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泛平原区苹果锈病发生与防治

2022-11-22 23:09王海明车升国刁来印窦保立
果树资源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锈病孢子侵染

徐 伟,王海明,车升国,刁来印,窦保立

(1.菏泽市林业技术服务中心,山东 菏泽 274000;2.菏泽市林业科学研究院,山东 菏泽 274000;3.鄄城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山东 菏泽 274000)

苹果锈病,俗称赤星病,因发病末期叶片背面丛生长毛细管状物,形似山羊胡须,又被称为“羊胡子病”,在我国各苹果产区均有发生,是一种典型的转主寄主性病害,常造成苹果叶片凋落、光合功能下降,树施衰弱,产量降低,品质下降,经济效益受损明显。近年来,广泛开展城乡美化、路网绿化等行动,桧柏类植物栽种规模和数量持续增加,导致苹果锈病发病发频繁。通过长期果园调研、症状观察和大量资料查阅,本文对苹果锈病的发病症状、病原菌侵染途径、发病规律以及防控措施等方面进行了详细总结分析,以期提高当地果农防控苹果锈病的意识,为科学预防锈病提供技术参考。

1 发病症状

苹果锈病是一种以危害苹果叶片为主的真菌性病害,严重时也侵染苹果树其他绿色柔嫩组织,如嫩枝、新梢、幼果等,导致苹果早期落叶、病果畸形脱落、嫩枝脆弱易折断。。

侵染叶片,初期苹果叶片正面产生有光泽油亮的小斑点,色泽橘红色;病斑逐渐向外扩展,形成直径约5~10 mm近圆形大病斑,色泽橙黄色、微肿胀,有时病斑边缘组织变色呈红色,与中央病斑颜色差异明显。防控不及时,病情加重,会导致病斑扩大的同时数量也增加,整个叶片布满密密麻麻的病斑。1~2周时间,叶片正面病斑散生病菌的性孢子器,呈橙红色细小粒点状;空气潮湿时,分泌黄褐色带有光泽的粘液,为性孢子的胶体液。粘液慢慢干涸,小点粒色泽逐渐由橙黄色变为黑色。叶片正面病斑有红褐色或黄绿色晕圈环绕。病部叶肉慢慢变硬肥厚,病斑正面稍凹陷,而病斑背面逐渐隆起,并丛生淡黄褐色细管状物,形似山羊胡须,为病菌的锈孢子器。锈孢子器破裂,会散发出病菌的锈孢子,呈黄褐色的粉状。发病严重时,病斑多、病叶易扭曲、变黄、早落。果实、叶柄、新梢等组织染病,锈病发病过程与症状与叶片极为类似。如幼果染病,初期形成橘黄色病斑,病斑表面逐渐出现散生的小粒点,橘黄色,后期慢慢变黑,并长出黄褐色细管状物。

苹果锈病诊断的关键症状特征:叶片正面病斑肥厚,色泽橙黄色,散生小粒点,呈鲜黄色,后期逐渐变黑;叶片背面病斑部丛生细管状物,色泽淡黄褐色,呈胡须状。

2 发病规律

锈病由担子菌亚门真菌苹果东方胶锈菌,或称山田胶锈菌(Gymnosporangium yamadai Miyabe)侵染导致,是一种典型的转主寄生菌。其整个生活史可形成冬孢子、担孢子、冬孢子和担孢子4种病菌孢子。前两种病菌孢子产生在龙柏、桧柏、刺柏等转主寄主上;后两种产生在苹果、梨等寄主上。冬孢子发芽温度范围7~30 ℃,最适宜温度16~22 ℃;锈孢子发芽最适温度20 ℃,最高温度为25 ℃,最低5 ℃。担孢子产生的温度低于24 ℃。苹果锈病病原菌主要以冬孢子角或菌丝体形式在转主寄主的菌瘿中潜伏越冬。第2年春季2月中下旬至3月中旬,温度、水分适宜时,越冬菌瘿逐渐萌发形成暗褐色的冬孢子角,内有大量冬孢子;冬孢子在阴雨连绵天极易胶化膨大,再萌发形成担孢子。担孢子借风传播,可直接从气孔侵染树体,危害苹果的绿色幼嫩组织,如叶柄、叶片、新梢、幼果等。侵染部位显现病症后,病部开始慢慢形成内含大量性孢子的性孢子器,呈小粒点状,色泽橘黄色。后期逐渐着生锈孢子的锈孢子器,呈丛生细管状,色泽黄褐色。锈孢子成熟后从锈孢子器溢出,借风传播侵染龙柏、桧柏、圆柏等类植物的枝叶,并在转主寄主的病部越冬。锈孢子仅侵染转主寄主,而担孢子仅侵染寄主,病菌无夏孢子阶段,没有再侵染过程,每年仅侵染1次,属单病程病害。

桧柏等转主寄主栽植的规模和距离决定着苹果锈病的发生概率和轻重。若果园5 000 m范围内没有种植龙柏、桧柏、圆柏类植物,锈病一般不会发生。相反,转主寄主栽植多,距离近,则越冬菌源基数大,病菌完成初侵染的潜在性高,发病重。湿度、温度、风是关系苹果锈病流行轻重的主要气候因子,特别是春天苹果开花前后的降雨情况是影响当年苹果锈病发生的关键性因素。春季苹果新梢生长期,如遇阴雨连绵,天气温暖,非常利于冬孢子萌发、担孢子的形成、繁殖和传播,则极易造成锈病发生和流行;而此时期雨少、天干、无风,降低了担孢子完成初侵染几率,则锈病发生轻。金冠、国光、红星、富士等易感品种抗病性差,发病重。

3 防治措施

3.1 伐除远离转主寄主果园

苹果锈病属转主寄生病菌,转主寄主的存在是病菌完成侵染循环的关键一环。为果树产业的健康发展,切断锈病病菌侵入循环,砍伐或移除苹果主产区园周围一定范围内(5 000 m)桧柏类等植物,是防治苹果锈病发生和流行的最彻底最有效的措施。新建果园应优选远离桧柏、龙柏等转主寄主的区域。

3.2 铲除越冬病菌

暂时不能伐除附近转主寄主的果园,开春时应及时检查、剪除松柏类植物的越冬菌瘿、胶花,并带离果园集中烧毁,以消灭或降低侵染源基数。同时,于苹果萌芽前在桧柏类植物喷洒1次杀菌剂,铲除越冬病菌。苹果落花后,为冬孢子萌发产生担孢子器和担孢子的关键时期,对转主寄主喷第2次药剂防治,可有效抑制冬孢子的萌发,也可对桧柏等起到保护作用,防治锈病侵染。当发现桧柏类等植物出现深褐色、鸡冠状的冬孢子角时,及时喷施杀菌剂。效果较好的铲除性杀菌剂有:3~5波美度石硫合剂、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30%戊唑·多菌灵悬浮剂、77%硫酸铜钙可湿性粉剂、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等。

3.3 及时合理喷施化学药剂

及时、合理喷施化学药剂也是防治苹果锈病的关键措施之一。往年锈病发病频次多、危害重的果园,可选择苹果萌芽后至开花前、谢花后、幼果期3个时间段,结合防治其他苹果病害,各喷1次杀菌剂,防止病菌侵入,杀灭已侵染的病菌,可有效控制苹果锈病的发生和流行。发现苹果叶片正面产生橘红色的小病斑后,需尽快喷施内吸性治疗剂,杀灭病菌,控制锈病的扩展和流行。特别注意,在3月下旬至4 月中下旬的天气情况,遇到温度高、降雨多、风大的气候,要多观察,以及时准确发现潜在病情。常用效果较好的药剂有:苯醚甲环唑、氟硅唑、戊唑·多菌灵、甲硫·戊唑醇、甲基硫菌灵、代森锌、代森锰锌、可菌丹、已唑醇、戊唑醇、烯唑醇、粉锈宁、三唑酮、醚菌酯、百菌清、嘧啶核苷类抗菌素等。为防治锈病病菌产生抗药性,注意不同类型药剂的交替轮换使用。药液中可适量添加农药助剂如有机硅类或石蜡油类,以增强药液的附着性和渗透性,促进药液快速发挥作用,提高农药的有效利用率和喷药的防治效果。

猜你喜欢
锈病孢子侵染
玉米南方锈病防控技术措施
白菜小孢子超低温保存及复苏后胚状体诱导
揭示水霉菌繁殖和侵染过程
南美白对虾养殖孢子虫病频发,实战派专家的五点预防建议
枯萎镰刀病菌侵染西瓜幼苗的过程特征
引种滨梅菌根侵染特性研究
不同丛枝菌根真菌对小麦幼苗侵染及生物产量的影响
玉米锈病的发生与防治
制作孢子印
无所不在的小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