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乳腺癌术后上肢水肿的研究进展

2022-11-25 10:43黄如海
今日健康 2022年6期
关键词:淋巴管淋巴上肢

黄如海

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昭平县中医医院 广西 贺州 456899

在当今社会乳腺癌已成为全世界难题,全球癌症统计报告发病率和死亡率位居女性第一位,并有最新数据显示[1],我国每年约有30.4万例新发病例,发病率约是45.29/10万,较发达国家低,但每年仍然呈3~4%趋势递增。对于该病早诊断、早治疗是极为重要的环节,能有效帮助患者改善预后情况,延长生存质量和提高生活质量及降低死亡率。研究表明[2],在接受不影响生存获益治疗方案同时如何避免产生副作用,缓解相关症状,保障幸存者生活质量是临床全面思考的问题。因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breast cancer related lymphedema,BCRL)是一种慢性的、令人担忧的并发症,能引起患侧上肢疼痛、重症、力量减弱、功能受损,再加上抑郁、焦虑、沮丧等情绪,影响社会关系并损害身体形象,从而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深远的不良影响[3-4]。西医对BCRL治疗包含保守治疗、手术治疗,术后并发症多,适用性差。其余西医治疗手段对BCRL也无明确疗效,故近年来逐渐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淋巴水肿症状,延长生存时间和提高生活质量[5]。文章结合有关综述中西医结合治疗BCRL现状,以为临床研究人员提供有关价值。

1 西医治疗BCRL现状

1.1 保守治疗

现代医学研究认为,乳腺癌手术中清扫淋巴结可对淋巴管网造成破坏,使上肢淋巴回流通路被阻,上肢淋巴无法充分引流,进而增加滤过压、血浆降低,致使胶体渗透压降低。罗雪等[6]表示给予患者口服氢氯噻嗪50mg,每天两次,地奥司明片0.9g,每天两次,能改变患侧上肢5点周径,促进临床症状缓解和改善肩关节功能。但也有学者提出不同研究结果,如杨蓉研究[7]报道,针对患者实施保守治疗,即肢体锻炼、机械物理疗法、药物治疗、按摩等,患者上肢淋巴水肿具有不同程度消退,轻度与中度患者康复效果更佳,重度较差。且赵桃月[8]研究也表示保守治疗对重度水肿患者疗效较差。

1.2 手术治疗

手术一般通过重建淋巴管,引导淋巴液回流,减少水分和多于或坏死组织,减轻上肢水肿。常用方式有皮瓣移植、淋巴管静脉直接吻合、重建淋巴管道、淋巴管显微镜重建等。由国外一项研究显示[9],使用显微镜下淋巴结移植治疗,总有效率达83%,并由Campisi[10]研究报道,利用超显微淋巴管静脉吻合术治疗总有效率达83%。但手术难度较大,并对操作要求较高,术后可能出现多种问题。

2 中医治疗BCRL现状

2.1 针灸疗法

乳腺癌淋巴水肿归属中医“脉痹”、“水肿”等范畴,不同医者因辩证论治侧重不同,形成独特疗法。目前中医上治疗BCRL方式众多,针灸是一种环保绿色疗法,被广泛用于临床之中。因针灸治疗后能促进淋巴液流动,减轻上肢淋巴水肿[11]。刘晓芳等[12]对患者实施温针灸治疗,选用活血化瘀,利水渗透相关穴位,加以温热刺激发挥温脉痛经、补益气血的作用。结果显示,治疗总有效率达92.50%,肩关节前屈、后伸、外展、内收、外旋、内旋活动度比值较治疗前升高,并提高了生活质量。另由武薇、张喜平[13]研究报道,在给予患者活血利湿方后应用温针灸治疗,其对于气滞血瘀水肿患者而言,能作为温性刺激,充分发挥行气活血、温通经脉的作用,以曲池穴、外关穴作为治疗穴位,能够达到刺激患肢闭塞经络,达到活血化瘀、利水渗湿的效果。

2.2 推拿疗法

中医推拿具有无创、方便、无不良反应等优势。赵文霞[14]研究中对BCRL患者取穴中冲间使、天泉、内关、大陵和劳宫进行推拿,具有促进血液循环,疏通淋巴管,达到活血散瘀和舒筋通络的功效,并提高了患者肩关节活动范围(ROM)和生存质量。郝素红[15]分析推拿疗法防治BCRL作用,减少了水肿发生率,有效促使患侧上肢功能恢复。

2.3 中药外敷

中药外敷是中医外科传统疗法。包含中药湿敷、热奄包熨烫外敷等,将配置好的中药用常温水调和敷于患处或制成热奄包外敷,使中药药性从腠理进入人体。金宇[16]研究分析中药热奄包治疗BCRL作用效果,治疗总有效率达82.4%。石雪英[17]给予患者乳脉通络中药洗剂外敷,该方具有温经通络、活血祛瘀的功效,因此治疗后活动受限、疼痛麻木感、肿胀感等主观症状改善,以及生活质量评分提高。另外,由佟蔷[18]研究中针对18例BCRL患者给予益气活血联合利水通络法治疗,达到满意疗效。

3 中西医结合治疗BCRL现状

近年来,随着中医的发展,中西医结合疗法逐步凸显,大量研究显示,中西医结合治疗能有效改善BCRL患者病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副作用小,是一种可利用的治疗方式。一项Meta[19]研究表示,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和单纯西医治疗对照,明确表现出前者特色和优势,通过患肢周径变化和有效率更为直观的展现中西医结合治疗BCRL是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的和应用。张炜炜[20]研究中对60例患者给予抬高患肢、功能锻炼、双氢克尿噻口服等一系列措施的同时加用中药治疗,即黄芪20g,生白术、桂枝、香附、生薏苡仁各10g,地龙、水蛭、红花各6g,川芎、甘草个12g,石斛、没药、牛膝、蒲黄各8g,获得满意疗效。樊杜英[21]研究表示针对对照组应用安慰剂穴位敷贴及肢体空气波压力循环治疗,观察组给予中药穴位贴敷配合肢体空气波压力循环治疗,后者改善率达90.0%,且VAS评分低。此外,由刘双文等[22]研究报道,给予温通消肿外敷方患臂温敷,治疗后14d患者总有效率达51.3%,表示以温法外敷治疗BCRL具有一定效果。同时由钟少文[23]研究报道,四子散外敷联合物理治疗对BCRL具有满意疗效,总有效率达95%。因四子散三由苏子、莱菔子、吴茱萸、白芥子组成,四药合用,共奏温经通络,行气化痰之功,推动气血运行,祛瘀通脉兼以化痰,进而起到消肿缓痛之功效。

4 小结

乳腺癌是现代社会威胁女性生命健康严重的高发恶性肿瘤疾病,常发生30岁左右的女性,目前针对该病发病机制尚未明确,但仍认为主要和患者饮食习惯、婚育、遗传因素等有关。近些年针对该病治疗越来越强调有效、理性的手术治疗方式。但术后患者常出现BCRL,影响到患侧上肢外观活动度,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较大影响。虽西医治疗方式众多,但对于重度水肿患者治疗无效。因此,近年来,越来越多研究人员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获得满意疗效,并能最大程度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复发率和提高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淋巴管淋巴上肢
综合护理淋巴消肿疗法在降低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发生率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肺淋巴管肌瘤病肺内及肺外CT表现
胸内淋巴管瘤诊治进展
基于惯性传感器的上肢位置跟踪
错误姿势引发的上肢问题
侗医用木头接骨保住伤者上肢66年1例报道
豚鼠、大鼠和小鼠内淋巴囊组织学的差异
富含脂肪及淋巴组织的冰冻切片制作体会
机器绞轧致上肢毁损伤成功保肢1例
聚桂醇治疗左腋下巨大淋巴管瘤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