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增强江苏省固碳增汇能力建设

2022-11-26 08:54
前进 2022年10期
关键词:碳达峰气候变化江苏省

“十四五”是中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关键时期,运用“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协同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等相关工作,是促进应对气候变化、环境治理、生态保护修复等协同增效的重要抓手。江苏省跨江滨海,湿地资源丰富,充分利用江苏省自然资源,维护生态系统的稳定,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固碳增汇能力协同发展势在必行。

为此,建议:

一、坚持系统观念,突出协同增效。要坚持系统观念,把降碳作为源头治理的“牛鼻子”,控制温室气体与污染物排放,协同推进应对气候变化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工作。

二、立足自然格局,提升固碳能力。要重视“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在生态系统碳汇等方面的潜力,在江苏省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基础数据的基础上,绘制碳汇能力和生物多样性分布地图、开展区域范围固碳评估、统筹自然生态系统和人工生态系统保护修复,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

三、加强科技支撑,开展评估监测。要鼓励江苏的高校、科研机构对生态系统开展固碳增汇技术研究,加强退化生态系统修复等关键技术攻关。要明确目标责任,制定生态系统固碳总量要求,不断完善“双碳”规划的贯彻和落实。

四、强化创新引领,建立示范工程。要根据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固碳增汇相关研究,建立试点示范工程,为江苏省2030 年前率先实现碳达峰的整体目标提供优秀模板。

猜你喜欢
碳达峰气候变化江苏省
蒋伟群:侨界“碳达峰、碳中和”追梦人
江苏省常州市第一中学
政府工作报告: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 坚持先立后破 通盘谋划
探索气候变化起源真相的艺术作品
中央财经委员会第9次会议:对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作出全新部署
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企业碳排放权会计处理探讨
央行行长们就应对气候变化展开辩论 精读
蝗灾降临东非,气候变化可能是罪魁祸首
2007:绿色企业
抽丝剥茧 层层递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