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昭通市花椒产业发展的优势和困难以及对策的探究

2022-11-25 00:44丁永平范怀刚曾清贤李正银
江西农业 2022年10期
关键词:昭通市昭通深加工

丁永平,范怀刚,曾清贤,李正银

(昭通市林业和草原科学研究所,云南 昭通 657000)

昭通市的花椒品种主要以青花椒为主,昭通是青花椒的重要产地之一,但是,就目前我国的花椒市场情况而言,除了昭通市所在的云南省之外,贵州、陕西、四川、甘肃等地也都是我国花椒的主要产地,这就导致了激烈的市场竞争,根据当前花椒产业发展的趋势,要促进昭通市花椒产业稳步发展,首先要认清自身发展的优势、存在的困难,进而做到扬长避短,推动产业的改革和升级。青花椒在所有的花椒品种当中独树一帜,素有“中国十八香”之首的美誉,并且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而昭通市的青花椒,更是因其色泽好、质量优、味道香等特点,在市场上具有非常不错的竞争力。随着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扶植以及多年发展,当前已经颇具规模,年产量超3万吨,产值超20亿元。需要注意的是,虽然目前昭通市的花椒产业发展如火如荼,但仍旧遇到了一定的困难,这导致了昭通市花椒产业的发展存在不小的局限性,如果不能尽早地解决现有的问题,势必会影响昭通市花椒产业的发展,进而对区域经济的发展产生影响。

1 昭通市花椒产业现状

昭通现有花椒面积147.2万亩,现有加工企业8家、专业合作社26个、交易市场2个。有地理标志商标2个、有机产品9个、生态产品2个。2020年干花椒产量达4.4万吨,第一产业产值32.99亿元,加工产值1.9亿元,市场销售总额41.7亿元,综合产值75亿元。其中昭通市三力丰农副产品交易有限公司的花椒年交易量达7万吨,为西南地区最大花椒交易市场,年交易额达40余亿元以上。平均每亩产干花椒30公斤左右,目前干花椒产量达4.4万吨,市场平均60元/公斤,平均每亩花椒收入1800元左右。到2025年将达170万亩,干花椒产量达11.7万吨,力争综合产值达220亿元。其中:第一产业产值90亿元,第二产业产值35亿元,第三产业产值95亿元。

2 昭通市花椒产业的优势

2.1 地理优势

昭通市的地理优势,主要从两个方面来看。首先,昭通市位于乌蒙山区腹地,为四川盆地与云贵高原的交界处,处于盆地向高原过渡的抬坡阶段,昭通市内四季气候差异小,但位于云贵高原,又具备典型的高原季风立体气候特点。与此同时,昭通市位于金沙江下游,整体而言,地理条件优异、自然生态条件突出、物种丰富、自然资源配置合理,青花椒在此具有更加舒适、得宜的生长空间,也正是这样独特的地理条件和气候条件,孕育了颇具特色和优势的昭通青花椒品种。其次,昭通市位于云、贵、川三省交界处,北邻宜宾、东临毕节、南靠曲靖,西临四川凉山,是三省之间非常重要的交通枢纽,从整个西南地区的交通网络来讲,是云贵地区与长江经济带链接和交流的门户。与此同时,昭通市距离昆明、贵阳、成都、重庆这西南四大城市的交通距离都在500公里以内,可以作为商业贸易和物流转运的一个重要中转站。正是得益于地理条件的便利和优势,目前,昭通与江津、汉源成为我国西南地区三大青花椒集散地[1]。

2.2 品种优势

金阳县素有“中华青花椒第一县”“中国青花椒之都”等美誉,在四川大学的一项研究中,对金阳、洪雅、汉源、江津、峨眉五地的青花椒进行成分提取,金阳县的青花椒麻味物质含量、蛋白质含量、醇溶提取物含量以及不挥发性乙醚抽提物的含量均为最高,证明金阳县的青花椒从口感到药用、营养价值,均在以上四地青花椒之上。

昭通市与金阳县隔金沙江相望,地理条件、青花椒品种十分相近,而近期针对昭通市梭山黄华、炎山等地的青花椒进行同样的化学成分抽提,其结果也证实了昭通市的青花椒质量与金阳县青花椒水平相当,甚至部分品种要优于金阳县青花椒,这也使得昭通市青花椒产业的发展,具备得天独厚的品种优势[2]。

3 昭通市花椒产业发展面临的困难

3.1 缺乏龙头企业带动,深加工能力差

实际上,目前在昭通市的青花椒产业当中,已经逐渐地脱颖而出了如“牛栏江”“梭山”“椒源堂”等几个当地的知名品牌,这给昭通青花椒品牌的建立提供了一定的帮助。但是,因深加工水平有限,目前昭通市的很多青花椒生产加工企业的发展遇到了瓶颈。

众所周知青花椒除了可以作为调料之外,实际上,当前对于青花椒的开发和研究更加深入,如上文所言,青花椒本身的营养、药用价值都非常巨大。近年来,用青花椒提取物作为原材料制作而成的精油、肥皂、洗发水、腊质油脂等在医药、保健、护肤、洗涤等领域都有了更多的应用且受到了消费者的好评,通过深加工不仅能够创造更多的产品价值,而且因为深加工延长了产销链条,还能够带动就业,创造税收,扩大原材料的需求,可以说对当地的财政、经济和青花椒产业本身,都有重要的意义,但是目前昭通市的企业几乎没有具备深加工的能力,从这方面来讲,说明整个产业尚有需要完善的地方。

3.2 项目整合难度大,地方投入资金严重不足

昭通市目前已种植花椒一百多万亩,但只有数量而无质量的生产比例比较大,也就是说低产低效的花椒林面积较大,其中老龄花椒林面积也占了一定的比例。要实现提质增效和更新就必须对涉农的一些项目进行整合,目前,主要花椒产区均存在项目整合有难度问题。另外花椒要做成昭通市的一个支柱产业之一,除了国家、省级层面给予一定的项目资金扶持外,由于地方财政困难,市和县级层面还未真正把花椒产业作为重点资金投入对象。

4 促进昭通市花椒产业发展的对策

4.1 重点扶持龙头企业,加强深加工能力

应该针对重点企业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让一部分企业先做大做强,使其在全省、全国乃至国际市场上产生影响力,在这些龙头企业的带领之下,逐渐形成昭通品牌甚至昭通名片以及真正意义上的产业群,之后促进昭通市青花椒产业结构的改革,推动产业进步[3]。

深加工技术目前在世界范围内并不算是高精尖技术,利用超声技术能够精确萃取青花椒的提取物,因此,当地政府应该扶持一些大型企业,引进先进的技术,进行流水线升级,在政策方面对这类企业给予倾斜,同时,积极帮助企业销售深加工产品,形成品牌效应。

4.2 创新经营模式,积极探索融资渠道

就目前的实际情况而言,花椒产业作为昭通市的支柱产业之一,每年创造数十亿的产值,为了促进花椒产业的发展,昭通市政府相关部门想尽了办法,但是由于昭通市本身经济并不算发达,财政资金支持有限,这限制了昭通市花椒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因此,想要突破资金的限制,显然不能仅仅依靠当地财政,应该丰富融资渠道,积极招商引资,鼓励社会资本、民间资本融资,采取合作、合资、融资、股份分红等手段,提升产业综合实力。

5 结束语

总体而言,受麻辣饮食文化影响的昭通区域,花椒种植历史悠久,群众种植技术经验丰富,产业发展基础较好,青花椒已经成为当地广大农户增产增收的主要产业之一。近年来,青花椒以其特有的色、香、味、含油、含麻、颗粒好等优势,赢得了越来越多消费者的接受和喜爱,知名度不断提高。但是在花椒产业发展过程中有一些短板和弱项,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并及时进行改变,否则会对昭通花椒产业的发展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猜你喜欢
昭通市昭通深加工
《蚕桑产品深加工技术》简介
《蚕桑产品深加工技术》出版
深加工食品伤心脑
亲人
亲人
柿子深加工助农民增收
文学自觉与当代文学发展趋势——从昭通作家群说开去
小地方文学史的可能与向度——冉隆中和《昭通文学三十年》
值得书写的昭通文学实绩
昭通作家群的困境与局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