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时工作井变更为永久工作井在供水工程中的应用

2022-11-23 10:39林诗然
黑龙江水利科技 2022年10期
关键词:蝶阀边墙试验段

林诗然

(广东省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广州 510635)

1 工程概况

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工程是为优化配置珠江三角洲地区东、西部水资源,从珠江三角洲网河区西部的西江水系向东引水至珠江三角洲东部,主要供水目标是广州市南沙区、深圳市和东莞市的缺水地区。

试验段项目是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工程的一部分,位于深圳分干线末端。深圳分干线起点为罗田水库南侧新建的罗田加压泵站,终点为公明水库,长11.9km,设计输水流量30m3/s,前段7km采用钻爆法施工,后段4.9km采用盾构法施工。试验段项目长1.67km,由盾构隧洞、公明水库进库闸和2座盾构施工工作井组成。其中一座临时盾构工作井(SY01#),因增设检修蝶阀需要变更为永久工作井[1-2]。

本次变更,将原本的临时井改为永久井,导致需要拆除井内底板及对撑,重新加上底板、边墙和对撑;为满足蝶阀的起吊安装要求及进库闸配电房的布置,需要增加上部结构、安装间和副厂房;因配电房需要在井内设置电缆夹层;为满足井内检修设置了楼梯和集水井;为满足防洪要求设置了防洪闸门和水下墙;考虑到SY01#出发井位置偏远,市政水头不够,为满足给排水及消防要求设置了水泵房;为满足上部结构美观及通风采光的要求进行建筑设计。

2 试验段SY01#出发井原设计方案

试验段SY01#出发井布置于公明水库坝后,平面外尺寸(长×宽)32m×15.4m,内尺寸(长×宽)20.0m×13.0m,顶部高程35.5m,井底高程18.0m,井深17.5m。SY01#出发井为盾构双向始发工作井,盾构机首先由该井向公明水库库内掘进,到达接收井2#后吊出,然后重回该井始发,向SY01#出发井掘进。出发井为地下连续墙和内支撑结构,连续墙厚度1.0m,井内转角处混凝土支撑尺寸1.0m×1.2m,层间间距4.0~4.5m,洞口处设置素混凝土墙加固,墙厚1.2m。

3 试验段SY01#出发井变更后的设计方案

试验段SY01#出发井调整为永久结构,拆除原底板和混凝土支撑,在井内重新布置底板和边墙,增加上部结构和桥机。在井内原有管道上增设检修蝶阀。底板和边墙平面外尺寸(长×宽)30.0m×13.4m,内尺寸(长×宽)27.6m×11.0m,底板顶部高程19.3m,底板底高程17.3~18.3m,底板厚度1~2m,在检修阀区间的底板厚度2m。边墙顶高程35.5m。检修阀区间以外钢管采用外包混凝土,外包混凝土顶高程为27.3m。在井的顶部高程35.5m处设置安装间和副厂房,安装间和副厂房之间留出吊装区间。在副厂房以下32.5m处设置电缆夹层。在安装间以下32.5m处设置混凝土支撑。沿吊装区间边墙设置楼梯,从井的顶部通往底部。在检修阀区间设置集水井,集水井深度1m,平面尺寸(长×宽)2.0m×2.0m。操作层四周设置水下墙和防洪钢门,水下墙和防洪钢门顶高程为39.5m。上部结构位于操作层高程35.5m以上,包括牛腿柱、T型梁和轻型钢屋面[3]。

4 基本资料

4.1 特征水位

试验段SY01#出发井厂区防涝水位(P=0.33%)为39m。

4.2 工程地质

4.2.1 试验段线路工程地质条件评价

试验段位于深圳市光明新区,沿线为山间盆地,地形较平缓,沿线地表多为菜地,少量果林。原地形地貌已被人为改造,现状仍见有人工堆填、开挖施工,现状地面高程多为15~21m,临近公明水库残丘部分,高程为30~73m。

根据钻孔揭露,覆盖层厚度约2~8m,局部揭露达15.1m(ZKCF51)主要为第四系填土层及坡积层。填土层主要为砾质黏土,夹有碎石块,欠压实状;坡积层主要由红黄色砂砾质黏土组成,局部夹有少量块石,可塑状为主,黏性好,干强度较高。

下伏基岩为中元古代长安组(Pt2c)片麻岩,沿线全风化带较厚,揭露厚度10~43m,强风化呈薄层分布为主,较连续,厚度多在1~3m,局部7~10m,弱风化带未揭穿。沿线全风化带起伏较大,风化深厚、不均,局部含有较多强及弱风化岩,存在球状风化现象;强风化带分布不稳定,完整性差,岩质较软-较硬;弱风化带上部岩石完整性较差,下部完整性较好,岩质坚硬,声波测试纵波速度平均值4429m/s,范围值为3968~4695m/s,完整性系数平均值是0.65,岩体完整程度为较完整,岩石磨蚀性指标CAI值为3.42,磨蚀性等级为高,石英矿物含量约30%~35%,饱和单轴抗压强度为110~150MPa。

总之,试验段位于公明水库下游山前盆地,地形较平坦,现为菜地,地下水富集,地下水位较高。盾构隧洞穿过的围岩软硬变化较大,施工难度大,应特别注意在全风化带存在的球状风化现象,施工时应采取超前钻探等措施,探明风化夹层及球状风化情况。

4.2.2 各岩土层主要物理力学参数

根据室内岩土试验成果统计和现场试验结果,类比相关工程经验,提出各岩土层的物理力学参数建议,各岩土层主要物理力学参数建议值表,见表1;岩石物理力学参数建议值表,见表2;各岩土层开挖边坡参数建议值表,见表3。

表1 各岩土层主要物理力学参数建议值表

续表1 各岩土层主要物理力学参数建议值表

表2 岩石物理力学参数建议值表

表3 各岩土层开挖边坡参数建议值表

4.3 设计规模和建筑物级别

深圳分干线(罗田水库-公明水库段)设计输水流量为30m3/s,根据《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公明水库进库闸及附属建筑物为2级建筑物。

4.4 工程合理使用年限

试验段主要建筑物合理使用年限为100a。

5 试验段SY01#出发井变更设计

5.1 试验段SY01#出发井抗浮稳定、地基应力计算

5.1.1 基本组合

1)完建工况:结构自重。地下水取与工作井底板齐平。

2)设计运用工况:结构自重、管内水重和浮力。底板排水孔封堵完毕,地下水位地下水位按低于地面0.8m考虑。

5.1.2 特殊组合

1)检修工况:结构自重和浮力。底板排水孔封堵完毕,地下水位地下水位按低于地面0.8m考虑。

2)校核水位运用工况:结构自重、管内水重和浮力,底板排水孔封堵完毕,水位采用厂区防洪水位。试验段SY01#出发井抗浮稳定计算结果表,见表4。

表4 试验段SY01#出发井抗浮稳定计算结果表

参照《泵站设计规范》,工作井抗浮稳定安全系数的允许值,不分级别和地基种类,基本荷载组合下≥1.10,特殊荷载组合下≥1.05。

经计算,各工况抗浮满足规范要求。试验段SY01#出发井建基面为全风化土,承载力特征值180~250 kPa,因此,满足设计要求,无需进行地基处理。

5.2 试验段SY01#出发井结构计算

试验段SY01#出发井采用矩形敞口水池进行结构计算。水池长度30m,宽度13.4m,高度16m。计算工况:池内无水,池外填土。由于工作井顶部设置了混凝土楼板和支撑梁,故井壁顶部按照简支边界考虑,不考虑其它高程的混凝土支撑梁。

5.3 底板结构计算

试验段SY01#出发井底板面高程19.3m,底板厚1m。

1)计算断面选取:底板按四边固定,计算跨度:长28.8m,宽12.2m。按单向板计算。参考《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手册》矩形水池进行计算。

2)荷载计算:运行期井内无水,底板荷载为:自重、回填混凝土重、水压力,地下水平地面为16m。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时的荷载分项系数:自重及回填混凝土重取1.05,水压力取1.1。底板荷载计算表,见表5。

表5 底板荷载计算表

3)内力计算:

底板内力结果表,见表6。

表6 底板内力结果表

5.4 边墙结构计算

试验段SY01#出发井边墙厚1.2m,顺水流方向边墙长度30m,高度16m;垂直水流方向边墙长度13.4m,高度16m。

1)计算断面选取:边墙按三边固定,定边简支。顺水流方向边墙计算跨度:长度28.8m,高度15m。垂直水流方向边墙计算跨度:长度12.2m,高度15m。按双向板计算。参考《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手册》矩形水池进行计算。

2)荷载计算:运行期井内无水,边墙荷载为:土压力、水压力,地下水平地面为16m。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时的荷载分项系数:土压力为1.2,水压力为1.1。墙侧向土压力荷载计算表,见表7。

表7 边墙侧向土压力荷载计算表

3)内力计算:底板内力结果表,见表8。

表8 底板内力结果表

6 变更影响分析及结论

试验段SY01#出发井调整为永久结构,增加了停水检修的功能。增设蝶阀为深圳分干线增加了一道保障。

调度方面:增设的蝶阀只有在进库闸无法下闸的特殊情况下,才进行关闭。蝶阀本身的检修,必须在停水期开展,当蝶阀发生漏水等故障时,需要深圳分干线进行停水检修。

变更方案对总工期无影响。变更方案对当地的生态环境影响较小。

猜你喜欢
蝶阀边墙试验段
广 告 索 引
消力池贴坡式混凝土边墙稳定复核
跨声速风洞槽壁试验段流场品质提升措施研究
浅谈挤压边墙混凝土施工方法
跌坎式底流消力池边墙突扩宽度对池长的影响研究
Predictive factors of histological response of colorectal liver metastases after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河谷地形对面板混凝土堆石坝边墙施工期挤压形变规律的有限元分析研究
HL-2M真空室试验段制造工艺技术
基于蝶阀的优化设计研究
能源监控管理系统在沪宁高速公路照明试验段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