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常规检验诊断尿路感染患者的临床研究进展

2022-11-25 10:43陶雪红
今日健康 2022年6期
关键词:中段尿路感染分析仪

陶雪红

柳州市鹿寨县中医医院 广西 柳州 545600

尿路感染主要表现为膀胱刺激征,主要以尿痛、尿急以及尿频甚至全身感染为临床特征的一种感染性疾病。尿路感染是临床泌尿疾病中的多发病与常见病,发病率约占我国人口的2%[1-2]。国外每年因尿路感染前往医院就诊者便可超过800万,而在临床尿路感染患者中,女性患者人数要远高于男性,已婚发病率相较于未婚者较高,已婚且具有生育史或目前处于妊娠期女性患者,发病率要比已婚未生育患者高,由此可见,孕期是尿路感染发生的高发阶段[3-4]。同时尿路感染也是医院常见的获得性感染,尿路感染患者中约有50-80%患者是由于留置导尿管或其他尿路装置导致[5]。尿路感染患者病情严重时,可对自身生活健康以及生活质量带来严重影响,故临床对其积极采取准确诊断与治疗尤为重要[6]。临床尿路感染患者可根据解剖学部位不同分为上尿路感染与下尿路感染,同时可依据临床表现与病情严重程度分为无症状性菌尿与复杂性尿路感染、急性单纯性肾盂肾炎、急性单纯性膀胱炎[7]。临床表现不同,其病情严重程度也会有所不同,临床诊断标准也会略有不同。目前临床对于尿路感染的病因以及易感因素相对明确,主要有细菌等病原微生物入侵尿道引起[8-9]。但临床在诊断工作中仍存在一定不足之处,故本文特查阅相关文献,围绕尿路感染患者采用尿常规检验的临床研究进展进行以下综述,为临床后期治疗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1 尿路感染诊断标准

相关研究表明[10-11],尿路感染患者的临床表现可轻可重,症状虽不典型,但极易复发,若治疗不当可导致耐药菌株的出现,演变成难治性尿路感染。当尿路感染发生时,可在患者尿液中检测出红细胞以及白细胞、细菌等有形成分以及红细胞沉降率、血液C反应蛋白的改变,上述指标均能够成为临床医师用于诊断尿路感染的有效且常用客观依据[12]。与此同时,免疫荧光法以及膀胱冲洗尿培养法检测尿沉渣中降钙素原以及尿β2微球蛋白、抗体包裹细菌等影像学检查,可进一步定位诊断尿路感染。其中菌尿以及白细胞尿一直是临床确诊与筛检尿路感染的重要指标[13-14]。文献表明[15-16],美国感染性疾病协会对尿路感染疾病推荐相关诊断标准:具有临床症状的下尿路感染患者,其新鲜清洁中断晨尿定量细菌培养菌落数应≥103CFU/ml,其敏感度与特异度为90%。对有症状的肾盂肾炎上尿路感染患者,新鲜清洁中段晨尿定量细菌培养菌落数应≥103CFU/ml,其敏感度与特异度为80%、90%。新鲜清洁中段晨尿定量细菌培养菌落数应≥104CFU/ml,其特异度与敏感度均为90%[17-18]。另有学者表示[19-20],对于无症状菌尿诊断标准:连续进行两次清洁中段晨尿培养中具有相同菌种,且菌落数≥105CFU/ml。经过临床泌尿专业以及全国肾脏病学术会议的多次讨论,以将尿路感染最终诊断标准进行确定[21]。临床目前所应用的诊断标准如下:(1)尿液停留与膀胱时间4-6h以上,进行正规清洁中段尿细菌定量培养,其菌落数≥105CFU/ml;(2)依据存在尿路感染或视野清洁离心者/中段尿沉渣白细胞数≥5个[22-23]。患者在具备上述两项条件便可被确诊为尿路感染,若未达到上述两项标准便可采取尿细菌计数复查,若菌落数依旧为≥105CFU/ml,且两次数据相同便可确诊[24]。

2 菌尿的检出确定

菌尿主要指患者尿液中存在细菌大量繁殖,其中包括真性菌尿与假性菌尿。当真性菌尿存在是,临床便可将其诊断为尿路感染[25-26]。真性菌尿主要是排除假阳性的前提条件下,通过检查发现存在细菌生长的现象,或通过清洁中段晨尿检验≥105CFU/ml;若未见无尿感症状,则需要采取两次清洁中段晨尿检验,当菌落数均≥105CFU/ml时,便可诊断为真性细菌尿[27-28]。

3 白细胞尿的检测

当出现泌尿系统感染时,大量炎细胞浸润以及黏膜损伤导致尿液中存在大量白细胞(脓细胞),则被称之为脓尿[29]。临床可通过自动分析仪加以检验,通过相关实验室检查,测定尿液中白细胞数量,利用荧光染料对胞核以及胞质的不同染色,根据激光散射波幅度与散射强度不同报告每微升白细胞数量,以此给出细胞分布的散点图[30]。

4 尿常规检验新技术

4.1 尿液自动分析仪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医院选择使用尿液自动分析仪进行尿常规检测,而此类仪器能够准确检测出尿液中十余种成分,因此受到检验人员的一致推崇。尿液自动分析仪主要采用干化学分析法,即为将尿液样本放置进含有干燥剂的器通中,使尿液中的水分作为反应溶剂,并最终发生特定化学反应,以便于仪器检测。尿液自动分析仪能对尿液中的蛋白质、酮体、白细胞、隐血以及胆红素等进行检测,并能准确测定尿液pH3。仪器的工作原理如下:①白细胞:采用粒细胞酯酶法,与重氮试剂发生反应,最终生成紫红色化合物;②亚硝酸盐:采用细菌将硝酸盐转化为亚硝酸盐的原理,与重氮试剂发生反应,最终生成桃红色产物;③胆红素::采用偶氮偶合法原理;④尿蛋白:采用蛋白质误差原理。⑤隐血:采用血液中亚铁血红素的结构与过氧化物酶相似的原理,经过催化可生成新生态氧,而呈现蓝色,⑥比重:采用多聚电解质原理;①葡萄糖: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采用以上方法对尿液中的各项指标进行检查,并将检查结果通过信息输人器传输,即可获得准确、有效的检查报告。正常人的尿液通过尿液自动分析仪进行分析时,应基本符合以下标准:①蛋白质为(-) 。②葡萄糖为(-);③pH为5.5~7.5;④白细胞与红细胞均为(-);⑤亚硝酸盐为-);⑥比重为1.015~1.025。

4.2 全自动尿液分析仪

全自动尿液分析仪作为近两年来对于尿液成分分析的突破性进展,受到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的关注。全自动尿液分析仪的精密度远超于传统人工检查方法的精密度,且能对尿液的有形成分进行鉴别与计数,因此分析结果更具有客观性。除此之外,全自动尿液分析仪还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数据库强大,能够储存大量综合性数据,便于操作人员日后对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2)具有综合质量控制系统,能保证仪器处于最佳性能;(3)具有可靠的工作站,能有效实现数据共享。由于全自动尿液分析仪操作简便、前处理方法简单、结果准确、打印报告速度快,故一经上市即获得广大医疗单位的好评。

5 小结

尿路感染是临床多发病与常见病,故通过对其采用合理的检验方式能够便于临床医师尽早采取合理的治疗措施,以此改善患者病情与预后,对患者身体恢复具有很重要意义。尿常规检验应用于尿路感染患者中,具有操作快速、便捷以及灵敏度与准确性高等优势,可为临床尿路感染的诊断与治疗提供科学依据,对临床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猜你喜欢
中段尿路感染分析仪
Sievers分析仪(苏伊士)
尿检时如何取中段尿
憋尿是尿路感染的重要诱因之一
一种用于深空探测的Chirp变换频谱分析仪设计与实现
东天山中段晚古生代剪切带叠加特征及构造控矿作用
老年尿路感染的抗生素合理应用
迈好从低段到中段的“坎”
全血细胞分析仪配套操作台使用体会
尿路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锁骨中段骨折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