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道整治工程的勘察设计QES管理体系探究

2022-11-23 10:40高仁杰范立柱吴绍祝
黑龙江水利科技 2022年10期
关键词:涵闸环境因素危险源

高仁杰,范立柱,吴绍祝

(广东河海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广州 510000)

0 引 言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持续发展,越来越多的勘察设计单位也不断蓬勃发展。因为勘察设计是工程建设周期的最初始阶段,对工程建设有序推进提供了关键依据和技术支撑,所以勘察设计的质量往往决定了工程建设的整体质量,提升质量管理显得十分重要。为了确保工程建筑整体质量、维持建设行业的健康发展,越来越多的勘察设计单位开始加强质量管理工作[1]。其中QES管理体系的研究应用最为广泛,在不同程度上达到了提升质量管理的目标。

文章首先结合工程背景探讨了工程现状,进而对工程重难点进行分析。结合相关规范和项目经营目标提出来管理目标,明确了项目环境因素与危险源的辨别内容个控制措施。结合管理目标,提出了并提出相应的管制控制措施如定职定责、勘察和设计阶段的控制内容,最后对管理结果进行评估。各项管理目标均符合要求,为类似工程提供一定的参考和设计依据[2]。

1 工程概况

1.1 工程背景

青年圳位于广州市黄埔区,是乌涌左支左岸的一条排洪渠,发源于广州乙烯有限公司附近,总体为东北~西南走向,流经广州乙烯有限公司、姬堂社区、碧山村,最后汇入乌涌左支。青年圳全流域面积为 2.19km2,河长约 2.486km,坡降约3.06‰。青年圳汇入乌涌左支河口处现状建有涵闸一座,涵闸孔数为2孔,总过水净宽为4.0m。

本项目通过对青年圳进行达标整治,提高河道防洪排涝能力,改善区域水环境。按照防洪标准为 20a一遇,堤防等级4级,主要建筑物级别4级,次要建筑物级别为5级,整治河涌长度1238.2m,包括堤防、景观绿化建设等;拆除现状水闸2座,拆除并新建交通桥2座,拆除现状穿堤涵管33座,改造穿堤管涵8座、新建5座。

1.2 工程现状

1)现状青年圳下游两岸防洪标准低,近年来水患严重。青年圳下游两岸现状地面标高4.86~7.73m,尤其是下游左岸紧邻乌涌左支的碧山新村地面标高不足5m,地势较低,而乌涌左支青年圳河口段20a一遇设计洪水位5.67m。近年来水患严重,每年龙舟水时期,当流域内发生大暴雨时,青年圳受乌涌左支水位顶托造成碧山新村内涝,原本的小区围墙也被当成防洪墙使用。

2)现状河口处涵闸阻水严重,功能发生变化。现状青年圳汇入乌涌左支河口处现状建有涵闸一座,涵闸孔数为2孔,总过水净宽为4.0m,涵闸净宽相比河道缩窄较多,排涝时阻水、壅水严重。

本次青年圳整治防洪排涝标准与现状乌涌左支一致(均为20a一遇),青年圳河口涵闸防洪功能已基本丧失,并且排涝时阻水、壅水严重。现状青年圳河口涵闸原设计功能除防洪排涝外还有节制灌溉的功能,同时中游的姬堂小学平板闸也是以节制灌溉的功能为主,但是随着城市化进程,整个乌涌流域的水闸原有节制灌溉功能大多已丧失,青年圳河口涵闸、姬堂小学平板闸也不例外,已无存在的必要性。

3)河道上游冲刷严重,浆砌石护岸质量较差。青年圳两岸多为相关单位自建直立式挡墙,挡墙质量较差,埋深不足,由于河涌上游纵坡较大,河道较窄,河水流速较大,对两岸挡墙墙趾冲刷影响较大,同时由于部分岸顶相关单位自行填高地面,导致挡墙出现塌方现象[3]。

4)河道阻碍行洪的建筑和生活垃圾、杂草、杂树、违章建筑等较多。虽然青年圳两岸已经设置河道管理的界桩,但是河道管理范围内弃置、堆放的阻碍行洪物体,建设的妨碍行洪建筑物、构筑物的情况较多。同时,现状长德街跨河桥、碧山沙园东路跨河桥过流断面较小,桥面高程较低,均不满足防洪排涝的要求。

3 QES管理体系

3.1 管理目标

1)所有设计图纸、文件和报告根据相应的规程、规范要求的深度和精度和设计质量体系文件为设计运作的准绳,确保设计产品的质量符合要求。

2)总结类似工程的经验和教训,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加以改进和优化,力求达到设计合理、施工方便、投资节省的目的。

3)设计工作中要与业主密切配合,充分听取业主的意见和建议,树立为用户服务的思想,在技术上可行的前提下,尽量采纳业主的合理化建议。

4)确保合同执行完成,产品服务满足业主要求,项目组成员考核满足部门及公司要求,QES主要风险和机遇应对率100%,无ES责任事故,产品合格率100%。

3.2 项目环境因素和危险源辨识

3.2.1 项目环境因素识别与控制

根据公司提供的通用环境因素识别清单,本项目主要涉及的以下4大类环境因素:办公、生活场所的环境因素;工程勘察、测绘、水土保持监测过程的环境因素;勘察、测绘产品的环境因素;工程设计、工程咨询产品的环境因素。通过对环境影响的因素评价,判断出重要环境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具体内容如下。

1)勘察方面:保证资金投入,使勘察精度达到各个阶段的规范要求,布孔合理,达到全面控制的要求;少占用土地,少破坏植被;控制油污、泥浆污染当地水源、土地等等。

2)设计方面:资料的合理性、代表性等的检查;对于水文资料不完整的中小河流,先采用合适方法计算出设计洪水流量,查水位流量关系曲线确定设计洪水水位;在遵循“综合利用,因地制宜;规划协调,管理统一;集中开发,连续施工;“龙头”优先,重视调节;速度较快,突出效益”基本原则前提下,结合河流自然特征合理确定水能梯级开发调度方式;充分考虑环保、生态影响的总图、专项规划或工程任务和规模论证等等。

3)办公方面:减少空调器的使用时间,在减少电能消耗的同时,可以减少热排放、噪音排放、废水排放,减少制冷剂泄漏的可能;推行节约用水,减少废水、污水的排放等等[4]。

3.2.2 项目危险源识别与控制

根据公司提供的通用危险源辨识清单,本项目主要涉及的以下3大类环境危险源:办公、生活场所危险源;工程测绘危险源;工程勘察危险源。通过对可能导致的事故/伤害作业条件危险评价,判断出是否为不可接受风险危险源,确定已有的控制措施以及计划改进的措施,具体内容如下。

1)勘察方面:事先了解崩塌区岩石情况,对可能产生塌方的岩石禁止敲击;好安全警示,作业时安排专人警戒;做好地下管线的排查工作,做好标识,避开地下管线等等。

2)工程测绘方面:作业前准备好防护装备,作业中强制穿戴;事先了解陡坡、悬崖的情况,选择合理、安全可靠的线路、站立点、立尺点。采用安全绳辅助;选择适当的位置摆放警示牌,做好安全警示,车辆密集的地方安排专人警戒等等。

3)办公生活方面:选择办公和生活用房时,应同时考虑室内通道、门符合消防要求,室内配置合格的消防器材;由公司统一购买有安全认证的产品;定期检查及更新设备;下班后自觉关闭电源;张贴警示牌等等。

4 管理控制措施

4.1 职责划分

主要岗位及QES职责,岗位与职责分工表,见表1。

表1 岗位与职责分工表

4.2 勘察阶段控制

1)地勘钻孔已经进场,需要在近期尽快先提供地质钻孔柱状图作为建筑物基础的设计依据,在设计成果提交前一周应提交完整地质勘察报告;

2)两岸管线较多且复杂,对设计施工影响较大,应查明地下管线的平面位置、高程、埋深、走向、规格、材质、管线性质、权属单位以及管线附属构筑物信息,并编绘以地形图为载体的综合地下管线图。

4.3 设计阶段控制

1)堤岸形式设计:根据堤段所在的地理位置、堤址地质、筑堤材料、水流及风浪特征、施工条件、运用和管理要求、环境景观、工程造价等因素,除险加固项目采用直墙式、斜坡式和复合式三种断面进行比选。为满足生态及景观要求,方便周边居民休闲活动,同时便于就地取材并减少工程投资,选用斜坡式断面。由于建设范围内存在部分路段紧邻居民的养殖鱼塘,为尽可能减少工程占地,该段邻近鱼塘侧采用直墙式断面、背水侧采用斜坡式断面结合的断面形式。通过综合比选确定本除险加固项目断面形式主要采用斜坡式断面形式,其中,紧邻鱼塘段采用复合式断面形式。

2)防渗形式设计:参照现有已建工程,堤防中的堤身截渗措施主要有黏性土防渗斜墙、土工膜防渗斜墙及垂直防渗墙3种形式,堤基截渗措施主要有临水侧防渗铺盖、背水侧水平盖重及垂直防渗墙三种形式。由于为除险加固工程,现状堤身断面尺寸不一,无法有效保证迎水侧防渗斜墙尺寸;堤后又为基本农田,无法设置水平盖重;因此堤身、堤基防渗推荐使用垂直防渗墙。

4.4 管理结果评估

针对项目进行了风险识别并制定了相应的措施,QES主要风险和机遇应对率100%。ES责任事故为零,项目实施前,通过教育培训增强项目组成员安全责任意识,项目在实施过程中未发生责任事故。经考核,成果交付前严格执行了三级校审,并开展内部预评审、组织专家评审,能够按照合同约定的时间节点交付满足质量要求的成果,产品合格率100%。通过电话回访,反馈良好;经满意度调查,顾客满意率达85%以上。

5 结 论

由于我国现阶段发展需要,河道整治工程建设项目数量持续增加。工程勘察和设计阶段是项目确认可行后的首要环节,为施工提供指导和依据。因此,勘察设计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为了提高工程建设质量,确保勘察设计质量是十分重要的,因此需要提出行之有效的控制管理措施,获得更好的建筑效益。文章结合工程背景,提出了并提出相应的管制控制措施如定职定责、勘察和设计阶段的控制内容,最后对管理结果进行评估。各项管理目标均符合要求,为类似工程提供一定的参考和设计依据。

猜你喜欢
涵闸环境因素危险源
对某企业重大危险源核查引发的思考
中小型涵闸的安全运行与除险加固
桥式起重机使用环节重大危险源辨识研究
穿堤涵闸渗透变形分析与加固
铁路工程施工危险源辨识的研究
论庭院花卉种植的环境因素
家庭结构不健全的环境因素对孩子的影响
可靠性工程之环境因素分析与控制*
中小河流治理项目堤防穿堤涵闸处理方法
免耕播种实践及其对小麦生产环境因素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