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手足口病预防及护理干预的研究进展

2022-11-25 10:43陆柳青
今日健康 2022年6期
关键词:疱疹口病病情

陆柳青

来宾忻城县思练镇中心卫生院 广西 来宾 546202

在临床上,手足口病属于一种肠道病毒,是因EV71、COX16病毒所引起急性传染病症,主要在学龄前儿童中发生,特别是3岁小儿人群病发率最高。同时,因患者自身以及隐性感染者均属于传染源,在经过密切接触,或通过呼吸道、消化道均可进行传播,一般是手足口等部位发生疱疹或斑丘疹问题。部分患儿因病情严重,还会发生脑膜炎、肺水肿、脑脊髓炎等病症,大多数是因EV71方式所引起[1]。为此,临床需加大预防措施研究,创新护理干预方式,以期减少手足口病的病发率以及死亡率。

一.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点分析

手足口病主要在6~9月份流行,而7月~8月份属于病发高峰期,病发年龄主要为1月幼儿~17岁人群,而0.5岁~3.0岁病发率占据83.6%,农村患儿占据81.8%。根据临床病症,手足口伴随不同程度发热,身体出现典型皮疹,一般病程持续1d~7d,有的还可超过10d,病程平均值为5d[2]。

患儿患上该病后,病情程度通常较轻,一般伴随精神不振或厌食发热问题,身体局部会出现皮疹,如果病情严重,皮疹会涉及全身,部分病例还会出现疱疹性咽峡炎,一般会持续1周左右。大部分患者能够治愈。然而,针对3岁以下小儿,如果EV71检测呈现阳性,则临床危险程度较高。可以说,EV71属于嗜神经性病毒,极易侵蚀小儿的小脑、脑干。为此,部分小于3岁的儿童,病情发展迅速,病发1~5d后,极易引发脑水肿、脑膜炎等神经性斌正,对身体循环系统、呼吸系统造成严重损害,极易导致死亡。

二.手足口病的预防措施

首先,提升疾病宣传力度。近些年来,随着手足口病的病发率呈逐年增加趋势,尤其是农村病发率明显比城市更高。所以,必须提升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工作人员的手足口病预防知识培训。通过家庭医师的签约方式,入户宣传手足口病的知识预防普及。利用网络、电视、广播等媒介宣传方式,不断提升手足口病的疾病预防知识知晓率。

其次,建立绿色通道。在就诊处,设立预检分诊处,由专业医师和护士开展疾病初筛,对于符合手足口病的诊断患儿,需及时到医院进行复诊。然而,护士按照患儿症状,开展二级预检,通过筛查后挂号之后,到手足口专科进行诊疗。在医院门诊部还需设置独立的挂号缴费以及取药窗口,防止出现交叉感染[3]。

第三,消毒隔离。因手足口病具有较高的传染性,在患儿住院期间,必须严格控制传染源。在患儿住院期间,必须与普通疾病患儿进行隔离,按照预防标准进行接触隔离。针对重症患儿,需进行单独隔离治疗。针对入住重症监护室患儿,需进行单独病房进行严密监护。在病房、门口,必须设置含氯消毒液,医护人员进入到病发后,需及时洗手处理。在接触患儿分泌物、大小便时,必须戴手套,提升手卫生度,避免出现交叉感染。同时,需确保室内空气新鲜,维持室内温度在23摄氏度左右。在病房环境护理中,需采取循环空气消毒机,对病房空气开展消毒处理,每日消毒两次,一次0.5h。同时,可选择苍术、艾叶以及乳酸开展空气消毒。当患儿恢复到正常体温之后,皮疹就会基本消除。一直到水泡结痂脱落之后,方可将隔离接触,一般隔离周期达到2周左右[4]。

三.手足口病的护理进展分析

首先,口腔护理。针对手足口病患儿,待患病以后,大多数患儿会出现口腔疱疹、溃疡等临床症状,疼痛感较为明显。患儿经常出现哭闹、厌食等问题,护理人员需加强口腔清洁,防止患儿出现继发性感染。在患儿每日用餐前后,需以温开水进行漱口。针对疱疹部位,可选择喷洒药剂进行处理,每间隔3h即可喷洒一次。按照相关研究,还可选择庆大霉素、利多卡因以及维生素B等药物,能够减少疼痛感[5]。同时,可选择西瓜霜、碳酸氢钠溶液,可促进疱疹溃疡的愈合速度。针对口腔溃疡病情较为严重患儿,可选择华素片进行含服,可选择维生素促进糜烂愈合。如果口腔溃疡出现继发性感染,针对轻症患儿,可选择甲硝唑液进行涂抹,以有效促进溃疡愈合。针对重症患儿,可选择制霉菌素进行漱口,以有效控制感染。

其次,饮食护理。如果患儿病发后,发热症状较为明显,食欲也明显下降,甚至因溃疡疼痛或口腔疱疹,进食意愿较差。除安抚患儿进食之外,在饮食方案上,需注重营养丰富,以牛奶、肉泥粥、馄饨等流质和半流质食物为主,防止摄入海鲜类食物。按照患儿实际状况,可选择开展中医饮食疗法,对患儿不规律饮食进行调节,合理安排患者饮食,例如薏米、芹菜、荷叶等粥食,以促进饮食意愿的改善。

第三,发热护理。针对手足口病患儿,体温会发生异常。因小儿的体温调节能力较弱,护理人员需注重体温动态监测,了解体温变化状况。按照相关研究,对于体温小于38.5摄氏度患儿,应指导多饮水,水温控制在38摄氏度左右,防止水过热或过冷,引起口腔溃疡疼痛。针对体温超过38.5摄氏度患儿,可选择药物降温,或者物理降温方式[6]。在降温过程中,需对病情变化进行密切监测。通过温水擦拭进行物理降温,并开展皮肤护理,如果患儿体温下降不明显,可选择退热剂进行处理。同时,因患儿处于发热状态,机体新陈代谢逐渐加快,必然会引起大量出汗问题。为此,在治疗阶段,必须及时更换潮湿衣物,加强日常补液维持。如果出现大量出汗状况,应做好脱水处理。

第四,及时观察病情,做好早期预警处理。针对手足口病,因属于急性传染病病症,大部分病例具有良好的预后效果。少部分病例会出现脑膜炎、肺水肿、心肌炎等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治疗,必然会危及患儿生命。特别是小于3岁患儿,在较短时间内,病情发展较为迅速。所以,护理人员需对病情变化进行仔细监测,加强重症早期预警。按照相关研究,体征血压升高,属于病情变化的早日病兆,如果患儿呼吸急促,或持续性高热,就表示病情发生恶化。同时,按照相关研究,针对重症肠道病毒,反射性抖动、嗜睡以及呕吐属于早期危险病症。所以,需加强早期预警处理,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及时挽救患儿生命。

第五,认知行为干预。1)音乐疗法。在患儿在院治疗期间,保持病房环境的安静,确保光线柔和,播放舒缓和清柔,以帮助患者轻松睡眠;2)放松训练。在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需积极和患者沟通,指导患者进行腹式深呼吸训练,指导患者仰卧于病床,开展渐进性放松训练。同时,通过口述方式,指导患儿开展收缩、放松的肌肉训练,严格控制肌肉收缩时间,每次为5秒左右,再放松20秒,一次训练时间25min左右。通过放松训练,帮助患儿缓解紧张、焦虑情绪,有效消除疲劳感。3)行为管理。因患儿年龄特点,对医院环境接受性较差,极易出现紧张、焦虑心理,加上身体疼痛、高热原因,极易排斥治疗。医护人员必须加强心理安抚,和家属进行充分沟通,进而提升治疗配合率。

四.结论

在临床上,手足口病,简称HFMD,主要在春季和冬季较为常见,是一种肠道传染性病症,主要是青少年、儿童中发生,一般是因肠道病毒,而导致全身性或急性呼吸道感染。若患有该病,通常会伴随口腔溃疡、疱疹肿痛,或其他唾液腺肿痛,临床会并发胰腺炎、病毒性脑炎等症状。按照流行状况与接触史,结合患者临床状况,临床诊断较为简单。在小儿手足口病的诊疗中,及时、有效的治疗、护理十分关键。但由于患儿的年龄特点,治疗依从性较差,如何加强临床护理管理是该病治疗的重点课题[7]。

对于手足口病患儿病例的相关治疗、护理,因其疾病的传染性特点,在临床治疗时,需注重隔离治疗,一直到患者疱疹全部消除。同时,病房必须加强环境通风,并开展病毒消杀。对于年龄较大患儿,应指导其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积极加强锻炼,不断提升自身身体素质,以抵抗流行病传播。此外,虽然手足口病康复后,患儿具有免疫功能,但在手足口病的具体预防过程中,护理人员仍需加强健康教育,向家长及患儿讲解手卫生、口腔卫生的重要性,加强信息咨询指导,不断丰富手足口病预防的相关知识,不断提升家长和患儿的保健意识。

同时,针对手足口病的相关护理,因该疾病具有传染性,临床需注重感染控制。在感染控制中,做好登记记录,加强风险预警和排查,设计多重耐药菌风险评估表。同时,建立危机值报告机制,加强查房与会诊,对危机值进行现场督查。在危急值报告中,需仔细记录危急值处理时间[8]。同时,按照患儿的病情实际情况,制定多重传染源管理的预警排查机制,优化管理流程,并开展各项感染控制措施的督查和执行情况。

在本组实验中,多次中医饮食、中医消毒方式,因手足病病症的出现,小儿厌食症状较为明显。患儿入院以后,由于疾病影响或环境因素,极易出现焦虑以及烦躁不良心理情绪,情志护理要求护理人员必须注重和患儿交流沟通,引导患儿进行心情诉说,使积郁之情得以充分宣泄,达到遂畅情志的效果。可以说,患者厌食患儿病情的变化如何,与情志水平具有直接关系。因此,开展中医情志护理,对患儿心理状态进行有效调节,科学控制患者饮食,有利于促进心理焦虑状态的改善,提升治疗配合度,实现厌食水平的优化。此外,许多患儿相关症状得到改善后,极易出现停止用药、作息紊乱等不良行为,自我管理能力较差,尤其是小儿患者,由于年龄偏小,时常忘记服药。而通过临床护理干预,让患儿家属了解手足口病的起因、症状,掌握护理的相关技能,促使其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家属的指导,科学调节手足口病症状、饮食规律、用药指导,促进患儿机能的优化。

总而言之,根据流行病学的相关研究,手足口病呈逐年上升趋势,具有较高的病发率,传播渠道较广,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少部分病例还会影响到心肺脑部位。现阶段,临床对于手足口病,缺乏特异性抗病毒药物,临床主要采取对症护理、治疗方式。所以,必须掌握手足口的流行病学特点,加强科学预防,不断规范诊疗方式,防止出现手足口病发生,有效减少小儿死亡率。

猜你喜欢
疱疹口病病情
冠心病支架后病情稳定,何时能停药
不戒烟糖友病情更难控制
低GI饮食模式或能显著改善糖尿病病情
手足口病那些事
孩子“口腔溃疡”警惕手足口病惹祸
疱疹性咽峡炎来袭,帮宝宝渡过难关
汗疱疹的中医治疗
中医治疱疹性咽峡炎
不寐的病情观察和护理
改良Trizol-SiO2法在咽拭子及疱疹液EV71-RNA提取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