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级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组织发展路径探求

2022-11-24 23:22薛鹏文
中国农业会计 2022年3期
关键词:集体经济村级集体

薛鹏文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农村土地承包、集体产权、农村宅基地等“三项”改革不断深化,一些地区普遍完成了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进行集体资产清产核资,成员界定,掌握了家底。通过股份制改革,将集体经营性资产(资源)进行折股量化,实现了农村“三变”,农民变股东,资金变股金,资产变资本,农民对村社集体“三资”由原来共同拥有,转变为以股份和股权等形式共同享有,股权可以通过一定方式转让和变现,实现了农民经营性收入由原来的收益性方向朝着财产性方向转变。应该说,成立村级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组织,推荐和选举了理事会、监事会和股东(代表)大会,制定了《合作社章程》,使村级集体经济管理更加民主和规范有序,使农村集体产权更加明晰,责权更加明确,保护更加严格。但我们也应该看到,内陆欠发达乡村的农村集体产权股份制改革,仍然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如财务管理问题,发展缓慢问题,无资产可盘活问题,集体经济总量不高问题,村委会和合作社职能不分问题,如何实现“多合一单轨制”或者“双轨制”问题等等,应当引起各级组织高度关注和重视。

二、村级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组织发展现状

目前,广东、浙江、福建、江苏、上海、山东等沿海发达地区一些乡村成立了村级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组织,从实践操作层面来看能够正常运营,规范管理。然而在全国“一盘棋”的大环境下,作为内陆经济欠发达地区,除了城市和城郊及“城中村”、“镇中村”,集体经济可以依靠地理位置搞商贸建设、土地出租、出让等,少数矿产资源丰富和大企业入驻,以及集体经济搞得好一点的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外,多数集体经济组织没有资金,没有资源,更没有劳动力。虽然村级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或村级集体(股份)经济合作联社成立了,而且成员转换身份变成了股东、组织进行了赋码登记,成为了特别法人,颁发了营业执照,开立了银行账户,但一些地区的集体经济合作组织仍存在个别无经济可管,无资产、资源可盘,无财务可支的现象,只是一个“空壳”,村级治理存在着“设施维护难、环境治理难、河道整修难、文娱活动开展难、困难群众帮扶难”等困局。

三、当前存在的问题

(一)可活化的资源匮乏

农村现存资源有限,如集体耕地平均承包到户、集体林地经林权改革承包到户、水面和鱼塘承包给个人,机动地、空闲地和“四荒”有限。人力资源短缺,人口老龄化严重,净流出比例逐年加大,种地农户基本上在60岁以上,青壮年劳力大多外出务工,返乡创业者大多留在城镇。

(二)人才匮乏

人才短缺很难成就事业。村级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组织不仅人才短缺,而且管理者多为“土能手”、“土专家”凭经验做事,缺乏管理理念、技能和手段,缺少财务知识等。大多数地方人才管理机制落后,集体经济组织没有人才或留不住人才何谈发展?而且乡村基层条件艰苦,居住生活存在瓶颈:子女入托上学条件差,工资待遇低,业余文化生活匮乏,接触面窄,各方面条件与城市条件无法比肩。且政策向农村基层倾斜不足,吸引人才条件不优,吸引的人才多为“走读型”,乡村工作压力大,事无巨细,减负越减越多,工作留痕不追究责任,导致积极性不高,无长远打算。

(三)发展资金有限

融资渠道偏窄,没有资金支撑什么事业都很难开展。尽管农村金融产品不断推陈出新,但村级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组织贷款、融资仍然受限,需要担保抵押,这对于“一穷二白”的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组织来说显然无能为力。况且乡村建设吸引资金能力不强,社会资本准入农业农村领域才刚刚开始,缺少成熟模式复制,一时吸引力也不大。

(四)干部缺乏威信

部分村干部对集体股份经济合作发展方式认识不足。随着土地承包经营30年不变政策的不断完善,农民自主经营更加灵活,人们对集体关注度逐渐减弱,在进行集体经济改革新模式探索中,很多人认为与其让没有威信的干部管理集体资产,不如分光取得现有利益。由于个别干部在为群众办事中或多或少存在不公正、优亲厚友问题,使得管理者在群众中的威信大大降低。此外,一些地方行政机构管理也存在缺位的问题。

(五)制度不健全与执行相脱离

集体经济组织成立之初,仅对合作社章程予以了明确,而其他各项制度没有进行明确。由于没有专业的管理人员和财务人员,工作中出现了问题和漏洞,致使运行中无正规制度可以遵循,即使执行,也不过是照抄照搬。目前,合作组织对管理模式研究不深,无明确的有效监督或者说订了制度也没有严格去执行,严重背离了经济发展规律。

四、解决对策

(一)解决资源匮乏问题

集体经济组织通过盘活有限资源,获得发展基础。可以采取以“土地入股”的形式,集中连片规模经营。或者引导和扶持当地主导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形成发展规模,积极开拓销售市场,采取以资源招商、以商招商等形式,宣传扩大影响,辐射带动周边同步发展。

(二)解决人才短缺问题

通过完善政策、提高待遇、建立奖励机制,创造人才后天发展空间,吸引和留住人才,包括企业管理、财务管理、销售管理、仓储管理、物流管理、网络营销等诸多方面的各类人才,加强人才培训和储备,形成引进来、留得住、发展好、贡献大的良性循环。同时,加强体制内选人用人机制,尤其是对乡村专业技术人才。目前乡镇机构改革中一些部门工作职能繁杂,多而不专,人员更迭频繁,人员编制和工作量不匹配,存在偏远乡镇没人去和距离中心城市较近的地方留不住人的问题,人才机制需要在改革中进一步加强和完善。

(三)解决资金受限问题

通过“外引内联”,向上争取资金,壮大集体经济。采取“集体土地承包作价入股”包装项目招商、整合融合社会资金投入、向上争取财政专项基金和帮扶对接单位帮助等方式,多方面筹措资金发展集体经济,不断拓宽集体经济发展多元化投资渠道。

(四)解决制度机制问题

目前,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尚未出台,集体经济组织法人治理结构和村“两委”会普遍存在人员交叉混杂情况,没有明确“多合一单轨制”或者实施“双轨制”。如不加以明确,一旦涉及执行哪种体制,有可能存在争议,影响经济决策。由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各类法律法规正在研究论证中,尚无规可依,急需有关部门加快立法进程,同时发挥地方行政机关管理职能,建立良好的集体经济组织领导班子选人用人机制,将政治素质过硬、文化理论水平高、经济头脑灵活、管理能力强、群众威信高的人挑选出来,带领组织成员共同发展经济,实现共同富裕。

(五)解决财务管理问题

从管理学角度来讲,经济发展重要,财务管理同样重要。可以采取购买服务方式或者组建集体经济财务核算中心。购买服务就是由集体经济组织出资向代理记账公司购买会计服务,但这样做可能不够规范,记账也达不到统一要求。组建集体经济财务核算中心,采取以乡镇为单位设置,或者跨区域设置,统一记账方式,统一记账软件,统一财务制度和要求,可以做到规范管理,合法运营。

五、结语

基于上述对策,村级集体经济组织有望“成立了就能正常运转”。因此,需要面对现实,立足于自身资源、经济、社会、区域位置、人力资源、制度和运营体系、管理模式和管理水平等一切优势条件之上,经过不断纠错、整改、完善、发展,再纠错、再整改、再完善、再发展的循环往复,逐渐发展壮大。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一些发达地区的集体经济优先发展起来,之所以成功,必须有一个强有力的领导集体,有一个不断规划和改进的发展目标和管理手段,有一系列基础优势和后天创造的条件,经过了几代人团结一心、励精图治而成。路是披荆斩棘闯出来的,幸福生活源于不懈奋斗。

猜你喜欢
集体经济村级集体
制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和粮食安全保障法列入2022年立法计划
村级义务消防队值得一试
我为集体献一计
村集体经济是如何“无中生有”的?——杨陵区农村集体经济的成长之道
伊川县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探索
谁为村级产业“接生”?
破解空壳村,党建如何引领——以汉滨区壮大集体经济为例
能寻下好产业,看得见恓惶人——蒲城依托“村级社”破解“空壳村”
警犬集体过生日
动物集体卖萌搞笑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