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柳霜:美元上的华裔面孔

2022-11-24 08:11刘晗
世界博览 2022年22期
关键词:华裔好莱坞

刘晗

前段时间,美国铸币局公布了“25美分美国妇女纪念币项目”,旨在纪念各领域的杰出女性,在2022年发行的5枚中,纪念了5位女性, 其中就有好莱坞首位美籍华裔女星黄柳霜。在乔治·华盛顿的肖像背面,赫然铸刻着黄柳霜 (Anna May Wong)那标志性的齐刘海、柳叶眉、纤细手指的造型。这枚发行量上亿的硬币令上世纪火遍好莱坞的华裔女星重回大众视线。

黄柳霜是第一位勇闯好莱坞的华裔女演员,也是艺术家安迪·沃霍尔推崇的偶像,然而在美排华风潮之下却成为众矢之的……

黄柳霜的人生写满了传奇,时光不曾忘记她优雅独立的形象,在她诞辰百年之际,其传记《黄柳霜:从洗衣工女儿到好莱坞传奇》也同时出版,今年又恰逢她出道百年,美元上的第一张中国脸无疑是对她的最好纪念。

百年前的好莱坞反华风气甚嚣尘上,黄柳霜虽成长在美国,但其华裔身份和银幕上的东方形象向来备受争议。在作家笔下,她被贬为龙女和花蝴蝶,美国法律限制她的婚姻自由,电影公司只给她留下边角料式的角色,然而生活中的黄柳霜绝非弱女子,她不甘心任人摆布,曾经起诉公司和媒体。在种族压迫深重的年代,她置身东西文化冲突之中,面对不公正待遇和无所不在的歧视,冲破种族的、政治的阻挠,在近半个世纪的演艺生涯中留下60余部作品,后辈至今望尘莫及。

无论是在角色里还是现实中,黄柳霜始终寻觅着中西文化的交汇点。即使欧美文化大行其道,黄柳霜却刻意在公开场合穿着中国旗袍,在发型上精心设计,以此彰显自己所属的东方文化。如美籍华裔女作家和社会活动家谢汉兰所言,黄柳霜在银幕上的典型形象自然而然地演化为几十年后经典角色——苏丝黄。

从跑龙套的《红灯笼》到担当主演的《海逝》,黄柳霜的角色无一例外都背负着孤独的命运,要么自杀要么被虐,总以悲惨结局收场。笑的时候,她脸上的高兴是角色的,而哭的时候,流下的一滴滴泪却是自己攒下的。在族人眼里,她14岁出道拍戏,是洗衣店里孝顺的女儿,挣钱养家的顶梁柱。然而家庭这把庇护伞并不牢靠,黄柳霜与父母兄妹间也存在着隔阂。当民族主义者将她视为好莱坞的傀儡、滑稽可笑的性感女星时,她又遭遇家族排挤。黄柳霜很久以来迷惑不解,直到借拍戏之机见识过西方人眼中藏污纳垢的唐人街时才恍然大悟,跨越种族的社会底层间互相怨恨又彼此同情的复杂情绪确实难以言说。

美籍华裔女作家汤亭亭的短篇小说《无名女人》讲述了中国封建社会伦理秩序对女性的压迫与束缚,以及她们追求自由独立的勇气。“无名女人”就是黄柳霜在电影里演的那些“无名小卒”,而背后的推手即是西方对华人的种族歧视以及中国文化中的男权至上的观念。传统妇女被要求遵从“三从四德”,电影《新女性》里的韦明在“人言可畏”的舆论下自杀,也暗示了阮玲玉不堪事业和婚姻的重负含恨而死的悲惨结局,而黄柳霜的直率性格却令她常以自嘲打发围观者。

当电影巨头米高梅公司有意把作家赛珍珠的普利策奖作品《大地》改编成电影时,黄柳霜觉察到自己的高光时刻即将降临。小说中女主人公阿兰私藏的珠宝无意间促成了丈夫的婚外情,赛珍珠将中国妇女自我犧牲和逆来顺受的个性描绘得淋漓尽致,而这种角色恰恰也是黄柳霜最得心应手的。然而当她做好准备时,米高梅却以亚裔演员身份为由选择了德国女演员路易斯·雷纳出演。与阿兰失之交臂在黄柳霜失望至极,她为此奔走呼吁,但全无一用,在她看来,公司选的不是真正的中国人,而是“米高梅式的中国人”——被视为异类的、低级的以及被操控的黄种人。

黄柳霜对于出演带有种族偏见的角色已然习以为常,以此赢得圈内的认可实属不易。哲学家瓦尔特·本雅明称她是“一杯茶中的花蕾,渐渐绽放,充满月光,了无俗香”,剧作家黄哲伦在《蝴蝶君》中借鉴普契尼《蝴蝶夫人》的基调,把黄柳霜写进话剧。在诸多支持者中,安迪·沃霍尔对她尤为崇拜,更是特制拼贴艺术品“疯狂的镀金拖鞋”表达敬意。这双弧度极高的鞋与缠足妇女的小脚有几分相似,散发着中国封建制度的阴暗气息。黄柳霜虽然躲过了缠足厄运,却逃不了好莱坞的偏见:黄种人没有资格和白人演员搭戏。她百思不得其解,“我对自己必须扮演的角色感到厌倦,为什么银幕上的中国人几乎总是影片中的反派,而且是如此残忍的反派——凶残、奸诈、如同草丛中的蛇。我们拥有的文明比西方的文明要古老许多,为什么他们从不在屏幕上展示这些?”

后殖民批评理论的代表人物爱德华·萨义德在《东方学》中告诉我们,西方人不断塑造东方低于西方的“他者”论调,其结果就是东方被制作成了永远落后的形象。历史的一粒尘埃落在每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山,种族歧视、文化霸权加上民族主义的质疑,就是黄柳霜一生难以逾越的藩篱。身处难以调和的文化冲突之间,这位“中国娃娃”把可怜巴巴地“死去”练成自己的绝活,她和马琳·黛德丽、莱妮·丽芬斯塔尔的亲密合照引来争议无数,同性恋者拿三者的暧昧关系大做文章。在苏珊·桑塔格的美学观念中,坎普情结(苏珊·桑塔格说,坎普是唯美主义的某种形式)和同性恋审美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也正源于此,同性恋和坎普爱好者把黄柳霜的古典韵味和异国情调视作一种风尚。

在夜生活泛滥的演艺圈,黄柳霜从不随波逐流,而且对自我有着清醒的认知,“生于长于东方式的世界,但西式的世界充斥我生活中的每一刻”。作为出生于美国西岸的华人第三代,黄柳霜心系故土,抗战前她开启了人生中唯一一次寻根之旅。在好莱坞满满的挫败感让她以为回国会一样受到冷落,出乎意料的是,驻美大使顾维均夫妇、作家林语堂、京剧大师梅兰芳、影后胡蝶等一众社会名流为她接风,顿时让她有了回家的感觉。然而也有谩骂指责的声音,她甚至一度遭到封杀,当有媒体质问她为何在国外出演抹黑国人形象的电影时,她机智的回答让提问者无力反驳:“作为中国人演中国人是理所应当的,这正是华人维护自身的机会!”

黄柳霜除了表演才能还极具语言天赋。在她的一生中,她不仅学会了说英语,还能说流利的德语和法语。

黃柳霜在好莱坞拍摄的第一部彩色无声电影《海逝》,她的表演得到了《纽约时报》的热情赞誉。

在《中国人被误解》一文中,黄柳霜谈及她所认识的中国人:本性善良、热爱生活。当她听闻日本侵略者的暴行后,即刻拍卖自己的珠宝首饰和礼服援战,并出演反日电影《缅甸炸弹》和《重庆夫人》,并将片酬全数捐赠给中国联合救济会。宋美龄访美宣传抗日期间,邀请了当地各界名流,唯独少了黄柳霜。代表中国精英阶层的宋美龄对黄柳霜表现出的恶意冷漠,也影响了美方对她的态度,导致黄柳霜中晚年的事业犹如死水一潭。

毫不夸张地说,华裔演员从未走出过黄柳霜的“阴影”。时至今日,好莱坞的演艺圈对华人角色的刻板印象还在延续着百年来的传统。无论是电影《雷霆谷》里与肖恩·康纳利演对手戏的第一位华人“007”女郎周采芹、与詹姆斯·史都华合作电影《山路》,出演一名命运多舛的遗孀的卢燕,还是《末代皇帝》里的陈冲、邬君梅,以及《艺妓回忆录》中的章子怡、巩俐,无论她们怎么大放异彩,在好莱坞都是走在黄柳霜被边缘化的老路上。

(责编:常凯)

猜你喜欢
华裔好莱坞
多措并举加强和改进华裔新生代工作
让中华文化在海外华裔青少年心中“留根”
陶欣伯:熠熠生辉的华裔实业家
王赣骏:首位华裔太空人
华裔夫妇的奥斯卡纪录片
12月好莱坞精选
11月好莱坞精选
好莱坞精选
好莱坞精选
好莱坞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