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大学高质量发展的特征内涵、基本遵循与实践路径

2022-11-23 20:19周亚军汪福俊
关键词:应用型办学高质量

宋 青,周亚军,汪福俊,陆 勇,洪 林

(1.扬州大学,江苏 扬州 225002;2.盐城工学院,江苏 盐城 224002)

2015年,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联合发布《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并提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再次强调要“持续推动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2021年,国家“十四五”规划指出,要建设高质量本科教育,推进部分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推进应用型大学建设,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重要论述的重要举措,也是党中央、国务院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推进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作为高等教育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应用型大学,只有立足新的历史方位,主动贯彻新发展理念,准确把握应用型大学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义、基本遵循和实践逻辑,准确把握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和发展的努力方向,在扎根地方和服务行业中形成自身特色和影响力,才能推动学校事业持续、高质量发展。

一、应用型大学高质量发展的特征和内涵

传统的办学理念与教育方式如不顾学校特色和优势、片面追求规模增长,学校发展依赖土地资源、人力物力等要素驱动,办学模式趋同成为地方高校普遍现象、依靠传统的学术导向使师资队伍建设缺乏应有活力等,已成为制约应用型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障碍。应用型大学的高质量发展,迫切需要实现“四个转变”。

1.发展方式由规模增长向质量提升转变。长期以来,高等教育的发展范式之于经济发展范式常常是亦步亦趋,把发展等同于增长,希冀通过规模扩张和数量增长来提升高等教育质量。我国的应用型大学历史并不长,从其产生源头看,一种是现有的地方普通高校转型而来,一种是新建的地方本科院校。据统计,在我国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新阶段的2020年,全国共有普通本科高校1 272所,其中部属高校118所、地方普通本科高校1 154所。2015年,国家《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发布后,地方普通本科高校中及时响应的一批高校,也被视为我国应用型大学的主体。回顾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经过1999年的高校大扩招,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快速上升,2002年达到15%,实现了高等教育大众化;2020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54.4%,标志着我国高等教育迈入普及化阶段。但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并不代表高等教育质量随之提升,人们对上“好大学”的要求越来越迫切,希望能够接受更高质量的高等教育。连续大规模全方位扩招,虽使招生人数、在校生规模有了很大提升,但也带来了诸如人才培养质量下降、就业难等一系列问题。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报告又进一步提出,要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2021年3月,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再次强调要“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高质量本科教育,推进部分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国家强力推动普通高校向应用型转型,也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2021年8月,教育部先后印发《关于“十四五”时期高等学校设置工作的意见》《关于开展“十四五”时期高等学校设置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严格控制异地办学,不再鼓励跨省异地办学,原有的办学实体也要逐步消化退出。异地办学被叫停,这意味着国内高等教育办学导向和高等教育的地域格局都将出现新的变化。

2.发展动力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要素驱动是指主要依靠各种生产要素的投入(如土地、资源、劳动力等)来促进经济增长的发展方式,其特点是从市场对生产要素的需求中获取发展动力。作为一种初级的、原始的驱动方式,它更适合于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科技创新匮乏的时期。1998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仅为9.8%,仅用7年时间就提高到了21%,进入国际公认的大众化发展阶段。[1]随后,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一路攀升,2015年增长到40%,2020年的全国高等教育在学总人数已达4 183万。至此,我国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体系,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发展新阶段。[2]这种快速的跨越式发展,正是依靠高校扩招、资本、土地、人才等要素驱动的结果。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后,人们的需求发生了质的变化,对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批评也变得越来越尖锐。而实现应用型大学的高质量发展,再依靠要素驱动已难以完成,因为以地方普通高校为主体的应用型高校在争取外部办学资源时,一直处于劣势地位。事实上,高校的经费来源总体上还比较单一,吸引社会资金投入高等教育的力度不大,多渠道筹措办学经费的机制还未形成。据统计,部属高校每年获得国家投入动辄几十亿、上百亿,地方高校往往只有个位数。在高水平人才引进上,地方高校同样处于不利地位。地方应用型高校实现高质量发展,一定要坚持创新驱动,遵循新时代高等教育分类发展规律,遵循应用型人才培养培育规律,找准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定位,围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在办学思路和办学方式上寻求新突破,在教育教学方法上开展创新,深度融入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构建起产教深度融合、校企紧密合作的多元参与、多主体办学新机制,赢得社会在办学投入上的支持,从而推进教育教学目标实现,促进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提升,培养适应和引领区域产业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3.发展模式由同构发展向特色发展转变。所谓同构是一种“制约性过程(constraining process)”,在面临同样的环境条件时,有一种力量促使某一单元与其他单元变得相似。美国学者保罗·J·迪马乔(Paul J.DiMaggio)和沃尔特·W·鲍威尔(Walter W.Powell)把这种同构的内涵归结为三个方面:一是源于政治影响和合法性问题的强制性同构;二是对于不确定性的标准反应模式所引起的模仿性同构;三是与专业化相关的规范性同构。[3]受到资源配置的国家中心模式和高等教育体系差序格局的影响,办学定位和办学使命宣言常常沦为一种宣传口号,对办学行为的规范和引导作用并不明显,学校在内源动力和外源压力的共同作用下被制度性的同构机制套牢。当前,办学模式趋同,是地方应用型高校的不争事实。一些高校并没有真正把办学思路转换到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上来,在发展定位上还存在越位和错位现象,办学层次求高、办学规模求大、学科门类求全、专业设置求新,成了一些高校的既定办学目标;在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建设上,仍然是在传统精英教育模式下的“零敲碎打、修修补补”,还没有实现以社会经济发展需要来驱动人才培养的各项改革。办学模式趋同、个性特色淡化,使得一些应用型高校的人才培养结构矛盾突出,人才培养质量难以保证,无法满足经济新常态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在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应用型高校应当跳出制度同构的钳制,寻求特色发展、错位发展,锚定办学方向,主动对接区域发展战略和产业发展布局,科学论证、合理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扎实推进一流特色学科、一流特色专业建设,不求大求全,但求特求精,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方面与研究型大学形成差别化竞争优势,避免发展同质化。

4.发展导向由学术主导向市场主导转变。大学是研究高深学问的场所,学术性也就成为大学的根本属性,这也是大学区别于其他组织的本质特征。“从大学发展的历史进程看,学术性是最早出现并长期居于唯一或者支配地位的根本属性与形态。”[4]早期的大学都是研究型大学。随着工业生产的发展与科学技术的进步,科学技术与教育在生产中的作用不断增强,这就决定了现代高等教育不仅要培养科学家,更要培养社会需要的大量应用型专业人才。奥尔特加·加塞特认为,高等教育包含了专业教育和科学研究两部分内容,这是两项根本不同的任务,“符合人人需要的专业教育与只为少数人服务的科学研究活动融合在一起,则是令人吃惊的”[5]。应用型大学正是在大学的学术性基础上衍生而来,以更好地实现大学的社会服务功能。但由于受内外因素的影响,应用型大学在办学过程中,始终难以割舍对办学层次和学术声誉的追求,升格大学成为最激烈的竞争。而国家对升格大学有着一套严格的规定,其标准主要来自学术方面的要求。高校若想升格为大学,并对照学术标准发力,势必会影响对应用型办学定位的追求。作为一种新型的高等教育类型,应用型大学不仅要遵循学术规律,在办学导向上还要坚持面向市场和社会需求的定力,学会按照社会和市场规律办学,保持市场和社会需求的敏感性,在市场和社会中寻找资源和契机。同时,要由传统的学术导向办学向市场导向办学转变,在学校的目标定位、人才培养、师资建设、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方法等方面积极探索变革,以主动适应市场和社会的需求。

二、应用型大学高质量发展的基本遵循

应用型大学的高质量发展,在严格遵循高等教育规律和人才培养规律的前提下,应当按照应用型大学的办学定位和培养目标,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将坚定服务面向、坚守人才培养、坚持应用型科研和特色发展作为自身高质量发展的基本准则。

1.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是应用型大学高质量发展的第一要务。人才培养始终是大学的根本职能。应用型大学的人才培养,一定要面向地方,主动适应地方高质量发展所带来的产业结构调整对人才需求的变化,有针对性地设置面向地方和行业需求的专业方向,高度重视并切实加强与地方企业的合作,有效形成产教融合、产学研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既各有侧重又相互贯通的培养路径,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高素质人才。培养创新型人才,需要科教融合、校企共建共享科研实训平台,引导学生早进课题、早进实验室、早进团队;培养复合型人才,则要注重跨专业,打破学科壁垒、专业壁垒,在跨学科、跨专业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复合型思维能力;培养应用型人才,要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重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和培养过程,形成全新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和教学管理制度。

2.服务地方发展成效是检验应用型大学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指标。大学通过培养人才对社会产生作用,促进社会发展,从而发挥教育的社会变迁功能。从某种意义上说,任何类型的大学都以其自身特有的方式对社会发展产生影响。随着工业生产方式的转变与科学技术的进步,科学技术与教育在生产中的作用不断增强,高等教育的生产性也不断增强。马克思曾经指出,建立在机器工业上的“整个生产过程不是屈从于劳动者的直接技巧,而是在科学和技术上的应用”[6]。这就决定了现代高等教育不仅要培养科学家,更要培养社会需要的大量应用型专业人才。早在19世纪60年代,在美国出现的赠地学院就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其主要职能,威斯康星理念的集大成者范海斯甚至直接提出“大学要为州服务”的理念,不仅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巨大的促进作用,而且改变了世界高等教育的内部结构,确立了大学为社会服务的重要职能。应用型大学大多因地方社会发展需要而建立,并隶属于地方政府管理,具有明显的属地性。这种属地性使得应用型大学在履行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功能时主要面向其所在区域,表现为服务面向的区域性。应用型大学的属地性不仅是强调其服务范围,更要服务于所在地的经济发展,为地方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撑。

3.开展高水平应用性科研是应用型大学高质量发展的力量之源。作为以知识为核心的学术组织,知识生产是大学的主要职能之一。克拉克认为,大学是“控制高深知识和方法的社会机构”[7]。正是国家政策的有力推动和市场需求的强大牵引,使得大学原来以学科为前提的知识生产方式难以为继,而以研究为基础的应用“模式2”取代了以科学为基础的学科“模式1”[8]。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教育的社会服务性功能被更多地强调,将知识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成为应用型大学的重要功能。相比于研究型大学,应用型大学更侧重于“为社会而知识”的知识生产方式。[9]应用型大学发展的高质量离不开人才培养的高质量和社会服务的高质量。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是应用型大学的立足点和出发点。单纯的课堂教学和实践技能训练难以培养出创新型人才,必须通过应用性科研这个中介,在应用情境中解决问题、深化学习,实现高水平应用科学研究与高质量人才培养相互促进、同步提升。洪堡曾提出“由科学而达至修养”的教育原则,科学研究被视为培养人才的重要手段,不通过科学研究,大学就培养不出“完人”。服务社会经济发展更离不开高水平应用性科研的支撑。应用型大学的科研要主动聚焦地方社会发展的关键领域、主导产业,聚焦地方产业共性问题和关键技术难题,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积极参与地方社会经济、文化建设。应用型科研和社会服务能够有效促进产教融合和校企结合的深入开展,能够有力提升教师的实践能力,因而能够实质性地促进人才培养的质量。

4.打造高水平师资队伍是应用型大学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人才培养,关键在教师。考察国内定位于应用型大学的高校可以发现,这些大学在人才培养体系以及课程体系上已经较好地体现了应用型的特色和要求,但是这种设计还仅仅停留在字面上,停留在教学档案中,难以真正落实于教学实践。究其原因,主要还是缺乏既懂理论又有实践经验的高水平师资队伍。应用型大学突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人才培养的职业性、行业性特征比较明显,即既重视对专业基础理论的学习,又强调对未来职业发展所需能力的训练,从而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可见,应用型大学强调的是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融为一体,强调的是要将课堂知识传授与实际生产场景结合起来,将理论知识与生产项目联系起来,将课程考核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挂起钩来。从应用型大学的人才培养规格,可以反向推导出应用型大学的教师应当具备的能力结构特征。然而应用型大学在招聘教师时,对应聘者的硬性指标要求依然聚焦其学历和学术,“对企业实践经验”方面的要求则可有可无、成为摆设。这就导致应用型大学的师资队伍结构依然是学术主导型,这些拥有博士学位的教师们接受过严格的学术训练,却缺乏具体的实践经验,在教学中难以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2015年,教育部、发改委、财政部联合印发的《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提出,要加强“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双师双能型教师是“既懂理论,又懂实践;既懂科学,又懂技术;既懂原理,又懂操作;既教得好,又做得好”,是能实现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实践能力有机整合,并能有效地将其传授给学生的新型教师。[10]应用型大学教师的高水平体现在,他们既要是学术理论方面的高手,又要是实践应用方面的能手。德国《高等教育总法》就曾规定:除了拥有博士学位,担任应用技术大学的教授还必须拥有相关领域不少于五年的实践工作经历,并且其中至少有三年是学术性机构之外的工作。这比其他类型高校教师有着更高的要求。[11]

三、应用型大学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路径——以Y学院为例

Y学院于2005年联合Siemens PLM Software公司共建优集学院,针对“工程能力和工程素质欠缺”这一社会对工程教育的批评,开展了不设禁区、不带框框的“小范围、大幅度”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多年来,产教城互融、经科教联动、校政企协作、产学研结合等,已经成为该校改革试点的主要经验成果,为地方应用型高校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实践样本。

1.产教城互融:应用型大学高质量发展的办学定位使然。我国应用型大学分布具有鲜明的属地性,绝大部分应用型大学归属省市地方政府管理,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与地方产业互动、与城市发展同向、实现城市与大学共生共荣,既是应用型大学的必然选择,也是应用型大学高质量发展的办学定位使然。应用型大学诞生于地方,着力于培养应用型人才、开展应用性研究,是应用型人才和应用性知识成果的聚集地,在推动地方高质量发展中具有天然的地域优势。考察世界大学与城市的发展史不难发现,中世纪的大学与城市既相互依赖,又存在矛盾冲突,但随着大学与城市利益纽带的不断加强,互促共生、互动共赢已成为当今大学与城市关系的主旋律和大趋势。[12]越来越多的地方政府认识到,建设一流应用型大学关系到核心引擎功能的发挥,关系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落实。地方政府是地方应用型大学高质量发展的坚强后盾,地方应用型大学给地方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因此,地方应用型大学要结合自身办学历史和特点,根据所在区域的发展规划、功能定位、经济结构,找准与地方融合发展的契合点,主动加强与地方合作,加快专业设置调整、课程和教学体系改革、科研攻关方向,在专业设置上要面向地方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为其提供急需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供给、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联合企业深度参与,使人才培养标准满足产业现实需求;在科学研究上要聚焦地方产业共性问题和关键技术难题,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积极参与地方社会经济、文化建设,使应用型大学成为推进地方高质量发展的人才库和智囊团。

2.经科教联动:应用型大学高质量发展的内在属性。服务地方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应用型大学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地方政府在大力发展地方高等教育的同时,也在以“经、科、教”联动方式打造科教创新园区。正处于转型发展关键时期的苏北某中心城市,对创新第一动力和人才第一资源表现出前所未有的渴求。近年来,该市坚持走资源共享、集约发展之路,注重创新,积极探索,将过去的“教育资源共享”转变为“科教资源集成共享”,其汽车、大数据、新能源、电子信息等优势产业,为地方应用型高校发展及其师生的前沿性、探索性创新创业提供了广阔空间。政府致力于搭建教育、科技和社会共享的公共教育平台,集中建设智能制造、新能源汽车等与产业密切相关的特色项目,建设科教创新联盟、产业测试中心、技术产权交易市场以及面向社会的培训中心等科教中介服务系统。其科教创新园区高度重视对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针对产业需求设专业,针对行业需要定标准,努力使学生的能力更强、教育的适应性更高。该地的省市共建高校Y学院,依托科教创新园平台,让教师和科研人员“在校内创新、去园区创业”,为园区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科技产品研发、科技成果转化提供技术支撑和智力服务,为师生参与创新创业提供良好了环境。

3.校政企协作:应用型大学高水平办学的必由之路。应用型大学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要立足地方、融入地方、服务地方,主动适应地方高质量发展所带来的产业结构调整对人才、科技需求的变化,设置面向地方和行业需求的专业方向,加强与地方政府、行业领军企业的合作,谋划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近年来,Y学院聚焦地方主导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与政府、企业合作共建了新能源学院、悦达汽车学院、卓越环保学院、应急管理与安全工程学院、华为信息与网络技术学院等一批产业学院,坚持技术研发与人才培养并重、以科研支撑教学的办学理念,创新“面向产业、对接企业、校地联合、知行耦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学校与地方政府、中国华能集团、国家电投集团合作建设的新能源学院,成为所在省份首批15个省级重点产业学院之一,促进了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衔接。实践表明,企业深度参与大学教学,将企业创新元素引入教学环节,将企业规范、质量观念与创新意识等职业素养贯穿于人才培养过程,对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办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具有重要意义。Y学院就曾以工业企业合作项目开发为纽带,让企业工程师与学校专任教师一起实施项目攻关,引进消化吸收企业的开发工具、知识组件,促进了教学内容的多元化。通过政府产业政策的实施,高校教师“在校内创新、在企业创业”等人才共享模式的构建,形成了合理的利益驱动机制,夯实了多元个体同生共长的重要基础。

4.产学研结合:应用型大学构建人才培养体系的客观要求。地方应用型大学的人才培养与地方产业发展之间的“时差”,常常适应不了地方对应用型人才“质”与“量”的需求。紧随科技进步,紧贴产业发展,以地方产业快速迭代带来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需求为导向,将教学改革的关口前移到人才供需的“缺口”上,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构建起基于产学研结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新体系,是地方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也是应用型大学自身高质量发展的需要。构建应用型大学人才培养体系,一要构建起“高适切、强对接”的专业调控机制。地方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地方应用型大学调整专业设置、更新人才培养标准提供了牵引。要通过调整教学组织机构,与地方特色产业园区共建专业集群;要根据新的人才培养标准修订课程标准,形成产学研结合的人才培养方案;要通过构建“校地定专业、校企定规格”的专业协同调整机制,形成与产业“高适切、强对接”的专业体系。二要构建起“立体化、多纬度”的教学提质路径。地方应用型高校与地方龙头标杆企业密切合作,为学生提供真实的环境、真实的岗位、真实的项目、真实的压力、真实的机会,立足“学”的质量和“用”的成效,推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构筑起最优生态。三要构建起“全方位、深融合”协同保障体系。各二级学院面向地方政府和地方重点产业企业,分别搭建起校地合作委员会和校企合作委员会平台;学校层面牵头成立地方应用型高等教育与职业高等教育合作联盟,交流完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通过“创新在学校、创业在园区”人才项目的实施,促进校地、校企高层次人才队伍共建共享。

猜你喜欢
应用型办学高质量
OBE模式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研究与实践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应用型高校推进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独立学院考试管理策略研究
应用型高校混合式新型网络课堂教学改革
高质量项目 高质量发展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