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结合 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2022-11-23 02:23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22年29期
关键词:辛弃疾苏轼历史

柴 秀

(北京市通州区运河中学东校区 北京 101100)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体系应将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向更宽、更广的方向拓展,注重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内容之间的相互融合,在丰富语文教学内容的同时,开阔学生视野、使语文教学更有成效性,为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奠定基础。新课改后的语文教材有了很大变动,尤其体现在加强了与其他学科知识的整合,其中与历史学科的交叉最为明显。很多语文素材就是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比如《出师表》讲述的是“鞠躬尽瘁,死而后矣”的历史人物诸葛亮;《最后一课》则借作者对过去荒废时光的后悔之情,来反映对战争的憎恨、对故土的思念。除此之外,改版后的语文教材还设置了名著导读环节,其中包含的历史内容也是逐渐增多,例如《红星照耀中国》《红岩》等。

由于我班班级特点是历史考试经常排在年级第一,而语文成绩则不太理想。于是我依据《语文课程标准》中的要求和所教学生的特点,在讲课时,用历史知识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从而深化学生对所学文章内容的理解。主要做法如下。

一、以史导入新课,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于学科的划分越来越精细,殊不知,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文与史有着不可分割的密切联系。语文本身是形象的、生动具体的,语文学科教学也应是生动形象的。试想一下,如果课堂中的内容是枯燥无趣的、人物是抽象模糊的、思想是空洞干瘪的,那学生听下来一定是索然寡味、毫无收获,更不要谈对学生情感和能力地培养了。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注意文史知识的相互融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运用历史典故、名人故事等内容,进行巧妙设疑,不仅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让学生在引人入胜的历史故事中快速进入到教学主题,收获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1]。

在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我经常会向学生介绍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历史背景、历史典故等,以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比如,在教学《出师表》时,我首先问学生“大家是不是都听说过《三顾茅庐》的故事?那么哪位同学可以为大家讲一讲?”在学生讲完这个脍炙人口的故事后,我对进行总结:《三顾茅庐》可以说是家喻户晓的故事了,讲述了是刘备视贤下士,三次拜访诸葛亮,请诸葛亮出山辅佐其成就统一大业。诸葛亮具备了什么能力和品质,让刘备一次次拜访,接下来我们进入到诸葛亮《出师表》的学习。这样可以将学生的注意力很好地吸引到了语文课堂教学中。再比如,我在教学《陈涉世家》时,先安排学生在课前预习阶段查阅与之相关的背景故事,学生会对故事发生的背景有所认识,正是因为秦始皇统治时期的大兴土木,兴建宫殿、陵墓、驰道、长城等,同时还对匈奴、南越等地用兵,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而这些人力、物力和财力正是来自人民身上,人民在无止境的赋税和徭役压迫下,不得不反。学生们认识到当时残暴酷法的社会背景后,也就可以理解陈胜、吴广为什么冒着必死之心也要起义反抗,学生对教学内容也能有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再以《孙权劝学》为例,我向学生提出问题:“历史上真的有其人其事吗?”学生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在浓厚的教学氛围中,学生的教学主体性得到了充分展现,收获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由此可见,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带入历史知识,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和效率,而且历史知识与语文教学的巧妙融合,还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这也是提高学生知识迁移能力和运用能力的有效途径[2]。

二、以史扩充资料,加深对文章中心的理解

自古文史相通,任何文学作品的产生都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并反映这一特定的社会历史;同样,任何历史内容都是依靠文学形式记录下来的。因此,语文教学中的文史结合是由两者本身关系决定的。

中学语文教学中就可利用相关历史资料来启发学生,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课文主旨、人物个性、作者思想情感等方面的把握和理解。例如,在学习都德的《最后一课》时,在分析小弗郎士这个人物形象时,我引导学生思考:“平时顽皮的小弗郎士,为什么会在最后一节课上变得异常的安静,他思想感情发生了怎样急剧的变化呢?”在讨论的过程中,有的学生说,小弗郎士本质不坏,所以能管住自己;有的学生说,他有一个好老师;也有的学生说,这是最后一堂法语课,具有特殊的纪念意义。当我听到第三种回答时,马上追问道:“为什么是最后一堂法语课?”于是引导学生介绍普法战争的相关历史,进而把学生引导到对小弗郎士心里的分析上,让学生们感受到亡国的巨大变化,以及小弗郎士心灵深处爱国主义思想的猛醒。这样学生一下就能解答上面两个问题了。同样,在教《范进中举》时,我也在分析范进中举后的表现时,适时地介绍有关科举制的历史知识,这样学生很自然地加深了对范进中举后为什么会发疯的理解。

三、以史丰富背景,提升对诗歌的理解

在语文教学中,我尤其强调诗词教学中对历史背景、个人经历的渗透。在诗词教学中融入历史知识会使诗词教学收到最佳的学习效果。比如,在进行杜甫《春望》教学时,为了使学生更深刻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我先为学生介绍了“安史之乱”发生发展的过程,以及战争过后对国家、对人民带来的灾难。在“烽火连三月”的战乱中,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家书抵万金”了。而作者老之将至,面对安史之乱下国家的一片疮痍和亲人离散,他的悲叹正是真情的流露。随后我引导学生带着感情去大声地诵读这首诗,让学生充分体会作者的情感。诗歌教学中历史知识的融入,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记忆,还可以有效调动学生情绪,使学生走进诗歌的情境,激发学生与作者的情感共鸣[3]。可见,历史内容是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教学素材,教师要找到历史知识与语文教学内容的契合点,让历史内容在语文教学中的融合为语文教学带来更多可能。

四、以史串读名著,提高学生阅读速度

历史名著不仅可以让学生积累更多的文学素材,成为写作时优质的资源,而且能够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语文教材中的许多内容都是所取自历史名著当中,比如《草船借箭》选自《三国演义》,《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选自《水浒传》,《鸿门宴》选自《史记》等等,不胜枚举。因此,教师要倡导学生大量阅读历史佳作,以此来提高学生文学品位和审美鉴赏能力。

八年级上册我们学习的名著为《红星照耀中国》,学生们最开始不是很想阅读。于是我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学生代表介绍有关红军长征的历史、介绍蒋介石在皖南事变中的倒行逆施,这样逐渐地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然后我再给学生提出提高阅读速度、概括阅读内容、梳理人物情节的任务,学生有了阅读兴趣以后,渐渐地阅读起来就快了许多,而且梳理情节也更容易了[4]。

再比如说,在学《水浒传》前,先让学生查阅有关北宋的历史知识,了解农民起义的根源,然后再让学生阅读原著,这样学生就能理解了农民为什么有“撞破天罗归水浒,掀开地网上梁山”的愿望。

五、以史促进写作,积累写作素材

在教学中,我不仅在课上引导学生注意文史结合,加深对语文所学内容的理解,同时还引导学生在课后学习中做到文史结合[5]。因为老师教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运用,最主要的是为写作积累写作素材。

在讲授诗歌前,我把本册诗歌中涉及的古诗作者进行汇总,让学生成立文学小组,查阅有关诗人的生平经历,查阅有关作者的历史故事,学生非常感兴趣,有些资料查阅的细致程度,远远超出我的想象[6]。例如,在讲有关苏轼的作品前,学生查阅了苏轼的经历,学生查阅到苏轼的一生可以概括为“三起三落”。苏轼二十二岁参加科举考试后便名震京师,步入仕途后逐步受到重用;苏轼反对变法,因“乌台诗案”被贬去黄州;新法废除后,司马光成为宰相,苏东坡东山再起,升为正三品官员;苏轼与司马光政见不合,请辞外放;苏东坡再回朝廷,职位频繁调动;到宋哲宗亲政时,苏东坡被一贬再贬,最后贬到儋州。学生知道了这些人物相关的历史知识后,我带着学生读有关苏轼的诗,学生读《饮湖上初晴后雨》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能感受到初入仕途的美好;读《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谁见幽人独往来,有恨无人省”,能感受到苏轼的孤寂;读《惠崇春江晚景二首》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能感受到苏轼得到重用的美好;最终读到《西江月·世事一场梦》“中秋谁与共孤光”,能感受到苏轼到晚年的孤寂。

接下来学习诗歌时,学生开始学会先了解作者、诗人们的历史经历。例如,在学《破阵子》时,学生主动按照之前的做法,先查阅有关辛弃疾的历史经历,了解到辛弃疾出生时北方就已沦陷于金人之手,他亲眼目睹汉人在金人统治下所受的屈辱与痛苦。这一切使他在青少年时代就立下了恢复中原、报国雪耻的志向。另一方面,辛弃疾是在金人统治下的北方长大的,二十一岁就参加抗金义军,一生主张抗击金兵、收复失地。他曾进奏《美芹十论》,提出光复国土的具体规划,又上宰相《九议》,但这个主战派在求和派主导的大局下,建议自然未被采纳和实施。辛弃疾曾任职多地,每到一地他都革除积弊、整顿军务。辛弃疾一生未得到重用,一腔热血无以施展,可以说辛弃疾就是“燕赵慷慨悲歌”的典型代表。“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一句道尽了辛弃疾报国无门的心酸与无奈,据说他临终时还大呼“杀贼!杀贼!”。接着,我带着学生学习辛弃疾不同时期的作品。例如,辛弃疾在青年时期写《汉宫春·立春日》围绕作者的经历,学生朗读后感受到作者对天时人事的感触,抒发了辛弃疾怀念故国的深情,以及对南宋君臣苟安江南、不思恢复的不满,并传达出时光流逝英雄无用的无限清愁;读青壮年时期的辛弃疾的作品《菩萨蛮·赏心亭为叶丞相赋》,这时辛弃疾被叶衡推荐为江东安抚司参议官,到南宋已十二年。长期奔忙于各地州府,甚至屡遭诽谤打击,恢复中原的大志一再受阻,壮志未酬却被迫闲居,感受到词人临亭而立,胸中激荡思绪;读中年时期辛弃疾的作品《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感受到辛弃疾被弹劾时的无奈,虽有机会游览名山大川,看优美风景,但是辛弃疾却无心赏玩。眼看国事日非,自己无能为力,一腔愁绪无法排遣;读晚年时期辛弃疾的作品《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二首》,当时诗人已经68岁,虽然年迈,但爱国情怀丝毫未减,日夜思念报效祖国。诗人收复国土的强烈愿望,在现实中已不可能实现,于是,在一个“风雨大作”的夜里,触景生情,由情生思,在梦中实现了自己金戈铁马驰骋中原的愿望。学生结合辛弃疾一生传奇的历史经历,读着他豪迈的诗歌,感受到他浓浓的爱国激情。

结语

综上所述,在教育教学改革的大背景下,教师要看到历史素材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价值。本文主要论述了中学历史知识与语文教学相融合的具体策略,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只有具备了文史兼通的能力,才能将历史与语文有效地整合在一起,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教学主体作用。全学科阅读,最终推动促进语文教学成绩提高,增强学生的文学历史知识掌握程度,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打下坚实基础。

猜你喜欢
辛弃疾苏轼历史
辛弃疾:男儿到死心如铁(上)
试谈辛弃疾的田园词
从善如流
苏轼错改菊花诗
辛弃疾:男儿到死心如铁(下)
辛弃疾田园词中的人物形象
苏轼吟诗赴宴
新历史
苏轼发奋识遍天下字
历史上的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