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留白”有余韵
——以五年级古诗词为例

2022-11-24 01:54姜新慧江苏省南通市城中小学226300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2022年18期
关键词:留白首诗意境

姜新慧(江苏省南通市城中小学 226300)

古诗词留白给学生的理解、想象、思考留下许多空间,学生可以通过自我构建,重塑对诗词本身的认识,以及充满个性化的认知,加强诗词的表现张力。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可以从内容、插图、意境、情感四个切入口着手,开发学生的抽象思维,提升学生对古诗词的品读、理解、鉴赏能力。

一、由言入文,扩充内容留白

古诗词由于格式的规定,文字空间有一定的限制,如何在有限的字数中完成作者的自我表达是一门精简的学问。因此,作者对于内容的取舍,一定是经过精心设计的。这也就造成了古诗词中的一些次重要的、繁杂的内容被隐藏,这也就是所谓的内容上的留白。在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挖掘这些留白内容,帮助学生理解。

例如,五年级下册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这首诗,就留有许多内容上的空白。这首诗叙述的是诗人听闻收复失地后的喜悦心情与行为,诗中出现了许多地名,如剑外、蓟北、巴峡、巫峡、襄阳、洛阳等,这些地名的出现,与“安史之乱”这段历史密切相关,这段历史就是诗词中的内容空白。首先,在教学时,教师需要让学生在预习中通过查找资料等方法了解唐朝这次叛乱给百姓带来的巨大伤害,了解诗人颠沛流离的经历,这样才能深入理解诗人为何会“喜欲狂”。其次,诗词开篇的“忽传”“初闻”,写出了战乱之久,作者才会“涕泪”流,这里也是内容上的留白,教师可以借此引导学生想象战乱的长久与惨烈,体会诗人心中难以抑制的激动与狂喜。

可见,诗词内容的留白处有时正是学生理解的关键所在,在教学时,教师需要帮助学生想象、补充这些省略的内容,由言入文,从而串联、扩充整首诗词的内容,更深入理解,为整首诗词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品画悟诗,描绘插图留白

“留白”最初是绘画中的手法,后在古诗词中使用,可见诗词与绘画在艺术上有着相通之处,这也是人们常说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因此,借助书上的插画理解诗词,也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手段。在教学时,教师要充分运用插图这种辅助工具,带给学生一种审美促成的理解与享受。

例如,五年级上册的《长相思》这首诗,描写的是戍守边疆的战士在寒冷的夜晚思念家乡,辗转难眠。诗词中的意象描写虚实结合,因此,书上配的插图也显得淡雅朦胧:以铺开的小白点代表风雪,远处的帐篷是模糊的淡影,隐隐约约透出暗暗的灯光,远处几笔勾勒出高山与险途的痕迹……画风较为写意,恰到好处的留白给学生留下许多想象的空间。在教学时,教师可以设计这样一个环节,让学生讨论,这幅插图上还可以添加什么内容呢?有学生说,可以在帐篷或远山、树木上画一些白雪,或者将帐篷画倾斜一点,表现它摇摇欲坠的样子,这样突出风雪的大,体现边塞的环境恶劣;有的说,可以画一些孤单寒冷的人物,他们神情悲伤、寂寞,有的在落泪,有的在包扎伤口,表现战争的残酷,体现他们思乡的情感;还有的说,可以将远方的高山画得再险峻些,道路画得再充满荆棘一些,这样更凸显前方路途的艰难……其实,插图留白符合诗词隽永的情境,而学生正是基于对诗词内容的理解才能描绘出插图的留白,在教学时,教师巧妙运用插图留白,不但丰富了教学的形式,更充分激发出学生无穷的想象。

三、以象抵境,感知意境留白

古诗词常常是含蓄隽永的,许多意境也可能是虚幻、跳脱、无拘无束的,这使得学生在学习古诗词时,可能会难以理解,不容易进入诗词的意境中。教师需要通过可感的具体的意象的解读,帮助学生构建贴合诗词的情境,依靠对具象的深层感悟,捕捉最深处的意境,从而实现与诗人的精神交流。

例如,五年级上册的《枫桥夜泊》,这是一首羁旅诗,全篇以“愁”字为眼,表达作者在“安史之乱”后飘无定所的家国之忧。全诗前幅以写景为主,布景密度很大,但除却一个“愁”字,再无一言直接表现作者萦绕心头的缕缕忧思,此时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抓住具象进入诗的意境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诗中描绘的让自己印象深刻的景物,说一说自己的感受。有学生回答,诗的第一句中“月落”与“霜满天”,看似一种直白的自然环境描写,但仔细品来却感觉月光寂寥清冷,白霜落寞凄凉,萦绕的是一种凄清的氛围。“乌啼”是一种听觉上的意象,好像瞬间划破寂静的夜空,衬托寒夜的悲伤。第二句中“渔火”是一种视觉上的意象,写出船上透出的微弱的灯光,与作者“愁眠”相呼应,表现一种孤独忧愁难以入眠的心境。紧接着,“寒山寺”出现,一个“寒”字瞬间加深诗的凄清之感,“夜半钟声”也远远地传到诗人的船边,似乎与诗人心中的叹息相呼应……

可见,虽然古诗词的意境是悠远深邃的,但只要抓住一些具体意象的解读,进入诗人“欲说还休”的情境中并不难,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以象抵境,感知意境留白。

四、借词融情,体会情感留白

借诗抒情是文人墨客表达思想与情感的重要手段,诗词是联通作者与读者情感的通道。然而,很多时候古诗词并不会直抒情意,作者深沉而内敛的情感常常隐藏在诗中的字里行间。因此,在教学时,教师要逐步引导学生感受诗中所蕴藏的情感,从而让学生由内心产生共鸣,体会古诗词中的真意。

例如,五年级下册《从军行》是王昌龄的边塞诗代表作之一。盛唐时期,国力十分强盛,统治者锐意进取,致力开疆拓土。这首诗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而出,饱含了作者满腔保家卫国、建功立业的爱国之情。在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一些影视、图片、文字等资料,让学生对当时的国情有充分的认识,了解作者的创作背景。紧接着,教师要带领学生借助字词理解这首诗的情感,如诗的前两句中,“长云”“暗”“雪山”“孤城”等字词,描绘了青海湖上空乌云浓密,连绵的雪山却一片黯淡,边塞的孤城与玉门关遥遥相望的情景,营造了边塞之地苦寒、孤冷的氛围。诗的后两句,“百战”“穿”“终”等字词写出了在这样的环境下,戍守边关的将士们却视死如归,表达他们不消灭敌人绝不回家的决心,表达作者的敬佩与感动。这样,环境与人物的情感就相统一了,作者也借将士们表达心中所想。

综上所述,留白作为古诗词中常用的艺术手法,大大增添了古诗词的韵味,是一种中国式的表达方式。陶行知先生说过:“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教师要创造条件、创新方法,引导学生充分感知、开拓思维、调动想象填补空白,让古诗词成为学生触摸历史、联结文化的载体,助力学生真正走进中华古典文化,感受别样风采。

猜你喜欢
留白首诗意境
《上课没人抢》
诗的艺术精髓在“意象”与“意境”
苏轼词中的时空与意境
意境的追寻与创造(外一篇)——钱起《省试湘灵鼓瑟》
诗词之美,不唯意境(外一则)
“留白”在中国山水画中的重要作用探讨
过得再粗糙,心里也要有首诗
秋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