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电力建设中压力容器安装注册问题

2022-11-26 03:15
电力安全技术 2022年5期
关键词:特种设备施工单位办理

徐 进

(大唐保定热电厂,河北 保定 071051)

0 引言

蒸汽是火力发电厂工艺流程中的重要介质,不仅可以推动汽轮机做功产生电能,也因其含有大量热能,使得蒸汽在生产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随着越来越多的超临界、超超临界机组投运,火电机组装机容量不仅满足了社会对电能的需求,也为工业企业的正常生产提供了大量的热源与动力。

由于火力发电厂系统中包含大量压力管道与压力容器,为了保证机组安全稳定运行,防止重大生产事故的发生,加强压力管道与压力容器的安全管理,国家先后颁布了一系列关于特种设备的法律法规,电力企业需要依照法规对压力容器进行验收,办理登记注册,并保障压力容器使用安全。

1 电力项目压力容器的管理特点

1.1 火力发电厂压力容器应用范围

火力发电厂中压力容器种类较多,除电站锅炉外,根据特种设备目录中承载一定压力的设备,最高工作压力大于或者等于0.1 MPa (表压)的气体、容积大于或者等于30 L且内直径大于或者等于150 mm的固定式容器的要求,火力发电厂中高压除氧器、高压加热器和工业蒸汽联箱也符合压力容器的范围。但由于电厂的压力容器参数相对较低,制造厂家也较多,安全管理更难把控。另外,有些电力建设项目需要根据自身条件对原有的系统进行改造,对新安装的热力管道与蒸汽联箱质量管控不到位也增大了压力容器安全管理的难度。

以某电力建设项目为例,规划中的新机组位于现有2台机组的扩建端。由于现有机组的工业蒸汽管道横穿新建项目场地,为不影响新建热电联产机组的建设,需要在“五通一平”施工期间对原有工业蒸汽管线进行迁改,且由于迁改管线较长、受影响热用户数量多,为降低管路损失、减少管架上管道数量,将在新建项目厂区界内建立新工业蒸汽联箱。按照工业蒸汽参数0.88 MPa/406 ℃,工业蒸汽联箱尺寸DN1000×5 m,符合特种设备目录中压力管道与压力容器的要求,需依照法律规定对其进行验收并办理登记注册。

1.2 特种设备验收与登记注册步骤

(1) 开工前。由施工单位携带资质证明及设计图纸等资料到建设项目所在地特种设备主管部门办理安装告知书,需注意办理告知的图纸应为正式图纸,加盖设计单位设计专用章,且应根据安装后的投运情况将涉及到的特种设备施工图名称与主项目名称加以区分,避免与主项目名称一致导致特种设备注册进度延迟,影响投运。办理告知3日后施工单位携带工程安装监督检验委托书到项目当地特检所签订委托检验协议后方可开工。

(2) 施工中。安装工程开始后特检所将按照检验协议对施工过程进行检查,现场监检项目包括施工单位资质证明文件、设计资料、焊接工艺评定资料、焊工资格证、管道材质证明及施工方案等,并对焊接施工过程进行监督检查,对无损探伤报告及射线探伤底片进行抽查,施工过程中如遇到关键节点,如水压试验、气密性试验或管道吹扫,施工单位必须提前通知特检所监检人员到场。

(3) 完工后。安装工程结束,施工单位按照特种设备验收清单进行资料收集,到项目当地特检所办理监督检验报告。完工后统一形成管道清册报审并结合监督检验报告到特种设备主管部门办理登记注册,应至少在设备投运的30天前上交注册资料,取得特种设备使用许可证后方可投运。

2 压力容器安装过程中的问题

2.1 作业人员不固定

电力项目建设周期长,人员流动性较大,施工单位为了控制成本往往根据现场工作量在若干个项目中调配施工人员,造成施工人员不固定。以某电力建设项目为例,“五通一平”期间先后有10名焊工参与施工,焊接作业人员频繁更换,增大了项目单位的安全教育和特种作业人员资格审查的工作量,影响了工期进度,新到场的焊工对现场危险点不了解,焊接质量参差不齐,不利于安全与质量管理。

项目单位应进行完善的施工组织设计,制定施工方案前详细考虑各种影响因素,严格按照图纸进行施工,加强现场巡视。施工单位应保证现场焊工人员固定,加强安全教育使之能够适应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焊工应先做焊接工艺样板,经过监理验收后方可正式进场作业。

2.2 焊口检测

焊口检测是检查焊接质量的重要手段,现实中存在施工单位不按照技术规范要求,用严密性试验代替探伤的情况。此外,施工单位在现场没有配备专职金属检测人员,焊口检测工作滞后,检测报告交付进度缓慢,且没有探伤的管道管沟无法回填,增加了现场安全管理难度,影响工程进度。

项目单位应加强对施工单位的管理,对不遵守技术规范要求的情况一经发现严格考核。施工单位在检测工作量大的情况下应安排专职的金属检测人员携带无损检测设备常驻项目现场,并选择接近项目所在地的检测公司以加快探伤报告交付进度。

2.3 现场管理

项目单位专业人员金属检测知识欠缺,无法更好地对焊接质量进行监督管理。建设高峰期现场作业面积较大,专业人员巡视不到位。需配备专职金属监督专业人员,专业人员应在深入现场的同时加强对金属监督知识的学习,提高发现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压力容器注册效率的建议

(1) 设计单位在编写设计说明时需引用最新的电力行业标准,且要符合特种设备验收要求,图纸加盖压力容器设计专用章。

(2) 项目单位加强图纸审查力度,及时发现图纸与设计说明中的问题,完善档案管理,加强部门之间的合作,对办理特种设备所需材料进行查漏补缺,形成安装-验收-注册全过程管理。

(3) 施工单位提供的探伤报告数量应符合设计说明中的焊口检测率,重要部位监检中曾发现不合格的焊口必须有详细的资料。对于射线探伤的焊口,底片数量应结合管道壁厚且不少于规范要求。

(4) 焊工资格证信息齐全,并归纳汇总参建焊工信息,按照实际情况将每一道焊口与焊接作业人员信息相对应。

(5) 施工单位制定详细的焊接工艺指导书与施工方案,内容需符合项目实际。

(6) 项目单位在配备专职金属监督人员的同时应加强专业人员关于特种设备办理工作流程、法律法规与国家标准的学习。

(7) 办理特种设备使用许可证所需资料较多,资料收集涉及生产、安监、物资等多个部门,各部门应加强档案管理并协同合作。

(8) 开工前做好施工组织设计,合理安排工期,应尽量提前完成压力容器的安装工作,为办理使用许可证留出充足的时间,杜绝发生在取得使用许可证前违规投运的情况。

(9) 施工单位应加强与项目单位的配合,制定施工组织设计与方案,采用更合理的人员调配,保证施工连续性。

(10) 完善档案管理,按照办理验收的资料清单对档案进行梳理,提高特种设备验收效率。

猜你喜欢
特种设备施工单位办理
严把“三关” 强化疫情期间特种设备安全监管
极端天气条件下特种设备安全工作探讨
施工单位工程签证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如何做好地面集输工程公司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工作
男方拒不配合,婴儿出生证明能办理吗?
不断提升工作质量 切实增强办理实效
冶金企业特种设备常见隐患
不断强化责任意识 着力提高办理实效
台前:代表建议办理“三招鲜”
施工企业项目招标管理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