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关于历史人物评价的重要论述及其现实意义*

2022-11-24 10:45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科学历史评价

邹 阳

(福建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 福州 350117)

研究历史离不开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如何科学地认识和评价历史人物?如何客观地看待他们的历史活动?这不仅仅是单纯的学术领域或普通的历史研究的议题,也是关乎我们党和国家根本性、全局性、长远性的政治立场问题。对此,我们在任何时候都要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都要以历史事实为根据,都要坚决抵制历史虚无主义带来的危害。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多次出席纪念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诞辰周年座谈会,以卓越的历史认识,深刻阐明了关于如何科学评价历史人物的重大命题。我们要深入贯彻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以严谨、科学、公正的态度认识历史人物,旗帜鲜明地反对历史虚无主义错误思潮,自觉树立正确党史观。

一、科学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原则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关于历史人物评价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我们能够客观、公正地认识历史人物提供了基本原则和指导方针,丰富和发展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具有深刻的方法论意义。新形势下,科学评价历史人物应当遵循全面性、历史性、辩证性的基本原则。坚持这些基本原则是客观认识历史人物的重要前提。

(一)全面性原则

评价历史人物应坚持全面性原则。坚持全面性原则是正确认识历史人物的必要前提。因而,习近平在评价历史人物时,充分、全面地考察和分析了历史人物的时代境遇、是非功过和历史功绩。

坚持全面性原则,一是要全面、深刻把握历史人物所处的时代境遇。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遇到了挫折,其中固然与毛泽东的主观想法有关,但和当时复杂的国内和国际形势是密不可分的。二是要全面、客观看待历史人物的是非功过。评价历史人物既要肯定其丰功伟绩,也要指出错误以积累经验继续向前迈进。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上指出:“毛泽东同志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革命的成功、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展开,为实现中华民族独立和振兴、中国人民解放和幸福,作出了彪炳史册的贡献。”[1]54同时,对于领袖人物的失误,习近平采取郑重和严谨的立场,秉持着“敢于承认”“正确分析”和“坚决纠正”的科学态度,指出了毛泽东晚年走过的弯路。三是要全面地评价历史人物的历史功绩。评价历史人物的伟大贡献需全面,不能管中窥豹。在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习近平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和“改革开放新时期”三大时期全面评述了邓小平卓越的历史功绩,并从中国和世界的角度出发,深刻指出:“邓小平同志的贡献,不仅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历史命运,而且改变了世界的历史进程。邓小平同志赢得了中国人民衷心爱戴,也赢得了世界人民广泛尊敬。”[1]78以上这一系列重要观点,正是体现了习近平评价历史人物所坚持的全面性的基本原则。

(二)历史性原则

马克思曾说过:“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2]因而,评价历史人物应放在当时的背景和历史条件下去评价,以历史的眼光加以考察和评析,重视时代对历史人物的影响。

习近平在评价历史人物时特别注重要把历史人物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去理解和分析,把握历史人物所处的时代境遇。在纪念毛泽东时,习近平强调,“毛泽东同志等老一辈革命家,都是从近代以来中国历史发展的时势中产生的伟大人物,都是从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抵御外敌入侵、反抗民族压迫和阶级压迫的艰苦卓绝斗争中产生的伟大人物”[1]49。也正是那个屈辱的年代,孕育出了毛泽东救亡图存的远大抱负。在谈及邓小平时,习近平开宗明义地指出:“当时,中国正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黑暗之中,中国正遭受着帝国主义列强的欺凌和封建统治的压迫,社会动荡不已,人民饥寒交迫,民族危在旦夕。”[1]73-74面对民族危机和人民贫苦,青年时代的邓小平就立志于挽救民族危亡,解人民于倒悬和水火。在纪念周恩来时,习近平分析指出,“在他青少年时期,由于西方列强入侵和封建统治腐败,中国正处于内忧外患之中,社会危机空前深重,人民命运十分悲惨。”[3]2正是在那个风雨如晦的年代,周恩来自青年时期就树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伟大志向,积极寻找救国救民的真理。在缅怀刘少奇时,习近平指出:“在他的青少年时期,中华民族正陷入内忧外患的深重苦难之中,人民流离失所、国家山河破碎的悲惨境况令人痛彻心扉。”[4]也正因如此,刘少奇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进行了数十年如一日的顽强奋斗,锤炼了他敢于担当、一心为民和赤心报国的崇高品格。

(三)辩证性原则

评价历史人物时既要看到他们取得的卓著功勋,也要以辩证的眼光看待历史人物由于当时历史条件的局限而走的弯路,重要的是看问题能够分清主流和支流,权衡利弊,认清大势,深入把握事物发展的方向。

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和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以辩证的视角对毛泽东作出了客观和公正的评价。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这份《决议》综合考量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和功绩,统一了全党思想,科学、辩证地指出:“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他虽然在‘文化大革命’中犯了严重错误,但是就他的一生来看,他对中国革命的功绩远远大于他的过失。他的功绩是第一位的,错误是第二位的。”[5]习近平关于毛泽东的评价与《决议》的观点是一脉相承的。习近平充分肯定了毛泽东同志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为新中国的创建和为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所建立的不朽功勋。同时,“革命领袖是人不是神。”[1]57习近平也客观指出了毛泽东晚年所犯的错误。这就表明评价历史人物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来看问题,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原理加以分析。毛泽东虽然晚年犯了错误,但这“是一个伟大的革命家犯错误,是一个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犯错误”[6]307。毛泽东为党、国家、民族的事业的顺利发展作出了永不可磨灭的贡献。正如邓小平中肯地评价道:“他多次从危机中把党和国家挽救过来。没有毛主席,至少我们中国人民还要在黑暗中摸索更长的时间”[6]344-345。因此,对于毛泽东的功绩,我们永远都是要放在第一位的。我们既要讲两点论,又要讲重点论,决不能以求全责备的眼光看待历史人物。

二、评价历史人物的科学方法

科学评价革命历史人物,要坚持科学方法。习近平评价历史人物,以历史事实为依据,坚持事实判断与价值取向相统一,紧跟时代步伐,不断推陈出新,简明扼要地阐发了科学评价历史人物要坚持“两个结合”和“六个不能”的科学准则,坚持以坚定理想信念为衡量尺度和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的一系列科学方法,形成一套结构完整、逻辑严密的科学理论体系。

(一)坚持以“两个结合”和“六个不能”为科学准则

历史时代造就历史人物。习近平在评价历史人物的论述中深刻阐发了“两个结合”和“六个不能”的科学准则。像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这样的伟人,是由他们所处的时代造就的,其思想和活动难免会受到时代条件的制约。对此,我们要基于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客观分析他们所处的时代条件和历史局限与历史人物之间的联系。

评价历史人物,应坚持“两个结合”的科学准则,即结合历史人物“所处时代和社会的历史条件下去分析”[1]56-57。历史发展总是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进的。新中国成立初期对于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尚处于探索阶段。当时,党和国家领导人对于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程度存在不足。由于国情的不同,我国不能完全照搬苏联模式,世界上也并无先例可资借鉴。党和国家的第一代领导人当时还未完全认清社会主义这个崭新事物,还未完全掌握建设社会主义的规律,只能在一次又一次的尝试中总结教训并积累经验不断前进。这样的情况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时代和社会的历史条件”所造成的,是情有可原的,也是难以避免的。习近平反复强调必须警惕历史虚无主义歪曲历史事实所产生的负面影响,提纲挈领地提出了“六个不能”的科学准则,即“不能离开对历史条件、历史过程的全面认识和对历史规律的科学把握,不能忽略历史必然性和历史偶然性的关系。不能把历史顺境中的成功简单归功于个人,也不能把历史逆境中的挫折简单归咎于个人。不能用今天的时代条件、发展水平、认识水平去衡量和要求前人,不能苛求前人干出只有后人才能干出的业绩来”[1]57。历史人物因为受到时代条件、发展程度和认知水平的制约,不可避免地带有时代烙印。我们绝不能以“事后诸葛亮”的眼光来看待历史人物,也不能妄求他们有“超越时代”的视野能做到后人才能做到的事情。

由是观之,在评价历史人物时,要系统全面地了解当时的世情、国情和党情,要充分尊重历史事实,不可吹毛求疵。只有把历史人物和历史活动放在特定的时代境遇加以分析判断,结合具体的时代条件,这样评价历史人物才能够趋于合理、客观和公正。

(二)坚持以坚定的理想信念为衡量尺度

习近平曾在不同场合多次谈到坚定的理想信念对中国共产党人的重要意义。对于理想信念的重要性,习近平指出:“对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得‘软骨病’,就会在风雨面前东摇西摆。”[7]6习近平在出席邓小平、万里、周恩来等重要历史人物诞辰周年座谈会上,充分肯定了他们对中国革命的最终胜利的坚定信心和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共产主义的坚定信仰和对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不管艰难与否,他们始终忠于党,忠于革命,忠于人民,忠于共产主义。

在纪念邓小平时,习近平指出:“我们纪念邓小平同志,就要学习他对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无比坚定的崇高品格。信念坚定,是邓小平同志一生最鲜明的政治品格,也永远是中国共产党人应该挺起的精神脊梁。”[1]79习近平在纪念万里同志诞辰10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高度赞赏万里在理想追求上的政治定力,“在他革命和战斗的一生中,万里同志坚守马克思主义信仰、坚持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满信心。”[8]类似的表述还体现在习近平对周恩来的评价中,习近平肯定周恩来是“不忘初心、坚守信仰的杰出楷模”,指出:“周恩来同志对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对社会主义中国的光明前途、对复兴中华民族的伟业始终充满必胜信心。在他心中,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共产主义的信仰坚如磐石。”[3]9-10

坚定的理想信念不容缺失。因而,习近平在讲话中多次号召全党学习伟大历史人物对理想信念无比坚定的高尚品格。不论是在顺境还是在逆境,坚定的理想信念一直激励着无数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不忘建党的初心和使命,鼓舞着中国共产党人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是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斗争精神的不竭源泉。

(三)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

历史终究是由人民来书写的,人民群众是真正的英雄,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正是人民群众在精神上、物质上不断创造出新发现、新成果,人类文明才能够延续与进步。因此,坚持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我们党和国家推进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保证。

历史人物只有始终代表人民群众的最根本利益,只有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历史人物只有始终胸怀人民群众所想所盼,才能够不断创造出新的宏伟业绩。因而,习近平在评价历史人物时,特别重视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强调要站在人民的立场上思考问题,高度赞扬他们热爱人民、忠于人民、心系人民的精神品格。在纪念邓小平的讲话中,习近平赞赏邓小平对增进人民福祉的孜孜以求,他把自己当作“中国人民的儿子”。邓小平“领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心中想着的就是最广大人民”[1]81。在谈及陈云时,习近平充分肯定了陈云同志为建设新中国所建立的光辉业绩,赞扬了陈云“同人民群众同心同德”和“以百姓心为心”的崇高品质,并指出:“我们纪念陈云同志,就要学习他一心为民的精神。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是陈云同志始终高度重视的问题。”[7]7-8在纪念朱德时,习近平肯定了朱德是“人民公仆的典范”,并号召以他为榜样,学习他“心系人民、艰苦朴素的公仆情怀。[9]”在评价刘少奇时,习近平高度赞赏刘少奇同志心怀人民、廉洁奉公的高尚品格,认为刘少奇毕生坚守一切从人民利益出发的原则,紧紧依靠人民,与人民同甘共苦,为民解忧,他把自己当作“人民的勤务员”。除了人民的利益之外,刘少奇再无特殊利益。

三、科学评价历史人物的现实意义

习近平关于历史人物评价的科学论述,以史为鉴,承前启后,回顾和总结了我们党的历史人物的光辉成就、奋斗历程、历史经验和意志品质,生动诠释了我们党历史上重要人物的人民情怀与拳拳之心,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首先,继承和发扬了唯物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习近平坚持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以联系和发展的眼光评价历史人物,强调历史必然性和历史偶然性的联系。习近平在评价邓小平、陈云、朱德、刘少奇等历史人物时,看本质、抓重点和关键,评论多处蕴含着唯物辩证法的基本特征,科学概括和赞扬他们的卓越贡献、工作态度和高尚情操。同时,习近平在评价历史人物时,多次强调人民至上的理念,并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我们党的最高价值准则,强调人民群众是我们党力量的源泉,没有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就没有今天的中国共产党,就没有今天的繁荣昌盛的共和国。可见,习近平坚持人民至上价值取向评价历史人物,这些论述秉承和发扬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其次,抵制和驳斥了历史虚无主义的错误思想。新世纪以来,历史虚无主义这种反动思潮在网络媒体上大肆传播,具有极大的欺骗性、迷惑性和煽动性。历史虚无主义本质上是一种唯心主义,打着“学术研究”“解读历史”的幌子企图搞乱我们的思想,对毛泽东、周恩来和朱德等党和国家重要领导人进行抹黑和诋毁,妄想以此动摇党和国家的历史基础和文化根基。对此,习近平态度坚决、立场坚定地指出:“我们不是历史虚无主义者,也不是文化虚无主义者,不能数典忘祖、妄自菲薄。”[10]习近平阐述的“两个结合”和“六个不能”为准则的科学认识体系,有力回击了当前评价历史人物存在的错误倾向,为抵制历史虚无主义错误思潮提供了不可或缺的思想武器。

最后,对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具有重大意义。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离不开对我们党历史人物的全面评价和历史活动的正确理解。全面、客观评价我们党的历史人物是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原则。我们不仅要认识、理解他们,更要学习和继承他们留下的弥足珍贵的实践经验和精神财富,巩固树立正确党史观。习近平关于历史人物评价的重要论述,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观古今察中外,借鉴历史经验,运用历史思维,发扬真理,是科学、公正和合理的客观论述,使我们党的历史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具体和完整,推动党史学习教育不断走向深度化和科学化。

四、结语

重视历史知识的学习和历史经验的积累,是中国共产党人一以贯之的优良传统。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对我们党的历史人物作出的科学、辩证的评价,既为我们今天准确、客观、合理认识历史人物提供了指导思想,又给予我们认识昨天、把握今天、开创明天以重要的鼓舞与启迪。同时,这一系列重要论述,以无可辩驳的事实依据,有力驳斥了“别有用心”的历史虚无主义者对我们党历史人物进行“污蔑”和把历史事件“碎片化”的卑劣行径,对当前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具有深刻意蕴。

猜你喜欢
科学历史评价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新历史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2)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