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鲜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分析

2022-11-23 11:02乔晓娜
黑龙江粮食 2022年4期
关键词:冷链生鲜商家

□ 乔晓娜

(河南应用技术职业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0)

近年来,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建设,电子商务获得了较快的发展,生鲜农产品也逐渐打开了电子商务的市场,为农产品的流通带来了更多便利,为此,诸多学者开始研究生鲜农产品在电子商务方面的发展。为了更好地推动生鲜农产品电子商务的进一步发展,需要对其进行深度研究,在了解其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明确其发展困境以及突破对策。

一、生鲜农产品电子商务概述

生鲜农产品电子商务指的是通过信息网络技术进行生鲜农产品交易的活动,此类活动使生鲜农产品在社会上的流动更加方便,电子商务的方式为生鲜农产品的交易提供了更多的流动方式与渠道,使此类产品能够进行跨地域交易,为经营者解决了交易困难的问题,随着生鲜农产品电商品牌的形成,电商交易逐渐成为常态,成为生鲜农产品交易收入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快捷、高效的交易方式使生鲜农产品的信息辐射范围快速扩大,为其带来了更多交易的可能,同时,此类电商交易还会产生一定黏性,形成稳定的、持续性交易。

二、生鲜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现状

互联网覆盖范围的不断扩大,帮助生鲜农产品电商的服务范围进一步扩张,其交易的渠道越来越广阔,交易渠道也越来越丰富,在优化生鲜农产品产业结构的同时,转变了此类产品的生产方式,极大地促进了生鲜农产品的经济发展,为相关生产人群提供了更多的创收机会,并且,如今大多数平台为了促进电商的消费经济,逐步放宽了付款方式的要求,改变了生鲜农产品的消费方式,更加方便了消费者购买商品。在互联网的起步阶段,电商较少,交易的平台也十分稀缺,而随着互联网的逐渐壮大,越来越多的生鲜农产品商家加入了电商的销售模式,交易平台也层出不穷,电商的交易门槛也逐渐降低,重点体现在邮费的变化上,以往生鲜农产品的邮费可能都会超过商品本身的价格,而随着互联网的进步,推动了物流经济的发展,现在商品的邮费相较于之前已经下降了许多,极大地降低了交易的门槛,并且生鲜农产品的商家不再需要拥有店面才能够进行电商的生意,往往一个小仓库或者一个小房间就能够满足交易的需求。互联网的发展让生鲜农产品电商的生意不再由大型企业独占,任何信用优秀的生产人员都可以利用互联网发展自己的农业电商生意。

三、生鲜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的困境

(一)物流冷链发展不足

生鲜类型的农产品在进行物流运输时,需要对以下方面进行重点关注:第一,保证跨地区运输时能够保鲜运输;第二,反季销售时需要满足低温储藏需求;第三,最大化满足广大消费者在产品质量、产品安全、产品多样化、产品新鲜度以及产品营养性上的需求;第四,做到全过程“无断链”。当前对于生鲜农产品而言,其发展电子商务时遇到的物流问题对其造成了较大的影响,在进行电子商务交易时,需要依靠冷链物流,从生鲜农产品的生产、储存到其运输、销售,都应当被“无断链”的体系建设覆盖,进而实现产品一体化物流。然而,目前冷链物流体系建设尚未完备,在进行冷链运输时,其物流服务不够专业,在物流行业中,冷链的集中度较低,部分运输中缺乏预冷环节,没有足够高的运输效率,物流运作尚未达到一体化的程度。调查显示,仅30%农村拥有专业的冷链物流条件,条件相对较好的农民合作社虽然与普通农户相比,拥有更好的物流条件,但也无法保证冷链运输。在进行电商发展的合作社之中,只有58%合作社使用专业物流,而仅有14%具备冷链物流条件。从诸多数据看来,虽然电子商务为生鲜农产品带来了更多的发展机会,但其冷链物流的发展仍然任重道远。

(二)供应链存在脆弱性

在信息化时代,消费者选择电商交易购买生鲜农产品的大部分原因在于其方便性与快捷性,而在此类要求之下,部分小型电商组织很容易产生经营危机,此类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在于生鲜农产品的供应链较为脆弱。当前,生鲜农产品依靠小规模农户进行生产,而其生产往往凭借市场经验,具有一定盲目性,比较注重短期收益,生产规模较小,产量跟不上市场需求,其生鲜农产品的质量也无法得到保障。虽然农业合作社在一定程度上做到了集约化、组织化生产,能够适当抵御市场风险,但当前农业合作社的发展情况与社会上电商的发展并不匹配,缺乏足够的资金,也欠缺电商人才,没有构建出稳定的品牌,导致其无法保障生鲜农产品的稳定、持续供给。

(三)电商发展成本较高

对于生鲜农产品经营组织而言,电商的发展成本较高,虽然在电子商务帮助下,经营者获得了更多的交易机会,拥有更广阔的市场,但生鲜农产品的电商成本过高。电商产品需要具有较高的性价比,使其销售价格比线下低,而生鲜农产品又具有易损性,其在运输、存储的过程中难免会面临损耗问题,电商经营中过高的损耗也导致了电商成本的增加,要想保证产品的质量,必须要依靠冷链物流,然而构建冷链需要花费较多成本,其运营与维护也需要投入较多资金,更是增加了电商经营的成本。

(四)电商基层建设薄弱

生鲜农产品电商的经营还存在基层建设薄弱的困难,对于信息化基础差的地区而言,其电商经营更加困难,缺乏物流基础的地区难以开展电商经营活动,生鲜农产品的经营者缺乏品牌、产品营销意识,也会影响电商的经营效果。

(五)电商交易风险较大

虽然互联网帮助生鲜农产品电商经营获得了快速的发展,但同时也为其增大了交易的风险,由于互联网扩大了生鲜农产品的交易范围,很容易出现不法人员恶意刷差评并以此来讹诈商家、收取费用,对商家进行恶意投诉导致商家信用值降低等行为,影响生鲜农产品的电商经营。运输时间的延长也很有可能影响产品的质量,使生鲜农产品的口碑下降。

四、推进生鲜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的对策

(一)加快冷链物流发展

生鲜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需要获得冷链物流的支持,因此,需要针对生鲜农产品出台电子商务方面的优惠政策,使冷链物流配送走进农村的合作社与个体经营户。优惠政策应当重点关注三方面:首先,对生鲜农产品的电商经营进行政策倾斜,使越来越多的产地加入电商发展;其次,对冷链物流进行政策倾斜,给予其适当的流通便利,同时加大对农产品预冷、农产品加工、储存以及生鲜农产品的运输、配送全过程中所需设施的支持力度。除此之外,还需要加快冷链物流集散中心的建设,提高冷链物流集散、运输的效率,减少运输时间,最大化保障生鲜农产品的质量;第三,冷链物流的发展离不开产品的经营,因此需要对冷链物流中的生鲜农产品做好质量检查工作,落实风险监测,对产品进行源头追溯,保障生鲜农产品的质量,确保其能够健康、稳定地进行电商经营活动。

(二)加强供应链的建设

1.强化组织建设

对于生鲜农产品电商的发展而言,其需要通过强化电商经营组织的方式来保证生鲜农产品的供应链高效运转。当前生鲜农产品电商组织面临着发展不平衡的问题,部分组织发展较快,其对电商经营的方式适应良好,因此获得了较好的发展,而部分组织的发展较为落后,难以取得较好的电商经营成果,此时,需要政府做好统筹兼顾的工作,应当注意到电商发展较为落后的组织,对其进行精准的帮扶,充分重视大部分的小型生鲜农产品的电商组织建设,加大政府财政扶持,加强建设基础设施,帮助其走上发展的正轨。同时,不能忽视数量最多的普通层次的组织,需要派遣专业的电商人员走访生鲜农产品的电商组织,对其提出指导意见。如果当地存在严重的发展分化现象,则需要重视发展速度较快的组织的领头作用,时刻关注其发展进度,利用其发展带动周边小型组织的进步。当生鲜农产品的电商组织出现经营问题时,政府应帮助其与银行对接,缓解其财政压力,为电商的发展解决后顾之忧。只有不断强化电商组织的建设,才能够保证生鲜农产品在线上获得持续、稳定的产品供应。

2.落实品牌建设

供应链的建设还可以通过落实品牌建设实现,品牌作为长年累月口碑的沉淀,能够使生鲜农产品受到广大消费者的认可,其作为无形的财富,品牌形象的树立能够获得消费者的信任。要想建立品牌形象,需要确保品牌策略一致且持续。由于品牌形象的建立需要时间的检验,因此其必须具备持续性,以重点打造高质高量生鲜农产品,才能够确保在消费者的脑海中树立印象深刻的品牌形象。同时,还需要积极进行品牌文化的推广。要想打开生鲜农产品的知名度,就必须要让消费者对该品牌文化耳濡目染,才能够使大众对该品牌打造的生鲜农产品产生深刻的印象,进而对其产品产生信任。除此之外,还需要做好品牌文化口碑维护,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即便是再大的品牌,当其身陷负面舆论时,仍然可能会功亏一篑。因此,在进行生鲜农产品的电子商务经营时,必须要时时刻刻爱惜自身的品牌形象,杜绝一切损害品牌形象的行为。

(三)降低电商发展成本

为了帮助生鲜农产品电商获得更好的发展,需要适当降低电商的发展成本。可以通过构建信息服务平台的方式实现降低成本,此类信息平台完全符合生鲜农产品的电商发展需要,能够将电商经营的实时情况进行整理和归档,还可以将所有电商物流信息情况纳入其中,为电商经营活动开展提供有效的市场数据参考,为电商发展提供有力的信息化保障。信息化服务平台强化了生鲜农产品的经营组织,方便了电商经营管理,使各个经营组织得以安全、规范地进行电商经营活动,各个生鲜农产品的电商组织需要遵从该平台制定的管理细则,统一的平台管理为松散的电商组织提供了更大的沟通保障,为其沟通提供了更方便的环境,使各个电商组织之间的开放性更强,进而使其具备更强的应变能力。在信息服务平台的帮助下,生鲜农作物电商的信息成本将会大幅降低,其运营成本也会随之下降。

(四)强化电商基层建设

1.建设基础设施

生鲜农产品电商的发展离不开当地政府的扶持。虽然部分地区为了响应国家的号召,对农村的电商发展越来越关注,但其扶持的力度跟不上电商发展的速度。因此,当地政府应当加大扶持力度,帮助农村建设生鲜农产品电商发展所需的基础设施,对农村的合作社以及个体电商农户进行统计,明确其发展现状,提高其电商经营的质量。在信息化全面覆盖的时代下,为了推进生鲜农产品电商的发展,政府应当加大当地信息化专项资金的投入,确保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完备,同时需要给予农村一定的技术支持,使其能够将信息化建设的工作做到尽善尽美,更要引进和培养大量的信息化人才,确保在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有充足的人才支持。只有农村和城市一样实现了全面的信息化,才能够保证农村的合作社与个体农户能够及时地获取到全面的产业信息与市场资源,进而为其电商发展带来更多的发展机会,提高电商发展的质量,促进生鲜农产品电商经济的振兴。

2.加强基层推广

虽然信息技术的发展是有目共睹的,但对于部分落后地区的生鲜农产品经营人员而言,电子线上销售仍然是其无法理解的销售方式,因此其故步自封,坚持用传统的销售方法进行生鲜农产品的销售,此类现象是由于电商宣传的不到位引起的。要想让此类人员更快地接受电商销售方式,在其日常经营中应用电商,必须要加强电商的宣传,让其充分认识到电商对于生鲜农产品经营的创新性与实用性。

3.培养专业人才

在生鲜农产品的发展中,专业的人才不可或缺,因此,需要将电商经营纳入当地新型职业农民的相关培训计划之中,通过专业的培训,使其在电商经营发展上更加专业。在培训的过程中,不仅要向其传授理论知识,还需要向其做好普法工作,以免其在电商的发展创新的过程中急功近利,做出违法犯罪的事情,更要带领其积极参与电商实践,使其具备线上销售生鲜农产品的实践经验,以便其应对实际发展中的问题。除了要学习如何进行生鲜农产品的电商销售之外,还需要对其进行产品线上营销、开拓线上市场上的培训,使其在市场竞争之中拥有一席之地。

(五)完善电商信用体系

生鲜农产品的电子商务要想获得更大的繁荣,需要维护好该商务体系中消费者和商家的合法权益。其中,最有效的方法是对信用体系进行完善。对于生鲜农产品的商家而言,要想在电商的领域分一杯羹,首先需要确保其个人的信用符合平台电商的要求,没有不良的信用,同时平台需要对其生鲜农产品的来源进行确认。对于不正当经营的生鲜农产品电商,平台需要对其进行处罚,当其累计有效投诉超过规定限额时,需要取缔该商家在互联网上的售卖资格,全力保障消费者的权益。只有对商家的信用信息进行详细的掌握,让消费者对其进行信息监督,才能够确保消费者信任商家,更能够有效避免商家销售质量低劣、安全性差的生鲜农产品。对于消费者而言,电商平台也需要对其做好信用监督工作。由于网络的匿名性导致有些网民做出一些不符合当代价值观的事情,例如恶意刷差评以此来讹诈商家、收取费用,对商家进行恶意投诉导致商家信用值降低等行为,尤其对于生鲜类型的农产品商家而言,其主体经营者往往缺乏较高的文化水平,无法有效应对此类情况。因此,平台需要做好消费者的数据管理,帮助生鲜农产品商家甄别此类消费者并对其做出一定的消费限制。

五、结语

生鲜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当前的发展使交易渠道不断拓宽,生鲜农产品交易的门槛也因此降低,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竞争力度,为生鲜农产品带来了更多的发展机会,虽然其电子商务在发展的过程中面临着物流冷链发展不足、供应链存在脆弱性、电商发展成本较高、电商基层建设薄弱以及电商交易风险较大等困境,但只要加快冷链物流发展、通过强化组织建设与落实品牌建设的方式加强供应建设、降低电商发展成本、从建设基础设施、加强基层推广与培养专业人才出发,强化电商基层建设以及完善电商信用系统,必然能够使其获得更好的发展。

猜你喜欢
冷链生鲜商家
中国冷链物流:应对冬奥的技术大考
中国人不骗中国人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 《“十四五”冷链物流发展规划》
生鲜灯的奥秘
重庆市冷链物流共同配送模式的研究
重庆市冷链物流共同配送模式的研究
中国生鲜消费趋势
商家告示不能打人脸
超市集体推进生鲜合伙人制度
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