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A对冠状动脉钙化斑块管腔狭窄的诊断研究进展

2022-11-25 10:43杨智美
今日健康 2022年6期
关键词:管腔准确性敏感性

杨智美

蒙山县中医医院放射科 广西 梧州 546700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为临床常见病症,近年来,因多因素影响,CHD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目前中国CHD患者已超过1100万,患病率为6%~6.5%,是造成居民死亡主要因素之一[1]。目前针对CHD诊断的金标准为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CAG),但其是一种有创检查方式,在临床使用具有一定的限制性。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作为一种无创性检查,以空间分辨率高、扫描速度快与良好图像质量等成为CHD主要方式。尤其是双源双源 CT(DSCT)、多层螺旋CT(MSCT)等应用,促使冠状动脉成像技术更为成熟与完善,为无创检测CHD与判断预后提供迅速、简便的检查手段[2]。近年来,随着CT技术不断进步,冠状动脉血管成像(CTA)对冠状动脉病变诊断准确率显著提升,且具有无创、经济等优点,在临床应用也越来越为广泛。但因冠状动脉钙化斑块存在放射状伪影,常高估冠状动脉管腔狭窄程度,造成CTA假阳性、假阴性率上升[3]。因此本文就CTA对冠状动脉钙化斑块管腔狭窄的诊断研究进展做一综述,旨在日后指导临床诊断、治疗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1 CTA诊断重要性

CHD是危害人类健康常见心血管疾病之一,近年来,因我国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中国CHD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随着病情进展,血管壁内膜不断增厚,可发展为动脉中层钙化,严重时可引起血栓、纤维组织沉着等,引发相应供血器官缺血、坏死,威胁患者生命安全[4]。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是CHD主要病理基础,而冠状动脉钙化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标志与早期征象之一[5]。若患者出现冠状动脉钙化,则表明患者存在一定程度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因此对冠状动脉进行检测,观察有无钙化出现,对早期明确CHD具有积极作用。CTA诊断具有较高的时间分辨率、空间分辨率,已成为无创性诊断CHD首选方式[6]。因不受投射角度限制,因此可清楚显示出各类复杂病变细节,且CTA可明确斑块分布与病变是否存在钙化,以此指导医师对治疗方案的选择[7]。

2 冠脉斑块钙化检测方式及应用价值

以往针对冠脉斑块钙化,临床多采取X线检查,以明确有无冠状动脉钙化情况发生,但该检查方式敏感性较低,仅能检查出异常钙化情况,针对CHD病情诊断具有一定的限制性[8]。电子束CT(EBCT)是一种高分辨率、无创性检测冠状动脉钙化方式,同时给予定量的技术设备,EBCT主要是使用电子束扫描取代常规普通CT使用X线管的机械扫描,其扫描速度高达50ms/层,因此能够迅速获得成像数据,同时获得良好的空间分辨率[9]。但一次EBCT扫描需50~60幅图像,一个心动周期仅能获得一幅,故需患者屏气50~60s,在实施扫描时,极易受患者因素影响,而影响诊断结果准确性,故在临床使用具有一定局限性[10]。MSCT具有较高的空间分辨率,可显著减少部分容积效应,促使斑块密度测量更为精准,斑块脂核与纤维帽等结构也可得以显像。相关研究显示,MSCT对检测血管通畅情况具有较高的敏感性、特异性,同时对钙化检测敏感性高达98%以上。汤祥瑞、何平[11]等人研究结果显示,MSCT钙化积分对预测CHD与评估其病情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且MSCT对钙化积分检测更为灵敏、准确,对CHD早期诊断、预后评估具有积极作用。庞孟春[12]等人研究显示,MSCT检查显示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较为清晰,针对非钙化斑块形成的狭窄评估与DSA检查相似。

冠状动脉钙化程度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严重性具有密切相关的联系,是CHD敏感而特异的标记之一,故对冠状动脉钙化定量分析,可有效反映粥样硬化斑块严重程度,同时可反应冠状动脉结构状态,有潜力预测CHD危险程度[13]。研究得出,冠状动脉钙化程度和范围与冠状动脉狭窄发生相关,钙化积分越高,诊断CHD特异性越强[14]。张伟[15]等人研究显示,冠状动脉钙化积分是潜在的评估接受介入治疗CHD患者远期预后的临床指标。程航、彭锴[16]等人研究显示,CTA诊断CHD效能良好,钙化积分是评估患者冠状动脉钙化程度的有效指标。由上述得出,高危因素患者实施检查过程中,钙化积分测定,可对其实施冠心病危险性预测,同时还可对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实施动态检测,并指导医师治疗。但钙化积分仅能反映是否存在钙化病变,一旦钙化呈现阴性,并无法排除CHD,临床还应结合患者实际情况与其他相关检查进行综合评价。

3 冠状动脉钙化斑块对CTA诊断冠状动脉狭窄准确性的影响

16层MSCT在诊断无斑块冠状动脉狭窄敏感性高达78%~82%,其是依据物质密度差异进行成像,对钙化具有较高的敏感性,但针对有钙化斑块的冠脉狭窄敏感性较低。64层、128层、256层甚至512层MSCT问世,标志着MSCT的冠状动脉成像真正进入临床,其即可经过非增强扫描实施冠状动脉钙化斑块的检测与钙化积分对CHD进行检测,也可经过冠状动脉成像同时显示冠状动脉管腔与管壁病变,以此对CHD进行直接诊断。但严重钙化产生的伪影,可对钙化管腔狭窄程度的判断产生干扰,造成多层MSCT诊断敏感性降低。魏徐巍、谷翔[17]等人研究结果显示,血管钙化容积与狭窄段钙化积分均对CTA诊断冠状动脉狭窄准确性存在一定影响。许丽雪[18]等人研究得出,不同钙化负荷下,深度学习(Deep learning,DL)算法对256排,CTA主干管腔狭窄的诊断效能与视觉评估相当,随着钙化负荷不断增加,两种方式诊断准确性均降低。

4 小结

CTA在诊断冠状动脉病变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对评估管腔狭窄、冠状动脉斑块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针对钙化斑块管腔狭窄评估仍是CTA诊断难点。在实施CTA诊断时,钙化可引发晕状伪影,在进行诊断时,极易高估患者管腔狭窄程度,以此增加假阳性率。虽已有多种方式促使钙化晕状伪影下降,提升CTA诊断准确性,但仍无一项能够完全处理晕状伪影技术。因此在日后临床需进行更多前瞻性研究,以进一步分析CTA诊断技术,提升CTA诊断准确性。

猜你喜欢
管腔准确性敏感性
3~4级支气管管腔分嵴HRCT定位的临床意义
吸引头类管腔器械清洗中管腔器械清洗架的应用分析
钇对Mg-Zn-Y-Zr合金热裂敏感性影响
消毒供应中心管腔类手术器械清洗方法探讨
AH70DB钢焊接热影响区组织及其冷裂敏感性
美剧翻译中的“神翻译”:准确性和趣味性的平衡
论股票价格准确性的社会效益
如何培养和提高新闻敏感性
微小RNA与食管癌放射敏感性的相关研究
超声引导在肾组织活检中的准确性和安全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