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釉瓷柴烧的艺术之美

2022-11-26 17:04杨建平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22年9期
关键词:釉瓷建盏光泽

杨建平

南平市建阳区聚匠堂建盏陶瓷工作室 福建南平 354200

建盏是我国的地理性文化标志,也是我国陶瓷艺术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建盏则是黑釉瓷中具有代表性的品类之一,黑釉瓷的艺术文化与烧制技艺在宋代发展至鼎盛,这与彼时社会的主体思想息息相关,彼时的人们崇尚禅宗文化的悠闲雅静,同时还拥有尚黑文化,而黑釉瓷恰恰与这一思想契合,也因此受到了人们的喜爱,黑釉瓷后续逐步没落也是因为社会及大众对颜色文化的思想的变迁。由此我们可以看到,黑釉瓷的艺术之美,蕴含着深刻的历史文化背景。虽然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现代化科技的运用能极大地提升黑釉瓷的良品率与产出量,但相比柴烧却少了一份意外之喜,缺乏自然魅力的孕育,无法突出黑釉瓷的文化内涵,本文将深入分析黑釉瓷的柴烧之美。

一、黑釉瓷的成型原理

制作黑釉瓷的胎土中蕴含着丰富的金属元素,其中,铁元素含量最高,因此一开始,工匠们十分苦恼该如何去除瓷器表面的深色,后来工匠们转换了思维,与其想办法去除,不如将其作为特点进行加强与巩固,反其道而行去加深陶瓷的表面的釉色,也因此,黑釉瓷文化诞生[1]。坯土中的铁元素在高温下发生氧化反应后就会成为着色剂,当釉料中的氧化铁比例为8%时,釉层加厚到1.5mm左右,即可在釉面呈现纯黑色,坯土中的含铁量最高不能超过23%,否则会导致釉面裂化等问题,同时也会产生更多的不稳定性。因为古代科学技术的限制,不能很好地把控胎土中的铁元素,因此许多保留下来的黑釉瓷表面都有较浅的纹理,例如兔毫、油滴等。

二、黑釉瓷的发展历史

黑釉瓷诞生于东汉中晚期,但彼时并不盛行,后随着建盏文化发扬光大。宋代建窑的黑釉瓷器,以碗类居多,宋代文献称之为“瓯”或“盏”,统称为建盏,而建盏文化的发展与我国的茶文化息息相关,宋时大众喜爱饮茶,而彼时的社会思想追求“天人合一”的境地,崇尚禅宗之妙,在服饰和器具上常使用黑白二色,建盏的釉面没有人工制作的掺杂,源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加之呈现出光泽莹亮的黑褐色,泛着金属的光泽,因此备受当时文人墨客、王公贵族的追捧,也使得喜爱黑釉瓷的风气逐步传播到了民众当中,后随着宋代发达的海运远销海外,影响了附近地区陶瓷艺术发展。

随着黑釉瓷文化的不断发展,也逐步脱离了建盏的限制,有了更多元化的发展方向,例如花瓶、茶壶等[2]。

三、黑釉瓷的艺术特点

黑釉瓷的艺术魅力,可以用深沉玄奥来形容,它虽是纯黑色的,但在阳光下却会泛着一层细腻温暖的光泽,或深蓝,或黑中带绿,甚至有一些呈紫色或褐色,胎细釉美,釉面莹润,即便在多年以后,仍然散发着温润的光泽,摸上去厚重质朴,自带一股暖意,仿佛千年古刹中的座钟,有着浑厚坚定的力量,表面黑如漆、明如月,完全可以和漆器媲美。

在黑釉瓷作品中,以纯黑为盛,其次是带有对称、分布均匀的图案,例如宋代的黑釉线条纹罐,乌黑光亮,流釉自然,浑厚质朴,线条匀称,以当时的工艺来说近乎完美,彰显了一种不可言喻的力量与自然美感,仿佛夜空中的银河落九天一般。

四、柴烧窑炉的特点

(一)光泽

柴炉火在内部熊熊燃烧,且燃料在燃烧过程中会产生油脂和碳灰,落在素坯表面,会形成一层自然的灰釉,让作品表面的釉色更加光亮润泽,层次丰富,更增添了厚重感,质地上更加粗狂有力,使作品更加富有张力,这并非是一种富丽堂皇的华丽光泽,更像是沉淀了多年的琥珀与蜜蜡,带着岁月的雕刻与彩绘。柴烧窑炉大部分热量都是从底部进行传输,但也有一类柴窑,采用侧烧式,受火面与不受火面就会形成鲜明的对比,阴阳分明,彰显自然之歌,仿佛天然形成的美丽景色,正是这样独特的美丽,吸引着无数当代艺术家追逐柴烧艺术,探寻柴烧的魅力秘密,推动着柴烧艺术的不断发展。

(二)随机性

柴烧之下,影响黑釉瓷成品的因素都处于一种不稳定的状态,例如温度、湿度、空气流通程度、还原气氛等等,这种随机性使柴烧的黑釉瓷多了许多不可控性,所呈现的效果也是随机的,不可预测的,而这恰恰正是柴烧黑釉瓷的魅力,能够彻底地将艺术孵化交由自然,由自然区定义和彰显艺术,直到与人类思想产生共鸣。因此,柴烧的黑釉瓷能够收获更多的意外之喜,每一次关上窑门,都像是在等待一份礼物。柴烧的迷人是源于自然艺术与自然魅力的迷人,没有人能够把控自然,没有人能够征服自然,没有人不会被自然力量的魅力所折服,我们在探究的,永远是更广阔的天地,更鲜为人知的艺术魅力[3]。

(三)气泡大小不一

柴烧窑炉需要不间断地添柴,而添柴的时机、用量都会影响窑炉内的温度以及气流的流通方式,所以温度会时高时低,部分地区温度较高,部分地区温度较低,因此就会影响黑釉瓷表面气泡的大小和分布,电烧黑釉瓷的气泡多细密聚集,而柴烧黑釉瓷的气泡则有大有小,或零或聚地簇拥在一起。从良品率来说,必然是电烧黑釉瓷的良品率更高,但从艺术角度来说,柴烧更容易出现意想不到的气泡形态,为黑釉瓷增添艺术价值。可以说,柴烧黑釉瓷,是人类追逐自然、火与自然共鸣的产物,陶瓷作品浴火重生,在窑炉内幻化出了无穷的可能,而这个无穷的可能却不是人为所能创造的,给予人类更多的艺术惊喜。

五、黑釉瓷柴烧的艺术之美

(一)禅宗文化的体现

宋时佛家文化传播广泛,僧侣增多,禅宗文化也随之在社会盛行,禅宗文化讲究“寂”,崇尚自然之力与自然之美,其中农就有一项禅茶的文化,由僧人自己种植、采集、炒制茶叶,用于赠送、供佛等,一方面体会食物的来之不易,另一方面,由茶喻人,有人看茶,柴烧的黑釉瓷正是这样禅宗文化的体现,突显了“正、清、和、雅”的特点。黑釉瓷低调,却另有一番蕴藏天地的美感,它不会主动去显现自己的美丽,而是需要人们去钻研,去探寻,它像大地一样的质朴醇厚,是人们在饮茶时与茶、与人、与天地万物交流的媒介,是禅宗文化的体现。

(二)笔意墨韵的体现

柴烧黑釉瓷的表面并非纯色,而是具有多种层次的底釉色、纹理、光泽等等,近观便可知内里大有乾坤,而这种层次使黑釉瓷更像是一幅水墨画,线条流畅,墨意流动,与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意境不谋而合,自然的力量就像是一幅深谙艺术的绘画大使,在黑釉瓷的表面肆意挥洒[4],构成了灵动飘逸的图案,将自然的美丽展现得淋漓尽致,那些线条如流水一般,又像是带着风的丝线,在无意中书画出了一幅充满意蕴与艺术价值的笔墨山水画。这种笔意墨韵,赋予了柴烧黑釉瓷更高级的灵动与内涵。

六、结语

柴烧黑釉瓷,具有不可控性,成品率较电烧黑釉瓷低,但正是因为这样的不可控性,才是黑釉瓷艺术的真正魅力,是黑釉瓷被大众喜爱的根源。曾几何时,工匠们努力钻研与自然对话的渠道,想要获知自然魅力的奥妙,探究真正的永恒之美。时至现代,即便科技如此发达,仍旧有大批的工匠为那天然的美丽而着迷,他们对艺术的真诚与执着,将推动着黑釉瓷文化的不断发展。

猜你喜欢
釉瓷建盏光泽
黑釉瓷的工艺研究
浅谈现代黑釉瓷的烧制*
浅谈建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矢志传承 探索创新—归隐山林,只为做出一只舒服的茶盏
河北泊头十里高遗址发掘简报
从文化内涵解读建盏之美
《the revision of subjunctive mood 》教学设计
安徽繁昌窑青白釉瓷炉研究
丝柔尽现
蓝莓的光泽