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教师KPI绩效考核体系的构建

2022-11-22 01:25李寅飞王国领党欣欣
河南医学研究 2022年21期
关键词:函询绩效考核医学

李寅飞,王国领,党欣欣

(河南省人民医院/郑州大学人民医院 a.院长办公室;b.研究生处;c.国际医疗中心,河南 郑州 450003)

近期由我国教育部等部委印发的《关于深入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若干意见》[1]指出要牢牢把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完善强化教师教书育人职责的机制,“双一流”建设的关键因素是研究生的培养质量的保障。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教师(下文简称:医学研究生指导教师)考核体系,加强对研究生指导教师队伍的管理,从提高研究生指导教师队伍的指导能力入手,提高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各高校均有切合自身发展战略而制定的较为完善的研究生指导教师遴选办法,但是大多高校缺乏对研究生指导教师绩效的考核体系。此外,在已有的绩效考核体系中还存在考核标准单一、管理制度不健全、绩效考核主体缺失、过重偏重科研、考核指标重数量轻质量等问题[2-3]。因此,应加强科学设定医学研究生指导教师绩效考核标准,让医学研究生指导教师参与绩效考核的全过程,重视考核结果的多元化应用,发挥其促进医学研究生指导教师整体素质及带教质量的作用[2]。

经文献检索发现,在教育部下达《关于全面落实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的意见教研〔2018〕1号》文件[4]后关于研究生指导教师考核体系构建的研究甚少,且相关研究未能做到根据“双一流”建设目标而更新或制定相应的考核体系。本研究基于2017―2021年教育部下达文件中对医学研究生指导教师提出的各项要求,结合郑州大学人民医院医学研究生指导教师的具体情况,在借鉴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综合参考各构建方法重要理念,引入关键绩效指标(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KPI)考核思想,搭建基本指标体系框架,采用德尔菲法尝试构建医学研究生指导教师的绩效考核体系。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医学研究生指导教师考核体系,加强对医学研究生指导教师队伍的管理,从提高指导医学研究生教师队伍的水平入手,提高医学研究生培养质量,助力“双一流”建设,促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高质量发展。

1 资料与方法

1.1 KPI考核体系的初步构建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初步拟定建立医学研究生指导教师的KPI考核体系,在初步拟定医学研究生指导教师的业务素质、学术影响力、科研经费等方面的指标选定和指标权重设定,重点以支撑“双一流”建设的基本要求为基准。聘请了山东大学、吉林大学、中南大学、郑州大学人民医院、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的导师代表及相关院系的研究生教育管理专家等16名专家,初步拟定指导教师的个人基本素质情况、科研水平、心理健康指导能力、病历书写指导能力、技能操作指导、指导学位论文选题的指引论证、学位论文设计思路的培养能力等方面的指标选定,采用递阶层次结构,拟构建指标医学研究生指导教师的一级绩效考核指标4个、二级绩效考核指标20个及对应的基本标准和卓越标准。

1.2 德尔菲分析法

1.2.1制作专家函询问卷 专家函询问卷包括以下4部分内容。(1)问卷导语:主要介绍本研究目的、方法及填写说。(2)专家基本情况调查表。(3)专家熟悉程度和判断依据调查表。(4)大纲草案:对初步构建的KPI 指标根据“ Likert 5 级评分法”进行打分[5],并设有同意、删除、意见栏。

1.2.2遴选函询专家 根据本研究实际需要及德尔菲专家咨询法的实施原则[6],制定遴选标准,主要遴选以下3类函询专家:(1)医学研究生指导教师;(2)研究生教育专家;(3)管理学相关专家。遴选标准:(1)博士/硕士学历;(2)正/副高级职称;(3)相关领域工作≥5 a;(4)熟悉研究生指导教师职责;(5)同意参与函询。

1.3 KPI考核体系的最终确定本研究于2021年11月至2022年2月对16名专家,以发放纸质版问卷的形式,进行2次德尔菲函询,研究小组在首次发放问卷30 d后收集汇总各专家意见及建议等,经过小组成员分析、修改,形成第2轮专家函询问卷后再次发放。在第2轮函询结束后,整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确定医学研究生指导教师KPI。

1.4 指标的筛选原则根据专家提出的意见/建议及指标重要性评分结果进行指标的筛选与调整。根据既往相关研究[7],制定筛选指标需要同时满足重要性评分均数>3.50分,变异系数<0.25,满分比>0.20,结合函询结果,经本研究小组集体讨论后,进行相应指标的修改或删除。

2 结果

2.1 专家积极程度本研究2轮均发放16份专家函询问卷,2轮函询回收有效函询问卷均为16份,回收率均为100%。2轮函询分别有11名(68.8%)、6名(37.5%) 专家提出了修改等意见。

2.2 专家基本情况本研究共邀请16名专家,其中11名专家为临床医学专业硕士/博士生导师,其余 5名专家来自护理学、教育学、管理学领域。专家一般资料见表1。

表1 专家一般资料

2.3 专家权威程度专家权威程度由熟悉程度(Cs)和判断依据(Ca)系数综合判定得出专家权威系数(Cr),Cr由Cs与Ca之和除以2计算得出[8],本研究中Cs及Ca平均系数见表3,各专家的权威系数Cr值在0.85~0.975,专家群体权威系数为0.94。

表2 判断依据标准赋值

表3 专家权威程度

2.4 专家意见的协调程度经χ2检验,当P<0.05提示协调系数通过检验。本研究中各指标重要性评分的肯德尔和谐系数P均<0.001,提示各专家对各个指标的意见具有较高一致性,可信度高。经过2轮函询的专家协调程度情况见表4。

表4 2轮专家函询后专家意见协调系数

2.5 专家意见集中程度经过2轮函询后,各指标重要性得分均数范围为4.25~4.94,标准差为0.25~0.73,满分比为0.38~0.94,变异系数为0.05~0.16。见表5。

2.6 医学研究生指导教师的绩效考核体系的确定经过2轮函询后,医学研究生指导教师绩效考核体系如下。

2.6.1个人基本素质情况 (1)师德师风。基本标准:拥护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研究生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治学严谨,作风正派。卓越标准:拥护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研究生教育事业,熟悉国家有关硕士研究生教育的政策,教书育人,治学态度严谨,作风正派,遵纪守法,身心健康。(2)专业知识。基本标准:具备坚实的理论知识,具有运用专业基础理论知识解决行业实践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卓越标准:能够善用专业知识解决临床诊疗实际问题,开展实践训练。(3)科研水平。基本标准:有丰富的临床科研经验和明确、稳定的研究方向,在本领域有一定的研究成果。卓越标准:有稳定的科研方向,较高的学术水平,突出的科研成果或实践成果。近年来,主持或以主要参与人身份承担厅(局)级科研项目,科研经费充足。

表5 2轮专家协调程度统计表

表5(续)

2.6.2心理健康指导能力 (1)心理健康教育。基本标准:掌握心理学知识,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卓越标准:心理健康教育贯穿整体指导过程。(2)心理异常识别。基本标准:定期与研究生进行沟通交流,观察行为、思想动态,具备常见异常察觉能力。卓越标准: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异常识别和区分。密切观察学生的行为、思想动态。具备选用、分析心理量表的能力。(3)心理异常干预。基本标准:能够引导研究生准确面对心理异常,掌握常见心理干预法。卓越标准:熟练掌握心理干预法,制定适应的危机干预方案。积极开展会谈,实施危机干预。(4)异常预后评估。基本标准:掌握预后可能出现的消化、神经系统等问题,帮助研究生重视自我、建立归属感。卓越标准:积极开展预后沟通,及时关注预后的各项指标,并正确解释预后出现的应急反应。积极帮助研究生建立正确的“三观”。

2.6.3临床实践教学能力 (1)教学查房。基本标准:正确指导研究生询问核实病史、规范查体、分析检查结果、制定治疗方案。卓越标准:教学查房过程中具备教学意识,主动与研究生分享个人见解和诊疗思路,重视临床思维能力、诊治疾病能力、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2)病例讨论。基本标准:选择难度适宜教学大纲中的教学病例,鼓励学员积极参加讨论。卓越标准:鼓励研究生结合基础、临床知识开展讨论,鼓励研究生评估诊断治疗方案,注重培养研究生临床思维、创造性思维。(3)病历书写指导。基本标准:指导研究生书写病历内容完整,格式规范,字迹清晰,无错别字。卓越标准:按照《病例书写规范》的要求,指导学员进行病历书写,精准规范使用医学术语。(4)技能操作指导。基本标准:指导研究生规范进行临床技能操作。卓越标准:临床技能操作时,注重培养研究生清晰的逻辑思维、熟练有序的技能操作,注重人文关怀及沟通的指导。

2.6.4学位论文指导能力 (1)选题的指引论证。基本标准:指导研究生选出有价值的新现象或当前研究领域关注的问题作为论点。卓越标准:指导研究生采用创新性的研究方法选出有价值的新现象、观点进行研究,且研究生结果能够解决临床诊疗中关键问题或取得研究进展,并可通过研究结果或进展提炼新的论题。(2)设计思路的培养。基本标准:指导研究生整理归纳国内外研究趋势、采用适宜的研究方法、制定科学的研究方案。卓越标准:指导研究生对国内外研究趋势进行逻辑性分析,指导其开创新的研究方法,提出有价值的新观点,注重培养研究生科学性研究思路。(3)结构逻辑的构建。基本标准:指导研究生选择适宜的研究方法,研究数据支持研究结果,研究结果支持结论。卓越标准:指导研究生构建完整的,层次清晰的、具有逻辑性的论文结构,研究数据清晰有效支撑结果结论。(4)书写规范的审核。基本标准:指导研究生正确进行论文书写,中英文、标点符号使用正确,图标使用准确。卓越标准:中英文规范凝练,书写准确,词语正确表达文章内容,图标精炼。(5)严谨学风的把关。基本标准:无篡改伪造数据,不抄袭他人成果。卓越标准:论文中数据真实可靠、数据准确完整无伪造、篡改或抄袭。

3 讨论

“双一流”大学的建设和学生培养质量的基石是研究生指导教师对研究生的指导水平[9]。因此,在“双一流”高校建设和“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要求指导下[10],制定科学、合理的医学研究生指导教师绩效考核体系可对医学研究生指导教师的个人综合素质情况、对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指导能力、临床实践教学能力及学位论文的指导能力进行严格考核,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本研究根据国内外相关文献、多学科专家意见等初步制定了医学研究生指导教师绩效考核体系,构建指标包括一级绩效考核指标4个、二级绩效考核指标20个及相对应的基本标准和卓越标准,根据第一轮德尔菲专家咨询法的筛选,经研究小组集体讨论删除重要性评分<3.5、满分比<0.2或变异系数>0.25的指标,并对部分指标进行修改,经第二轮德尔菲专家咨询法的筛选,最终确定了一级绩效考核指标4个、二级绩效考核指标16个及相对应的基本标准和卓越标准。所纳入指标不仅结合了“双一流”高校建设的重点指标,同时较为全面地对医学研究生指导教师的个人综合素质情况、临床实践教学能力及学位论文的指导能力进行考核。

此外,结合近年来医学研究生心理健康问题频发的现象,特别加入了对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指导能力的评估。研究提示,部分医学研究生指导教师对研究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不够重视,未能及时评估研究生的心理健康问题[7]。因此,本研究通过引入医学研究生指导教师对研究生心理健康的评估、识别、干预等考核指标,以期提高医学研究生指导教师对研究生心理问题的早期识别及干预,使医学研究生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水平,顺利完成相应的学业任务。

本研究将研究生培养的关键指标进行量化考核,使整体考核工作更具操作性和重复性,结果易于统计量化,避免受主观因素干扰结果的可靠性。同时,本研究制定的考核指标具有导向性,既是对医学研究生指导教师培养学生工作的考核,也是对其在研究生培养的整个过程中的指引,使其能够做好培养规划、临床技能指导、课题设计、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情况及学位论文指导工作。本研究结果专家积极性和权威程度高,保证了研究结果的可靠性。本研究纳入研究的专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各指标的重要性评分与满分比均较高、变异系数较小,提示各专家对各指标的意见相对统一,协调程度高,结果依然可靠。

综上所述,因为临床医学研究生培养体系的特殊性及复杂性,在制定医学研究生指导教师绩效考核指标时应对培养医学研究生全过程的关键指标进行考核,同时纳入对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评估,为全面、真实反映医学研究生指导教师培养研究生的能力提供量化指标,提高医学研究生指导教师对研究生的培养能力,以此推动“双一流”的建设工作。

猜你喜欢
函询绩效考核医学
本刊可直接使用的医学缩略语(二)
论目标绩效考核正向激励对人力资源管理的作用
绩效考核在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探讨
医院成本控制与绩效考核的实践
医学的进步
企业加强预算管理与绩效考核研究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你必须知道的事
函询岂是走过场
函询岂是走过场
朔州市朔城区:严把第一道关口 扎实开展谈话函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