乐句通过级进的以及强有力的刮奏、扫弦以及煞弦中结束此曲,表现出了积极向上的情感。

二、演奏技巧与情感表达

(一)传统演奏技法

乐曲《苍歌引》虽然是近现代筝曲,新型指法种类繁多,但是传统演奏技法依旧贯穿在整个乐曲之中。如打勾抹托指法,遥指的运用,小撮的运用以及右手在快板中的快速指序和左手的按音处理。

1、快速指序:快速指序是在一段较快的速度中手指按照较为舒服的指法进行演奏的一种演奏方式。在散板中第13小节,右手的托抹勾打勾抹指法,虽然都是常规指法但是依然需要去练习,右手的由弱渐强、由慢渐快,右手四个手指依次贴弦,在演奏时双臂要在放松的前提下保持平稳,尽量避免杂音并且注意右手的音响不要被左手覆盖。指法配合左手的手掌左右来回抚擦琴弦营造出春风吹过风铃从而发出了清脆的风铃声。

2、遥指技法:乐曲中遥指的运用十分重要,是延长乐音的主要技法之一。遥指的弹奏能够抓住听众的紧张感和注意力,在快板、慢板部分遥指技法丰富,但是每一个遥指都表现出了不同的思想感情。在弱的遥指时,手指与手臂也要保持紧张感,保证让弱的遥指弱但实不能虚。在强的遥指时要保证住手臂的力量,必要时可加入腰部的力量。快板、慢板部分中的遥指多为级进,可凭借丰富的演奏经验在长遥时加入一定的滑音和颤音,使得乐曲更加的优美感人。

3、滑音:左手滑音的演奏技法贯穿全曲,为乐曲增加了韵味。乐曲中左手出现了大量的滑音、按音,但是演奏时我们不能进行同种方法去演奏。在散板、慢板部分左手的按音应将音滑至对应的音上后保持;在乐曲的开始作曲家标注不揉弦的字样,演奏者需要保持气息,手腕撑住保持力量,使得滑音稳定且不虚。

在快板部分左手的滑音要求有轮廓感和干净利索突显出棱角。在快板演奏时此处的滑音有固定的音高和节奏,弹奏时要注意时值和音准,快速且果断。在演奏时内心需要熟记节奏,左手手腕要控制力量,凝聚指尖的力量,使得滑音干净。但是演奏时仍要注意肢体不要过于紧张,仍需配合肢体语言去彰显春天新生命清新之态。

(二)现当代演奏技法

随着时代的变迁,传统音乐逐渐加入了西方音乐的音乐元素,作曲家们与听众的欣赏水平也在逐渐上升,作曲家创作了越来越多的新型演奏技法,音乐表现力及肢体语言更加丰富。古筝曲《苍歌引》中出现了拍击琴弦及拍击琴体、演奏琴码左侧琴弦、义甲侧面擦琴弦、手掌抚擦琴弦、左手止音、煞弦等现当代演奏技法

1、擦弦演奏技法:在散板部分中,在扫弦结束后出现了义甲擦弦。此处的擦弦表现出了风雨交加的景象,春雷过后,必定会绵延不绝的细雨但风雨会一直相伴。在演奏时演奏者上半身应适当的倾斜,擦弦要用大指的侧面触弦,增大指甲与琴弦之间的摩擦力,整个身体以及整个手臂带动手掌及手指由左向右加速完成擦弦的动作,从而模仿出风雨声,为听众营造出一种奇妙的音乐效果。技法的完成需要演奏家的反复的琢磨和练习,才能呈现出快而清晰的音响效果。

2、煞弦演奏技法:煞弦技法在散板部分和急版部分出现,它的运用使古筝有了快速止音的效果,乐曲在力度较强时戛然而止,给人以回味的空间。

在第六小节结尾处重复G音的演奏音色比较统一,右手大拇指使用单独的提弹方式,气息沉下来借用手臂自由下体的力量,速度与力度同时变化,速度由慢渐快、力度由弱渐强,结束时强收并煞弦结束此小节。

在181小节由刮奏带出相同力度的扫弦,扫弦之前要增加一个呼吸将身体和气息沉下来,右手扫弦左手立即将低音区的音捂实。在此处的演奏方向向下利用手臂的惯性演奏,从而以便煞弦的弹奏和结束。

3、拍击演奏技法:在快板部分出现大量拍击技法,是在琴盒以及琴弦部分进行拍打和敲击,在60-69小节中通过手掌击奏和义甲的拍打和敲击琴弦及琴盒,敲击时手指要放松,手指轮流拍打,小臂带动手指向下落到指尖并垂直触碰琴盒,连贯流畅音色清晰。正是由于在不同的位置拍击制造出胜似打击乐似的磅礴气势,60-69小节,音乐效果营造出了春天万物复苏的场景并将音乐推向至乐曲下一个高潮。在演奏时应注意手指的发力,拍击出来的音色应以一个十分集中的音色出现。义甲的敲击力度虽然小但十分清晰,并且连贯顺畅。

4、捂弦演奏技法:捂弦演奏技法是在演奏是左手立刻止音,造成戛然而止的演奏效果。捂弦技法部分同样是出现在快板部分60-69小节,扫弦部分的后半拍用左手掌心正面捂弦。演奏时要注意扫弦的节拍时值,切记不要捂弦占据扫弦的时值,扫弦半拍后再进行捂弦,否则扫弦的力量释放出来就被左手捂住,从而达不到作曲家所要表达的意向使得音乐不够从容缺少弹性。捂弦时左手手臂应在放松的基础上手腕保持平稳,捂弦时轻巧玲珑。捂弦的技法使得旋律强却不噪充满清脆的声音,增加了旋律的优美性、灵动性以及活泼性。

三、情感表达

在前人的研究成果中有多位的论文有着比较全面的理解和描述表达。陈茁铭的《筝曲〈苍歌引〉情感意蕴与演奏技巧探析》文章探析了乐曲所表达的情感以及演奏时所要注意的演奏技法,林芷羽的《筝曲〈苍歌引〉的音乐特征及情感赏析》文章介绍了乐曲所展现对春天的热爱和对生命的尊重之情,体现出了春天万物生长的活力。结合现有研究成果与个人演奏实践体会,对《苍歌引》逐段进行情感表达分析。

在“春之静”散板部分描述了冬季结束,春季即将来临的场景。展现了万物复苏,植物从土壤中破土而生的场景。乐曲以琶音开头,展现出了开阔、空旷的意境,流露出了春天的气息,静谧且安详。在第11小节中,左手拍击琴弦的同时右手体现出了较强的爆发力,利用了打击乐的效果营造出了良好的音乐效果,对春雷景象进行了描绘。

在“春之动”快板部分描述了春季热闹的场景,让人感受到了春意盎然的大地,生命正在蓬勃地生长。快板部分分为三段,与宁静悠扬的散板部分形成强烈的对比,同时旋律一层强烈于一层,展现出了春天的热情与大自然的生机勃勃。第一部分中通过不规律的休止符与后半拍重音的节奏形式相配合,加上富有节奏的钢琴伴奏,汇集成了动感的旋律展现出了活泼之趣,让人联想到在春季动物们在森林中嬉戏打闹的场景。第二部分展现出了充满活力的生动形象,让人联想到生命的顽强不屈、面对挫折百折不挠的精神。第三部分右手的不规则跳音与左手的不同搭配,速度与力度层层叠加,情绪在刮奏中达到高潮,爆发出了淋漓畅快之感。

在“春之美”慢板部分犹如古诗带入的情感一般。乐曲《苍歌引》慢板部分古韵优美,情感不加丝毫的修饰自然流露出来表达对春天的热爱之情、对生命的敬畏之情与人心对美的追求。慢板借助流畅的旋律从而表达出了歌颂春天、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引发了人们内心的深层次思考,从而展现出追求幸福生活的精神面貌。

在“春之欢”急版部分讲述了绘景之趣与抒情之意相融合,情绪高昂,短小有力的小撮以及多变的旋律节奏展现出了一幅热情、活力四射的春之画卷,赞美春日的情绪更加强烈,在刮奏、扫弦以及煞弦之后音乐在一片热闹的春季场景中戛然而止,让听众自由遐想与流连忘返。

乐曲《苍歌引》展现出了一种乐观向上的,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作曲家也在想演奏者与观众传达一种人生态度--即使人生中会遭遇许多挫折,在每一个人生所处的阶段也会发现不一样的困境但也会发现不一样的美景。在漫漫人生中不论我们遇到的顺境逆境、生老病死都是苍天递给我们的财富,只有经历了这些我们才会变得更加的强大。

结 语

本文简要的探析了乐曲《苍歌引》的创作背景、作品分析、演奏技法重难点与情感表达等部分。乐曲中充满富有特色的新型演奏技法,烘托了古筝的演奏技法多样性,增加了古筝演奏的丰富性。

乐曲《苍歌引》展现出了一种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和对生命的感悟。作曲家陈哲也在向演奏者与观众传达一种人生态度:即使人生中会遭遇许多苦难和挫折,在每一个人生所处的阶段也会发现不一样的困境但也会发现不一样的美景。■

猜你喜欢
快板乐句小节
女声合唱作品《母亲的微笑》的作品分析及指挥设计
《舒伯特小提琴奏鸣曲D.574》钢琴伴奏演绎分析
浅谈快板的创新与发展
为快板艺术正名
快把我哥带走
快板艺术形式及其发展路径
该丘斯曲式学之乐句式研究
板式变奏原型结构解析
节节草的秘密
演奏西贝柳斯《d小调协奏曲·作品47号》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