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扩张症的治疗进展

2022-11-25 10:43李清河
今日健康 2022年6期
关键词:抗菌素铜绿单胞菌

李清河

崇左市江州区艾滋病防治工作中心 广西 崇左 532200

支气管扩张症是一种具有较高发病率的呼吸系统疾病,其在临床上又被简称为支扩,常见于青少年与儿童群体当中,多发于呼吸道感染或支气管阻塞问题后,由反复发作的支气管炎导致支气管壁的结构遭到破坏,进而引发支气管的持久性异常扩张反应。支气管扩张症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主要为慢性咳嗽、反复咯血、大量咳痰与肺部反复感染等,患者若是没能及时得到有效治疗,将对患者的肺功能带来严重的损伤问题[1]。受此影响,为使支气管扩张症患者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以防各类不良结果的发生,支气管扩张症的治疗发展成为了越来越多医疗专家与患者所重点关注的问题。本文就当前支气管扩张症的治疗发展情况展开探究,希望借此对支气管扩张症治疗的临床研究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1 支气管扩张的病因与发病机制

经临床研究显示,支气管扩张症的形成原因多种多样,其中以支气管-肺组织感染与支气管阻塞最为常见,而由遗传因素或先天性发育障碍所引发的支气管扩张症在临床上较为少见[2]。针对各类不同因素所引发的支气管扩张症,通过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能有效延缓病情的发展,预防各类不良结果的产生。在病毒与细菌感染的影响下,支气管管腔黏膜将产生充血与水肿反应,而分泌物阻塞则会导致管腔狭小,从而加重感染症状。在支气管-肺组织感染与阻塞问题的相互影响下,支气管扩张症的发生概率将大幅提升[3]。各类先天性支气管发育障碍问题能引发机体结缔组织异常、管壁薄弱等问题,从而提升了支气管扩张的发作风险。此外软骨发育不全与弹性纤维不足的患者常伴有内脏转移或鼻窦炎等症状,会增加患者的支气管扩张症发生概率。遗传因素中,遗传性α1抗胰蛋白酮缺乏症含有可引发支气管黏稠分泌物滞留的影响因素,从而导致感染与阻塞问题的发生,增加支气管扩张症的发生风险。

2 支气管扩张症的急性加重期治疗

在支气管扩张症的急性加重期,患者的气道反应与全身性炎症反应也将进一步加重,与此同时,患者的肺组织破坏速度也将加速,从而为患者带来肺功能下降与死亡率提升问题。在急性加重期的影响下,支气管扩张症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越来越重,患者的支气管感染、支气管纤毛清除功能损伤等问题均会引发患者病情的加重,因此在急性加重期支气管扩张症患者的治疗当中,控制支气管感染、改善纤毛清除功能等措施发挥着重要影响。

2.1 控制感染

支气管扩张症患者的气管感染与患者的病情反复急性发作、生活质量以及死亡率有着直接关联。据有关临床研究显示,铜绿假单胞菌感染与支气管扩张症急性加重期之间具有密切关联[4]。因此,对于具有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危险因素的患者,可使用抗铜绿假单胞菌抗菌素实施治疗。有关专家学者在抗菌素治疗的疗程上达成共识,建议支气管扩张症患者最少接受14d的抗菌素治疗。针对患者应用抗菌素治疗所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问题,近年来有关临床研究结果显示,采用雾化吸入的方式能有效减少急性加重期支气管扩张症患者采用抗菌素治疗的不良反应,同时不会在症状改善上为患者带来不利影响[5]。

2.2 改善纤毛清除功能

针对支气管扩张症患者纤毛清除功能下降、气道廓清功能减弱问题,可采用祛痰药进行治疗。近年来针对高渗药物的研究结果显示,通过对支气管扩张症患者实施高渗盐水或甘露醇粉吸入治疗,能改善患者机体内的粘液粘度或是加强患者的纤毛清除能力,从而对患者实现治疗效果。据有关临床对比研究结果显示,高渗盐水同等渗盐水相比,在清除支气管扩张症患者的痰液上表现更佳,但在患者肺功能与生活质量上无明显改善效果。

2.3 减轻气道炎症反应

以糖皮质激素为代表的各类抗炎药物已在支气管扩张症患者的治疗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抗炎药物在支气管扩张症患者治疗期间会引发各类不良反应,就这些不良反应对支气管扩张症患者带来的利弊关系权衡仍存在较大争议。在欧洲呼吸协会的成人支气管扩张症治疗指南中指出,抗炎药物不应作为支气管扩张症患者的常规治疗方案[6]。而在我国,支气管扩张症研究相关专家学者也均表示不支持将糖皮质激素治疗作为常规治疗方式应用于支气管扩张症患者的临床治疗当中,但对于存在支气管哮喘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支气管扩张症患者,可将糖皮质激素纳为常规治疗药物。

3 支气管扩张症的稳定期治疗

3.1 根除治疗

对于稳定期支气管扩张症患者可实施根除治疗,即通过采用抗菌素治疗的方式,对气道内的病原菌实现完全清除效果。据临床研究结果显示,支气管扩张症患者的气道内定植与病症反复急性发作,均与铜绿假单胞菌有着密切关联,因此临床上针对铜绿假单胞菌所引发的支气管扩张症患者多采用根除治疗方案[7]。临床上常用的根除治疗方案可分为两类。一种为采用β内酰胺类抗菌素与氨基糖苷类对患者实施为期2周的药物治疗,同时对患者静脉注射抗菌素,2周后改为吸入抗菌素治疗,总疗程共计3个月。另一种为采用口服氟喹诺酮类药物或静脉注射抗菌素的方式配合实施为期2周的吸入抗菌素治疗,2周后对患者实施序贯吸入抗生素治疗,总疗程共计3个月。当前针对支气管扩张症患者铜绿假单胞菌的根除治疗方案已较为成熟,但就根除治疗对抗菌素耐药性的影响有待展开进一步更加广泛、深入的研究。

3.2 长期抗菌治疗

此外,针对稳定期支气管扩张症患者还可采用抗菌素长期治疗的方式实施治疗。长期抗菌素治疗需要患者经历为期3个月以上的抗菌素治疗过程,期间对患者采用口服、吸入等多种给药方式。由于反复感染使支气管扩张症的主要病发原因之一,约有70%以上的支气管扩张患者存在致病微生物长期定植问题,其定植微生物以铜绿假单胞菌与流感嗜血杆菌为主[8]。同其他细菌感染问题相比,铜绿假单胞菌所引发的感染问题病症表现更长,对此,通过为患者长期气筒抗菌素吸入治疗,能有效减少患者的细菌负荷量。据有关专家学者对长期吸入抗菌素治疗的研究结果显示,长期吸入抗菌素治疗对稳定期支气管扩张症患者延缓急性发作时间,减少急性发作频率等方面不具有明显效果,其或与支气管夸张症患者的个体差异有关[9]。

3.3 长期粘液溶解剂治疗

通过对支气管扩张症患者实施长期粘液溶解剂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粘液的粘滞度与纤毛清除功能,从而促进患者取得更好地治疗效果。该治疗方法适用于以脓性痰为主,黏液量过多且痰液粘稠,痰液咳出困难的患者。

4 支气管扩张症的病因治疗

针对支气管扩张症患者及时实施抗感染与痰液清除治疗,虽能有效控制患者的症状表现,但无法改变患者的病情发展结局。为使支气管扩张症患者的病情发展结局能够得到改变,还需从患者的病因入手治疗。

4.1 免疫球蛋白替代治疗

支气管扩张症患者的病情发展结局与患者的机体免疫反应有关。不同的支气管扩张症患者之间存在着不同的免疫缺陷问题,通过对患者实施免疫球蛋白代替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免疫缺陷问题,为支气管扩张症患者带来更加显著的治疗改善效果[10]。对于存在抗体缺乏或IgG亚种缺乏问题的患者,除实施免疫球蛋白替代治疗外,还可以采用疫苗来刺激患者机体能抗体的产生。

4.2 咯血治疗

咯血是支气管扩张症患者常见的症状表现之一,同时也是对支气管扩张症患者构成生命安全构成威胁最严重的一种症状表现[11]。由于多数情况下支气管扩张症患者的咯血诱因不明,因此,当患者出现咯血反应时要注意多加休息,并采用少量镇咳药物治疗,减轻患者的胸部活动反应。少量咳血患者通过以上措施能有效控制症状表现,但对于大量咯血患者不仅要采用止血药实施治疗,必要时还需对患者实施垂体后叶素静脉滴注治疗,需要注意的是,对于患者高血压、心脏病等慢性心血管病的患者与老年患者通常禁止使用垂体后叶素静脉滴注治疗,因此,近年来对于大量咯血患者多采用支气管动脉栓塞术等介入治疗方案实施治疗[12-13]。

4.3 抗真菌治疗

真菌感染也是造成支气管扩张症患者气管感染的一种病原微生物。据有关研究显示,支气管扩张症与肺部真菌病之间在临床上具有一定关联,即便是处于稳定期的支气管扩张症患者也会存在一定的真菌感染情况[14]。此外,部分支气管扩张症患者经临床诊断分析结果显示,变应性肺曲霉病是患者的主要病因,进一步证明了支气管扩张症与真菌感染之间的联系。在临床治疗中,对于已确认存在真菌感染问题的患者,需及时采用抗真菌药物对患者实施抗真菌治疗。

5 支气管扩张症的转上级医院手术治疗

对于部分发生叶肺病变、药物控制效果不佳的反复感染、大咯血急症等病症表现的支气管扩张症患者,内科治疗的表现较差,甚至会出现无效治疗,此时需将患者及时转送至上级医院接受手术治疗,本院尚未能开展外科手术治疗。

6 支气管扩张症的物理治疗

对于存在慢性咳嗽或咳痰困难等问题的支气管扩张症患者,还需对其实施呼吸理疗[15]。呼吸理疗主要是由运动锻炼与肺康复两部分组成,通过运动锻炼使患者的身体素质得到有效改善,以促进患者的治疗康复效果提升。肺康复则包含有一般胸部物理治疗与气道廓清技术两项内容,一般胸部物理治疗是指体位引流、拍背、震动等护理、按摩措施,患者与其家属可在护理人员的指导下自主践行,气道廓清技术需由专业呼吸理疗师实行操作,通过气道廓清技术能有效促进患者支气管分泌物与痰液的排出,患者每日接受1-2次的气道净化治疗[16]。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发展的影响,支气管扩张症由过去被人们所忽视,到如今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重视,使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投身于支气管扩张症的研究当中,与支气管扩张症治疗相关的理念、方法也得到了快速革新。支气管扩张症患者作为院内感染问题的高危群体,在临床治疗过程中需要医生针对患者的实际情况,采取科学、有效、合理的治疗方案,以防控感染问题的发生,为患者的临床疗效提供有力保障。但就当前支气管扩张症的治疗发展来看,尚有许多支气管扩张症治疗方案界定上的问题有待解决,随着对支气管扩张症展开进一步的研究,能有效推动支气管扩张症治疗方案的发展与完善。

猜你喜欢
抗菌素铜绿单胞菌
爱眼有道系列之七 维护眼表菌丛,合理使用抗菌素
槲皮素改善大鼠铜绿假单胞菌肺感染
持续性根尖周炎中牙龈卟啉单胞菌的分离与鉴定
共代谢基质促进铜绿假单胞菌降解三十六烷的研究
铜绿假单胞菌金属酶及整合酶的检测
齐口裂腹鱼肠道气单胞菌的分离鉴定
铜绿假单胞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抗菌素用药情况分析
浅析大学生滥用抗菌素的现象及对策
用抗菌素防治畜禽疾病应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