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全域感知和多级联动的城市大脑“数字驾驶舱”设计与应用

2022-11-25 03:28焦波
科学技术创新 2022年18期
关键词:驾驶舱数字化数字

焦波

(深圳坤湛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上海 200001)

2020 年3 月,习近平总书记赴浙江考察时指出“通过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手段推动城市管理手段、管理模式、管理理念创新,从数字化到智能化再到智慧化,让城市更聪明一些、更智慧一些,是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前景广阔”。我国已步入数字化引领高质量发展阶段,各地方纷纷将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作为构建全方位现代化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核心抓手。

1 概述

城市的治理总体看分为优政、兴业、惠民三大方面,而人又是最终的目的。我国步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和数字化时代,制度优势明显,这赋予城市治理新的内涵和要求。即如何充分发挥党组织的组织与制度优势,时刻不忘以人民为中心,着眼全局并结合本地属性和特色,应用科技化手段,一城一策的在辖区实现优政、兴业、惠民三方面协同发展。

城市大脑是应用科学技术辅助城市治理的有效工具和最佳实践,是科技与体制相互结合的产物。城市大脑“数字驾驶舱”是通过科技手段对城市治理进一步深耕和精细化后的产物。“数字驾驶舱”基于万物互联神经末梢感知网络和大数据采集分析技术,实现对城市全域事件以及城市各个运行部件的全面感知和可视化,通过各部件及各职能在线互联相互协同组成有机整体,并通过可交互人机界面进一步实现对城市的“一网统管”。

2 城市大脑“数字驾驶舱”设计案例

2.1 总体框架设计

2.1.1“数字驾驶舱”总体架构蓝图

本案例总体架构蓝图为“三梁三柱”智慧大脑加五大上层应用中心。

2.1.1.1“三梁三柱”智慧大脑(图1)

上层第一根梁为区、街道、社区三级联动智慧大脑数字驾驶舱。从“运行监控、事件处置、应急指挥、决策支撑”四个维度为各级领导提供“一屏统揽、一网统管”的现代化指挥作战室[1],实现近百项驾驶舱场景。三级联动实现高效上下协同,一键指挥、一键处置,用数据智能为领导和各基层干部决策、指挥、处置提供科学化辅助支撑。

顶起第一根梁的三根柱子分别是党建统领基层治理板块[2]、城市民生服务板块、和城市企业服务板块。这三根柱子分别为“一屏统揽”提供了鲜活的数据源头、为“一网统管”提供了信息化的落地抓手。党建统领基层治理板块打造“统一指挥、统一平台、多级联动、多部协同、多元共治”的裕华特色基层治理创新,为实现数字政府目标铺路。城市民生服务板块打通连接群众的多个“端”,通过信息化手段疏通民声渠道,以让群众百分百满意为目标,织密党和人民群众的连结。城市企业服务板块搭建政府与企业的桥梁,一方面为区政府打造招商引资的政府数字名片,另一方面为辖区企业提供精准政策对接。

第二根梁为数据资源汇聚共享平台。数据资源汇聚共享平台通过自建基层治理、民生服务、企业服务信息化系统,促进基层业务上云、民生和企业服务上云,实现数据资源的内生。同时开展普查及汇聚全区党政部门信息化系统数据,积极引进接纳第三方互联网平台数据,建成集汇聚、治理、安全、共享、自生长的区级大数据资产可运营平台[3]。

第三根梁为数字产业平台,以资本加科技的力量,激活数字产业化及产业数字化动能,促进裕华区数字经济长线发展。

2.1.1.2 五大上层应用中心

通过“三梁三柱”支撑分别建成集党群服务中心、应急处置中心、社会服务中心、政务中心、和数据管理中心为一体的城市应用聚合枢纽。

2.1.2“数字驾驶舱”应用层设计(图2)

应用层整体分为四层设计,概括为1+N+X。1 是指一个城市智能中枢,包括底层城市数据资产平台。N 是指在第三层城市产业平台,实现一部分产业升级。X 是指面向“用户”第四层四大类应用,实现显著的亮点成效。

城市数据资产平台包括:城市人口库,构建人、车、户一户一档基础数据;城市数字空间库,基于GIS 构建城市空间资源库;城市产业大数据库,汇聚企业、产业等辖区经济数据。城市智能中枢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构建,将城市大数据基于数据中台理念有效治理,并从上层产业应用平台抽象公共能力形成城市业务中台,从而实现城市的数据、关键部件跨产业、跨部门共用、流转和协同。城市产业平台为本地主要产业提供数字化转型升级赋能,包括智慧用电、智慧园区、智慧停车等核心产业应用平台。四大类应用包括城市运行指挥中心、城市民生服务应用、企业服务应用和基层治理数字化办公应用。

2.1.3“数字驾驶舱”产业大数据平台设计(图3)

产业大数据平台包括人才平台、技术平台和资本平台,向政府提供产业数据资产运营服务,包括精准招商引资、精准企业服务、产业结构优化,向企业提供数字化赋能服务,向本地劳务市场提供劳务帮扶服务。

2.2 关键技术支持

项目工作开展过程中主要技术难点一是如何利用技术手段辅助基层工作人员提升工作的效率,二是如何让城市大脑的技术建设与基层治理的体制机制建设相互融合。

对于第一个技术难点问题,我们创新的设计了事件智能处置模型,并且有效应用于社会矛盾调解。事件智能处置模型由事件库、一户一档画像和协同共治多元主体库三部分组成。主要使用的技术包括知识图谱、NLP、机器阅读和大数据分析。事件处置模型通过对事前预处理、事中辅助处置、事后分析归档实现对事件处置全周期的有效赋能。事前预处理阶段通过对事件结构化处理可提取事件关键要素,如干系人、事件类别、严重等级、影响范围等。基于事件关键要素,结合一户一档画像和协同共治多元主体库可以匹配最佳处置资源,根据处置人(网格员或志愿者)技能标签、关系图谱等要素为其智能分配待处置事件。事件预处理包括事件智能合并功能。事件处置过程中,系统会将事件库中相似度高、处置成效较好的案例推送给处置人学习,处置过程信息可以随时更新入系统以便获取新的处置辅助提示。事件处置完结后由处置人员归档事件,系统自动结构化事件,典型事件可标注,沉淀入事件库。

对于第二个技术难点问题,我们在网格化基层治理体系的基础之上扩展出“区、街道、社区”三级联动“数字驾驶舱”精细化基层治理的技术支撑体系。三级联动“数字驾驶舱”技术支撑体系的核心技术是数字孪生技术和物联网技术。首先充分利用遍布全区治理范围内各领域空间范围物联感知网络和监控设备、全区治理主体和治理过程的现有数字化支撑体系,形成对全域运行状态的实时感知。通过对道路、楼宇、城市空间的数字化建模实现可视化数字孪生空间。藉此补充到领导、基层干部和网格员的日常工作过程中,实现对治理区域内各种事件全域感知,直观可视,并能第一时间调度和分配最恰当的处置资源,做到第一时间感知、第一时间处置。

3 成效及应用展望

截止项目试点验证阶段,本案例已建成“区、街道、社区”三级联动体系,部署了红管家群众报事端和网格员办事端,96166 群众报事热线。

通过“红管家”进行“百姓报事”建立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的基层治理新模式,畅通人民群众参与基层社会治理渠道。领导及基层干部可通过“数字驾驶舱”查询人口、房产、重点人员及车辆等数据信息,参与辖区事件处置过程和资源调度。处置过程可追溯、效能可评比。对于特殊重大紧急事件,通过“数字驾驶舱”可直接发起一键应急指挥,确保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响应。

本案例的引领意义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探索践行党建引领全区治理,将党的组织与制度优势转化为基层治理的活力与效能;二是通过建设区、街道和社区三级联动数字驾驶舱体系,促进全区治理精细化,“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重大疑难问题区里解决”;三是通过打造为民服务“一码”(红管家微信小程序)、一号(96166 服务热线),疏通服务民生渠道,延伸政府服务触角,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项目的开展有效的推进了辖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步伐,然而如何持续促进和优化政府决策科学化、社会治理精细化、为民服务便捷化,道阻且长,需要体制机制创新与科技化手段灵活应用双轮并驱共进。

猜你喜欢
驾驶舱数字化数字
推动内部审计工作数字化的探究
数字化赋能农业提质增效
瑞萨电子的集成式驾驶舱技术是汽车智能驾驶舱不可或缺的解决方案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跟踪导练(三)
答数字
数字看G20
跟踪导练(四)3
中国民航如何保护飞机驾驶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