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老人感到世界的温暖

2022-11-23 05:41重庆静星健康养老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晓楠
福利中国 2022年2期
关键词:养子助老陪伴

• 重庆静星健康养老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 陈晓楠

陈晓楠,女,出生于1986年,重庆静星健康养老服务有限公司(下文简称“静星养老”)总经理兼合川区9个社区养老服务站负责人,被国家卫生健康委、全国老龄办授予全国“敬老爱老助老模范人物”荣誉称号。

孝心 让我成为养老人

1986年出生的我,儿时留下的太多温暖和爱的记忆都是关于外公外婆的。幼儿期的我在老人“堆堆”的爱里成长,到六岁要上学了才回到父母身边,幼年里最深的记忆就是和外公外婆分离之痛。外公外婆一直身体都不好,我那时的小手捶捶背就能给他们“治病”,长大后才知道那不过是我给予他们的一种心里蔚籍罢了。我儿时的梦想是做一名医生,能治好外公外婆的疾病;长大后真的成了一名医生。2006年,我大学毕业后成为一名康复理疗师,所服务的对象基本都是老人,能为他们减轻一些病痛就感到有无比的成就感。见证了太多的生离死别,我依然不敢去想象自己的年老和死亡,他们的今天又何尝不是我们的明天呢,而这个过程,无论我们是谁,也都回避不了。

后来,为了让更多的老人们有一个健康身体,我又学习营养学,特别对老年营养深有钻研,医院工作几年后,毅然投入到保健养生行业,在全国各地分享营养健康的课题,一干就是多年。

2019年,在静星养老董事长李洪静女士的感召下,我走进了养老服务行业,通过不断地学习、实践,从不懂到懂,再到成为养老行业里的骨干。

爱心 让我收获满满

从事养老服务工作以来,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养老人必须要有孝心。“孝为德之本,百善孝为先。”其实,真正的“孝”就是一份用心的陪伴,用我们的手拉着老人们的手,他们感受到的那就是幸福和温暖。其中,有一件事尤其让我记忆深刻。

2020年7月,主人翁是一位满头银发的杨婆婆,她78岁,几十年党龄,夫离世,膝下无子,年轻时抱养了一个养子,养子因婚姻的变故,又再婚。杨婆婆因同养子和儿媳妇的生活习惯有着极大的差异,而发生了巨大的矛盾。通过社区的协调,养子归还了属于杨婆婆自己的补贴性收入。杨婆婆为了避免同养子和儿媳妇相处的痛苦,在外租了一间旧屋独自生活,经常以泪洗面,时常向社区领导述说心里的苦。在一次社区的活动中,通过社区领导的介绍,我走进了杨婆婆的日常生活。杨婆婆的身体不太好,生活质量极低,煮一顿饭、一个菜就吃一天,看着着实让人辛酸。我和同事们轮流入户看望她,给她送菜、送水果。为她做顿可口的饭菜,洗一次头发,洗一次澡,婆婆都会握着我们的手感动得落泪。

我们义务照顾杨婆婆有近半年。我心里一直渴望杨婆婆能入住到我们的养老机构里,可杨婆婆微薄的收入实在是满足不了入住的条件,相差甚远。我于是向公司申请设立少量的“爱心床位”。当时公司成立刚一年多,因为连锁布局,完全还没有这方面的考虑。我坚持不懈,多次满怀激情地写申请报告,讲述着爱心床位带来的品牌效应。功夫不负有心人,机构后来设立了“爱心床位”,杨婆婆成为“爱心床位”首位救助对象,成功入住静星养老永川区的星怡院。如今的杨婆婆无论是日常生活、精神生活都大大地得到了改善,身体比原来更加硬朗,还帮助院里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儿,每逢人来院参观,她都说院里好,为我们留住了许多位老人客户。我和我的团队在一线做过的爱老助老事迹迅速被传播开,静星养老单院一个月就入住了22位老人,不到半年时间单院入住率突破90%。这是我们在院外关爱老人带来的好口碑的结果。2020年,我被国家卫生健康委、全国老龄办授予全国“敬老爱老助老模范人物”荣誉称号。

感悟 老人缺的是陪伴

对我来说最深的感悟不是企业管理,而是我与站点的助老员一起服务社区老人,帮助有需求的老人入住我们的养老中心。

在养老院,即便有的婆婆爷爷活动已经不是很方便,他们还是会尽力跟我打招呼,我感受到了他们那一份热情,是多么的温暖。特别是一位老人见到我激动得说不出话来的时候,我才知道付出过的一份小小的关心,有时候也会显得那么贵重,尽管这些对我来说只是微不足道的小事。我时常被老人们的热情深深地打动,当他们紧紧地握住我的手的时候,我想他们是需要有人陪伴的。当我们年轻人出现在他的面前,他们就会非常热情地和我们聊天唱歌,而当我们要走的时候,他们也会依依不舍地相送。耳边时常还听到:“感谢国家,感谢党,没有共产党哪里有我们今天的幸福哦!你们年轻人要好好努力,才能报效我们的祖国。”字里行间,我深深地体会到老人们的爱国主义热情。这是多么诚挚的感情啊!有时候我听着老人们唱属于他们那个时代的革命歌曲,感受到他们那个时代的艰难岁月。歌声真的很美。我想,我做养老人最大的获得,就是从老人们身上学会感恩,感恩国家,感恩社会,感恩单位,感恩我们身边每一个人。

老人需要我们的关心,即便只是一句慰问,也会让他们感觉到世界的温暖,他们缺少的不是物质,而是陪伴。作为养老人,我们应该为老人付出更多,去陪伴他们,让他们感受到人间的温暖。我时常受邀到大学校园,为养老专业的同学们传授养老实践课程,能有机会为培养下一梯队养老人才尽一份力,感到很荣幸。“我们今天为老工作付出一分,都将为我们自己的明天养老换来百倍幸福。”每每想到这,我觉得作为一名年轻的养老人,一切都是那么地值得和骄傲。

猜你喜欢
养子助老陪伴
南京启用首批“助老车站”
陪伴
提升老干部精准化服务水平的对策与建议
助老就医
离休干部专职助老员:美誉度之外的精准化思考
“疫”路陪伴 架起“侨”梁,心“联”你我
陪伴
收养关系可否解除?
收养关系可否解除?
收养关系可否解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