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基耐热性PA5T和PA5T/510的制备及性能

2022-11-23 10:05刘冰肖武宇杨蕾蕾安梦玥余子亨武怿飞徐宁卢瑞
工程塑料应用 2022年11期
关键词:聚酰胺共聚物耐热性

刘冰肖,武宇,杨蕾蕾,安梦玥,余子亨,武怿飞,徐宁,卢瑞

(太原工业学院,太原 030051)

聚酰胺,通常被称作尼龙,具有优异的物理力学性能和抗疲劳性,被广泛应用于工业领域[1]。目前,用量最大的聚酰胺品种为聚酰胺6和聚酰胺66。但随着汽车工业和电子电器领域的发展,对材料的耐热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4]。半芳香族聚酰胺相较于脂肪族聚酰胺,分子链中引入了耐热性苯环,耐热性有较大提升,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5-8]。

目前,市售的半芳香族耐热性聚酰胺主要有聚对苯二甲酰己二胺(PA6T)、聚对苯二甲酰壬二胺(PA9T)以及聚对苯二甲酰癸二胺(PA10T)[9]。其中,PA6T由于其成本具有较大优势,用量最大,但其主要原料己二胺属于石油基产品。一方面,我国对进口石油的依存度在50%以上[10],能源战略压力较大;另一方面,快速消耗的化石资源,对生态环境带来了较大影响[11-13]。戊二胺与己二胺结构相近,且其可由生物酶法制备得到,开发以戊二胺为原料的新型生物基聚酰胺材料,如聚对苯二甲酰戊二胺(PA5T),成为了众多研究者关注的热点[14]。李海杰[15]以戊二胺、对苯二甲酸和丁二酸为原料,合成了PA5T/54,并指出丁二酸基聚酰胺颜色异常是由酰亚胺封端现象造成的。杨克俭等[16]分别采用无规共聚和嵌段共聚合成了PA5T/56,并对其结晶动力学参数进行了对比分析。目前,尚无PA5T与聚癸二酰戊二胺(PA510)共聚的系统研究报道。

笔者以戊二胺和对苯二甲酸为原料,通过成盐及预聚+固相缩聚法制备得到PA5T,但其熔融温度和分解温度相近,难以对其进行挤出和注塑加工。针对上述问题,以蓖麻油基癸二酸为第三单体,合成制备了生物基耐热性聚酰胺共聚物PA5T/510。在此基础上,对其结构进行了确认表征,同时研究了癸二酰戊二胺(510)链段含量对共聚物热性能、结晶性能以及耐溶剂性能的影响,为生物基耐热性PA5T/510的合成、加工及实际应用提供参考。

1 实验部分

1.1 主要原料

戊二胺:化学纯,上海凯赛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对苯二甲酸:化学纯,上海麦克林生化科技有限公司;

癸二酸:99%,上海麦克林生化科技有限公司;

苯甲酸:化学纯,天津凯通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去离子水:自制。

1.2 主要仪器及设备

高温高压反应釜:10型,威海行雨化工机械有限公司;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ⅠR)仪:ⅠS50型,美国Thermo Nicolet公司;

核磁共振仪:AVANCEⅢHD型,美国Bruker公司;

差示扫描量热(DSC)仪:Q20型,美国TA公司;

热重(TG)分析仪:STA449型,德国耐驰公司;

X射线衍射(XRD)仪:TD-3700型,丹东通达科技有限公司。

1.3 PA5T和PA5T/510的制备

将戊二胺、对苯二甲酸、癸二酸以及0.015 mol分子量调节剂苯甲酸、100 mL去离子水加入到三口烧瓶中,开启搅拌,逐步升温至40~60℃,在此温度下反应1.5 h,调节pH值,得到PA5T/510盐乳液。具体配方见表1。

表1 PA5T和PA5T/510中各原料物质的量 mol

将各个配方的盐乳液分别加入到高温高压聚合釜中,采用N2吹扫5 min后,充N2至0.4 MPa,开始程序升温,在2 h内升温至220~230℃,随后保持釜内压力在2.0 MPa,待压力稳定,逐步放气至常压,随后持续升温至250℃,同时抽真空至-0.095 MPa,在此温度和压力下继续反应2~4 h,取出样品。

具体升温程序(聚合反应温度和压力与时间关系曲线)如图1所示。

图1 聚合反应温度和压力与时间关系曲线

1.4 测试与表征

FTⅠR表征:将物料研磨,溴化钾压片,采用全反射模式进行表征;

核磁共振氢谱表征:将少量物料溶于氘代三氟乙酸溶剂中进行表征;

DSC分析:分别将适量样品置于坩埚中,以较快速率升温至样品熔融温度以上,保持一段时间消除热历史,随后以10℃/min速率降温至常温,再以10℃/min速率升温至样品熔融温度以上,记录曲线;

TG分析:分别将适量样品置于坩埚中,在氩气氛围下,以10℃/min升温至700℃,记录曲线;

XRD测试:将物料放入凹槽后放入仪器中进行测试,扫描范围为5~80°,速度为6°/min;

耐溶剂性测试:称取一定质量不同组分的PA5T/510样品分别放入装有苯、二甲基亚砜、甲酸、四氢呋喃、甲醇、浓硫酸的容量瓶中,在室温下搅拌24 h后,观察样品是否溶解,且对其质量进行称量对比。

2 结果与讨论

2.1 PA5T/510盐和PA5T/510的FTⅠR分析

图2a和图2b分别是PA5T/510盐和PA5T及PA5T/510的FTⅠR谱图。由图2a可见,位于2 187 cm-1处的峰是NH3+的倍频和合频吸收峰,1 638 cm-1处为戊二胺和羧酸缔合后的峰。上述分析证明确实合成了PA5T/510盐。从图2b可以发现,位于3 301 cm-1附近是酰胺键N—H伸缩振动特征峰,位于2 922 cm-1和2 849 cm-1附近的是亚甲基(—CH2—)伸缩振动特征峰。酰胺Ⅰ到Ⅴ带分别位于:1 631 cm-1(酰胺Ⅰ带:C=O的伸缩振动特征峰),1 545 cm-1(酰胺Ⅱ带:N—H的面内弯曲振动特征峰和C—N伸缩振动特征峰),1 287 cm-1(酰胺Ⅲ带:C—N的伸缩振动特征峰和C—H面内弯曲特征峰),1 016 cm-1(酰胺Ⅳ带:C—CO的伸缩振动峰),731 cm-1和677 cm-1(酰胺Ⅴ带:CH2摇摆振动和N—H面外弯曲振动)[17-19]。此外,图2a中位于2 187 cm-1的峰是NH3+的倍频和合频吸收峰,其在图2b中消失,证明确实合成了生物基PA5T/510[20]。

图2 PA5T/510盐和PA5T及PA5T/510的FTⅠR谱图

2.2 核磁共振氢谱分析

图3 为PA5T和PA5T/510的核磁共振氢谱图。图3中,位置1对应为苯环上的H,位置2为与苯环相连的酰胺键后戊二胺上第一个亚甲基上的H,位置3为戊二胺上第二个亚甲基上的H,位置4为戊二胺上第三个亚甲基上的H。与PA5T的曲线相比,PA5T/510的核磁共振氢谱上多出了位置5的峰,该峰对应癸二酸上与酰胺基相连的第一个亚甲基上的H。上述分析进一步证实了PA5T和PA5T/510的结构[6]。

图3 PA5T和PA5T/510的核磁共振氢谱图

2.3 DSC分析

图4 为PA5T和PA5T/510的结晶曲线图。从图4可以看出,当510链段物质的量不高于0.5 mol时,随着510链段含量的增加,共聚物结晶峰逐渐变宽,而当510链段物质的量达到0.6 mol时,结晶峰又变窄。这是由于当510链段含量较低时,对苯二甲酰戊二胺(5T)链段占主体,510链段的加入破坏了聚合物分子链的规整性,晶体不完善比例增加,因此结晶峰逐渐变宽,而当510链段物质的量大于0.5 mol时,510链段占主体,此时分子链规整性又相对变好,故结晶峰变窄。从图4中还可以看出随着510链段含量的逐渐增加,共聚物的结晶峰逐渐向低温方向移动。这是柔性510链段的加入对聚合物分子链的刚性以及规整性综合影响所致。

图4 PA5T和PA5T/510的结晶曲线图

图5为PA5T和PA5T/510的熔融曲线图。从图5可以看出,随着510链段含量的增加,共聚物的熔融温度呈明显下降趋势,当510链段物质的量分别达到0.3,0.4,0.5,0.6 mol时,PA5T/510熔融温度较PA5T分别下降了47.41,75.23,86.05,117.84℃。这主要是由于当510链段物质的量低于0.5 mol时,510链段的引入破坏了PA5T分子链的规整性,造成其结晶度下降,同时柔性510链段的引入造成共聚物耐热性苯环的密度降低所致。而当510链段物质的量高于0.5 mol时,熔融温度降低主要是共聚物分子链柔性增强所致。这与很多半芳香族共聚酰胺的报告一致[1,5-6,21]。

图5 PA5T和PA5T/510的熔融曲线图

2.4 TG分析

图6 和 图7为PA5T和PA5T/510的TG和DTG曲线。由图6和图7得出的聚合物的热分解5%温度、最大热失重速率温度以及由图5得出的熔融温度列于表2。从表2可以看出,与PA5T相比,PA5T/510的熔融温度明显降低,而其热分解5%温度、最大热失重速率温度并未出现明显下降。与PA5T相比,PA5T/510具有更宽的加工窗口。

图6 PA5T和PA5T/510的TG曲线

图7 PA5T和PA5T/510的DTG曲线

表2 PA5T和PA5T/510的熔融温度和热分解温度 ℃

2.5 结晶性能分析

图8为PA5T和PA5T/510的XRD图。从图8可以看到,当510链段物质的量不超过0.5 mol时,随着510链段含量的增加,共聚物的结晶能力呈下降趋势,当510链段物质的量超过0.5 mol时,共聚物结晶能力又变好,这与上述DSC分析中结晶峰宽的变化趋势一致。

图8 PA5T和PA5T/510的XRD图

2.6 耐溶剂性分析

PA5T和PA5T/510的耐溶剂测试结果见表3。从表3可以看出PA5T和PA5T/510不溶于苯、二甲基亚砜、甲酸、四氢呋喃和甲醇,仅溶于浓硫酸,总体上PA5T和PA5T/510具有较好的耐溶剂性。

表3 PA5T和PA5T/510的耐溶剂测试结果

3 结论

通过成盐及预聚+固相缩聚法合成了生物基耐热性PA5T/510,采用DSC法、TG分析以及XRD仪对其熔融温度,热稳定性能以及结晶性能进行了测试,同时对其耐溶剂性进行了表征分析。结果显示,相较于PA5T,PA5T/510具有较宽的加工窗口;随着510链段含量的增加,PA5T/510熔融温度、结晶温度逐渐降低,结晶能力先降低后升高,这是分子链柔性和排列规整性综合影响的结果;当510链段物质的量为0.4 mol时,共聚物仍具有较高熔融温度(278.50℃);PA5T和PA5T/510均具有良好的耐溶剂性。

猜你喜欢
聚酰胺共聚物耐热性
阻燃型玻纤增强聚酰胺门窗隔热条的研制及性能
含长碳链季铵盐的丙烯酰胺类共聚物的合成及其水溶液特性
半芳族共聚酰胺合成及表征
生物基聚酰胺56纤维在纺织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
我国聚酰胺6产业链的发展现状
RAFT 聚合制备丙烯酸酯嵌段共聚物的研究
水解度对AM—DB/BS14共聚物耐温抗盐性能的影响
聚碳酸酯对聚偏氟乙烯-六氟丙烯共聚物结构和介电性能影响的研究
高温胁迫对胭脂花叶片细胞膜透性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