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血分数保留性心衰的早期诊疗研究进展

2022-11-25 10:43农章
今日健康 2022年6期
关键词:利钠射血B型

农章

靖西市中医医院 广西 百色 533800

射血分数保留性心衰是指心脏舒张功能障碍导致的肺淤血,临床常见的疾病有肥厚性心肌病、限制性心肌病、缩窄性心包炎、心包积液、高血压导致的心脏肥厚等[1]。该疾病发病因素比较复杂,主要包括经典模型和新型模型,其中前者认为压力性负荷使得患者左心室向心性肥厚以及舒张功能出现障碍,最终引起全心重构和心功能不全;后者认为促炎性共存的一些疾病,比如高血压、肥胖和糖尿病以及吸烟等都会导致患者体内的系统性微血管内皮出现炎症,使得全心还有骨骼肌发生炎症和纤维化,而且这些疾病也会导致氧化应激的情况增加,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心肌的肥厚和心肌的僵硬程度,最终引起舒张功能不全,进而表现为心衰的症状[2]。针对该疾病患者,早期的诊断和治疗对其疾病改善有着重要作用,基于此,本文就射血分数保留性心衰的早期诊疗研究进展进行探讨。

1 射血分数保留性心衰诊断

射血分数保留性心衰诊断包括B型利钠肽、超声心动图,其中B型利钠肽是由心室分泌的心肌激素,和传统的心肌损伤指标相比较,该指标对不同心功能分级心力衰竭患者更有敏感性,而且B型利钠肽分泌的强度和心室负荷的增加、室壁张力的增加有着一定的关系。当心室压力或者室壁张力增高的时候,会在一定程度上刺激B型利钠肽的分泌[3]。相关研究中显示,不同年龄患者其B型利钠肽的正常值范围存在一定差异,无论是否存在肾功能异常的情况下,50岁以下的患者其B型利钠肽指标大于450pg/mL的情况下可考虑为心衰;大于50岁的患者其B型利钠肽指标大于900pg/mL的情况下可考虑为心衰;大于75岁的患者其B型利钠肽指标大于1800pg/mL的情况下可考虑为心衰。不过对于一些年龄小于50岁比较特殊的患者,如果合并有慢性肾功能不全的情况下当其B型利钠肽指标大于1200pg/mL的情况下可考虑为心衰。超声心动图是诊断该疾病比较常见的一种方式,能够进一步明确患者疾病状况。在诊断过程中,心动周期中舒张早期心室充盈速度最大值是E峰,舒张晚期心室充盈最大值是A峰,一般情况下E/A比值正常人是不小于1.2的,中青年则更大[4]。所以当患者出现舒张功能不全的时候,E峰会出现下降的情况,而A峰增出现升高,其比值也会相应降低。

2 射血分数保留性心衰治疗

在对该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利尿剂是治疗该患者常用药物,能够通过抑制肾小管特定的部位钠或者氯的重吸收消除心衰时的水钠潴留,而且该治疗方式能够降低B型利钠肽水平,改善患者生活质量[5]。其次是β受体阻滞剂,该药物在实际治疗的时候可以重构左心房,防止患者发生房颤的情况,进一步稳定其心室率。其次,该药物能够利用负性肌力的作用降低耗氧量,从而改善心肌缺血,并抑制交感神经的血管收缩,降低后负荷。沙库巴曲缬沙坦药物包括两种成分,一种成分是缬沙坦是一个降压药[6]。作为血管紧张素受体抑制剂,对各种类型的高血压具有一定的降压作用。同时能够逆转高血压导致的左心室肥厚,有助于改善高血压导致的心力衰竭的远期预后。沙库巴曲是脑啡肽酶抑制剂,能够使血液循环中利钠肽的水平增高,可以有效的对抗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和交感神经激活产生的有害作用,起到排钠、排水、扩血管效果,从而减缓左心室重构。改善心脏的功能和胸闷的症状,达到延缓心力衰竭进展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因此这个复方制剂特别适合伴有高血压的心力衰竭患者,在降低血压的同时改善了这些患者的远期预后,提高了生存质量。在侯威[7]研究中,给予对照组赖诺普利治疗,观察组进行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结果显示:治疗组,观察组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明尼苏达生活质量评分(MLHFQ)、左房大小(LA)及纽约心功能分级(NYHA)降幅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6分钟步行试验距离(6MWD)明显要比另一组更高(P<0.05)。由此可证实,对该患者采用此种药物治疗有着良好效果,可更好地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当患者心肌舒张的时候钙会被肌浆网被动摄取,也是ATP和受体蛋白磷酸化的一个过程,所以心机松弛也是耗能的过程。当钙离子运转出现异常的情况下,其舒张期胞质钙浓度会增加,从而引起患者心肌主动松弛或者被动僵硬程度异常的情况,使得心肌舒张功能下降[8]。所在实际治疗的过程中,钙离子拮抗剂能够有效通过组织细胞内钙离子通道,使得心肌细胞内的钙内流减少,从而减少心肌耗氧量,进一步改善患者心肌舒张和舒张期充盈的情况。其次,阿托伐他汀属于一种还原酶选择性抑制剂,能够抑制患者血管内皮的炎性反应,让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得到有效改善,并且该药物还能够抵抗氧化应激,让患者的大脑血流量得到明显增加,对患者预后做出重要改善[9]。在刘素阁[10]研究中,给予对照组常规抗心衰治疗及缬沙坦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治疗。结果显示:治疗组,观察组TC和LDL-C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HDL-C明显升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LVEF明显升高,NT-proBNP及P波离散度明显下降(P<0.05)。由此可证实,对该患者采用此种治疗方式有着良好效果,可改善其临床指标,提高治疗预后。

3 总结

射血分数保留性心衰是心衰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类型,会导致患者出现胸闷等呼吸困难的症状,对患者健康造成严重影响。早期诊断能够及时明确患者疾病状况,从而为后续治疗提供科学依据。而且在治疗期间主要采用药物治疗,包括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沙库巴曲缬沙坦、钙离子拮抗剂以及阿托伐他汀等药物,但不同药物存在不同疗效,需要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最佳治疗方式,提高治疗安全性与有效性。且随着国内外对射血分数保留性心衰临床诊断与治疗研究的深入进展,使得各种新颖的治疗手段逐渐在临床中得到应用,所以在后续临床工作中,应当进一步加强射血分数保留性心衰早期诊疗工作的开展,以促进射血分数保留性心衰患者康复。

猜你喜欢
利钠射血B型
血清N末端B型利钠肽在识别川崎病冠状动脉损伤中的研究进展
M型超声心动图中左室射血分数自动计算方法
血浆B型利钠肽在慢性心衰诊断中的应用
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影像学研究进展
老年人群收缩压与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预后的关系
基于B型超声的在线手势识别
B型血的忧伤你不懂
益肾活血法治疗左室射血分数正常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心房利钠肽原不同肽段的抗肿瘤机制
PSS4B型电力系统稳定器参数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