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润烧伤膏治疗剖宫产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疗效分析

2022-11-22 22:21陈红岩朱玉敏
中国烧伤创疡杂志 2022年2期
关键词:换药湿润瘢痕

陈红岩 朱玉敏

剖宫产是临床常见的处理产科并发症、 合并症以及解决难产、 抢救围产儿与产妇生命的一种手术方法。 随着女性观念的不断转变以及我国二孩、 三孩生育政策的全面放开, 高龄产妇逐年增加, 进而导致剖宫产率也呈明显上升趋势[1-2]。 剖宫产相较于自然分娩, 虽有效提高了胎儿及产妇的生命安全, 降低了胎儿死亡率[3-4], 但该术式属于Ⅱ类手术, 可因羊水污染、 孕妇腹壁脂肪偏厚等导致术后切口感染、 脂肪液化等影响切口愈合, 特别是曾接受剖宫产生产的瘢痕子宫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发生率更高[5]。 剖宫产术后切口愈合不良已成为影响医疗质量、 引发医疗纠纷、 增加医疗费用的重要原因之一[6]。 为寻求一种有效促进剖宫产术后愈合不良切口快速愈合的治疗方法, 本研究笔者鉴于湿润烧伤膏在多种难愈合创面中均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7-8], 将其应用于剖宫产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治疗, 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 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 年6 月至2021 年3 月商丘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66 例剖宫产术后切口愈合不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并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 每组 33 例。 研究组患者年龄(30.32 ±3.19) 岁, 孕周 (38.81 ± 1.40) 周, 手术时间 (41.23 ±7.41) min, 初产妇 21 例、 经产妇12 例, 剖宫产术后切口硬结6 例、 切口红肿渗出12 例、 切口脂肪液化 7 例、 切口感染 5 例、 切口裂开3 例, 合并贫血者8 例, 合并糖尿病者3例, 合并高血压者4 例; 对照组患者年龄 (30.64 ±3.35) 岁, 孕周 (38.66 ± 1.38) 周, 手术时间(39.86 ±7.68) min, 初产妇 18 例、 经产妇 15 例,剖宫产术后切口硬结4 例、 切口红肿渗出15 例、切口脂肪液化8 例、 切口感染4 例、 切口裂开2例, 合并贫血者6 例, 合并糖尿病者2 例, 合并高血压者3 例。 两组患者年龄、 孕周、 手术时间对比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t= 0.397、 0.438、 0.738,P=0.692、 0.663、 0.464,P均 >0.05,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具有可比性; 产次、 疾病类型、 合并贫血者、 合并糖尿病者、 合并高血压者分布情况对比采用卡方检验,χ2=0.564、 1.111、 0.363、 0.216、0.160,P= 0.453、 0.893、 0.547、 0.642、 0.689,P均>0.05,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具有可比性。 本研究经商丘市第四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且所有患者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 符合剖宫产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诊断标准; 单胎足月妊娠; 产前及产后24 h 内无感染; 自愿参与本研究。 排除标准: 合并有凝血功能障碍; 合并有恶性肿瘤; 合并有宫颈粘连; 依从性较差, 无法配合治疗。

2 方法

2.1 治疗方法

研究组: 首次换药时, 碘伏常规消毒, 清除局部坏死组织, 并用生理盐水冲洗, 无菌干纱布拭净后均匀涂抹湿润烧伤膏, 依次覆盖湿润烧伤膏药纱及无菌敷料包扎; 后期换药过程中, 仅用无菌干纱布拭净创面残余药膏后, 直接涂抹湿润烧伤膏, 每天换药1 次, 若治疗1 周后切口仍无明显愈合倾向行二期缝合关闭。

对照组: 碘伏常规消毒后, 清除局部坏死组织, 并用生理盐水冲洗后, 放置生理盐水纱条引流, 每天换药1 次, 若治疗1 周后切口仍无明显愈合倾向则行二期缝合关闭。

2.2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对比两组患者切口愈合时间及切口愈合等级。根据 《手术切口分类和愈合等级界定》[9]中的切口愈合等级评估标准评估切口愈合情况: 愈后皮肤无明显瘢痕增生为甲级愈合; 愈后皮肤有表浅瘢痕增生为乙级愈合; 愈后皮肤有明显瘢痕增生为丙级愈合。

2.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2.0 统计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其中计数资料以频数或百分比表示, 采用卡方检验或等级资料的秩和检验; 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 表示, 组间两两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 均以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结果

3.1 两组患者切口愈合时间对比

两组患者切口均完全愈合, 其中研究组患者均未行二期缝合手术, 切口愈合时间为 (6.50 ±1.26) d, 对照组患者中有4 例患者治疗1 周后切口仍无明显愈合倾向行二期缝合手术, 切口愈合时间为 (7.81 ±1.87) d, 两组患者切口愈合时间对比采用t检验,t= 3.337,P= 0.001,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2 两组患者切口愈合等级对比

研究组患者中切口乙级愈合30 例、 丙级愈合3例, 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切口乙级愈合22 例、丙级愈合 11 例 (Z= -2.390,P=0.017)。

4 讨论

剖宫产术后切口愈合不良是产科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且随着剖宫产手术的逐年增加, 因羊水污染、 贫血等多种原因导致的切口脂肪液化、 感染等切口愈合不良的发生率也随之增加, 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还会给患者造成巨大的精神压力及心理负担。 目前, 临床常采用局部清创换药、 生理盐水纱条引流等方式治疗此类愈合不良切口, 但临床疗效不甚满意。 因此, 如何有效提高剖宫产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治疗效果已成为妇产科医生研究的重点[10]。

相关研究[11-12]显示, 羊水污染以及合并有高血压、 糖尿病、 贫血、 肥胖等是造成剖宫产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 如污染的羊水易引发术后切口感染, 导致切口愈合不良; 高血压可造成血管病变, 损伤血管内皮, 进而影响局部切口的血液循环, 降低局部免疫功能, 影响术后切口愈合;长时间的糖代谢异常可导致全身代谢紊乱, 造成组织抗感染能力降低, 易使术后切口发生感染而影响切口愈合; 肥胖者皮下脂肪较正常体质指数者厚,组织血液循环较差, 缝合过密、 张力过大等均可增加局部组织缺血程度, 造成脂肪液化而影响切口愈合; 此外, 室温过高, 易于细菌繁殖, 产后褥汗增加或产妇卫生习惯较差等均易导致切口感染率升高。 而诸多研究[13-15]表明, 湿润烧伤膏内含有的黄芩甙、 小檗碱等成分可破坏细菌的生长环境, 抑制其活性及毒性, 有效防治创面感染; 其有效成分可与创面坏死组织发生水解、 酶解、 酸败、 皂化、酯化和脂化等一系列生物化学反应, 无损伤地液化排除坏死组织, 将创面置于生理性湿润环境内, 激活创面组织内的潜能再生细胞, 并使其转化为干细胞, 再在原位增殖、 分化为创面各层组织细胞, 且其内含有的碳水化合物、 脂肪酸、 氨基酸、 维生素等成分, 可为创面的再生修复提供充足的营养物质, 促进创面再生愈合; 可明显提高创面组织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表皮生长因子的表达水平, 促进成纤维细胞及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分化, 从而加快肉芽组织生长, 再生修复创面; 可抑制成纤维细胞过度分化增殖, 防止胶原蛋白黏多糖过量合成与分泌, 促使皮肤缺损创面修复早期上皮细胞和纤维细胞即按1∶4的比例生长,从而减少瘢痕组织形成, 避免肌成纤维细胞收缩所致的瘢痕挛缩。 本研究结果显示, 研究组应用湿润烧伤膏进行剖宫产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处理, 所有患者切口均完全愈合, 未行二期缝合关闭, 且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常规外科换药处理的对照组, 愈合等级明显优于对照组, 与孙颖[16]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可见, 与常规外科换药相比, 湿润烧伤膏可在有效排除剖宫产术后切口坏死组织, 抑制创面感染的同时, 促进切口局部微循环功能的恢复, 改善切口局部血液循环, 加快切口愈合速度, 提高切口愈合质量。

综上所述, 与常规外科换药相比, 湿润烧伤膏可有效缩短剖宫产术后愈合不良切口的愈合时间,提高切口愈合质量, 疗效更显著, 临床应用价值更高。

猜你喜欢
换药湿润瘢痕
瘢痕也可能会癌变
The Desert Problem
舒适护理在外科门诊换药患者应用效果体会
海边的沙漠
浅谈换药室开展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阵雨
外科『换药』学问大
瘢痕也会变成癌
门诊换药室医院感染易感因素及防范对策
TGF—β的信号转导与病理性瘢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