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运营管理流程与平台信息化建设研究

2022-11-25 22:50陆瑞娣
企业改革与管理 2022年19期
关键词:流程信息化建设

陆瑞娣

(杭州得诚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运营管理部,浙江 杭州 310000)

伴随近年来的发展,我国经济从最初注重增长速度,逐步转向注重高质量发展,企业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民营企业不仅要追求经济效益,还应注重自身竞争力的提升,强化信息技术的运用,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贡献。要积极承担相应责任,解决自身发展中管理流程方面存在问题,促进信息化建设,对有关机制体制开展创新,建立流程管理平台,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增强核心竞争力,实现高质量发展。

一、相关概念介绍

运营管理流程作为为民营企业运营的方式方法,主要是利用信息化建设开展固化。首先,为知识沉淀,民营企业应全面提升其核心竞争力;其次,为借助信息化对有关的方式方法开展固化,以此全面降低成本,减少人员存在的差异。

对于平台信息化来看,主要是借助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等前沿的信息技术,对信息资源开展全面开发及应用,持续增强企业的生产、管理和决策等水平及效率,进一步增强企业竞争力,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企业开展平台信息化建设涉及很多方面,如产品设计、经营管理及信息人才培育等的信息化。基于国内科研和企业的持续发展,信息化建设需求越来越多,具体表现为三个方面。首先,从战略决策来看,应借助科学的信息技术手段,促进企业管理创新,以达到企业的战略发展目标;其次,从经营管理方面来看,主要是借助信息化管理工具,进一步增强企业管理水平;最后,从业务执行方面来看,一般是构建业务信息系统,以此增加业务开展效率,对业务流程进行完善,强化内部之间的高效率协作,进而提升企业竞争力。

在大数据时代中,信息化发展提供了大量的信息能量,现阶段许多企业都已经利用这个机会,借助大数据优势深入分析,以此为基础,为企业内部各层提供科学的数据信息,同时,对市场动向开展有效分析,第一时间调整企业的运营管理模式,这将显著提高企业的工作质量及效率。

企业平台信息化建设属于长期的工程,基于全球化及信息化背景中,借助信息化手段可以促进企业竞争力的增强,这是行之有效的措施。

二、企业运营管理的现状分析

在改革开放深入发展过程中,企业运营管理体系的效率得到有效提高,但是,在部分领域中,还存在低效的情况,这是由于多种因素造成的,其中包含企业的创新动力不足、缺乏完善的监督约束机制、有关的业务流程复杂有冗余,具体分析如下。

首先,创新驱动力不强,没有科学、持续的战略规划。创新可以引导企业的发展,是企业发展动力,有利于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发展前提。企业在实际发展中,企业管理者缺乏对信息化的深入了解,没有明白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不清楚平台信息化建设会对企业产生怎样的突破,认为通常是因为某种特定需要才开展信息化建设的,如供应商的要求等,比较注重眼前问题的解决,而没有立足于企业长远角度考虑问题。造成信息化平台建设没有上升到战略管理中,没有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导致投入不多,建设力度不足,系统比较分散,缺乏相应的人才基础,由于一系列原因导致平台建设不够完善。有些企业解决了目前的问题,就不重视开展后续的信息化建设及维护,这将导致平台信息化建设失去应有的作用[2]。针对企业发展来看,怎样利用人才的优势,将其当作创新资源的支撑及引导人员,借助有效的“外部刺激”,全面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使其形成工作的动力,这是现阶段企业发展中应当重视的问题。由此,为实现企业创新发展,应构建完善的“动力系统”,借助该系统来推动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给予其更大的发展动力。

其次,未构建完善的监督制约机制,导致项目监管力度不够。企业变革过程中,应避免资产流失的情况。对企业项目来说,有些项目的周期相对较长,涉及资金较多,环节也非常复杂,极易产生腐败现象。与此同时,因为还没有构建完善的监督约束机制,一些企业在长时间运营中,未对项目开展可行性研究,也没有对相关管理者开展专业知识及技能培训,缺乏完善的内控机制,有关的职能部门监管也没有得到全面落实,这造成部分项目的效益较低,导致较大的经济损失,从而导致资产流失问题。怎样对企业的项目管理行为开展约束,全面防止项目风险问题,对项目周期和成本开展科学调整,构建优异的企业形象,这是企业发展中应当解决的问题。

再次,组织框架比较复杂,存在职能不明的问题。不管什么样的企业,若是缺少信息和制度优势,都将导致企业萎缩。因为历史和制度的原因,不少企业组织框架比较松散及复杂。一些企业部门重叠,在部门职能及流程方面的划分不清楚,信息不明,职责不清晰,产生“臃肿虚胖”问题,导致管理低效、混乱,降低了员工的积极性,造成企业创造力下降,没有相应的转型动力,不能较好地满足市场发展的需要。因此,想要提升企业的活力,构建科学的职能管理体系,应采取信息化和制度化的管理方式,这一点非常关键[3]。

三、企业加强运营管理流程和平台信息化建设的对策建议

企业在促进国家现代化发展方面发挥着关键性作用,基于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有必要增加企业变革的深度及广度,利用平台信息化建设,可以促使企业开展创新及变革,实现企业的转型发展,这是至关重要的内容。在早期发展中,企业表现为会计电算化及简单OA的使用,之后逐步发展为大型ERP系统,实现了多业务系统的全面集成,然后又构建了信息化监管平台,基于创新模式的驱动作用,信息化建设发展成企业的重要力量。对此,企业可围绕下述几点,促进企业监管及运营流程的全面顺利实施。

第一,采取信息化方式,促进企业内部创新发展。基于“大众创新”的提出,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全国的创业热情,调动了创新的活力,在创新发展中,广大中青年员工是主力军,怎样调动他们的创新积极性,是企业应当重视的问题。近年来,大中型企业员工的年龄及结构有较大的变化。在一些企业生产科研中,高学历中青年为中坚力量,进行了很多改革创新的活动,然而却没有获得显著的成效。究其原因,主要体现在下述几个方面:没有明确的创新方向,创新项目不具备较强的传播效果,创新作品缺乏科学的收集方式;没有构建健全的激励制度,没有构建公开的评审机制;没有对创新作品开展保护,这都对中青年人才的创新造成了不良影响,降低了他们的创新热情。结合以上问题,可借助信息化技术,建立创新创效管理平台,基于企业内部实施在线任务发布、审核及汇总等,将其构建为一体化管理平台,促进创新信息的全面传播,对创新作品开展科学采集。根据实际的执行效果来看,双创平台可以随机指定评审人员,然后将评审标准和结构发布到网络上,让所有员工开展监督,以保证评审过程的透明。除此之外,还可以运用电子版权技术,构建内部采购和转让制度,这将极大地促进科研一线的创新,增强他们的创新动力。另外,构建双创平台,还能促进创新人才库的构建,把企业的创新能力转化为能够积累的无形资产,进而全面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第二,构建信息化平台,明确企业发展目标。对于企业监管来说,有很多的监管手段,但在实际运用中,没有将管理手段落实下去的方式。基于平台信息化建设来看,应具备明确的目标,主要是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对企业信息资源开展全面整合,以达成企业发展目标,为其提供良好保障。

企业战略的实施并非一蹴而就,应一步一个脚印,因此,平台的建设也无法在短期内快速实现,需同企业每一个发展环节保持一致。

战略规划为信息化平台建设的基础,应抓好要点。首先,科学、有效地开展领导。信息化平台的建设,应全面贯彻“一把手”原则,建立领导小组,以此构建相应的规划方案,促进各项决策的有效执行。其次,需求导向驱动。应对企业各部门各层级需求开展全面分析,以此为前提,对企业信息资源开展充分整合。再次,制定规划,分步实施。在战略规划的指导下,进行部门、层级规划细分,根据企业具体状况,如硬件资源投入,人才培育,逐步落实相关工作。

企业可以和有关公司联合构建综合管控平台,借助这一平台,对企业年度报告任务开展分类、审核及汇总等,并构建云平台,进一步形成以企业年报为主的数据中心。这个数据中心覆盖了企业多年年报数据,可借助大数据技术开展汇总和分析,为企业经营管理提供科学的数据分析和预测。

在这一过程中,国内外投资项目管理非常关键。在有关的管理办法中,强调围绕投向、程序、风险及回报开展管理,积极建立权责对等、运行标准及风险防控的监管体系。因此,企业应加强对投资项目的管控,构建相应的监管平台,以便更好地管理各种投资项目,实现业务管理及监督一起发展。在该平台中,应包括企业所有投资项目的周期、信息采集、汇总及监管等功能,同时还应对股份公司和相关用户加以重视。借助业务流程管理(JBPM)开展系统建设,有利于更好地完成项目的审批及追溯,开展流程动态调整,全面保证固化流程的灵活性;借助机器学习系统(TenorFlow)人工智能引擎,对项目开展全面监管和预测,有效确保投资项目存在的风险被系统识别,对有关责任人进行科学定位。

制定覆盖企业管理全过程的信息化平台。基于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政府和企业都应结合国家及社会实际需要,积极履行他们承担的责任,最大限度地发挥相应的作用[5]。一些大型企业的职能管理思路是:借助信息化措施,促进企业服务模式的创新,运用多维度职能结合、多流程融合及多角度分析的方式方法,促进数字化全程管控平台建设,借助平台对全集团相关部门的岗责体系开展全面梳理,对有关方面开展优化,删减重复部分,以构建科学的职能体系,实现职责及任务清晰,促进流程的完善,增加运营管理效率;结合该职责体系,立足实际工作,对工作内容及流程等开展重新梳理,强调相关内容及工作落实,满足规定的标准要求,增加工作效率,达到易追溯,从而对所有工作内容开展全方位管理及控制;借助该平台,对实际工作中的权力分工开展有效分析,构建全面的权力清单,然后将其和目前的所有业务系统开展对接,以促进工作、成果和时间节点的有效监控,构建规范的工作评估、考核和监督制度,实现智能化及实时化发展,进一步提高工作质量;依托面向服务(SOA)架构技术,对实际工作中形成的数据开展采集,然后开展实时汇总,再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工作流程和职责开展有效分析,促进权责和实际工作的统一,进而达到科学的决策与实施。

信息化管控平台的建立,可以让很多大中型企业突破原有的组织架构的弊端,对于业务多元化以及层级多的特点,为其构建了高效协作、规范管理且节省交流成本的体系,有助于降低企业的管理负担,全面提升管理的成效。

四、结语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要求企业持续开展创新,不仅对管理理念及管理模式进行创新,而且还要加强创新型人才的培育。构建信息化平台,可以有效解决企业现阶段发展中的问题。对监管模式及技术措施进行创新,建立全方位覆盖的信息化监管平台,可以促进企业内部动态监管,全面增强管理能力以及市场竞争能力,为企业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构建信息化平台,要求企业领导者制定科学的战略规划,全面激发员工的积极性,促进企业信息化发展,实现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流程信息化建设
工星人平台注册流程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与元英&宫胁咲良零距离 from IZ*ONE
“一核三轴”:信息化时代教学管理模式的探索
党的政治建设怎么抓
违反流程 致命误判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