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癌发生的高危影响因素与护理干预的研究进展

2022-11-25 10:43梁柱梅
今日健康 2022年6期
关键词:子宫颈癌普查上皮

梁柱梅

容县妇幼保健院 广西 玉林 537500

宫颈癌是发展中国家第二常见的女性恶性肿瘤,病理类型可分为宫颈癌的鳞癌、腺鳞癌,还有小细胞癌、透明细胞癌等,预防宫颈癌对女性疾病的早期治疗,降低死亡率等具有重要意义[1-2]。宫颈癌致病因素较多,且从癌前病变进展到宫颈癌通常时间比较长,需要有效进行阻断及时治疗,阻止其进一步进展、转移和复发[3-4]。对此,本研究对宫颈癌的致病因素及护理的研究做如下综述。

1 宫颈癌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1.1 性生活紊乱,性卫生不良

女性初次性行为的年龄较小,罹患宫颈癌的几率越高。因为未成年人年龄较小,鳞状上皮细胞覆盖柱状上皮,形成宫颈上皮鳞状细胞增生,其功能越脆弱,对各种因素的作用越敏感,尤其面对同样的致癌物质,他们要比成年人更敏感,长期刺激致使子宫颈上皮从不典型增生可逐渐发展为原位癌、早期浸润癌和浸润癌[5]。妇女性生活开始早,性交对象较多,患有较高梅毒、淋病等性传播疾病发病率。配偶有非婚性接触史或配偶感染史,若有宫颈癌,其妻子相比正常妇女,发生宫颈癌危险性高出3~6倍,其次若丈夫前妻患有子宫颈癌,其现任妻子比其他妇女患子宫颈癌的危险性高2倍[6]。我国子宫颈癌高发于农村少数民族地区,高发区多半都是在农村地区,非职业女性比更容易产生宫颈癌。她们具有较低社会经济地位,身体很体质差、抵抗力差。加之,平时、经期、产褥期不洗澡、不洗外阴、不用卫生巾及经期延长等与子宫颈癌的发生有直接关系。

1.2 月经与分娩因素

不用卫生巾者以及经期延长的妇女,更容易患子宫颈癌,危险性比对照人群高出2倍[7]。其常因各种理化因素刺激引起,如宫颈炎、阴道炎长期刺激导致宫颈病变。近年来国内外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多孕多产是宫颈癌的高危因素[8]。分娩1至3次发病率最低,分娩4至6次发病率逐渐增高,7次以上发病率已经显著上升[9]。分析其原因可能是引产时对孕妇的创伤、内分泌和营养的改变,导致宫颈癌具有较高病发率。我国计划生育政策产生发展和逐步完善,多产情况并不多,提倡一对夫妻只生一个孩子,可一定程度上规避宫颈癌。

1.3 吸烟会导致宫颈癌

吸烟危害健康已是众所周知的事实。烟草中含有许多致癌物,吸烟容易得肺癌,抽烟也是宫颈癌发病率增高的原因之一。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年轻的一代成为新的烟民。美国癌症研究院公布了最新的关于二手烟的妇女罹患子宫颈癌前病变机率增加信息。虽然已有越来越多的禁止或限制在公共交通工具和公共场所吸烟,但这并不足以杜绝烟民饱受二手烟危害,对于不吸烟的人来说,不愿吸烟的人无可奈何地吸入别人吐出来烟,遭受的伤害更大、更重。烟雾中含有多种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如尼古丁等,对人体的危害都很大,香烟中除了尼古丁等,至少还包含4000多化学物质,吸烟时产生烟雾里有40多种致癌物,已成为导致人类死亡的最大原因之一[10]。香烟中的成分可使人类乳头状瘤病毒(Humanpapillomavirus,HPV)在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增加患子宫颈癌风险。通常非吸烟者即使感染致瘤性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往往经治疗在8个月内可以自然消退。吸烟能降低人体免疫力,子宫颈黏液的尼古丁对皮肤血管有收缩作用,导致缺乏营养成分,容易感染人乳头状瘤病毒。

1.4 妇科疾病既往史

宫颈炎实际上和宫颈癌存在直接关系。真菌导致宫颈糜烂的出现,其除容易致癌外,还可形成致癌性毒素。可和蛋白质分解产生胺类物质,形成亚硝胺。鳞状上皮替代子宫颈管内膜柱状上皮,发生宫颈癌的病变也是有可能的[11]。有研究表明,有生殖道感染既往史者宫颈癌危险性增加。宫颈糜烂是妇科疾病最常见的一种高危因素,事实证明,相比正常者,有宫颈糜烂患者更易发生宫颈癌,其患病率比其高出5~10倍[12]。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宫颈炎症及其他慢性宫颈疾病将有助于防治宫颈癌。

1.5 不同的避孕方式

避孕方式不同,所产生的宫颈癌有所差异。长期服用的短效口服避孕药,由于受体内雌激素浓度高低影响变化,可以使宫颈上皮鳞柱状交界处的柱状上皮外移,而许多性传播性疾病,如衣原体、淋球菌易感染柱状上皮。有证据表明口服避孕药者,宫颈衣原体炎的发病率也会呈上升的趋势,应用屏障避孕,如宫颈帽、避孕套,降低宫颈癌的发病率,推测其原因可能是减少接触感染的机会[13]。

2 宫颈癌护理干预方法

2.1 宫颈癌的一级预防措施

发现压力源确实存在而压力反应并未产生,为防止压力源入侵,保护正常防御线,采取缓解或控制应激源入侵、应激的措施。宫颈癌的一级预防鉴别宫颈癌的病因与危险因素,增强白细胞的吞噬能力,提高机体的免疫机能,倡导健康生活方式,促进合理膳食营养。宫颈癌的一级预防当前正处于临床研究过程中。这主要是我们并不了解宫颈癌的确切病因。诱发宫颈癌的发生的危险因素较多。分析这些危险源,采取有效的方法:1.针对青少年开展系统的宫颈癌性卫生主题教育,以使青少年意识到过早性行为对身心发展有很大的危害。2.提倡晚婚和少生、优生。3.做到适龄结婚并接受婚前检查,积极防治“高危丈夫”(指患有阴茎癌的男子)疾病。4.性生活讲究卫生,保持外阴清洁,维系阴道卫生,应有适当的性生活,月经期间,产后应严禁性交,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和注意一些“小节”,应勤洗澡、洗外阴。使用干净的卫生巾。5.积极进行妊娠监护,怀孕晚期防止早产流产。6.多吃蔬菜和水果,因为蔬菜和水果中含有抗氧化剂,可以防止细胞氧化,这样有助于预防癌症的发生。7.各种屏障避孕法、外用杀精剂能够减少宫颈癌的发生危险。服用口服避孕药5年以上甚至10年以上的妇女更容易发生宫颈癌。使用避孕药的时间越长,患宫颈癌风险越大。8.避免吸烟能减少浸润性宫颈癌的发生率。吸烟尤其容易发生鳞状上皮细胞癌。可补充由于吸烟所消耗的维生素,减少宫颈癌发生。不可长时间吸烟,增强机体抵抗力。

2.2 宫颈癌的二级预防

应激源穿过正常防御线引起症状后的干预方式。宫颈癌的二级预防是早期发现、早期干预、早期治疗。早期发现,针对的是未表现出症状而借助一些措施和方法,早期发现和及时治疗,使癌前病变得到根治。应用测序技术寻找生物标志物,获得较高诊治能力。二级预防的主要措施则为推广性的健康普查。宫颈癌早期可无任何临床症状,所以早期预防控制、早期筛查诊断和早期精准治疗对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极为重要。宫颈癌的普查人群包括:高危人群、普通人群。宫颈癌的高危妇女包括初次性生活年龄过早,如18岁者,一个妇女同时具有多个性伴侣、特别是高危型人类乳头状瘤病毒(HPV)的感染、非典型增生及吸烟者。这部分人群普查工作已进入关键时期。另外一部分人群是普通人群.一般是通常是指25岁以上的已婚妇女。宫颈癌高危人群普查筛查间隔时间每年普查一次;连续3年的检查结果无异常者若经济条件达到要求每年普查一次,否则可每两年检查一次;若发病率不高地区,可以每3~5年普查1次;对于偏远山区,经济相对落后,经济实力有限每5~10年普查1次。

2.3 宫颈癌的三级预防

为逐步促进结构和功能的重建,给予合适的干预而达到彻底康复。宫颈癌的三级预防是对已确诊患者进行积极的医学治疗,采用冷冻等破坏性治疗及冷刀锥切(CKC)、子宫切除术等切除性治疗、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等治疗方式,争取获得最佳疗效,防止出现转移是病情恶化的迹象,促使患者尽早恢复健康。同步放化疗或者手术,切记不要害怕放化疗,遵从医嘱治疗,病人定期复查,可以随时了解患者的身体及心理状况,阻断宫颈癌的演变,提高存活率。

3 小结

宫颈癌严重危害广大妇女身心健康,让其承受具体的经济压力。对这部分人群,给予有效的干预很关键。为让更多的女性远离宫颈癌的侵害,我们应该熟悉诱发宫颈癌发生的重要因素.分析宫颈癌复发的危险因素,有针对性地提出预防措施。对妇女进行个人行为健康教育及提供预防保健知识,大力宣传并积极治疗,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与作息时间,洁身自好,定期做检查,预防宫颈癌,让所有女性远离宫颈癌,做一个精力充沛、充满自信的女人。

猜你喜欢
子宫颈癌普查上皮
立即全面普查 警惕二代粘虫发生
胡春华强调:确保脱贫攻坚普查取得圆满成功
肽基脯氨酰同分异构酶(Pin1)对子宫颈癌细胞脂质代谢的作用
如何早期发现子宫颈癌
HPV疫苗和筛查:人类癌症防治的典范
关于农业文化遗产普查与保护的思考
CXXC指蛋白5在上皮性卵巢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手部上皮样肉瘤1例
学习调查要“四会”
FHIT和PCNA在膀胱尿路上皮癌中的表达及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