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人才政策供给与人才需求契合度研究与启示

2022-11-23 02:39韩红梅
河南科技 2022年21期
关键词:科技人才苏州市岗位

韩红梅

(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苏州 215009)

0 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考察工作时的讲话中强调,“走创新发展之路,首先要重视集聚创新人才。”全国各地掀起一股引进人才的高潮,各级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如苏州市2021年制定并实施的“苏州市引进顶尖人才(团队)‘一人一策’实施办法”等。但政府作为管理和服务部门,营造的创新、创业政策环境和制定的人才政策,是否符合学历人才的需求,是否有助于促使学历人才向本地企业流动,是否能发挥企业作为培育创新主体和在创新体系中的作用,尚未确定。

本研究以苏州市为例,选取在苏州就业、年龄20~50岁之间、大专学历及以上人员作为调研对象,设计逻辑性强的问卷,进行问卷调查,并对获取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对数据分析的结果,运用人力资源管理等相关理论进行解释。实现识别青年科技人才对政府的需求,识别青年科技人才的岗位满意度、企业就业满意度和激励偏好,发现影响青年科技人才岗位满意度和企业就业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分析人岗匹配因素、政府人才政策因素对岗位满意度的影响[1],分析企业平台工作条件因素、企业平台创新培育条件因素和城市人才政策因素对企业就业满意度的影响,提出改进政府青年科技人才政策的建议。

1 数据来源与分析

1.1 数据来源

本研究数据来自2021年暑期开展的“苏州市青年人才就业现状调查”。该调查数据按照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年龄在20~50岁之间、在苏州就业、大专学历及以上人员作为调查对象。有效问卷216份。基本情况见表1。

表1 调研样本基本情况分析表

1.2 操作性变量定义与描述性统计

本研究采用“选择继续在该企业工作”来衡量青年人才“企业就业的满意度”;采用“会向家人或朋友推荐或赞扬企业或单位”来衡量青年人才的“岗位满意度”。选取“人岗匹配因素”“企业平台因素”和“人才政策因素”三类影响因素回归分析青年学历人才就业的岗位满意度和企业就业满意度。主要变量定义见表2。

表2 主要变量定义

1.3 人才需求偏好的描述

①选择苏州就业原因偏好分析。被调查者中选择苏州工作的原因前三名依次为:熟悉苏州占比33.3%,生活环境好占比31.5%,文化环境好占比14.4%,而就业机会多、工作的行业在苏州平台好和创新创业环境好分别排四、五、六名,且总占比只有18.5%。前三项占到了80%,说明苏州市“人间天堂”的历史、自然条件对苏州市人才的引进加分不少;但苏州“产业集群、创新创业平台优势”的新口碑尚未形成。

②生活服务期望改善的要素分析。被调查者中选择生活期望改善的要素前四名依次是:基础配套设施占比28.2%,子女入学占比17.1%,医疗条件15.3%,人才政策14.8%。生态环境改善需求和文化建设需求排到了最后,这也和当初选择到苏州工作的原因相契合。

③在人才服务方面,期望政府应加强的工作描述。被调查者中期望政府人才服务第一项前两名依次是:就业服务占比28.7%,继续教育占比13.4%;第二项前三名依次是:继续教育占比19.4%,信息服务占比14.4%,就业服务占比13.0%。

④岗位、企业就业满意度的描述。被调查者中岗位满意度高的占比57.0%,一般的占比35.2%;企业就业满意度高的占比45.0%,一般的占比44.0%。被调查者的岗位满意度高于企业就业满意度。

2 基于SPSS的数据分析

2.1 卡方检定(Chi−Square Test)——判定两个类别变量间是否独立

假设1:岗位满意度会影响企业就业满意度

H0:岗位满意度不会影响企业就业满意度

H1:岗位满意度会影响企业就业满意度

结论:岗位满意度对企业就业满意度渐进显著性P=0.000<0.05(显著),拒绝H0。亦即岗位满意度对企业就业满意度有影响,见表3。

表3 岗位满意度对企业就业满意度卡方检定(检验1)

同样的方法可以得出表4的结论。

表4 卡方检定结果

结果分析:

①岗位和企业就业满意度:被调查者的“岗位满意度”高于“企业就业满意度”;被调查者的岗位满意度和企业就业满意度会互相影响。

②选择在苏州就业的原因:“熟悉苏州”“生活环境好”“文化环境好”三项占比超80%;而“就业机会多”“工作的行业在苏州平台好”和“创新创业环境好”总占比只有18.5%。

“创新创业环境好”的偏好集中在月收入0.8万元以上人群;“所在行业苏州平台比较好”集中在月收入0.8~1.2万群体;“就业机会多”平均分布在收入的各个阶段。

③期望生活方面改善的要素:第一是“基础配套设施改善”,第二是“子女入学”,第三是“医疗条件”。其中男性相比女性更注重“人才政策”,女性相比于男性更重视“养老条件的改善”。

④期望政府提供的人才服务:被调查者对“就业服务”需求最强烈,其次是“继续教育”;其中中收入人群对“继续教育”的需求较突出;中低收入人群对“表彰”和“技术服务”的需求比高收入群体强烈。

⑤对企业激励方式的偏好:被调查者偏好最强的是“职位晋升”;博硕人员偏好强的是“培训交流”和“带薪休假”,本科和大专偏好强的是物质报酬和精神奖励;技术岗对“职位晋升”的偏好最强,管理岗对物质报酬和精神奖励的偏好最强。

3 线性回归分析

分析一个或一个以上自变量与依变量间的数量关系,以了解当自变量为某一水平或数量时,依变量反应的数量或水平。

3.1 问题1:人岗匹配因素和政府创新创业政策因素与岗位满意度之线性回归

依变量:岗位满意度(B07)

自变量:人岗匹配因素(B01、B02、B03、B04、B05、B06)

政府创新创业政策因素(E01、E02)

由于年龄和岗位类别对岗位满意度有影响(卡方检验4和7)回归(1)~(9)分别采用全样本数据、5个年龄段的数据和4类岗位的数据(由于46~50岁只有9人,合并到41~45岁数据进行回归分析;服务岗和其他岗位人数分别为36和25人,进行合并处理),考察人岗匹配因素和政府创新创业政策因素对岗位满意度的影响[2],见表5。限于篇幅,且不影响回归结果的前提下,本报告没有做自变量的相关性分析。

表5 人岗匹配因素和政府人才政策因素对岗位满意度(B07)的影响

结论:

①喜欢工作安排因素(B01)对岗位满意度的影响。总体上回归(1)结果不显著;年龄段上结果均不显著;工作岗位上只有销售岗回归(8)在10%的水平上显著正向相关。即除销售岗位外,对工作岗位的时间安排满意程度对岗位满意程度没有影响。说明苏州市的青年学历人才敬业。

②岗位与兴趣相匹配因素(B02)对岗位满意度的影响。总体上回归(1)影响不显著;年龄段上所有结果影响均不显著;工作岗位上回归(6)管理岗在5%的水平上有显著负向影响,回归(7)技术岗在10%的水平上有显著正向影响;即技术岗越认为岗位与自己的兴趣相匹配,岗位满意度越高。原因可能是技术岗的工作比较枯燥,如果能符合个人的兴趣,能显著提高个人的岗位满意程度。

③工作充分发挥了才华因素(B03)和掌握了工作岗位的技能(B04)对岗位满意度的影响。都只有回归(3)31~35岁年龄段的结果在10%的水平上有显著影响,B03是负向影响,B04是正向影响。即越是认为岗位发挥了自己的才华,岗位满意度越低;越是认为掌握了岗位技能,岗位满意度越高。

原因可能是31~35岁的年龄段是职业生涯的集聚期,容易盲目自大,关注自己的才华是否显现,脱离实际,不利于个人的成长;如果能够脚踏实地,只关注自己是否掌握了岗位技能,就能积极学习和探索。

政府应引导企业通过座谈会、讲座等形式加强该年龄段人才的职业引导,并在社区、地铁站和公交站牌等位置投放一定数量的职业引导方面的公益公告,以此来加强该年龄段的职业自我认知。

④获得了与业绩相称的可观报酬因素(B05)对岗位满意度的影响。总体上回归(1)在1%的水平上显著正向相关;年龄段上回归(3)31~35岁群体和回归(5)41~50岁群体影响不显著;工作岗位上只有销售岗回归(8)的影响不显著。

原因可能是31~35岁的年纪在乎的是自己是否掌握了岗位技能或是否展现了才华,而不在乎收入;41~50岁的年纪会追求更好的人生层次,只在乎受人尊重。销售岗位的报酬主要是业绩提成,收入的主要部分取决于某个时点,反而对销售人员的刺激不敏感。

⑤工作中受人尊重因素(B06)对岗位满意度的影响。总体上回归(1)在1%的水平上显著正向相关;年龄段上只有回归(3)31~35岁群体影响不显著;工作岗位上只有回归(7)技术岗的结果影响不显著。

原因可能是:与影响因素B03和B04相结合,31~35岁的年龄段更关注个人是否掌握岗位或是否发挥了个人才华,而不关注其他人的评价或态度;与影响因素B02相结合,技术岗的岗位满意度会受兴趣匹配的影响,而不是别人评价或态度的影响。

31~35岁年龄段群体和技术岗群体,是政府实施创新创业人才政策的目标群体,这两个群体的岗位满意度更多地取决于个体因素,即我擅长什么,我爱好什么,而不会把精力放在需要别人的评价上。

⑥苏州市创新创业政策环境因素对岗位满意度的影响。总样本回归(1)在1%的水平上显著正向影响;年龄段上只有36~40岁回归(4)在10%的水平上显著正向影响;工作岗位上只有技术岗影响不显著。

苏州市的创新创业政策环境受到苏州就业青年学历人员的肯定(回归1显著),尤其是36~40岁年龄群体更是在创业中的主力军(回归4显著),这是苏州市一直出台优惠的创新创业政策的结果。苏州市创新创业政策的实施,通过提高在苏州就业人员的岗位满意度,实现政策实施效果;更可以通过在苏州就业人员的口口相传,吸引更多人才来苏州就业。

但是作为创新主体的技术岗位从业人员的岗位满意度却受苏州市创新创业政策环境的影响不显著,政府部门要充分认识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并进一步弄清楚技术岗位从业人员对创新创业政策环境不敏感的原因:如果是工作封闭性的原因,未接触到政策,政府部门就要加强针对技术岗从业人员进行专项宣传;如果是苏州市的创新创业政策针对技术岗位的相关政策不够,政府部门就要出台针对技术岗位从业人员的专项政策等。

⑦苏州市人才政策消费经验对岗位满意度的影响。总样本回归(1)不显著;年龄段上只有31~35岁回归(3)在5%的水平上有显著正向影响;工作岗位上结果均不显著,即总体上苏州市人才消费经验对岗位满意度无影响;只有31~35岁人群的苏州市消费经验对岗位满意度有显著正向影响。

31~35岁群体和技术岗人员都是苏州市人才政策享受的主体。人才政策消费经验对岗位满意度的影响,只有31~35岁群体是显著的,而技术岗人群是不显著的,原因可能是苏州市人才政策内容符合31~35岁群体的需求,而不符合技术岗位人群的需求。

3.2 问题2:企业平台条件因素和政府人才政策因素与企业满意度之线性回归

依变量:企业就业满意度(C06)

自变量:企业平台工作条件因素(C01、C02、C03、C04、C05)企业平台创新培育条件因素(D01、D02、D03)

政府创新创业政策因素:(E01、E02)

由于性别和教育程度对企业就业满意度有影响(卡方检验5和6),回归(10)~(15)分别采用全样本数据、性别的数据和3类教育程度的数据(由于博士学位只有5人,合并到硕士学位数据进行回归分析),考察企业平台因素对企业就业满意度的影响,见表6。限于篇幅,且不影响回归结果的前提下,本报告没有做自变量的相关性分析。

表6 企业平台度因素和政府人才政策因素对企业满意度(C06)的影响

结论:

①能够获得足够的资源,以便开展工作(C01)因素对企业就业满意度的影响:总体上回归(10)在1%的水平上显著正向相关;性别上均显著正向相关;教育程度上只有硕博群体回归(15)结果在1%的水平上显著正向相关。即在被调查者,尤其是硕博人员获得越多便于开展工作的资源,岗位满意度越高。原因可能是青年学历人才,尤其是硕博高学历人才高度敬业,对开展工作的条件比较看重。

②上司对我的工作很满意(C02)因素对企业就业满意度的影响:所有回归结果均不显著。即上司对员工工作的评价对企业的就业满意度没有影响。原因可能是换工作成本低,领导不满意,直接换工作;领导满意我才可能留下。

③工作部门/单位很融洽(C03)因素对企业就业满意度的影响:全样本(10)影响不显著;性别上结果均不显著;教育程度上只有回归(15)硕博人员在10%的水平上显著负向影响。工作遇到困难时,能在所在团队获得支持与帮助(D02)因素对企业满意度影响的结果与C03因素刚好相反。即只有硕博人员认为工作部门/单位越融洽,企业就业满意度越低;认为在工作遇到困难时,能在所在团队获得支持与帮助的可能性越大,企业就业满意度越高。其余人员的C03和D02因素对企业就业满意度均无影响。

原因可能是:硕士和博士人员在求学阶段一直是天之骄子般的存在,受到众人的关注,工作后也希望成为集体的焦点,而部门/团队的和谐对于成为这个群体焦点是反向作用的,所以对硕博人员的企业就业满意度有显著负向影响。

工作遇到困难时,能在所在团队获得支持与帮助,一方面让硕博群体感受到再次被关注,另一方面博硕群体解决问题和寻求解决问题途径方面能力强,那么对团队的帮助就特别的刻骨铭心,所以对就业企业满意度有显著正向影响。

博士和硕士类高学历群体也是苏州现创新创业的主要载体,也是苏州市引进和培育的主体;政府部门应聘请资深职业规划师强制对这个群体进行专门公益性培训,引导硕博群体建立团队观念,正视团队其他成员的贡献;另一方面,设立专门的窗口帮助解决硕博群体的困难,尤其是技术创新方面的困难:高学历技术性岗位群体,在技术创新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往往是个人甚至企业无法解决的,需要政府部门的介入,提高资源整合的效率[3]。切实帮助高学历技能岗人才关键技术问题的突破。

④工作时能获得公平的晋升机会因素(C05)对企业满意度的影响:男性相比女性更重视;硕士和博士类别,对企业就业满意度在10%的水平上,显著负向影响。说明高学历人员对在苏州工作期间所在企业的晋升机制是普遍不满的;所以应设立专门的课题研究高学历人员晋升的瓶颈问题。

⑤企业/单位提供了良好的进修学习机会因素(D01)对企业就业满意度的影响:回归(10)~(15)结果均有正向显著性影响。即对企业提供的进修机会越满意,企业就业的满意度也越高。

⑥企业/单位重视研发和产品的创新因素(D03)对企业就业满意度的影响:女性相比男性更在意;大专和硕士博士相比本科更在意。原因可能是:女性相比男性、大专学历相比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员企业荣誉感更强,认为企业的研发和创新是自己的荣誉,这样的企业才是好企业。而男性和硕士博士人员更在意个人的晋升,不太关注企业的荣誉。硕士和博士人员注重企业的研发和产品的创新主要是关注企业的发展潜力,认为企业/单位越重视研发和产品的创新,发展前景越好,对自己的发展越有利。

⑦政府创新创业政策因素(E01)对企业就业满意度的影响:总体上在5%的水平上有显著正向影响;性别上影响均不显著;教育程度上只有本科学历在5%的水平上显著正向相关。即整体上,对政府创新创业政策越满意,企业就业满意度越高;尤其是本科学历人员最敏感。原因可能是:本科学历人员是苏州市创新创业的主体,所以对政府的创新创业类人才政策比较关注。

⑧政府人才政策经验因素(E02)对企业就业满意度的影响:只有大专学历在1%的水平上显著正向相关。即只有大专学历青年人才享受了政府或企业的人才政策会显著提高企业就业的满意度。

享受人才政策的人数是30人,比例是13.9%;硕博人群享受人才政策的人数是9,比例是28.%;本科人群享受人才政策的人数是11,比例是12.1%;大专人群享受人才政策人数是10人,比例是10.8%。说明目前苏州市的人才政策的激励措施符合大专人群的需求,但不符合本科以上学历人才的需求。

3.3 回归结论小结

①青年学历人才:“获得了与业绩相称的报酬”和“工作中受人尊重”提高了岗位满意度;“能够获得足够的资源,以便开展工作”“单位提供了良好的进修学习机会”“企业单位重视研发和产品的创新”提高了企业就业满意度。而“岗位的时间安排符合我的需求”“岗位内容符合我的兴趣”“岗位发挥了我的才华”和“掌握了岗位技能”对岗位满意度无影响;“领导对我的工作满意”“工作单位部门相处融洽”“需要经常加班”“工作出色就能获得晋升机会”和“工作遇到困难时,能在所在团队获得支持和帮助”对企业就业满意度没有影响。

②31~35岁群体:“与个人兴趣相匹配”和“掌握了岗位技能”可以提高岗位满意度;“岗位发挥了才华”降低了岗位满意度;“获得了与业绩相称的报酬”和“工作中受人尊重”对岗位满意度没有影响。

③技术岗位:“与个人兴趣相匹配”和“获得了与业绩相称的报酬”可以提高岗位的满意度;其他人岗匹配因素和苏州市政策环境因素对技术岗人才的岗位满意度没有影响。

④硕博青年人才:“能够获得足够的资源,以便开展工作”“工作遇到困难时,能在所在团队获得支持和帮助”和“企业/单位重视研发和产品的创新”能提高硕博人才的企业就业满意度;“工作出色时,就可以获得晋升机会”和“和部门/单位相处融洽”会降低硕博人才的企业就业满意度。对政府创新创业政策的评价和享受苏州市人才政策对硕博人员的企业就业满意度没有影响。

⑤“对政府创新创业政策的肯定”既可以提高岗位满意度;又可以提高企业就业满意度。但在教育程度上,仅提高了本科学历人员的企业就业满意度。

⑥“享受了政府人才政策”只提高了31~35岁群体的岗位满意度和大专学历人员的企业就业满意度。

4 结论及建议

4.1 结论

通过问卷调查、数据假设检验和线性回归及其结果分析,所得主要结论如下。

第一,苏州市特色产业集群已经形成,产业发展环境良好,但相比人文和自然环境的影响力,作用一般。

第二,苏州市创新创业政策环境好,但人才政策对青年科技人才吸引作用有限:①年龄群体上目标准确:31~35岁是创新的主体,36~40岁是创业的主体,同时这两个主体既是人才政策享受的主体,又是岗位满意度最高的主体;②岗位群体上政策无区分:技术岗位应该是创新创业的主体,但对苏州市创新创业政策不敏感,且在人才政策消费比例上和其他岗位也无差别;③教育程度群体上政策目标错位:本科学历人员是创业的主体,硕博群体是创新的主体;但苏州市人才政策只符合大专学历人员的需求;④人才激励政策的供给与需求契合性不高:被调查者偏好最强的激励方式是职位晋升和继续教育,尤其技术岗群体和博硕高学历群体的偏好更强;但是苏州市的人才激励政策以住房补贴、科研补助、现金奖励等物质奖励为主,造成供需偏差;博硕高学历人才甚至抱怨自己没有获得公平的晋升机会。

第三,青年科技人才创造力和创新性都很强,但团队意识薄弱,集体荣誉感不强:青年科技人才不仅能服从企业工作安排,对加班也没有意见,不在乎工作内容是否符合个人兴趣;甚至不计报酬,无视别人的态度,只专注于工作中能否发挥自己的才华或掌握工作岗位的技能。但是集体观念不强,对上司的评价和工作部门/单位是否融洽完全不在乎;团队意识淡薄,工作遇到困难时,不会从团队中寻求帮助,也不会给团队其他成员提供帮助。

第四,青年科技人才虽然看重薪酬,但更看重企业平台的资源和研发创新能力,并能积极提升自己的能力。

4.2 建议

第一,建设良好的产业环境,形成产业集聚效应:苏州市在城市形象宣传的时,适当弱化“人间天堂”的形象,突出苏州市的特色产业;强化苏州“创业、创新之城”形象;吸引创新型企业和创业型人才的到来,完善企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和政策支持,形成特色产业集群的集聚效应。

第二,继续鼓励和引导企业搭建创新培育平台,吸引和稳定青年科技人才[4]:①政府要继续通过企业实施各类人才政策,通过对企业的税收减免和各类人才计划吸引高层次青年科技人才进入企业;②帮扶企业完善内部科研环境,形成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创新环境,鼓励青年科技人才创新和创业,如免费提供办公或实验场所和启动资金等;③企业内部要开展多元激励机制,根据企业实际,将职位晋升激励和薪酬激励相结合,交流培训和带薪休假相结合,多方面鼓励青年科技人才的创新;④设立苏州市科技攻关专窗,帮助解决个人或企业在创新过程中的难题,如共享国家建立的公共科研基础设施平台等,提高个人创新过程中的资源整合效率。

第三,优化和完善政府人才政策,弥补青年科技人才吸引和培育的不足:①加大人才政策的宣传力度,让技术岗人才充分了解人才政策的相关内容;②从年龄阶段、教育程度和工作岗位三个维度进行人才政策目标的精准测度,在梳理现有人才政策的基础上,保留目标精确和激励手段有效的政策,调整激励措施不当的政策,撤销目标错位的政策,并出台新的需要的人才政策措施。

第四,加强青年科技人才的理想信念教育,激发青年科技人才科技创新力量实现[5]:①以社区文化建设为抓手,以“四信”教育、爱国精神、创新精神、团队协作和道德修养为重点内容,进行理想信念教育;②政府聘请资深职业规划师强制性对青年科技人才强制性开展公益性职业规划培训,引导青年科技人才树立正确的职业规划目标;③引导企业通过座谈会或讲座形式对青年科技人才进行企业文化宣传和身边榜样事迹宣讲,树立青年科技人才的集体荣誉感;通过定期进行企业团建活动提升青年科技人才的团队协作意识。

猜你喜欢
科技人才苏州市岗位
苏州市纤维检验院
青春,在为国奋斗的岗位上闪光
中队岗位该如何设置
苏州市“从前慢”书吧室内设计
中芬科技产业园:科技人才与产业技术的“强强联合”
完善发现、培养、激励机制全面增强科技人才活力
科技人才是发展的推动力
宁陕农业科技人才助产业脱贫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实施HR岗位轮换 打造复合型HRM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