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内支架术后非心脏并发症的相关护理研究进展

2022-11-25 10:43刘翠琴
今日健康 2022年6期
关键词:禁食低血压卧床

刘翠琴

柳江区人民医院 广西 柳州 545100

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术是近年来实施的改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诱发的心肌供血不足、冠状动脉阻塞的新型技术,其过程主要是穿刺选择动脉血管,在动脉血管中是导管前行至冠状动脉开口处,以特殊传送方法将支架输送至需安放的冠状血管部位,继而放置、撤离导管,接受手术,该手术可在局部麻醉条件下完成,大部分患者在穿刺24h后便可下床活动,术后3d可出院,可有效发挥创伤小、恢复快及成功率高等优势,在临床应用广泛[1]。但术后易发生拔管综合征、出血及血肿、低血压等多种并发症,若处理不当极有可能诱发严重并发症,甚至导致患者死亡,严重威胁患者安全,故护理人员需充分认识并发症发生的原因,结合实际开展预后干预,积极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促使患者尽早康复是其关键[2]。本研究针对冠状动脉内支架术后非心脏并发症的相关护理进行研究,为临床实践应用提供可靠参考,具体报道如下。

1.拔管综合征

拔管综合征是冠状动脉内支架术后常见且危险的并发症之一,主要是因患者心理过度紧张与拔管疼痛放射性所致的迷走神经兴奋,以心率减慢与血压下降为主要表现,且伴有恶心、呕吐及出冷汗等症状,甚至导致患者心脏停止,若未得到及时抢救,极有可能导致患者死亡,故积极预防并发症发生、尽早诊断及快速处理是保障患者安全的关键[3]。故在拔管时需积极做到:①拔管前宣教,提前向患者说明拔管的方法,促使其做好心理准备,同时由护士陪在患者身边,提高播放音乐或语言安抚等方法分散患者注意力;耐心倾听患者主诉,解答其疑问,及时安抚患者恐惧及紧张心理,尤其是女性患者更应该加强该护理,提高其配合度。②做好急救准备,在拔管前需保留患者的静脉通道,提前准备升压、抗心律失常、解痉及扩血管等药物,确保急救设备仪器完善、到位,并在拔管前准备血容量,监测其心率,若出现异常需作出有效调整处理,必要时给予2%普鲁卡因做局部镇痛处理[4]。③拔管处理,采用分段加压方法进行压迫止血,其按压力度为可触摸到足背动脉搏动,需注意,若桡动脉两侧有伤口,拔管时不可同时按下。拔管后护士需密切观察患者血压、心率及心电图变化,约30min左右,且注意其面色及表情,询问了解是否有恶心、头晕等症状,从而减少或避免拔管综合征发生。在强丽萍[5]研究中,共纳入患者86例,在拔管前进行心理安抚,积极消除患者负面情绪,并转移其注意力,注意疼痛干预可有效降低患者拔管综合征发生,其结果示,护理后患者拔管综合征发生率为0%低于对照组的2.33%,可有效预防并发症发生。

2.出血及血肿

出血及血肿是冠状动脉内支架术后的常见并发症,因此需积极做到,①术后需密切观察患者伤口敷料及足背动脉搏动至术后24h,然后在术后8h去掉桡动脉敷料,判定是否有血肿症状及其大小情况,采用Christens[6]改良法判定出血情况,若敷料上无可见血性渗出物则表明正常;若局部未触及血肿或血肿的直径不超过5cm则表明出血无意义;若包扎敷料上血量较多,且血液丢失量超过100ml,需及时用手法加用及砂袋压迫、再次加压包扎、血肿压迫等方法影响足背动脉搏动,改善其出现及血肿症状。②若怀疑或发现患者穿刺部位存在血肿时,需仔细触摸伤口周围有无细震颤情况,采用听诊确定收缩期血管有无杂音出现,若有则表明形成假性动脉瘤,有出血症状,需及时以手指压迫止血,直至杂音消失为止、若经判断后确诊为进行性发展的渗血及血肿,需提前拔管并挤压血肿,直至血肿消散,然后做挤压包扎;若为非活动出血需先用注射器抽吸血肿处淤血,并给予冷敷(约40-60min)。患者已拔管,需及时拆除弹性绷带,重新徒手加压止血,并采用药物处理[7]。③嘱咐患者在卧床期间减少增加腹压的行为,如咳嗽及大便时,需用手压紧伤口,避免增加穿刺口的压力而造成出血发生。同时使用抗凝剂时需注意患者是否有高血压症状,且控制活动不可过量,持续观察穿刺口72h,确定患者全身皮肤是否有牙龈出现、青紫斑块及血尿等出血症状发生。④依据药理学原理证实,肝素抗凝的起效迅速,在用药数分钟后便可延长血液凝固、凝血酶及凝血酶原时间,且持续时间长达3-5h,故术后6h患者凝血系统已恢复正常[8]。同时砂袋取下后有弹力绷带加压包扎,可发挥有效的压迫止血及预防出血作用[7]。同时鼓励患者做早期活动,积极提高患者自理能力,减轻因卧床休养带来的不便及痛苦,有效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在张婧[9]研究中,共纳入患者122例,经护理干预后仅出现了2例皮下出血及血肿症状明显低于对照组,有效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改善其预后。

3.低血压

在实施冠状动脉支架术治疗前需禁饮禁食4h,且术中失血,造影剂的高渗性具有一定的利尿性,补液不够,故在术后极易发生低血压症状。因此需做到:①术前控制患者禁食时间不可过长,避免患者出现血容量不足、低血糖反应,尤其是老年及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制禁食时间。若患者在上午接受手术治疗,可在早餐进食半流质食物至70-80%饱,若伴有误吸高危风险可适当延长禁饮禁食时间,但需采取静脉补液的方法弥补禁食造成的血容量不足情况[10]。②若患者在术后3h出现血压明显降低,可能是受造影剂影响,因造影剂的高渗性导致血容量增加,继而使肾小球动脉扩张,肾血流量及肾小球滤过率增加,导致尿量增加而脱水。故在术后需嘱咐患者大量饮水,促使造影剂尽快排除,但正常的体液量无法靠单纯饮水维持,适当补液支持尤为重要。③若患者有心肌梗死病史,因心脏射血分数下降,尤其是在术后3h血压较低时,为防止血压降低而造成心肌灌注不良,甚至再次病发梗死,需在术后密切监测患者血压,及时调整好输液速度,如有血压异常情况,需及时告知医师并辅助其查明原因实施对症处理[11]。④大部分低血压患者均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因血压降低早期交感神经兴奋会使平滑肌微血管发生强烈痉挛,胃张力与蠕动降低,但十二指肠张力增强,促使患者恶心、呕吐。且空腹大量饮水,急骤的胃扩张会造成胃部不适,故患者在术后大量饮水时,需适当进食,促使胃蠕动,从而减少胃扩张所致的呕吐情况,且饮食以清淡易消化类为主,禁食油腻与胀气类食物,如牛奶、甜食等[12]。在马东[13]等研究中,以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证实经有效护理干预后,可有效减少患者术后低血压及低血容量等并发症发生。

4.术后长时间卧床相关并发症

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术治疗后为预防血管并发症发生常需患者保持一定时间的卧床休养,患者洗漱、进食及大小便均需在床上完成,且需他人协助,从而增加患者心理压力。同时长时间的卧床休养会造成患者腰酸背痛、失眠,且有部分患者因不习惯床上大小便,易发生尿潴留及便秘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预后。因此,在护理时,需为患者创造舒适、安静且整洁的休养环境,确保患者获得充足的休养,指导患者饮食,不可过饱,以高纤维类食物为主,若患者排便困难,需在舒适给予缓泻剂干预,同时改进护理方法,经患者卧床休养时间缩短至12h,沙袋压迫止血6h后,可辅助患者保持半卧位及侧卧位,从而预防便秘与长时间引起的不适等;若患者术后排尿困难,需进行诱导排尿,以防膀胱过度充盈[14]。

5.小结

随着医学护理的不断进步,临床实践经验的不断积累,冠状动脉支架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日渐减少,而术后非心脏并发症的发生率及介入方法不同有关,一般与手术的复杂程度呈现正相关。因此,护理人员加强经冠状动脉支架术后患者的并发症预防干预,针对低血压、出血及血肿、拔管综合征等多种并发症进行针对性预防及应对,可有效提高该手术的介入治疗效果。

猜你喜欢
禁食低血压卧床
无声的危险——体位性低血压
家有卧床老人,如何预防压疮
低血压可以按摩什么穴位
牛繁殖、饲养、卧床精细管理七法
儿童择期手术前禁饮禁食的现状及研究进展
“关于全面禁食野生动物的决定”之思考与相关法修改建议
禁食野味 从我做起
禁食野生动物,保护生物多样性
保胎之纠结——绝对卧床还是适当运动
一次性营养袋在卧床患者洗头中的巧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