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视角下应用型高校图书馆的变革

2022-11-24 21:29
黑河学院学报 2022年8期
关键词:图书馆服务

刘 瞻

(黑河学院 图书馆,黑龙江 黑河 164300)

在移动通信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5G被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应用型高校图书馆(以下简称图书馆)作为传播文化、满足学生学习需求的重要场所,利用移动通信技术为读者提供智能化服务是大势所趋。图书馆管理者必须意识到5G技术的重要性,利用5G技术完善图书馆的管理系统,创新图书馆服务模式,开展多种基于5G技术的个性化阅读。5G技术的出现开辟了图书馆智慧服务的全新路径。2018年11月18日,国内首家5G图书馆中国新加坡友好图书馆正式开馆,图书馆基于5G技术打造了智能盘点机器人、智能分拣还书系统和室内定位导航系统三个智慧应用;位于江苏南通启东市高新区为民服务中心的韬奋书屋,由南通启东移动和南通启东市高新区合力打造,是启东首个镇级的24小时无人值守、借阅一体的“5G智慧图书馆”。图书馆基于5G技术搭建了人脸识别、自动门禁、自助办证、自助借还书、自动防盗报警等系统,同时,还有集成化的实时监控和节能系统[1];2021年7月29日,海南藏族自治州5G数字图书馆建设工程开工仪式在共和县恰卜恰镇城北传媒中心广场举行,项目建成后将成为阅读学习、数字化体验、智慧广场等服务为一体的大型文化活动功能区[2]。5G技术在图书馆行业的落地,既减轻了图书馆管理者的工作压力,又有效提升了图书馆的服务效率,更好地满足了师生读者的个性化学习需求,为图书馆带来巨大变革。

一、5G的基本概念和技术特点

5G是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的简称,其具有波长为毫米级、超宽带、超高速度、延迟超低等几大特点,是实现万物互联的网络基础设施[3]。5G在4G的基础上传输速率更高、网络容纳量更大、连接密度更高、延迟更低、也更节能。同时网络覆盖性、安全性、灵活性也得到极大提升。5G的传输速率为10Gbps,最大峰值速率则可以达到20Gbps[4]。国际电信联盟(ITU)将5G定义为应用于增强型移动宽带(eMBB)、超高可靠与低延迟通信(uMTC)、大规模机器类通信(mMTC)三大类业务场景;华为发布的《Vo5G技术白皮书》,认为5G的主要应用方向有云端图形计算、车联网、智慧制造、智慧能源、远程医疗、无线家庭娱乐、无人机、社交直播网络、个人AI助理、智慧城市等十大场景。

二、5G技术推广带来图书馆新的发展机遇

1.基于5G技术的图书馆智慧服务

在5G技术支持下,图书馆可以利用网络技术提升服务效率。在传统图书馆服务模式下,读者想要查找所需图书,首先需要通过检索系统查找图书相关信息,其次还要找到图书所在楼层和架位,再根据索书号一本一本找到图书。这种方式极大制约了图书馆服务效能,降低了读者阅读体验。有了5G技术,读者可以直接通过图书馆公众号、APP程序、微信小程序、智能机器人等手段,检索所需图书信息,然后通过5G+RFID,即图书导航+人员导航的方式,通过AR技术,将读者直接引导到所需图书架位找到图书。这不仅减轻了图书馆管理人员的工作压力,也为图书的日常管理提供了极大的便利,缩短了读者找书的时间,大大提高了读者找书的效率,让读者更容易找到自己需要的图书。此外,5G+大数据+AI(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实现读者个性化的荐读服务。系统收集读者检索关键词、图书借阅历史等信息,分析读者专业、研究方向、阅读兴趣,形成个人画像,并根据读者画像进行个性化的资源推荐。这些资源可以是与作品相关的同类型书籍,也可以是该书作者的其他作品,或是所研究方向的前沿成果。通过5G技术的精准推送,为读者提供书单,让读者阅读更多自己感兴趣的书籍,满足了读者个性化的阅读需求,同时也增强了图书馆的吸引力。

2.5G+云计算技术可提高图书馆系统访问效率,提升数据安全性

传统图书馆集成系统、馆藏资源书目数据、图片音视频等数据资源均存放在本地服务器,这既提高了图书馆硬件采购与运维成本,也造成了数据查询、更新等迟缓问题。例如,图书馆大数据展示系统。部分高校、公共图书馆安装了大数据展示系统,但由于服务器配置导致的计算效率及硬件负荷等限制,造成了展示信息无法实时更新,馆藏资源信息检索不畅。通过图书馆集成系统进行馆藏资源全库检索查询时,也会由于服务器配置问题造成检索时间过长甚至系统无响应等问题。5G+云计算则可以很好地解决以上问题。首先,图书馆集成系统、馆藏资源书目数据等资源数据均可以通过“云”的方式进行存储。这样的好处是可以利用数据运营商的超大云服务器最大化提升图书馆集成系统的计算、调用、查询功能的效率,实现近乎零延迟的效果。其次,基于5G的超低延迟、超高传输速率与超高带宽(大用户连接)的特性,使得云服务与本地数据之间的调用、访问、查询实现零延迟。最后,5G在4G的基础上进一步支持用户范畴数据的完整性保护,以防范用户范畴数据被篡改,这极大提高了数据存储与传输期间的安全性[5]。

3.5G技术可为人们提供沉浸式阅读体验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传统的纸本阅读已经无法满足读者个性化的阅读需求,虚拟阅读、超高清视频等阅读新方式在5G技术的支持下成为可能。在5G数字化管理服务模式下,书中的文字转化为生动有趣的图片或高清图像,读者通过5G可以实现任何地点的无延迟阅读。图书馆应加强5G网络建设,确保图书馆的5G网络畅通,能够覆盖图书馆的每个角落。目前,不少读者会选择固定时间在图书馆阅读。通过VR(虚拟现实)、MR(混合现实)技术,读者可以以文字、图片、高清视频、互动交流并存的模式,对图书内容有更深刻的印象和不同寻常的体验。尤其是对于入馆读者来说,VR技术可以帮助他们将书中的文字与虚拟影像联系起来。比如,大学生们在阅读《海底两万里》时,可以戴上MR眼镜。通过这种方式,在图书馆的墙上可以看到各个种类的鱼,让他们体验书中描绘的神奇海底世界,甚至可以通过控制器与鱼互动。如果大学生们想进一步了解某条鱼,还可以点击屏幕上显示的某条鱼,通过5G技术与互联网建立实时连接,就会出现该条鱼的百度百科页面,使大学生们对鱼类有更深入的了解。可见,在5G技术的图书馆服务模式下,不仅会有效激发大学生的阅读兴趣,让读者们发现学习的快乐,让他们喜欢读书,而且有利于帮助大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为读者带来更有趣的阅读体验,让读者不再依靠纯粹的想象来还原书中的场景,实现学习与教育的结合。

4.通过5G技术实现云课堂

5G技术加快了信息共享的速度。在5G技术支持下,图书馆可以实现不限时间、不限地点的云课堂服务。图书馆可与网络直播平台和MOOCs(慕课)等平台开展合作。当有书友会或知识讲座等活动时,依托5G技术,人们可以通过PC(计算机)端、移动端(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或者VR等虚拟现实设备,实时观看超高清(4K或8K)直播,并且参与和互动。图书馆则可以与各二级学院、校内外专家学者联合,组织线上读者入馆教育、数据库培训、在线知识讲座,也可以通过VR、MR设备,实现教师的远程教学辅导等功能。

5.5G+AI技术实现图书馆智能机器人服务

在传统的图书馆管理服务模式下,图书馆员很难照顾到每位读者,特别是当图书馆人流量大的时候,很难满足每位读者的需求。而在5G技术下,图书馆可以依托人工智能实现智能机器人服务。当读者需要帮助时,可以呼叫智能机器人。其通过5G网络与图书馆集成系统、数据资源、管理人员相连接,读者可随时通过语音与智能机器人交流,并且实现个性化的服务需求。如智能导航、馆藏资源查询、读者信息查询、培训讲座查询,以及联络图书馆工作人员等智能服务。这种管理模式既能有效减轻图书馆员的工作压力,又能给读者带来更优质的智能服务体验。

三、5G时代图书馆变革及应对策略

1.服务空间虚拟化打破平台限制

与传统4G网络技术相比,在5G技术的应用场景中,最显著的变化就是数据的运算与传输得到了质的提升。由于4G网络的带宽、速度等特性的限制,数据在运算与传输过程中,往往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并且当同一基站下用户数量过多时,还会出现信号弱、无法连接网络等问题,导致服务无法开展。为此,图书馆在智慧化建设中,应充分结合5G技术的超高运算速度、超低延迟、多连接等特点,对图书馆集成系统、智能空间服务、数据计算与传输等进行改造与升级。构建一个较为科学合理的可视化、云端化、虚拟化的智慧图书馆服务平台。在该平台中,系统、服务、资源云端化,最大化保证了运行速度。而用户数据则采取本地化保存,确保了用户数据与隐私安全。如果读者需求发生变化,可以通过平台对功能模块进行随时调整,以满足读者个性化的学习与服务需求。

2.服务场景泛在化,消除共享壁垒

由于传统图书馆阅读载体与方式固定,限制了读者阅读空间与阅读方式,并且大部分图书馆都有其固定的开闭馆时间,使读者无法实现随时随地的阅读。在5G技术的支持下,通过资源的平面化、可视化加工,有效解决了读者阅读的时间、空间限制。

读者可通过移动端、PC、AR/VR、阅读机等各种设备,根据个人需求随时随地阅读。同时,系统也可以根据读者个人画像有针对性主动推送资源,使读者享受到更好的服务与阅读体验。在读者整个阅读过程中,5G使图书馆、馆员、读者、资源、用户无缝连接,真正实现了万物互联,最大限度延长了图书馆的服务链条。

3.服务方式智慧化,突破技术应用瓶颈

数字信息时代,面对互联网碎片化的海量信息与多平台资源的围剿,给读者获取知识增加了极大的干扰与不便。为此,图书馆应依托5G+大数据技术,突破技术瓶颈,打造图书馆知识发现系统。基于大数据技术引入大量结构化、半结构化、非结构化元数据及全文数据等资源,并通过建立关键词库、学科分类表、专业名词库、作者库、单位库等内容,为知识发现、挖掘与分析建立数据基础。通过挖掘算法、索引规则等,对各类数据资源进行分析和处理,揭示数据之间复杂关系,帮助读者发现数据背后潜藏的信息,以便获取具有动态性、知识性和前沿性的知识文献。读者则可以利用5G技术特性,获得零延迟响应的云计算和知识图谱浏览服务,从而使读者在5G图书馆解决方案中获得更加智慧化的服务体验。

4.服务内容知识化,创新技术服务

传统图书馆的知识培训、讲座、会议、慕课等服务内容均采取的是线下与线上相结合的服务方式。但受限于传统网络带宽低、传输速率慢、延迟高、并发数等问题,使其服务形式要么采用录播本地或线上存储的形式,要么采取画质换速度的在线直播方式。读者虽然可以通过直播的形式观看相关内容,但需要忍受卡顿、掉线、声画不同步等多种问题的困扰,导致用户体验大打折扣。而基于5G技术打造的图书馆知识内容服务系统,可以为读者提供更好的流媒体服务体验。

读者可通过多种接入端登录图书馆服务平台,以4K甚至8K的超高清模式在线收看各类知识服务或课堂教学资源的直播,且无需打开或下载其他APP,只需通过统一云平台即可完成数据传输和流转。未来,浏览器端的Web集成服务必将取代以APP为代表的传统媒介,成为新一代的服务载体,进而使图书馆信息服务更加知识化和集中化。

四、结语

在互联网时代,通信技术与信息技术的发展速度非常快,对图书馆形成了正面冲击,推动了图书馆的变革与转型发展。对于应用型图书馆而言,在运行过程中应利用新兴的5G技术去升级图书馆服务功能,推动图书馆运行模式的转变,使之与时代的技术特征、工作关系和学生的学习需求更加契合,继而提高图书馆的效用。为此,高校图书馆应基于5G技术,从服务平台、服务内容出发,创新服务模式、提高服务效率、提升读者学习体验,从而完成图书馆在5G背景下的升级转型。

猜你喜欢
图书馆服务
服务侨企创新业 创先争优展作为
创新举措强载体 为侨服务加速跑
聚焦“五个一” 打通为侨服务渠道
图书馆
时间重叠的图书馆
图书馆
采掘服务个股表现
去图书馆
读者反馈 订阅服务
服务与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