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的临床诊治进展研究

2022-11-25 10:43周月元
今日健康 2022年6期
关键词:利尿剂收缩压血压

周月元

桂林市第二人民医院 广西 桂林 541000

高血压是常见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由2018年我国心血管病调查报告显示,我国高血压患病人数在2.45亿,患病率在27.9%,占全球患病人数20%以上[1]。高血压病是心肌梗死、脑卒中等心血管疾病发生与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同时,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显示[2],全球高血压控制率在31.7%,中国仅有16.8%,各国高血压控制率普遍低,并且存在巨大差异,说明高血压诊治并未得到明显改善,绝大部分高血压是原发性高血压。在正常情况下,动脉血压受情绪、种族、时间、年龄、体力活动等因素的调节。近些年,随着国内外对高血压的重视,大量临床试验与高血压治疗指南相继发生改变,使医学及对该病具有了新的认知[3]。本文就高血压诊断和防治进行综述,以为广大临床医师提供参考。

1 高血压病的诊断

对于该病临床主要依据诊室测量血压值,以水银柱或电子血压计测量值为主,一般情况下,左右上臂血压相差<10~20mmHg,有研究报道[4],测量血压前应静坐5分钟,宜测量坐位血压,且袖带和心脏保持同一水平,非同日测量三次血压值收缩压≥140mmHg或舒张压≥90mmHg则诊断为高血压。非诊室测量,如家中自测血压收缩压≥135mmHg或舒张压≥85mmHg以及24小时动态血压收缩压平均值≥130mmHg也可诊断为高血压[5]。随着我国老龄化的到来,老年高血压特点和临床诊治流程专家建议,将老年人年龄切点定为≥65岁,高龄老年人一致认为年龄≥80岁。2017年AHA/ACC指南中将高血压诊断调整为≥130/80mmHg,既往患高血压病史,目前正服用降压药,血压虽低于140/90mmHg,也可诊断是高血压病[6]。我国仍延续以往对高血压定义,≥140/90mmHg,认为将≥130/80mmHg界定为高血压,全球至少18亿人患有该病,对于我国而言形势更为严峻,患病率从25%增加到50%,换而言之,两个人中就有一个患高血压[7]。

2 高血压病治疗

2.1 β受体阻滞剂

β受体阻滞剂作为一线降压药物,其降压机制涉及降低心排血量,改善压力感受器的血压调整节功能,以及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并通过降低交感神经张力而预防儿茶酚胺心脏毒性作用[8]。其是高血压初始或长期应用的降压药物之一,可单独或与其他降压药物联合使用,对于合并具有冠心病、心肌梗死后、快速性心律失常等患者可优先使用该药。其中此药结合长效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是目前推荐的降压药物联合方案之一。例如,祁承龙[9]研究中对合并具有慢性心力衰竭的高血压患者给予酒石酸美托洛尔缓释片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总有效率为93.48%,治疗后4周血压明显下降,并且患者心功能得到改善。关丽丽[10]研究中将合并具有室性心律失常的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给予美托洛尔治疗,观察组加用卡维地洛治疗,结果呈现观察组能更好的降低室性心律次数,治疗效果更佳,预后且效果好。

2.2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

ACEI是一种移植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活性的化合物。服药该药后外周血管扩张,总外周阻力降低,血压下降,在降压同时不减少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的血流量,不干扰交感神经发生反射功能,并不会引起体位性低血压,一般用药15min即可见效,1~2h达到高峰。汤梅[11]研究报道对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给予硝苯地平缓释片、依那普利治疗,降压效果明显,患者内皮舒张功能得到改善,并且未增加药物不良反应。另外,该药还可用于心衰患者中,使心脏前负荷减轻,外周血管与冠脉血管阻力降低,增加冠脉血管,使心肌纤维化减少。杨震林[12]研究中,对高龄高血压合并HF患者给予酒石酸美托洛尔缓释片联合依那普利治疗能有效控制血压与心率,提高患者心功能,安全性且高。对于高龄患者还需从小剂量开始,并考虑小剂量起始联合治疗,但徐湮灭观察逐步达标,检测立未血压,防止发生低血压。

2.3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

沙坦类是常用的一类药物,例如,氯沙坦、缬沙坦。对于严重高血压治疗,氯沙坦多需和氯噻嗪或其他药物联合使用。杨红[13]研究中给予实验组患者缬沙坦氨氯地平片治疗,并和对照组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在用药1疗程后,实验组平均收缩压及舒张压均低于对照组,并且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降低,另外,经持续给药2个疗程后总有效率达97.22%,高于对照组80.56%。路劲松[14]对老年原发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在缬沙坦治疗基础上进一步给予氨氯地平联合的疗效,结果显示能较单独缬沙坦使用,联合治疗对控制血压、血糖、胰岛素水平更佳。

2.3 利尿剂

欧美等多个高血压处理原则委员会建议若无并发症的高血压患者利尿剂作为首选药物,并以利尿剂及β受体阻断剂为一线药物。有关研究表示,其和任和两种或几种连用,血压下降幅度大于任和一种药物单用。例如,利尿剂+ β受体阻断剂,利尿剂+ACEI或ATⅡRA。龚芸针[15]对观察组给予小剂量氢氯噻嗪片+厄贝沙坦片联合治疗,并和单独小剂量氢氯噻嗪片治疗对比,其结果呈现,观察组对改善舒张压和收缩压更为有效,并能改善血清炎症因子及血管内皮功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并由张晓华[16]研究可知,对照组给予ACEI治疗,试验组在上述基础上加用利尿剂,治疗后试验组近期疗效更优,24 hSBP、24 hDBP及心率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组间对比试验组更低,并且对心脏起到保护功能,下调BNP和CRP水平。

3 其他治疗方式

除去药物治疗外,需重视综合管理,加强患者合并多种心脑血管危险因素的管理,认真询问病史、查体、完善各种辅助检查,除明确合理血压目标外,还需注意血糖控制、血脂,合理应用药物,稳定调控血压[17]。在降压治疗中,尤其是高龄患者需全面评估心脑血管、肾脏疾病、内分泌疾病等各种风险,并注意机体状况、衰弱程度等,避免应用对病情具有风险的药物,规避不良反应[18]。另外,重视非药物治疗措施,包括限酒、限盐、戒烟、坚持规律有氧运动、控制体重、保持心理健康等。对轻度高血压通过生活方式干预恢复正常血压,中重度在药物治疗同时辅以生活方式干预,以改善治疗效果。对于高龄患者而言,不可过度强调膳食干预、生活方式干预,避免营养不良、电解质紊乱等,进而引起免疫力下降而引发其他疾病[19]。

4 小结

高血压是常见的内科疾病,主要常见于中老年人、长期饮酒者或肥胖者,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的改变,以及老龄化时代的逐步到来,使患高血压疾病逐渐增加。近年来,人们对心血管疾病知识逐渐了解,高血压诊断标准也不断改进,目前,认为高血压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具有不同危险,所以,具有分层概念。在治疗上应根据医生对患者的标准,采用不同药物进行针对性治疗,在生活上,控制饮食、禁烟、禁酒,平时定期进行健康体检,积极控制危险因素。加大对高血压诊断和治疗,提高治疗依从性,使更多患者从降压治疗中获益。

猜你喜欢
利尿剂收缩压血压
心衰患者不用利尿剂,预后更好?!JACC子刊研究
利尿并非越多越好
稳住血压过好冬
冠心病心衰冠心宁+利尿剂治疗的临床效果
老年人群收缩压与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预后的关系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血压的形成与降压
健康年轻人收缩压高会增加动脉硬化风险
强化降低收缩压不增加卒中风险
改良的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评分与老年人短时收缩压变异性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