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疗效分析

2022-11-23 11:27王治国
中国烧伤创疡杂志 2022年1期
关键词:优良率螺钉经皮

王治国

踝关节骨折是临床常见的骨折类型,多由摔伤和暴力伤所致,临床治疗以传统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等手术为主,其中传统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虽可在直视下复位骨折部位,但存在创伤大、愈合时间长、并发症多等弊端,而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可完美避开上述缺点,近年来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踝关节骨折的治疗,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1-2]。为探讨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本研究对比分析了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与传统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在踝关节骨折中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0月至2020年3月方城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踝关节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治疗组男性25例、女性15例,年龄23~59岁[(38.29±8.49)岁],骨折类型为闭合性骨折18例、开放性骨折22例,骨折位于左踝关节12例、右踝关节28例,Danis-Weber分型为A型15例、B型25例;对照组男性26例、女性14例,年龄25~61岁[(38.91±9.33)岁],骨折类型为闭合性骨折19例、开放性骨折21例,骨折位于左踝关节11例、右踝关节29例,Danis-Weber分型为A型14例、B型26例。两组患者性别、骨折类型、骨折部位以及Danis-Weber分型对比采用卡方 检 验,χ2=0.054、0.050、0.061、0.054,P=0.816、0.823、0.805、0.816,P均>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年龄对比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t=0.311,P=0.757,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方城县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且所有患者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经CT及X线检查,符合踝关节骨折的诊断标准;具有手术指征,并能耐受手术治疗;对本研究知情同意。排除标准:陈旧性、病理性骨折;合并有凝血功能障碍;合并有严重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障碍;合并有精神类疾病,依从性较差。

2 方法

2.1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连续硬膜外麻醉满意后取俯卧位,C型臂X光机透视定位骨折位置后,于内踝前侧作6.0~8.0 cm长的弧形切口,依次切开皮肤、皮下筋膜、骨膜(避免损伤重要血管及神经),充分暴露骨折部位及关节腔,清除骨折断端积血及碎骨屑;巾钳复位骨折块,置入钢板后采用螺钉固定,逐层缝合切口。

治疗组患者采用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连续硬膜外麻醉满意后取仰卧位,C型臂X光机透视下手法复位移位骨折块(旋前外旋型及旋前外展型骨折于内翻体位保持足部背伸90°,挤压踝关节,复位骨折块;旋后外旋型骨折于外翻体位保持足部背伸90°,挤压踝关节,复位骨折块),并按照内踝、外踝顺序依次置入2枚克氏针进行临时固定,再拧入适宜长度加压空心螺钉固定,C型臂X光机确认复位满意后结束手术。

两组患者均由同一组医生完成手术,术后患者行广谱抗生素抗感染治疗3~5 d。

2.2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对比观察两组患者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分别于术前及术后6个月,采用美国矫形外科足踝协会(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踝-后足评分系统[3]评估两组患者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包含疼痛、自主活动和支撑情况、最大步行距离、地面步行能力、异常步态、前后活动、后足活动、踝-后足稳定性及足部对线9个方面,总分为0~100分,90~100分为优、75~89分为良、50~74分为可、50分以下为差,总优良率=(优例数+良例数)/总例数×100%[4]。

2.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数资料以频数或百分比表示,采用卡方检验或等级资料的秩和检验;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两两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均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结果

3.1 两组患者AOFAS踝-后足评分对比

术前,治疗组患者AOFAS踝-后足评分为(51.69±7.36)分,与对照组患者的AOFAS踝-后足评分(50.79±6.39)分无明显差异(t=0.583,P=0.561),具有可比性。术后6个月,治疗组患者AOFAS踝-后足评分为(86.55±9.39)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AOFAS踝-后足评分(72.55±8.43)分(t=7.016,P<0.001)。

3.2 两组患者踝关节功能优良率对比

术后6个月,治疗组患者中踝关节功能为优者29例、良者9例、可者2例,优良率为95.0%,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踝关节功能为优者19例、良者10例、可者11例,优良率72.5%(Z=-2.632,P=0.008)。

3.3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

治疗组患者术后出现皮缘坏死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5%,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术后出现皮缘坏死3例、切口感染3例、切口裂开5例、术后创伤性关节炎2例,并发症发生率32.5%(χ2=12.467,P<0.001)。

4 讨论

近年来随着建筑、交通业的不断发展,由高空坠落、交通事故等意外伤害导致的踝关节骨折患者逐渐增多[5]。解剖复位骨折断端,维持良好的复位状态直至骨折愈合是踝关节骨折的治疗首则[6]。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是治疗踝关节骨折的常用手术方法,但术中切口较大,病灶周围软组织及血运损伤较重,术后感染风险较高,且术后易遗留增生性瘢痕而影响患者踝关节功能[7-8]。

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术为微创手术,具有操作简单、切口较小等优点,且手术在C型臂X光机透视下进行,对踝关节周围软组织损伤较小,可避免韧带二次损伤,减轻骨膜剥离程度,进而促进骨痂形成,利于踝关节功能恢复[9-10]。本研究结果显示,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的治疗组患者术后6个月AOFAS踝-后足评分及踝关节功能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与冯跨等[11-12]的研究结果相似。另外,本研究结果还发现,治疗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可见,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除可提高踝关节功能恢复效果外,术中无需暴露踝关节,对骨折周围软组织及血运损伤亦较小,可有效降低术后切口感染、皮缘坏死等多种并发症的发生风险[13-15]。

综上所述,与传统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相比,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可明显促进踝关节骨折患者踝关节功能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且操作简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优良率螺钉经皮
加长骶髂关节螺钉治疗骶髂关节复合体损伤的研究进展
经皮血气分析仪TCM4的结构原理及日常维护保养与常见故障处理
经皮穿刺气管切开术在重症医学科的临床应用
经皮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37例
超声引导下经皮肝胆道穿刺置管引流在急性胆道感染治疗中的应用
内固定螺钉要取出吗?
外固定架在开放性胫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及疗效分析
锁定钢板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
一种深孔螺钉防倒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