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织冬奥精彩

2022-11-22 23:02王菲
纺织科学研究 2022年2期
关键词:纤维材料雪车碳纤维

新型纤维材料、智能纺织材料等创新材料与技术彰显了纺织行业的科技创新实力

科技与文化的融合,让北京冬奥开幕式呈现了中国式浪漫,我们为此自豪,并在内心产生深深共鸣。开幕式当天恰逢立春节气,倒计时以二十四节气推进,并将最后一秒留给了立春。

绿色是本次开幕式的核心色彩,开场演出《立春》象征由衰转荣的万物萌发之势,也传递着中国对于可持续发展的责任感与使命感。450名举杆员随着音乐和灯光的变化,挥舞着长9.5米的发光杆,质量轻、强度高、操控性强的碳纤维复合材料让表演充满科技感的同时又充满了刚柔并济的中国美学。

碳纤维在本次冬奥会上的应用不仅仅于此。由中国自主研发的国产雪车选用了碳纤维复合材料,这一最先在航天航空领域应用发展的新型材料,并且采用了高强度等级国产TG800宇航级碳纤维复合材料,整体重量只有同体积钢材的1/10,不但打破了国外品牌长期垄断中国雪车市场的局面,而且为年轻的中国雪车国家队在冬奥会上取得好成绩增添了几分可能。

另外一个在冬奥会上大显身手的新型纤维材料是石墨烯,在礼仪服装、加热保温设备、空气净化装置等上都能看到它的身影。颁奖礼仪服装美观又保暖,是中国文化传统与高科技石墨烯的深度结合,石墨烯发热材料可以快速升温,帮助工作人员抵抗零下30多度的严寒,同时它还是柔性热管理材料,柔软透气,并且还能剪裁和水洗,保证了产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此外,采用了石墨烯空气净化装置的新型奥运版复兴号动车组也已经在京张高铁清河站上线。

“竞速类体育赛事中,0.01秒就能决定金牌的归属,这份差距也许就来自服装和装备的不同。”据介绍,本届冬奥会速滑运动员的比赛服“冰上鲨鱼皮”采用了我国自主研发的新型高弹防切割面料,阻力系数比国际先进水平降低超10%,防切割强度可达到钢丝的15倍、防切割性能提升超20%,并且在零下30摄氏度低温环境中可提供持续8小时以上加热保障。

这一系列科技成果的应用,让本届冬奥会充满了科技感,新型纤维材料、智能纺织材料等创新材料与技术彰显了纺织行业的科技创新实力,助力“编织”冬奥精彩。

“科技冬奥”是本届冬奥会的重要特色之一,其背后蕴藏了500多家单位、超过万名科研人员参与研发的200多项技术成果。如今这些技术成果已在测试赛、运动员训练、正式比赛中开展了示范应用,为北京冬奥会高质量办赛和高水平参赛提供有力支撑的同时也将对后奥运时代的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发挥积极作用。在本届冬奥会上应用的一系列新技术、新产品将走向城市发展的应用场,走入寻常百姓家,这也是科技创新的价值所在。

猜你喜欢
纤维材料雪车碳纤维
国内首套万吨级48K 大丝束碳纤维工程投产
粘胶纤维与Lyocell纤维增强聚乳酸材料对篮球训练器材及装备性能的比较
碳纤维在加固钢筋混凝土悬梁臂构件的应用
时速150公里的“肉包铁”! 看北京冬奥会上的“极限”运动
雪地里的一叶小舟—雪车
“一带一路”背景下的钢架雪车项目文化交流研究
冰上赛车三种
“碳痴”张国良: 攀上碳纤维的珠穆朗玛峰
探析用于高层建筑的新型桩基的机械性能
“碳痴”张国良:攀上碳纤维的珠穆朗玛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