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药物制剂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探索

2022-11-24 02:50魏玉梅王峥业
科技视界 2022年23期
关键词:药物制剂五年制岗位

魏玉梅 王峥业

(江苏省徐州医药高等职业学校,江苏 徐州 221116)

0 引言

人才培养方案是实施专业人才培养和开展质量评价的基本依据,作为职业教育来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必须建立在对有关职业教育的政策文件的认真学习和深入领会的基础之上;必须在行业企业的参与下,在对行业和企业广泛开展调研,对专业所对应的职业岗位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课程体系等核心内容。现就结合江苏省五年制高职药物制剂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情况,探讨如何做好职业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工作。

1 高度重视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工作

国务院2019年1月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国发〔2019〕4号)中明确指出要严把教学标准和毕业学生质量标准两个关口。将标准化建设作为统领职业教育发展的突破口,发挥标准在职业教育质量提升中的基础性作用,持续更新并推进专业教学标准、课程标准等的建设和落地实施,“巩固和发展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联合行业制定国家教学标准、职业院校依据标准自主制订人才培养方案的工作格局[1]。”

从以上表述可以看出,各类标准的建设将作为我国职业教育步入改革深水区后进一步提质增效的基础和突破口。因此,各职业院校必须高度重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等教学标准的制定工作,并依据标准开展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工作。

2 认真研读有关人才培养方案制订的指导意见

2019年6月教育部印发了《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教职成〔2019〕13号)(以下简称《教育部指导意见》)。该指导意见是用人才培养方案取代教学计划后,教育部为进一步明晰人才培养方案概念、规范制订程序、明确实施要求、健全监督机制而出台的首个专门文件。指导意见中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定义,指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职业院校落实党和国家关于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总体要求,组织开展教学活动、安排教学任务的规范性文件,是实施专业人才培养和开展质量评价的基本依据”。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的总体要求(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内容及要求、制订程序、实施要求、监督与指导等进行了规定[2]。各省各校在制订指导性或实施性人才培养方案时,必须组织团队成员认真学习此文件。

除教育部指导意见之外,各省各校也会出台相应文件,也是方案制订团队必学内容。如管理江苏省五年制高职教育的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印发了《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关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修)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该指导意见结合江苏省职业教育实际和五年制高职教育特点,提出要“彰显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办学特色,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并对五年制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方案主要内容及要求、制订和实施要求、参考格式体例等进行了说明[3]。

3 人才培养方案制订的过程

根据各级指导意见,五年制高职药物制剂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经历了规划设计、调研分析、起草审定、发布等几个环节,可用图1表示。

3.1 成立团队

方案制订团队可由药物制剂技术专业负责人和骨干教师,省内大中型药品生产企业具有药物制剂生产岗位实践经验的生产管理负责人和车间主任等组成,团队人员类型要符合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要求,职称结构合理。

3.2 研学资料

除学习相关文件和指导意见之外,制订团队还要学习与专业相关的部颁专业教学标准、实训教学条件建设标准、课程标准和有关行业资料。如药物制剂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团队还学习了《药物制剂工国家职业技能标准》《药物制剂生产职业技能等级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查阅了最新版的国家职业资格目录清单、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等资料,为在进行方案制订时能精准把握有关政策要求和方案中职业面向、培养目标和规格等部分内容的确定奠定了基础。

3.3 调研分析

调研分析是人才培养方案制订的重要环节,直接关系方案的科学性、时代性、可操作性和职业相关性。药物制剂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团队通过网络资料查阅、问卷调查、电话访谈、实地调研等形式对扬子江药业集团、江苏恩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等大中型制药企业,各校五年制高职药物制剂技术专业教师、毕业生和在校生等进行了调研。调研和分析的主要内容包括药物制剂技术专业人才需求和相关岗位工作任务情况、往届毕业生就业情况及意见建议征集、在校生学情、药物制剂技术专业建设情况等,为进行职业分析和教学分析,明确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面向的职业岗位(群)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构建课程体系,明确教学团队和实验实训设施设备要求等提供了依据。

3.4 论证审定

制订团队在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形成草案后,要广泛征集专业教师、学生、行业专家的意见和建议,并根据意见和建议对草案反复修改形成方案初稿,学校组织召开由行业企业和职业院校专家、专业教师、学生等参加的论证会,对方案初稿进行论证,并根据论证意见和建议修改,提交党委会进行审定,通过后面向社会公布。

4 人才培养方案主要内容

4.1 职业面向

按照指导意见,职业面向包括所属专业大类、所属专业类、对应行业、主要职业类别、主要岗位群或技术领域举例、职业资格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举例等几项内容,以上内容的确定主要来自专业目录、国民经济行业分类、职业大典、国家职业资格目录清单和已有的“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以及职业岗位调研。

4.2 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

根据指导意见,以及行业企业调研、职业分析和教学分析所得,药物制剂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确定思路如下:

4.2.1 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国家对未来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基本素质要求,表述为“本专业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二是专业相对应的职业对人才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要求,表述为“掌握药物制剂基础知识和技术技能”;三是本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定位和国家对职业教育人才的规格标准,表述为“主要面向药品生产企业,在药物制剂、药品质量控制等岗位群,从事药物制剂生产及质量控制、技术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4.2.2 培养规格

培养规格包括素质、知识和能力三个方面的描述。素质的主要内容为国家对高等职业教育学生的通用素质要求,可参考相关专业的部颁专业教学标准。知识和能力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思想政治、法律法规、科学文化等公共基础知识和语言、文字表达、沟通等基本能力,使本专业毕业生首先能够满足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基本要求;二是医药相关专业知识和医药类专业通用职业能力,如化学、微生物、人体解剖生理、药事法规,以及药物的结构、性质、药理活性等专业知识和应用能力,使本专业学生具备一个药学工作者的最基本要求,并为学生继续升学和岗位迁移奠定基础;三是制剂生产岗位专业知识和能力,主要为药物制剂生产所需的设备、工艺、质量控制和管理等知识和能力,使学生能够直接从事药物制剂生产岗位工作。

4.3 课程设置及主要内容

4.3.1 公共基础课程设置

在公共基础课程设置上,五年制高职教育的前三年一般按照中等职业教育要求设置,后两年则按照高等职业教育要求设置。因此,在公共基础课程设置、各课程主要教学内容确定和学时分配上将严格执行教育部办公厅2019年10月印发的《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程方案》、部颁公共基础课程标准和教育部指导意见中有关公共课设置的要求。

4.3.2 专业(技能)课程设置

专业(技能)课程设置要与培养目标相适应,要按照职业岗位(群)的知识和能力要求以及五年制高职教育的学情和学制特点构建专业(技能)课程体系,专业课程内容要与职业标准对接。

根据以上原则,在进行岗位调研、职业分析和教学分析的基础上,结合《药物制剂工国家职业技能标准》《药物制剂生产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和本专业知识、能力、素质要求,药物制剂技术专业(技能)课程包括专业(群)平台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限选课程和专业技能实训课程四大类。其中专业(群)平台课程与培养规格中的医药相关专业知识和医药类专业通用职业能力相对应;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实训课程与制剂生产岗位专业知识和能力相对应;专业限选课程可由学生自由选择,包括药品经营、药学服务、制药设备自动化等方面的课程,其目的一方面在于拓展学生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另一方面可为未来考取药品生产、经营、服务等相关“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服务,做到书证融通。

5 结语

以上为江苏省五年制高职教育药物制剂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的过程和主要内容的确定依据及思路介绍,可为职业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提供参考。

猜你喜欢
药物制剂五年制岗位
影响药物制剂稳定性的因素及解决办法
影响药物制剂稳定性因素及应对策略
在保洁岗位上兢兢业业
影响药物制剂稳定性的因素及解决办法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三年制高职生与五年制高职生学习力比较研究
五年制高职企业实习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张晓东:倒在岗位上
CBS教学模式在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尘肺病教学中的应用
提升五年制高职化学实验教学效果的探索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