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共体护理模式对老年肺栓塞患者负性情绪、健康状况的影响

2022-11-22 01:26李冉吕雪涵
河南医学研究 2022年21期
关键词:医共体肺栓塞出院

李冉,吕雪涵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河南 洛阳 471000)

肺栓塞是呼吸内科常见疾病之一,临床常表现为胸痛、呼吸困难、心动过速等,其病情凶险,一旦延误治疗,会危及患者生命,且后续治疗花费大、周期长,对患者造成极大心理压力,尤其是老年患者生存欲望较低,更易出现悲观、抑郁等不良情绪,严重影响预后[1-3]。常规护理中各医院医疗资源差异较大,且独立开展治疗、护理等医疗活动,可能出现资源浪费或人手不足、对患者心理状态等细节干预不足的问题,影响护理质量。而医共体护理模式是一种适应当代社会发展、方便民生的新型医疗体系,遵循集中部署、分级诊疗的模式,整合不同层级的医疗人力、物力等资源,以实现医疗资源平等化,提高整体服务质量[4-5]。本研究旨在分析医共体护理模式在老年肺栓塞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于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治疗的102例老年肺栓塞患者,以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51例。对照组男女比例为29∶22,年龄60~80(69.85±4.21)岁;基础病为糖尿病12例,下肢静脉栓塞15例,风湿性心脏病14例,血压异常13例;受教育程度初中及以下14例,高中/中专21例,大学及以上16例。观察组男女比例为27∶24,年龄60~81(68.52±4.35)岁;基础病为糖尿病10例,下肢静脉栓塞12例,风湿性心脏病16例,血压异常17例;受教育程度初中及以下17例,高中/中专19例,大学及以上15例。本研究已通过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两组一般资料均衡可比(P>0.05)。

1.2 选取标准(1)纳入标准:经临床诊断、肺部CT检查确诊为肺栓塞;年龄60岁及以上;患者及家属对护理方案知情,已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2)排除标准:合并重要器官障碍;伴有神经系统疾病;存在恶性肿瘤;依从性差。

1.3 研究方法

1.3.1对照组 接受常规护理:(1)严密监测患者呼吸、心率等生命体征;(2)药物指导治疗,根据患者病情进展遵医嘱给予镇静、抗凝、抗感染等治疗;(3)常规宣教、生活指导,向患者及家属口头讲解疾病相关知识;(4)出院指导,口头讲解出院后注意事项。(5)延续护理。本院护士在患者出院7 d及1、2、4个月后进行电话随访,了解患者病情恢复情况,给予指导建议。护理至患者出院后4个月。

1.3.2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医共体护理模式护理。护理至患者出院后4个月。

1.3.2.1组建医共体专职小组 在参与医共体基础上,本院组建专职小组,小组成员由呼吸科主治医师、护士长、护士组成,护士长担任组长,负责组织培训和任务分配,小组成员每周参加医共体模式、肺栓塞疾病护理培训1次;小组成员合作编制肺栓塞护理知识手册,录制康复锻炼视频材料。

1.3.2.2合理分配医疗资源 (1)准备工作:①护理人员与患者及家属积极沟通,建立融洽护患关系,解决患者疑虑;②详细记录患者的基础信息,包括疾病情况、家庭住址、家庭成员、职业背景等;③在患者入院期间,每日对患者的情绪状态、身体恢复情况给予评估,汇报小组,特殊情况寻求主治医师帮助,确定患者病情程度。(2)合理分配:对于度过急性期、病情相对稳定可出院患者,护士长结合患者家庭住址和患者意见,就近为患者安排医疗服务站点,同时制定医共体指导卡片,卡片内容包括患者姓名、疾病情况、本院名称、本院专职护理人员姓名和联系方式、就近医疗服务站点具体位置、接待护理人员名字和联系方式,保证工作安排落实到具体单位中的具体护理人员;对于病情持续危重患者,立即联系三级医院,安排转院手续,具体事宜由护理人员全程参与。

1.3.2.3延续护理 参与医共体的护理人员每月参与1次护理技能培训,经培训合格后上岗护理。延续护理时间安排为患者出院7 d及1、2、4个月后。患者出院7 d后,进行电话随访,了解患者病情恢复情况,重点告知其日常生活禁忌证等注意事项,并再次详述患者医共体护理模式实行方案,指导患者可根据卡片信息就近进行线下咨询;出院1、2、4个月后,在医共体护理模式基础上,就近分配护士上门随访,护士在随访前详细了解患者信息,完成档案交接。护理内容包括以下几点。(1)健康宣教:讲解肺栓塞的发病原因、预防措施等,强调日常生活中的注意事项、健康行为习惯的重要性,指导患者及家属掌握日常血压、心率等基础检查方法,并对病情进行正确的自我判断。(2)日常生活指导:指导患者对自身饮食、运动、作息进行规划,强化自我管理,保持健康生活习惯;在病情好转的情况下,从活动各个关节、散步等轻度运动开始,逐步过度到慢跑、快走等强度稍大的锻炼,每天锻炼2~3次,每次15 min左右。根据患者住址周边公众设施分布情况,可因地制宜引导患者出门运动,增加社交活动。(3)心理指导:引导患者自己表达身体不适感和心理感受,充分了解患者病情进展和生活状况,及时解决患者疑虑,对患者疾病恢复情况给予正向反馈,对情绪低落的患者给予鼓励、安慰,嘱家属给予患者家庭温暖。每次上门随访时间不宜超过30 min。护士在随访中遇到的任何问题,可向本院小组寻求帮助,必要时可邀请心理医生或主治医师进行现场指导。每次随访结果详细记录在案,并将副本移交医院。

1.4 观察指标(1)负性情绪。护理前后以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6]评测患者焦虑情况,量表满分100分,评分越高,焦虑程度越严重。护理前后以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7]评测患者抑郁情况,量表满分100分,评分与抑郁程度呈正相关。(2)自我效能、自我管理能力。护理前后采用慢性病自我管理研究测量表(chronic disease self-management study medsures,CDSMS)[8]进行评测,量表包含2个分量表:自我效能(11个项目)、自我管理(14个项目),采用1~5级评分法,评分越高,提示患者自我效能、自我管理能力越好。(3)生活质量。以Spitzer生活质量指数(Spitzer quality of life index,SQOL)[9]评测患者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量表包括活动、生活、健康、支持、感受共5个维度,满分10分,评分越高,患者生活质量越好。(4)满意度。于患者出院时,由护理人员指导患者填写完成本院自制护理满意度量表,量表涉及诊疗及护理专业度、健康知识讲解情况、住院环境及居住体验、沟通情况、日常护理及生活注意事项等内容,满分100分,分为3个等级,>93分为十分满意,80~93分为一般满意,≤79为不满意,十分满意与一般满意比率为总满意度。自制护理满意度量表信效度测试结果:Cronbach’α=0.876。

2 结果

2.1 SAS、SDS评分护理后两组SAS、SDS评分均下降,且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SAS、SDS评分更低(P<0.05)。见表1。

表1 两组SAS、SDS评分对比分)

2.2 CDSMS评分护理后两组CDSMS各维度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较对照组高(P<0.05)。见表2。

表2 两组CDSMS评分对比分)

2.3 SQOL评分护理后两组SQOL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较高(P<0.05)。见表3。

表3 两组SQOL评分对比分)

2.4 满意度两组总满意度对比,观察组较高(P<0.05)。见表4。

表4 两组满意度对比

3 讨论

肺栓塞是一种肺部功能障碍疾病,发病机制复杂,可由创伤、脑卒中、心肌梗死等多种因素引起,老年肺栓塞患者作为高危特殊群体,在患病后易出现强烈的内疚感、孤独感,自我效能降低,不利于预后恢复,因此探寻合理有效的方式对老年肺栓塞患者进行护理具有重要意义[10-11]。

常规护理中各医院分散进行住院护理,多数患者倾向于选择规模大的医院进行治疗,出现个别医院病房紧张、人手不够等情况,对护士与患者的沟通时间造成直接影响,间接影响护理质量。经过专业培训后,护理人员能在护理中表现出较高的专业素养。医共体护理模式充分利用各医院、卫生所共享模式,通过院内、院外护理相结合的方式合理整合、分配资源,为患者提供高效的护理模式[12-13]。本研究数据显示,护理后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SDS、SAS评分较低,自我效能、自我管理评分较高,说明医共体护理模式可有效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医共体护理模式结合患者病情等实际情况,对护理、治疗、咨询等工作进行合理分配,可为护士提供足够空间,帮助护士在院内实施专项护理,进而及时解决患者疑虑,纠正不良认知,还对其情绪心理给予正向引导,可帮助患者改善不良心理状态,提高治疗信心,另外院外实施上门随访护理,再次强调健康护理重要性,并给予康复锻炼、心理指导,可进一步强化患者正确的疾病认知观,明确日常正确的锻炼、饮食方式的重要性,对患者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产生督促作用,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从而预防疾病复发[14]。本研究中,护理后观察组生活质量、总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提示医共体护理模式对患者生活质量具有积极促进作用,还能提高护理满意度。医共体护理模式中,护士在院内、院外花费时间和患者进行深入交流,不仅传递有效的专业护理知识,强化治疗效果,更在交流中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加深其满意度[15-16]。

综上可知,医共体护理模式可改善患者负性情绪,有利于护理方案稳步推进,从而对治疗效果起到积极作用,促进患者恢复健康。

猜你喜欢
医共体肺栓塞出院
藏北农牧区县域医共体建设实践与成效:比如经验研究①
致死性肺栓塞的防治需要从源头抓起——精准预防医院内静脉血栓栓塞症
54例COVID-19患者出院1个月后复诊结果分析
CT肺叶血流分布造影在诊断肺栓塞中的应用价值
警惕隐形杀手“肺栓塞”
2019年宁波全面推进县域医共体建设
县域医共体财务集中管理模式的探讨
探讨医共体财务管理
第五回 痊愈出院
子宫全切除术后急性肺栓塞死亡1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