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贫血病因中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的应用进展

2022-11-25 10:43黄玉霞
今日健康 2022年6期
关键词:骨髓细胞病因白血病

黄玉霞

钦州市中医医院 广西 钦州 535000

贫血是临床常见的疾病,多指多种外周血象异常引起的病理表现,并不是特定疾病,而是多种疾病都可引起的表现。贫血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红细胞生成减少,如造血干细胞异常、再生障碍性贫血等、造血调节因子异常等导致红细胞生成减少;红细胞破坏过多,如红细胞本身发生异常、自身免疫异常、生物或理化因素等;失血过多,而其中失血过多最常见的比如消化道的慢性失血。由于患者机体耐受度差异较大,一些患者早期表现不明显,容易忽略。当贫血现象严重时,再行贫血诊断与治疗时,治疗效果会受到影响。在诊断学的日渐发展下,出现较多的贫血诊断方式,为尽早了解贫血的引发因素,科学地诊断在临床上有重要作用。临床对贫血的病因研究中得出,骨髓细胞形态学对贫血的诊断导向积极,可提高诊断准确性。本研究主要就诊断贫血病因中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的应用做如下综述。

1.贫血概述

贫血是指人体外周血红细胞容量减少,低于正常范围下限的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由于红细胞容量测定较复杂,临床上常以血红蛋白(Hb)浓度来代替。我国血液病学家认为在我国海平面地区,成年男性Hb<120g/L,成年女性(非妊娠)Hb<110g/L,孕妇Hb<100g/L就有贫血。久居高原地区居民的血红蛋白正常值较海平面居民为高;在妊娠、低蛋白血症、充血性心力衰竭、脾肿大及巨球蛋白血症时,血浆容量增加,此时即使红细胞容量是正常的,但因血液被稀释,血红蛋白浓度降低,容易被误诊为贫血;在脱水或急性大失血等循环血容量减少时,由于血液浓缩,即使红细胞容量偏低,由于血红蛋白浓度增高,容易引起漏诊。

2.贫血表现

由于身体无法制造足够的血红蛋白(一种将氧气输送到血红细胞和身体各个组织的蛋白质)。发生此情况时,人体会有乏力、心情忧郁、易怒不安之感。严重时,会出现头晕目眩、晕厥、冷漠、易怒不安、注意力不集中、畏寒等感受。

2.1 神经系统

头痛、多梦、注意力不集中等均是贫血缺氧所致的神经组织损害症状。小儿贫血会躁动不安、哭闹,严重者会对智力造成影响[1-2]。

2.2 皮肤黏膜

苍白为贫血皮肤黏膜的主要表现,贫血是机体经神经体液调节可科学分配血容量,与次要脏器比较供血会变少。另外,因单位容积血液中红细胞与血红蛋白含量减少,患者皮肤会变得暗淡、粗糙、缺乏光泽均是贫血黏膜的主要表现,还与贫血原发病有关[3]。溶血性贫血尤其是外溶性贫血,会引起黏膜与皮肤黄染。

2.3 呼吸循环系统

贫血是红细胞中合成众多的2,3-二磷酸甘油酸(2,3-DPG),血红蛋白对氧的亲和力可降低,促使氧将曲线右移接触,组织获得较多氧。轻度的贫血表现不明显,稍活动患者呼吸会加快,且伴随心悸、心率加快。贫血加重,活动量较大,症状越明显。重度贫血时,即使处于平静状况下也会致使气短[4]。长时间贫血,心脏超负荷工作供氧不足,会致使贫血性心脏病,且伴有心律失常。

2.4 消化系统

人体出现贫血时消化腺分泌会变少,腺体会萎缩,患者消化功能会受到影响,腹部胀满,食欲下降,大便不规律。长时间慢性溶血会合并胆道结石。缺铁性贫血会发生吞咽异物感。巨幼细胞贫血与恶性贫血会导致牛肉舌、镜面舌等[5]。

2.5 泌尿生殖内分泌系统

血管外溶血会出现无胆红素高尿胆原尿,血管中溶血会产生血红蛋白尿与含铁血黄素尿,严重者会出现游离血红蛋白对肾小管造成堵塞,继而引起少尿、急性肾衰竭。长时间贫血会对睾酮分泌造成影响,弱化慢性特征[6]。女性在激素分泌的影响下月经容易出现异常,长时间的贫血下会对内分泌腺体功能与红细胞生成素分泌造成影响。

3.诊断贫血病因中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的应用

贫血患者中,男性发病率相对于女性而言略低,与性别分布规律相符合,病因明确的患者占比75%,这说明骨髓细胞学检查能够为贫血的诊断供应重要依据。从既往的调查来看,其所诊断的疾病有13种,缺铁性贫血检出率最高达21.56%,接着依次是急性白血病、病原微生物感染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占比分别为14.71%、7.84%、6.60%。铁是合成Hb的主要原料,缺铁性贫血患者体内缺铁分为3个阶段,当机体对铁的需求与供给失衡,导致体内贮存铁耗尽(ID),继之红细胞内铁缺乏(IDE),人体中所储存的铁会消耗殆尽,红细胞中铁元素匮乏[7-9]。最终引起缺铁性贫血(IDA)。IDA是铁缺乏症的最终阶段,表现为缺铁引起的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及其他异常。发病因素复杂,不仅铁元素丢失较多,所摄入的铁也不足[10]。患者骨髓象是:红系增生活跃,幼红细胞常>30%,粒红比值下降,中晚幼红为主,幼浆(偏蓝)老核(“碳核”)。骨髓小粒可做化学染色行铁检查,骨髓细胞外铁减少甚至消失,铁粒幼红细胞<15%。经铁剂治疗后铁粒幼红细胞增加,一段时间后细胞外铁才出现,铁染色是临床有效的检测方式,是展现铁存储的金标准[11-12]。临床治疗时,应为患者补充铁剂,改善患者贫血症状。

急性白血病诱发的贫血在临床上的常见原因,白血病患者红细胞代谢会遭受白血病细胞异常增生干扰,致使红细胞生成下降。另外,一些白血病患者发病时会产生隐性溶血现象,骨髓生成红细胞时难以代偿[13]。急性白血病患者除表现出贫血特点,多数患者会有脾、肝肿大等表现,血常规检查时会出现异常,血涂片检查会发现原始细胞,骨髓象中原始细胞超过5%就属于病理情况,如果超过20%,就可以诊断为急性白血病。骨髓检查是确诊为急性白血病的主要方式[14]。

病原微生物感染性贫血的发病原理是组织破坏后释放出毒素导致的毒素反应迟钝变化,铁代谢容易出现障碍,继而引起贫血。病原微生物感染性贫血即为小细胞低色素贫血,患者容易出现发热、出血等症状,血涂片检查不存在原始细胞,此类型患者骨髓象的粒红比值会上升,还会发现中毒颗粒、空泡[15]等。铁染色中细胞外铁趋于正常,细胞内铁以阴性呈现。

巨幼细胞性贫血的发生机制是机体缺乏叶酸或维生素B12或者吸收障碍引起,患者发热、出血等表现会减少,血涂片检查无原始细胞,主要呈中重度贫血,红细胞形态以大细胞为主(MCW>100fl),缺乏中央浅染区,可见嗜多色性,嗜碱点彩,豪焦小体、卡玻环。骨髓会展现三系细胞会出现巨样变特征 。检查血常规时,巨幼细胞性贫血患者一般为全血细胞减少[16]。

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全血细胞减少。临床在诊断中,依然存在有近20%不明确病因,这说明骨髓细胞学检查存在局限,难以明确对贫血病因进行诊断[17]。另外,骨髓细胞学变化特异性不足,难以明确具体病因[18]。虽然经骨髓细胞学检查能够初步排除原发性血液系统疾病,但依然需联合其他项目辅助检查[19]。我院所测定的再生障碍性贫血中,患者的全血细胞数目会减少,继而出现出血、发热、感染等。再生障碍性贫血是原发与继发肝细胞受损有直接联系,继而致使骨髓血细胞破坏,检查骨髓血细胞时,容易出现病态造血[20]。研究时,可结合自身工作经验与我院实际状况,改进不足之处。

综上所述,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在贫血病因诊断中意义积极,能够尽早对贫血的病理类型进行诊断,敏感性较高,治疗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在基因检验、骨髓活检等各类检验方式的发展下,可联合其他项目辅助检查分析和诊断,使疾病诊断更为精准。

猜你喜欢
骨髓细胞病因白血病
白血病男孩终于摘到了星星
案例微课-翻转课堂教学法在骨髓细胞形态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捋捋新冠肺炎的中医病因
视疲劳病因及中医治疗研究进展
一例蛋鸡白血病继发细菌感染的诊治
电视的病因
白血病外周血体外诊断技术及产品
骨髓细胞涂片会诊中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
急性白血病患者骨髓细胞LIMD1,VEGF-C,CTGF和Survivin的mRNA异常表达及相关性研究
老年痴呆病中医病因病机及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