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死合并吞咽功能障碍的护理研究进展

2022-11-25 10:43黄小凤
今日健康 2022年6期
关键词:体位功能障碍口腔

黄小凤

防城港市第一人民医院 广西 防城港市 防城区 538021

脑梗死是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脑血管病变,主要由脑动脉内形成血栓,造成血管狭窄或堵塞,部分脑组织血液供应障碍引起,由于脑组织缺血缺氧坏死后可引发一系列神经功能损伤,因此可诱发相关并发症[1]。吞咽功能障碍是脑梗死较为常见的并发症,多见于双侧皮质脑干束或下部病变患者,上述部位受到损伤可直接造成舌、软腭、咽喉、颜面表情肌等部位麻痹,因此出现舌运动延迟、吞咽肌力及协调能力下降,引发一系列吞咽功能障碍现象[2]。据流行病学调查显示[3],在脑梗死患者中,合并吞咽功能障碍的患者约占51%~73%。因此吞咽功能障碍可导致患者进食和进水困难,使大多数脑梗死患者生活质量下降,对患者及家属造成较大的经济负担及心理压力,同时还可诱发一系列并发症如吸入性肺炎、营养不良等,甚至可造成患者窒息,对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危害[4]。因此为改善脑梗死合并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生活质量,需通过护理措施来帮助患者锻炼吞咽功能,改善疾病预后。本文现针对脑梗死合并吞咽功能障碍的护理研究进展进行分析,主要综述内容如下。

1.脑梗死合并吞咽功能障碍的护理措施

1.1 健康宣教

吞咽功能障碍的恢复过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因此临床需结合疾病及吞咽功能障碍相关康复措施向患者及家属进行讲解,使其能够充分了解疾病发生机制、针对吞咽功能障碍展开的相关康复措施及护理、护理的意义及目的等相关知识,从而能够配合护理人员开展相关护理及康复活动,促进家属能够主动照顾,并缓解患者内心焦虑、害怕、抑郁等情绪[5]。临床学者经过研究发现[6],通过向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宣教,能够提高患者家属的护理知识水平,从而在日常护理中能够降低误吸、营养不良等并发症发生风险。

1.2 饮食管理

《老年吞咽障碍患者家庭营养管理中国专家共识》中指出[7],饮食护理主要包括食物的选择、个体化训练饮食的调配及饮食质地的调配。因此在为患者选择食物时需根据其吞咽功能障碍的程度进行选择,并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指导患者先从糜烂状或糊状食物开始,当吞咽功能有所改善后,可将食物更换为碎状食物,随着吞咽功能不断改善,可逐渐改为普通食物及液状食物[8]。

1.3 口腔护理

口腔护理是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护理措施,主要指对口腔内的牙、舌、腭、颊等部位进行清洁及护理,可有效减少口腔内细菌滋生,从而降低感染发生率[9]。脑梗死合并吞咽功能患者由于长期卧床、进食困难等因素影响,导致口腔内唾液分泌减少、食物易残留在口腔内,因此易造成细菌增生,细菌感染发生率较高,每日进行两次口腔护理,可有效保证患者口腔内环境清洁,减少细菌,避免细菌在口腔内滋生,降低细菌感染发生风险。根据相关研究报道显示[10],针对脑梗死合并吞咽功能障碍患者采取口腔护理可促进吞咽功能恢复,并有效清除口腔,降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

1.4 体位护理

在协助患者进食或进行摄食训练时,需只针对患者体位进行调整,避免出现误吸等现象,能够坐起的患者可采取躯干垂直、头向前倾约20°,身体倾向健侧30°的体位,无法坐起患者可将床头抬高约30°,采取仰卧头前屈体位,采用软垫垫起偏瘫侧肩部,家属位于患者健侧喂食,喂食结束后还需保持床头抬高的体位,角度为30°~40°,30min后可更换为正常体位[11-13]。

2.脑梗死合并吞咽功能障碍的康复锻炼

2.1 口腔周围肌肉运动训练

待患者意识清醒后指导其进行鼓腮、微笑、吹气球及吹吸水管等动作,可将婴儿奶嘴作为辅助道具,指导患者将其含住并做吸吮动作,对颊部及品轮匝肌肌肉进行锻炼,4次/d,5~8min/次[14]。指导患者向前伸舌并向上抬,将舌头抵住硬腭,舌尖在两侧嘴角间来回摆动,并按照顺时针及逆时针方面旋转做舔唇动作,对咀嚼肌及舌肌运动功能进行锻炼,每分钟进行10~15次,若患者无法主动进行上述锻炼,护理人员可采用无菌棉签、压舌板及勺等物品对患者舌面、舌根、腭造成刺激,在刺激的同时嘱咐患者进行空咽运动,3次/d[15-16]。

2.2 颈部放松训练

在进行相关功能锻炼及进食前,指导患者通过前后左右摆动的方式放松颈部,或做左右旋转及提肩、沉肩、前俯后仰等动作放松颈部[17]。临床研究表明[18],当患者头部及躯干存在过度紧张现象时,可对舌部及口腔周围肌肉运动造成影响,从而导致患者无法吞咽或咳出误咽物。因此在进食及进行相关功能锻炼前进行颈部放松训练,可使颈部肌肉放松,从而减少对患者吞咽功能的影响,降低误吸发生风险。

2.3 吞咽训练

采用沾有冰水的棉棒对患者前后腭弓、软腭、腭弓、咽喉壁及舌后部进行长时间地触碰,从而形成刺激,通过增加触发吞咽反射区域敏感性来强化吞咽反射,每天刺激40次,分别于上午及下午进行,并指导患者进行空咽动作。相关研究显示[19],在进食前进行吞咽训练,可提高患者对摄食及吞咽的注意力,并提高食块知觉的敏感度,使误吸发生率降低。

2.4 摄食训练

结合饮食护理及体位管理为患者进行摄食训练,由护理人员站在患者健侧进行,喂食时需采用长柄、边缘钝厚的小勺作为喂食工具,一次喂食量大约为5~10ml,喂食时需利用小勺将食物放置于患者健侧舌后部或颊部,初次进行摄食训练时,可将摄入量定为2~4ml,之后逐步增加,要求患者进食时充分咀嚼每一口食物,并确保口腔内无残留食物,为刺激吞咽反射,有效去除咽部残留食物避免造成误吸,在每次进食完毕后可指导患者饮入少量碳酸饮料[20]。在选择患者每日进食食物时,可根据患者的喜好进行,在确保患者正常摄入每日所需营养量的同时,能够满足患者基本饮食需求,同时需注意食物温度不可过高,避免造成食道烫伤。

3.小结

吞咽功能障碍是脑梗死患者较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多由双侧皮质脑干束或下部病变引起,在造成患者进食、进水困难的同时,还可增加误吸、窒息、吸入性肺炎等并发症发生几率,因此需采取有效护理措施。通过健康宣教、饮食管理、体位管理等护理措施来提高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的认知度,从而能够配合临床护理,并通过饮食及体位等方面措施来降低相关并发症发生风险。同时还需通过口腔周围肌肉运动训练、颈部放松训练、吞咽训练及摄食训练等康复措施来锻炼患者吞咽功能,从而促进吞咽功能恢复,改善生活质量。随着医疗技术不断发展,除上述护理措施外,临床逐渐将相关康复器械应用至脑梗死合并吞咽功能障碍患者护理中,并给予中西医结合护理,进一步改善患者吞咽功能。

猜你喜欢
体位功能障碍口腔
无声的危险——体位性低血压
三减三健全民行动——口腔健康
孕期口腔保健不可忽视
口腔健康 饮食要注意这两点
“手脚不听话”体位训练来帮忙
导乐陪伴联合自由体位在产妇分娩中的应用
勃起功能障碍四大误区
自由体位配合分娩球在第一产程中的应用体会
高血压与老年人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诊断方法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