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头皮静脉输液的护理新进展

2022-11-25 10:43李浪
今日健康 2022年6期
关键词:头皮针头输液

李浪

广西岑溪市妇幼保健院 广西 梧州 543200

由于小儿机体尚未发育完全,大多数器官及系统功能正在发育中,因此免疫力及抵抗力较为低下,相较于成年人,小儿更易生病,而静脉输液时临床抢救和治疗患者的重要措施之一[1]。在为成年人进行静脉输液时,多选择手背静脉,但小儿由于手背部较短,手背静脉穿刺多靠近腕关节部位,因此不易固定,输液过程中受到小儿动作的影响针头易脱出或穿破血管出现症状,同时大多数患儿四肢细小的表浅静脉常被厚厚的皮下脂肪掩盖,因此小儿多采用头皮静脉输液[2]。头皮静脉毛细血管内较为丰富,且分支较多,静脉之间互相交错形成网状,且头皮静脉相较于四肢静脉表浅,穿刺难度较低,同时头皮静脉穿刺较易固定,患儿在输液过程中活动时对穿刺针造成的影响较小[3]。同时进行头皮静脉输液过程中受到小儿生理特征的影响,穿刺难度较大,出现多次穿刺现象时,可增加患儿的痛苦及护患纠纷发生风险,因此需给予合理、科学的护理措施。本文现针对小儿头皮静脉输液的护理新进展进行分析,综述内容如下。

1.操作前准备

1.1 血管的选择

在选择血管时需对患儿的自身血管状况、固定操作的难易程度及静脉输注药物的基本特点等因素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选择合适的穿刺血管,较为理想的血管包括前额上静脉、两颞部浅静脉、耳后静脉[4]。临床学者认为[5],在为2岁以下的小儿进行头皮静脉穿刺时,血管的选择应以额静脉为首选,第二选择为颞静脉、耳后静脉及枕静脉,额部血管具有血管浅、粗且易见的优点,有利于穿刺固定。选择好血管后采用食指触摸血管走向,并剔除穿刺点周围毛发,充分暴露穿刺部位皮肤,同时若输注药物为刺激性较大的药物,需选择粗、直的血管,若治疗周期较长,应从远端开始穿刺[6]。而不同的血管之间也存在差异,如额正中静脉具有固定表浅、血管中粗、易穿刺的优点,但输液过程中药液渗漏发生率较高;眶上静脉具有表浅、输液时药液渗透率发生率较低的优点;颞前静脉及颞静脉具有血管粗大、位置深的优点,多在输注刺激性大的药物或大量输液时选择[7]。

1.2 穿刺方法的选择

由于小儿皮肤娇嫩,且痛觉较为敏感,因此在穿刺时患儿可因疼痛出现哭闹、肢体抵抗等现象,而哭闹可加速血液循环,使患儿整个头面部发红,对穿刺造成干扰[8]。目前临床在穿刺时宜多用“指压法”,快速穿刺少用“拍打法”,以免增加患儿的恐惧心理,必要时可局部热敷使静脉更加充盈。 指压法是指用左食指压在前端, 轻微压迫,拇指压在后端绷紧血管,使得该处血管较为明显,快速穿刺见回血再沿血管走向在皮肤下缓慢浅行 0.5cm~1 cm,进针过深易穿破血管,然后针头与血管呈15°;见回血后轻推少量药液,观察局部皮肤色泽变化及有无肿胀,观察患儿的反应[9]。针对不同静脉的穿刺方法,临床认为应采用不同的穿刺手法。通过分析相关研究报道发现[10],额正中静脉及眶上静脉穿刺时,应右手持针、左手绷紧皮肤,进针时针头与皮肤呈10~15°夹角,针头斜面朝上,进入静脉后见回血停止进针,直接固定;颞前静脉及颞静脉穿刺时,应在静脉穿刺点两端侧光采用左手食指与拇指向穿刺点挤压,使血管充盈,穿刺时角度为15°,由浅入深进针速度慢,见回血后再平行进针少许。

1.3 固定方法的选择

小儿在静脉输液过程中较为好动,且配合度较低,因此易出现针头脱落、针头穿破血管造成渗液或渗血等现象,因此针头的固定在小儿头皮静脉输液中具有重要意义[11]。临床常见的固定方式为将输液管固定在耳廓上,采用3~4条胶布固定针柄,头皮针小辫绕圈后采用1条胶布固定于耳廓,头皮针小辫绕圈范围不宜过大,以免在输液过程中被牵拉或碰掉,输液前需剃除穿刺点周围毛发,以利于胶布固定[12-13]。临床学者认为正确固定方法如下[14],将带有棉垫的针头贴固定针头后在针柄下方垫一个大小合适的棉垫,利用纸胶穿过针管下方并呈现为C形固定,顺着患儿头皮针弯曲方向盘贴头皮针管且将输液管固定在患儿耳廓部位。针对患儿因哭闹、药物作用等出现头部多汗现象时,采用常规的胶布固定法,受到汗水影响可导致胶布粘性降低,从而无法有效固定,此时可采用头围固定法[15]。头围固定法是指将一条长约35~45cm,宽约2~3cm的松紧带两端相连后,套在患儿头部,并将其固定在穿刺点所粘胶布之上,从而避免胶布脱落[16]。目前临床学者提出改进固定法[17],通过在穿刺针柄处采用1条胶布固定后使用敷贴贴于皮肤针眼处,再将硅胶管避开针头及血管走向,沿逆时针方向行“U”型重叠固定,采用该方法可提高输液速度、减轻患儿痛苦。

2.输液中护理

穿刺成功后结合输液药物、注意事项向患儿家属进行健康宣教,使患儿家属掌握正确的静脉输液方式,减少私自调整输液速度发生率,并针对特殊药物进行详细讲解,同时可在输液室内播放相关动画片,采用玩具来转移患儿的注意力,减轻其输液过程中的痛苦及不适感,小儿哭闹时可以采用轻拍、抚摸等方式与患儿之间建立肢体接触,并给予亲切、温柔的安抚,帮助患儿放松心情,给予体贴及爱护;调节输液滴速时,护理人员应自上而下缓慢调节至理想滴速,减少输液过程中药液外渗发生风险,同时输液过程中护理人员需加强巡视,针对患儿穿刺部位及周围皮肤情况进行观察,若出现药液渗透、针头脱出及肿胀等不良输液现象,需立即给予对症处理[18-19]。

3.输液后护理

3.1 拔针时间及方法

静脉输液最佳拔针时间为液体滴完,输液管中液面下降速度明显减慢或停止时,将输液调节器移至输液器终端滤器上缘关闭后,大拇指轻轻按压至穿刺点,先揭开固定针头的胶布,轻按针眼处快速拔针,拔针后采用提前准备好的无菌棉球按压3~5min,告知患儿家属按压止血时,不可变揉变压,避免造成穿刺点淤血[20]。临床学者认为[21],为减轻患儿拔针时的疼痛,先采用0.9%氯化钠溶液蘸湿的棉签或医用乙醇湿润胶布远端,缓慢使胶布与皮肤之间分离。同时另一学者认为[22],在揭除胶布时,可采用无菌棉签沾少许液体石蜡,在拔揭胶布时边擦除胶布与毛发粘连处。

3.2 健康宣教

输液前告知患儿家长在进行静脉穿刺前不要喂奶喂水,以免在穿刺过程中患儿因哭闹引 起恶心呕吐,造成窒息,发生意外[23]。穿刺前告诉家长协助约束患儿头及腿部的方法,可采取一人约束头部,一人约束膝部的方法。输液结束后应留取患儿观察30min,观察患儿是否出现相关不良反应,并针对患儿的疾病向家长进行健康宣教,如肺炎、感冒等疾病,因告知患儿家属日常生活中做好患儿保暖工作,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物,避免着凉诱发相关疾病[24-25]。并针对饮食、生活进行指导,使患儿家属掌握正确的喂养方法,并针对静脉输液后相关注意事项进行健康宣教,使患儿家属在患儿出现相关不适症状时可及时就诊,同时针对输液后正常不良反应进行讲解,如穿刺部位出现淤青可采取土豆片贴敷,用于减轻淤青[26]。

4.小结

头皮静脉输液是小儿常见的临床治疗方式,在多种疾病治疗中应用广泛,头皮静脉具有毛细血管丰富、分支较多,互相之间交错呈网状且静脉表浅的优点,常见的穿刺静脉包括额上静脉、颞浅静脉及耳后静脉,而在小儿头皮静脉输液过程中,患儿可出现哭闹、肢体拒绝等现象,使穿刺难度增加,阻碍头皮静脉输液顺利进行。通过在输液前、输液中及输液后选择合适的护理方法,输液前针对不同患儿的病情、输液药物等因素进行评估,选择合适的血管、穿刺方式及固定方式,可有效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并在穿刺中及穿刺后加强巡视,给予相关健康宣教,使患儿家属了解正确的护理方法,有效促进患儿疾病快速康复,在小儿头皮静脉输液护理中具有较高可行性。

猜你喜欢
头皮针头输液
具有喇叭口结构的防刺伤针头帽的设计与评价
小小针头不迷路
自灸也能预防输液发热反应
头皮血肿不妨贴敷治
六合丹防治输液性静脉炎的Meta分析
在为老年患者静脉输液时应用留置针改良固定法进行输液的效果
让头皮爱上做SPA
选择性头皮扩张并应用头皮扩张皮瓣修复瘢痕性秃发
全头皮撕脱伤原位回植成功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