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复合性胸部外伤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

2022-11-25 10:43梁小青
今日健康 2022年6期
关键词:残疾胸部外伤

梁小青

广西柳州市柳城县人民医院 广西 柳州 545200

重症复合性胸部外伤是急诊常见的危急重症类型,病因与车祸、高空坠落、锐器、钝器伤等关系密切,病情危重,患者多伴随机体重要脏器损伤,病死率高、疾病危害性大,疾病对临床抢救与治疗工作要求较高,而迅速判断病情、制定治疗方案是急救的关键步骤[1-2]。在过去的15年间,在急诊中应用影像学技术可帮助更快、更准确的诊断病情,多种腔镜外科技术发展也进一步降低重症复合性胸部外伤患者死亡率,大部分重症复合性胸部外伤患者可通过手术、非手术、胸腔闭式引流管手术挽救生命[3-4]。文章纳入我院于2019年1月至2021年8月间收治的41例重症复合性胸部外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总结临床护理体会,现将本次研究全部内容整理后作以下论述: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时间:2019年1月至2021年8月间;研究对象:41例重症复合性胸部外伤患者;其中男女占比30/11,年龄平均为(48.1±11.4)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20例、高空坠落伤10例、砸伤4例、锐器创伤3例、钝器创伤4例。胸部外伤28例:胸骨骨折11例、肋骨骨折10例、气胸7例。复合性外伤13例:肝脾损伤6例、消化道损伤5例、脊柱骨折1例、胸脊柱伤1例。临床表现包括反常呼吸15例、失血性休克10例、皮下气肿8例。

1.2 方法

1.心理疏导:关注患者情绪状态,疏导紧张、焦虑情绪;术后专人特护、严密观察,术后直接护送患者进入ICU(重症监护室),手术室护士与ICU护士严密交接患者病情、术中用药、管道留置情况,护士为患者取去枕平卧位,迅速连接各个管道、妥善固定各个管道,保持管道通畅,约束患者四肢,做好看护,预防患者苏醒前抓落引流管、输液管。待患者意识清醒后主动介绍科室环境、医务人员,主动给予健康教育,耐心解答患者的多种问题,积极满足患者合理需求,取得患者配合。2.补充血容量:详细记录患者血压变化、脉压、末梢循环、中心静脉压表现,警惕休克进展,快速建立静脉通路扩容治疗,必要时输血;立即清理呼吸道分泌物,立即供氧,必要时切开气管、气管插管,结合呼吸机辅助呼吸支持。科室为患者提供24h连续性护理服务,及时吸痰,遵医嘱给予积极镇痛。3.胸腔闭式引流护理:护士随时检查管道固定情况,妥善固定,确保水封瓶长玻璃管没入水中3-4cm,始终保持直立,使用油纱布严密包盖引流管周围,如需要搬动患者、更换引流瓶的情况下,需要双重关闭引流管,一旦发现引流管连接处脱落情况,需立即使用双钳夹闭导管,上报医师紧急处理。护士严格坚持无菌操作原则,预防逆行感染,及时更换污染敷料,按时更换引流瓶,协助患者取半卧位,指导患者有效咳嗽,做好护理记录,记录引流液性质。一般在引流72h左右即可拔管,护士准确评估拔管指征,拔管前复查X线胸片,拔管时指导患者先深吸一口气,吸气末迅速拔管,拔管后立即封闭胸壁伤口,妥善包扎固定。4.控制入液量与药物:护士按照每日输液计划为患者输入止血剂、抗感染、营养、补钙、补钾等药物,运用多参数监护仪持续监测,准确记录每小时出入量,按照测量数值调整输液速度与量,护士严格掌握药物配伍禁忌。5.预防并发症:护士每日为患者按摩皮肤,如病情允许,协助患者取半卧位,鼓励患者有效咯痰,为患者叩背,监测引流液情况,监测损伤处皮肤表现。5.术后高热护理:护士为患者遵医嘱应用抗生素治疗,同时配合温水擦身、酒精擦浴,使用冰袋降温,维持体温平稳。

1.3 观察指标

采用ADL与FMA评分法评价患者恢复情况;ADL评分标准:100分表示正常;>61分表示轻度残疾;41-60分表示中度残疾;<40分表示重度残疾[5]。FMMS评分(运动功能评分)—分数小于50分,则表示患者为严重运动功能障碍;50~84分表示患者存在明显运动功能障碍;85~95分表示患者存在中度运动功能障碍;96~99分表示轻度运动功能障碍[6]。MBI评分(生活能力评分)标准:小于20分表示患者为生活完全需要帮助;20~40分表示患者生活需要较多的帮助;41~60分表示患者需要帮助;大于60分表示患者生活基本可以自理[7]。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简表(WHOQOL-B R EF)为他评量表,由一方基于患方的实际情况进行填写,反映患者生活质量量表内涵,包括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环境领域、社会关系领域,满分100分,生活质量高:80-100分;中等:50-79分;一般:<50分[8]。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用±s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评价患者预后情况

41例重症复合性胸部外伤患者中:恢复正常生活占比25例(60.98%)、轻度残疾占比10例(24.39%)、中度残疾占比5例(12.20%)、重度残疾占比1例(2.44%)、治疗无效或死亡占比0例。

2.2 评价生活质量评分

护理前患者生活质量评分结果低于护理后,P>0.05;见表1。

2.3 评价患者生活能力与运动能力

护理前患者FMMS评分平均为(65.41±11.42)分;MBI评分平均为(41.12±2.10)分;护理后FMMS评分平均为(95.21±3.65)分;MBI评分平均为 (60.42±3.02)分,(t=15.916、33.596,P<0.05)。

3 讨论

急诊常见的胸外伤多为闭合性,仅胸壁被钝器、锐器贯穿后为开放性,严重的胸部外伤包括肋骨、胸骨骨折、气胸、血胸、肺损伤、心脏损伤等[9],因胸部具有复杂的解剖结构,又包含多种重要脏器、分布心肺大血管,一旦发生严重损伤会直接破坏正常的呼吸循环功能,引起病理生理变化,增加并发症风险,提高病死率,因此临床急救与护理工作十分重要[10]。

重症复合性胸部外伤疾病解剖部位特殊,创伤后多会引起机体循环功能障碍、呼吸功能障碍,病情紧急、复杂,多合并其他重要脏器损伤,而及时准确的救治与护理是提高救治成功率的关键[11]。如本次研究结果显示,41例重症复合性胸部外伤患者中:恢复正常生活占比25例(60.98%)、轻度残疾占比10例(24.39%)、中度残疾占比5例(12.20%)、重度残疾占比1例(2.44%)、治疗无效或死亡占比0例。护理前患者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环境领域、社会关系领域评分结果均低于护理后,P>0.05;护理前患者FMMS评分平均为(65.41±11.42)分;MBI评分平均为(41.12±2.10)分;护理后FMMS评分平均为(95.21±3.65)分;MBI评分平均为(60.42±3.02)分,P<0.05。分析原因发现,临床加强病情监测,关注患者生命体征变化,积极处理威胁生命安全的症状,快速开发静脉通道扩容,积极止血,实施供氧、气管切开、气管插管,保持呼吸道通畅,改善局部通气不足表现,及时清除气道分泌物,阻滞分泌物积聚表现,降低感染与肺不张风险,尽快送入抢救室,配合医师完成抢救。ICU科室护士严密监测患者体征变化,做好护理记录,记录引流情况,及时向医师上报患者的不良反应,争取抢救时间,有效组织抢救,纠正患者异常体征,给予心理疏导,解除患者负性情绪,帮助患者提高治疗信心,给予早期康复护理,提高存活率,护士展示娴熟的护理技术,提高护理责任心,为患者提供对症支持与护理干预,提高临床护理工作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改善疾病预后。

综上所述,重症复合性胸部外伤患者经积极救治与妥善的护理干预后可改善疾病预后,促进康复,降低致残率,尽快恢复患者生活与运动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残疾胸部外伤
羊常见外伤、创伤的治疗方法
急诊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在闭合性十二指肠胰头外伤中的应用
胸部肿瘤放疗后椎体对99Tcm-MDP的摄取表现及分析
严重肝外伤27例诊治分析
胸壁外伤合并胸壁疝1例
胸部Castleman病1例报道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
多方联手为残疾青年办实事
胸腔镜诊治胸部刀刺伤的价值
一个倾情帮教的残疾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