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高热惊厥的临床护理研究进展

2022-11-25 10:43刘华娟
今日健康 2022年6期
关键词:体温医护人员机体

刘华娟

广西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儿科 广西 钦州 535000

前言:

高热惊厥是因机体局部出现感染导致体温升高,若体温>38℃,患儿可出现惊厥,患儿在出现惊厥期间,会对大脑皮层造成损伤,导致功能紊乱,神经元突然异常放电使机体产生痉挛性抽搐症状[1]。该疾病多发于幼儿群体,多数患儿机体高热12h后,出现短暂性全身惊厥,在此期间患儿意识降低,同时抽搐症状受到体温的影响,两者成正比关系,随着抽搐逐渐加重,体温越严重,其发病率约为3%~5%,由于该疾病约有3%~4%复发率,极易导致脑损伤。因此需早期及时采取有效治疗方案,避免脑损伤。研究发现[2],在对患儿早期治疗期间,采取行之有效的护理干预至关重要,为此临床对疾病的护理进行了深入研究,本文深入探究小儿高热惊厥的临床护理研究进展。

1 热惊厥发病现状

小儿高热惊厥疾病多发于6个月-6岁儿童,以男性儿童居多。文献报道显示[3],不同地区患儿发病率有所差异,高海拔地区发病率相对较高,主要是因高海拔地区由于氧气含量较低所致,多数患儿发病年龄可延长,在发病患儿中,3岁以内发病者约有82%,其中有家族史患儿占比约为31%-42.9%,通常患儿初次引发惊厥多于发热12h内,发作时间短,可自行缓解,仅在发热时伴随惊厥,约有24%患儿惊厥持续时间>20min,在24h内复发患儿占1/4[4]。

2 高热惊厥护理

2.1 病情观察

①意识及瞳孔观察:若患儿出现短暂高热惊厥,可导致意识模糊,随后能够较快恢复,且瞳孔正常;若患儿出现长时间高热惊厥,极易导致颅脑氧含量减少,脑细胞发生病理改变,增加脑水肿风险[5]。所以,在护理期间需详细观察患儿意识及瞳孔变化情况,若出现瞳孔反复变化、惊厥,医护人员应及时上报医师进行处理,可使用脱水剂,避免出现脑疝情况的发生。②生命体征护理:在对患儿治疗期间,医护人员应对治疗及护理情况进行记录,同时配合医师第一时间处理异常情况。在护理时,若出现体温持续升高至38.5℃以上,极易引发相关临床症状,如肌肉阵发性抽搐,随着疾病不断进展,易出现全身肌肉阵发性抽搐,同时伴大小便失禁、双眼上翻、意识丧失以及呼吸不规则等,且因患儿自身表达能力欠缺,医护人员需给予细心护理[6]。

2.2 对症护理

2.2.1 保持呼吸道通畅

医护人员应及时将患儿衣领解开,并取平卧位,头向一侧偏,对口鼻中的分泌物彻底清理,避免对患儿产生刺激,需将头偏向一侧,及时上报医师使用镇静药物[7]。医护人员应提前准备相关急救器材、药品,如吸痰器、氧气瓶等,必要时可使用针灸针治疗,还可起到镇静的目的。

2.2.2 镇静止痉

①针刺止痉:若患儿惊厥时间较长,极易因颅脑氧含量减少导致脑损伤,需及时采取措施止惊,将脑损伤程度降至最低。所以,医护人员应对患儿人中穴、合谷穴进行针刺,避免出现长时间惊厥的发生[8]。在临床穴位针刺中,常用穴位有人中穴、合谷穴、少商穴、以及十宣穴等,若患儿突然发病,且在没有针灸的情况下,需避免进行强刺激,应上报医师处理[9]。②药物止痉:止惊药物是临床首选方法,所选药物毒性小、作用快、治疗方便,在使用药物期间,应根据患儿疾病程度严格控制剂量,以此确保短时间内达到止惊的效果[10]。医护人员在遵医嘱用药期间,临床首选药物有苯巴比妥钠,使用方法为静脉注射,其使用剂量为5~10mg/kg;同时建立静脉通路,使用留置针,避免惊厥期间枕头脱落损伤皮肤。在穿刺时,应选择粗静脉,临床常选择头皮静脉,静脉注射安定0.2~0.3mg/kg,应严格控制注射时间,需在1~2mg/min内注射完毕,若注射速度较快,极易导致呼吸抑制,在此期间医护人员应严密观察,并做好人工呼吸准备;使用5%~10%水合氯醛灌肠,使用剂量为0.5ml/kg,同时融入10ml生理盐水,保留1h以上灌肠时间,确保药物达到最佳吸收状态;若患儿出现脑水肿,应静滴高渗性脱水剂20%甘露醇1~2g/kg,在此期间应严格控制速度,且静滴地塞米松[11]。若患儿出现频繁抽搐,可使用20%甘露醇,且在30min内静滴完毕,期间应避免出现药液外渗。

2.2.3 氧吸入

由于患儿在发病期间,极易导致呼吸不畅,且机体氧含量减少,致使脑血管通透性增加、缺氧,致使惊厥症状加重[12]。为此,医护人员需及时给予吸氧护理,以此增加脑组织氧含量,增加血氧饱和度,从而降低脑水肿风险。在吸氧护理时,应适当提升氧流量,避免脑组织过度缺氧。

2.2.4 体温护理

①物理降温:医护人员应在头额部位敷湿毛巾,且在腹股沟、腋下等大血管部位敷冰袋,期间应密切观察敷冰袋部位,避免因温度过低对皮肤造成损伤。定时测量患儿体温,观察体

温变化情况,同时定时更换冰袋,以此达到降温的目的;若体温<38℃,可停止冰敷操作。医护人员还可使用温水或乙醇对患儿进行擦浴,其中温水保持32℃~34℃,乙醇浓度控制在25%~30%[13]。擦浴期间,应严格控制室温,避免温度过低导致感冒。若物理降温方法无法有效降温,可使用赖氨匹林,还可口服泰诺退热糖浆;若患儿体温过高,需静滴皮质激素。

2.2.5 口腔及皮肤护理

患儿在发热时,极易出现呼吸急促,且因出汗,会增加口腔炎风险;使用生理盐水对口腔进行轻拭,2次/d、若患儿出现昏迷,需增加轻拭次数;若患儿出现溃疡,可涂溃疡散或康复新液,以此达到口腔护理的目的。因高热会出现大汗淋漓,因此应确保患儿衣被干燥、清洁;患儿翻身时,应轻柔,避免拉、拖动作造成皮肤擦伤[14]。密切观察小婴儿臀红情况,需及时涂氯锌油,若症状较重,需使用红外线理疗,2次/d;发病后增加休息时间,保持室内有良好的通风,保持温度适中,光线柔和,可显著预防褥疮。由于该疾病患者易出现大小便失禁,且皮肤防御机能降低,极易增加皮肤感染风险。为此,医护人员若发现患儿出现大小便异常,需引起重视,并对生殖部位进行清洁,同时使用5%鞣酸软膏涂抹于肛周部位,以此可避免大小便对皮肤产生不良刺激。在护理时,还可使用水合氯醛药物,使用方法为直肠给药;若冷盐水不保留灌肠期间,可选择6号或8号吸痰管;需对插管前端进行润滑,避免管内出现气体,确保插入深度为15~20 cm;医护人员在插入期间,应适当用力,插入应轻柔,以此保护直肠黏膜。若患儿出汗较多,需及时擦去汗液,并更换衣物,保持皮肤干燥。在对患儿进行物理降温期间,需密切关注皮肤情况,避免出现温度过度而冻伤。

2.3 心理护理

因患儿正常处于机体发育阶段,且发病症状较为明显,极易对患儿心理造成严重影响,所以医护人员需给予心理护理,提高患儿自身安全感,如耳边轻语、抚触以及游戏互动等;若患儿年龄稍大,医护人员可使用亲切、温和语气与之交流,使患儿感受到温暖,还可通过游戏互动达到心理安抚的目的,如陪伴患儿画画、折纸、讲故事等鼓励、表扬患儿的优点,以此提升患儿护理配合度。向患儿家属讲解该疾病知识,指导护理流程,从而缓解对患儿的过度焦虑。

2.4 静脉通路护理

对于病情较为严重患儿,可使用留置针穿刺方法,能够有效避免肌肉抽搐导致鼓针、药液外渗,同时还可减轻由于频繁穿刺导致的穿刺部位疼痛。在采用留置针方法给药前,医护人员需与家属有效沟通,讲解留置针的有点及注意事项等,同时由经验丰富的高年资护士完成穿刺过程。在穿刺期间,应选择表浅,粗大,且弹性丰富的血管,可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穿刺成功后,多数患儿因年纪较小,配合度低,医护人员可将无菌敷料贴于穿刺部位,再使用3M透明敷料给予有效固定,以此能够有效降低意外拔管事故。在给药期间,医护人员需严格按照不同药物的输注顺序进行输注,应先输注高浓度、刺激药物,再输注低浓度、无刺激药物;若输注药物有抗生素,需先输注抗生素药物;医护人员应熟练掌握不同药物浓度,且对输注速度全面了解;对于中西药物而言,应使用生理盐水进行冲管,避免两种药物出现不良反应。叮嘱家长在留置针未拔出期间,应密切关注穿刺部位,并加强看护,在输液前需对穿刺部位皮肤进行检查,避免出现红肿、静脉炎等不良反应,同时进行通管,之后与输液器连接。输液后,应使用生理盐水正压脉冲式封管,若管路堵塞,需及时将其拔出。

2.5 健康教育

医护人员应向患儿家属做好健康教育工作,使其认识到疾病护理的重要性,通过健康教育使患儿家属了解该疾病发生、预防及处理等方法,如家属应定时对患儿进行体温的测量,若体温在37.5℃~38℃时,需使用复方锌布颗粒、乙酰氨基酚滴剂、布洛芬混悬液达到疾病预防效果[15]。向家属讲解患儿若出现抽搐,应保持镇定,避免摆动、搂抱患儿机体,且将头偏向一侧,上报医师使用解惊药物,可有效预防因误吸导致窒息情况的发生[16]。通过健康教育讲解体育锻炼对加快机体恢复的重要性,如散步、亲子活动以及家庭游戏等。

向家长讲解发热机制,了解发热是机体正常生理预防机制,提示免疫系统生理功能处于正常状态,仅需体温较高时使用退热药物。让家长明白退热药物对患儿热性惊厥无法起到有效的防治效果,应根据具体情况针对性使用。若患儿有惊厥史,且正处于发热状态,需口服使用退热药,若无惊厥史,发热在38.5℃时可口服退热药。在对患儿口服液体药物时需注意以下情况,液体药物可在短时间内达到退热效果,起效时间在30 min以内,药物进入机体后药效可持续4-6 h。由于液体药物多为混悬液,稳定性相对较低,因此在使用前应将其摇匀,使用完毕后需将哟无瓶盖拧紧,且保存温度相对较低,应将其放置于冰箱中保存,可显著避免药物发挥。退热栓剂通过直肠黏膜时,吸收效果较慢,但持续时间相对较长。在对患儿进行温水浴期间,应确保室温达到24℃~26℃,确保水温较体温略低为宜,且确保洗浴时间在20min内。

结语:

综上所述,对小儿高热惊厥疾病采取必要的护理方法对止惊、降温至关重要,可有效避免相关并发症,显著降低后遗症发生率。因此,医护人员在护理期间,应对患儿机体各指标变化情况给予密切观察,同时与医生积极配合将护理流程贯穿于整个治疗过程中,以此确保机体达到较好的恢复效果。较多家属对该疾病知识不了解,小儿出现惊厥后,易造成惊慌失措,因此医护人员还需对家属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对该疾病发病机制、发病因素、治疗方法以及护理流程等有全面的了解,提高对患儿的护理质量,从而可在短时间内达到疾病治疗的效果。

猜你喜欢
体温医护人员机体
体温低或许寿命长
Ω-3补充剂或能有效减缓机体衰老
战疫一线医护人员如何调适自己
体温小问题,引出大学问
体温值为何有时会忽然升高?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某柴油机机体的设计开发及验证
大型卧浇机体下芯研箱定位工艺探讨
老年人的体温相对较低
帮助医护人员处理好四种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